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其实你不懂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日)植木理惠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让你一看就懂的心理学!原来心理学这么管用!

日本最受欢迎的临床心理医师,植木理惠的超级畅销心理学,日本亚马逊书店心理自助类销量总榜第1名。

《其实,你不懂心理学》的特点在于它并不仅仅罗列“答案”,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导出答案的“算式”,也就是“学者的思维方式”上。所谓“答案”,不过是就事论事的结论部分。比如,“和这种性格的人合不来”,“穿这种颜色衣服的人值得信赖”之类。而“算式”呢,就是能导出答案的过程,即“对事物的看法”,“通往结论的思考方法”等等。

内容推荐

日本最受欢迎的临床心理医师,植木理惠的超级畅销心理学,日本亚马逊书店心理自助类销量总榜第1名。

《其实,你不懂心理学》是风靡日本的畅销心理学读物,内容丰富翔实,形式生动活泼,是介于严肃心理学和通俗心理学的桥梁书,兼具实用性和知识性的心理学进阶书。书中从心理学的基础到应用均做了详细的解说,特别重视实验、观察和数据等科学的证据,大胆地把心理学学派、研究对象和时代“一锅端”,并按照全新的收纳整理方法把同类的东西整理到各章的“抽屉”里,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全新的心理学全貌。

书中介绍的各类方法和观点,皆能活学活用到我们日常的商务、人际关系和恋爱生活:职场中如何与压力共舞、管理团队怎样才能让人更有干劲、如何让自己的学习更有效率、什么时候才懂得真正的恋爱等。通过阅读《其实,你不懂心理学》,读者不仅能获得心理学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更能让自己的心理层次到达更新的智慧高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学?

 01 眼睛看不见的,心里会“有”吗?

 02 眼睛看不见的,心里“不会有”!

 03 知识活用法:“今天就能用上”

 04 正确理解心理学的整理法!

 05 按照研究方法来学习心理学

 小专栏 德国人和美国人,谁更残暴?

第二章 从“现象”看到的心理学

 概要 从日常现象推测人的本质

 现象01 怎样才能喜欢自己?

 现象02 当集团变大时,人的行为会有哪些变化?

 现象03 帅哥美女就是占便宜?

 现象04 不让你看偏想看,这是为什么?

 现象05 记忆时常撒谎,这是为什么?

 现象06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

 现象07 如何有效加深第一印象?

 现象08 勿以恶小而为之,心灵会怎样改变?

 现象09 “士为知己者死”,回报之心人皆有之

 现象10 教师应该怎样面对涣散的班级?

 小专栏 什么原因会改变上厕所时间的长短?

第三章 由“实验”测出的心理学

 概要 从重视假说到验证“科学”

 实验01 怎样才能让人更有干劲?

 实验02 人怎样会被心理控制?

 实验03 人失去干劲是什么一种状态?

 实验04 什么是给点甜头,让人干劲十足的方祛?

 实验05 记忆高手是怎么记住的?

 实验06 虚假记忆是怎么来的?

 实验07 谣言从哪儿来,又是怎么传播的?

 实验08 坐在哪个位置容易让别人听你的?

 小专栏 动机只有“外部一内部”两条轴吗?

第四章 由“观察”认清的心理学

 概要 通过长期观察,认识人的言语行为的普遍规律

 观察01 “灵光一闪”是怎么来的?

 观察02 “我想起来了……”是如何涼过脑海的?

 观察03 虚假记忆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观察04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性骚扰?

 观察05 学历高的人工作能力强还是不强?

 观察06 什么是“闻一知十”的思考模式?

 观察07 父母和子女如何产生亲情?

 观察08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如何形成的?

 观察07 “友情”是如何产生的?

 观察10 人什么时候开始懂得真正的恋爱?

 小专栏 人如何了解自己?

第五章 整理“理论”的心理学

 概要 分门别类,把现象模式化

 理论01 多大的难易度才会让人有“想法”?

 理论02 努力也不见成效,问题出在哪儿?

 理论03 提升“热情”的两个公式是什么?

 理论04 如何表现智力的高低

 理论05 心理智力能够测定吗?

 理论06 科学地分析“性格”可以弄清楚什么?

 理论07 如何“与压力共舞”?

 理论08 信息是如何转化成记忆的?

 理论09 高效记住信息需要下什么功夫?

 理论10 转瞬即逝的记忆和永久留存的记忆区别在哪?

 小专栏 什么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第六章 提示“方法”的心理学

 概要 运用理论,为临床效力

 方法01 如何抑制“问题行为”

 方法02 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容易导致抑郁?

 方法03 越在意越糟糕……如何跳出恶性循环?

 方法04 如何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方法05 什么是审视内心的终极方法?

 方法06 什么是保持心理健康的自我暗示?

 方法07 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方法08 平稳接近内心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09 全家人都是心理咨询的对象吗?

 小专栏 你能客观冷静地思考问题吗?

试读章节

怎样学习心理学?

那么,按照什么样的步骤学习心理学是最有效的呢?

从结论来看,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根据研究方法分组,然后装进脑子里”。譬如在本书的开篇,我就是比照着“深层心理研究”和“实验心理研究”来说明的,这正是根据研究手法分类的一个例子。明确了各类研究手法的不同,就等于是搞清楚了各个学派、每个学者都有他们自己的哲学。

我考东京大学研究生院那一年,一考就中了(当时的竞争率是1:26)。而且,我还是从别的大学考来的“插班生”,被认为是个外来落后生。当时,我要是按照一般的方法备考,肯定是考不上的。所以,自打我下决心要考研后,在那半年的时间里,我双管齐下学习心理学的“学习法”和“归纳法”。我想在这本书里把我发现的、极有条理的学习方法推荐给大家。我想,这对于今后想掌握心理学的人来说,应该会有很多帮助的。

发展心理学探寻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的发展与变化形式,阐明影响智力发展的原因,把一般法则予以体系化的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都被认为是发展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按照研究方法给心理学分类

不按照“内容”来分类,而按照研究“方法”的分类记到脑子里,心理学就变成了活知识。这样一来,在向人说明或写论文的时候,就能系统化地运用自如。

我打个比方来跟大家说说吧。比如,把衣服整理到衣橱里。

假如在一个抽屉里放入蓝色的衬衫、长裤和袜子,旁边的抽屉里放红色的衬衫、长裤和袜子……像这样区分颜色来整理的话(当然看起来是很漂亮),可是,这样真的方便吗?

一旦到了需要搭配衣服的时候,假设决定要穿蓝色的衬衫吧,那么,配什么颜色的裤子好呢?领带呢?那你就得把所有的抽屉打开、关上来琢磨怎么配色。可这太费时间了。也就是说,这种整理法就是你的衣柜里有很多衣服,可到了要穿的时候,却不晓得如何搭配和应用。

与其这样,倒不如哪怕颜色和料子都不相干,一个抽屉里只放衬衫,旁边的抽屉呢,把长裤归拢了放进去,再旁边的抽屉呢,把各种颜色的袜子全塞进去,这种整理方法,一旦要搭配一套衣服,就很容易地“这个,和这个,和这个”一样样地拿出来了。也就是说这种整理方法的特点就是东西时刻取之能用。

我认为,如果从心理学来讲,前一种整理方法,就是像“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那样的,一直以来采用的分类法。它拘泥于形式上的“色彩区别”。这样的教科书,说实话,对于读者来说,并没真正为读者着想。

因为,用这种方法学习,既看不到心理学的“全貌”,也不懂得如何把什么和什么配合起来用在实际生活中,到头来什么都派不上用场。如果你想做青年心理专家,则另当别论,可是对于一个想了解“心理学”全貌的人来说,这就很不方便。考研的时候,我到处去搜集各种教材,这是让我最不满的。

您看了目录就会明白,本书一概不用“某某心理学”的归纳法。我大胆地把学派、调查对象、时代什么的“一锅端”,用衬衫归衬衫、裤子归裤子的方式,把同一类的东西,整理到各章的“抽屉”里去。让读者能看到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全貌,通过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整理的方式,让读者真正学到说得出来、用得上的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明确精神疾患和心理问题的实际状态和间接原因,综合各种心理学手段,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理学。根据需要,施行心理学测试,尝试心理疗法。有时也制定心理预防对策。P16-19

序言

“请您写一本一看就懂的心理学吧。‘一看就懂’是关键。时下流行的也好、趋势也罢,统统不用管它”当我被编辑约稿写这么一本书的时候,真是欣喜若狂。太好了!能够向读者传达心理学真经的时机终于到了!

“要是这样的话,那我是不是可以把大家都喜欢的‘心理测试’、‘深层心理’都彻底否定掉呢?”于是我问。我(心里忐忑不安地)窥探着编辑犹疑不决的表情。我一直想写的就是这样一本去芜存菁的书啊。

因此,本书对于初学心理学的人来说,或许会感到有一点点的难度。可是我想大声宣布,正是会感到一点点的“难度”,才是心理学的本质“趣味”所在。

本书的特点在于它并不仅仅在罗列“答案”,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导出答案的“算式”,也就是“学者的思维方式”上。所谓“答案”,不过是就事论事的结论部分。比如,“和这种性格的人合不来”,“穿这种颜色衣服的人值得信赖”之类。而“算式”呢,就是能导出答案的过程,即“对事物的看法”,“通往结论的思考方法”等等。

其实,不管是数学、哲学,还是心理学,学问真正的趣味(当然“答案”也自然包括在内)是隐藏在“答案”背后的“算式”,也就是过程当中。“原来如此,还有这样的看法啊?还有这样的思考方式啊?”,通过认识新的方法论,人类创造的领域就会扩展到四面八方,人生也就更加丰富了。

凡事总要问到底有什么用,这种就事论事,只求结果的功利心以及生活方式,我觉得实在是人生的损失。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就像是吃涮羊肉自己不动筷子去涮,而只是吃别人随意扔在盘子里的“肉片”般无趣。

这样的方式还会让人觉得,“这就是涮羊肉呀,不怎么样嘛”。与此相同,人就会带着误解过上一辈子。只想品尝“答案”的行为,会有使人失去体会到事物精髓的危险。

因此,本书始终力求兼顾寻找答案与解答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力求“一看就懂”。对初学者自不必说,对已经懂得心理学的,和对心理学有一定概念的人士,我也十分诚恳地推荐这本小书。

如果本书能促成大家再度深思何谓学问,我将不胜荣幸。

植木理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