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因为说对了话,一切事情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会说话,不一定要妙语连珠,而是要说到别人的心坎儿上。
工作中,关系要有,能力也要有,但是不会说话,你就什么都没有!
作者陈焕庭累积16年、2000多场演讲的精华浓缩,在台湾地区上市一周便跃居排行榜之首,销量累积突破50000册,是年轻人学说话的首选钻石读本!
《会说话的人好办事》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脉络,搭配许多让人会心的生活小故事,教大家如何善用语言的强大力量,并从中受益。该书首版上市即获得各界好评,销量直逼万本,此次改版重新推出,将以更完整的内容带领读者学习“说对话”的方式,领略“说对话”的无价效益。
《福州日报》曾刊登过题为《说话的学问》的纪实小文章,大概意思是:某局长细究处世哲学,发现说话的学问颇多:说真话得罪人,说假话令人讨厌,说大话不得体,说空话没意思,说废话没水平。一日,语重心长地嘱咐正要去参加单位生活会的儿子:“多说笑话,大家都高兴。”
就是这样一篇普通的小文章,却引起了人们对“说话学问”的思考,媒体上各种说法皆而有之,足见“说话”这件事的学问之大、受关注度之高。
《会说话的人好办事》系作者陈焕庭以其十余年之教育培训经验和对沟通表达的独到研究写就。《会说话的人好办事》中以简洁的文字和脉络,以现实生活中的会话和场景,带领读者领略了“说对话”的无价效益,可以说是字字千金。
小心赞美变负担
集中火力,分散赞美,制造每次的惊奇感动,擦出振奋人心的火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一提到某人,往往很容易与他的优点联想在一起,例如唱歌很好听、钢琴弹得棒、篮球打得好、身材很窈窕等。这些优点可能是身边人都熟知的,若你也一样说出类似的赞美,虽然一样能让对方产生愉快的感觉,但无法带给对方意想不到的惊喜。
若你每次见面都说出同样的赞美,对方听久了可能渐渐麻痹,也可能因你不厌其烦地称赞而对你极具好感,为讨好你而更卖力地表现自己、为你服务,这反而会让你不胜其扰。
赞美过头——红烧牛肉吃到怕
有个朋友因老婆是家中独生女,婚前就协议好,为尽孝道,每逢假日就要陪老婆回家看岳父母。当然两老每次必定会准备丰盛的佳肴,等待他们回去。
岳母知道女婿喜欢吃红烧牛肉,所以会费心炖煮一锅,等待他们回家。他第一次吃到这锅红烧牛肉时,非常惊喜,对岳母的手艺赞不绝口,不断对岳母说:“妈,这真的太好吃了!我长这么大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牛肉,真的可以开馆子了!倘若我以后转行开馆子,我一定要请妈妈教我。”岳母听了自然是满心欢喜,心想在这个家煮菜近三十年了,红烧牛肉不知煮过多少遍,但少有人如此肯定与赞美,做这锅牛肉就算再辛苦也值得。
此后,每当女婿回家,必有一锅岳母亲手做的“爱心红烧牛肉”。美食偶尔吃一次当然是人间美味,但周周都吃,难保你不会崩溃。三个月后,每到要去丈人家的前一夜,他都会在半夜梦到红烧牛肉。想告诉岳母又没有勇气,怕伤了老人家的心。不告诉她却又深感烦恼至极。因为每次一定要吃得干干净净,万一剩下也要打包带走,回家后再吃一星期。最后不得已,只好请老婆委婉告诉岳母,才化解了危机。
原本出自好意的赞美,却演变成一种负担,给自己造成不便。想开口跟对方说清楚,又觉得为难、尴尬,最后搞得自己也难做,不断犹豫到底还要不要再夸奖下去。假设这位女婿一开始赞美的不只是红烧牛肉,还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梅干扣肉、荷叶排骨……那么每次到岳母家所享用到的,可能就是满汉全席了。
赞美词也要时时更新
赞美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他人得到你的赞美后,就算做起事来有些辛苦,也会为你做得心甘情愿。然而,若你的赞美长时间只针对某一点,不仅容易造成对方感受上的疲乏,也可能为你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就像你不断地告诉对方她的眼睛好看、头发漂亮,说了十年,从不更换脚本,她可能就会问你:“难道我只有眼睛、头发好看吗?”
你也可以检视一下自己,是否赞美他人时,看到的都是别人容易发现的优点,说的都是同样的词汇?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一定还有更隐性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不必刻意去想赞美词,只要随时随地给予肯定及称赞,让出乎意料的兴奋感凝聚在当下。倘若我们能用心观察他人不易察觉的优点,当我们真诚地告诉对方时,他的感受想必会更深刻,更能激发他的自信,更愿意付出及努力。很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赞美,让他发掘出更多从未发现的优点。
赞美速成班
如果你是一个不善于或不习惯赞美他人的人,遵循下列“赞美他人的六大法则”,通过渐进式练习,将赞美融入你的生活中,相信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将因你的赞赏更增朝气与信心。
1.找出值得赞美的事
赞美不是客套、敷衍、流于形式。若我们用心观察对方,就会发现值得赞美之处并不少,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工作表现、运动技艺、品格态度等,都是可赞美之处。
2.赞美必须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
有些人的赞美常是先褒后贬,例如,“你穿这件衣服真的蛮好看的,但怎么会配这颜色的鞋子和腰带呢?”、“头发剪得蛮好的,但不适合你。”、“哇!很少看到这么漂亮的胖子!”、“你人是很好啦,就是心眼小了一点……”这类赞美不如不说的好。当然,不是不能给建议,重点在于你的表达技巧与方式。如何说得让人不但高兴,还乐于接受你的建议,才是优质表达技巧的关键。
3.赞美的态度要真诚
赞美的重点不在于词汇与内容,而在于态度。虚假不实的赞美,只会让人厌恶。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可从眼神及态度中显露出来,如此的赞美才会使人感受到真实的感动与快乐。
4.赞美要说出口
发现对方有值得赞美之处,却习惯性地只在心里肯定与欣赏,没有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可能是因为害羞,怕说出口后反而令双方陷入尴尬,或虽然想称赞对方,却因为适用的词汇太少,百般思索依然搜寻不到合适的字眼,只能放弃。
不论何种原因,你终究是没说出口。今天是否可以拿掉所有的理由和借口,找个机会、找个人,尝试着开口赞美呢?你会发现你的赞美就如喷洒出的香水,自己也会闻到芳香。
5.赞美要实时
今天发现对方有不错的事情或很棒的地方,如烫了新发型、带了新包包、工作时的细心与努力、对人的贴心与同理等,当下就立即说出来,让对方知道,这样的愉悦效应会更强烈。
倘若你对一个人说,“两个礼拜前,你穿的那件衣服蛮好看的!”你可能会换来一副白眼。
6.赞美要配合声音语调和肢体动作
赞美不单是文字的表达,声调与肢体的呈现更重要。
如果有人想赞美你,却双眼斜视、语带轻蔑、肢体摇摆,两手交叉于胸前说:“你今天穿得还蛮好看的。”听完后你大概会很想把他痛扁一顿。如果你的另一半目露凶光、咬牙切齿、嘶声怒吼地说:“我爱你!”听完后,我们若不是吓出一身冷汗,就是觉得他该去看医生。
不要刻意夸大声调和肢体动作,只要发自内心、真诚赞美,你的声调与肢体自然会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你的真心诚意。
P21-26
语言的无上力量
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何飞鹏
我们可以一天不吃饭、三天不玩乐,但说话这件事,却似乎很难脱离每个人的生活。话除了用“说”的方式表达外,更有以E-mail、MSN、部落格等发声媒介,满足我们频繁沟通的需要。
在话说得越来越多的同时,我们的言语似乎也越来越显得粗鲁了。脏话、粗话姑且不论,即便是日常言谈,往往因为事情多了、时间少了、个性急了,而不知不觉地一个劲儿奋力表达自我,忘记“沟通”其实是双向的。
所谓“双向”,意思是不但要说也要听,不但要寻求慰藉也要付出关心,不但要据理力争也要懂得道歉柔软。如果有人一味地“唯我独尊”、不能以同理心体会对方的状态与需求、不愿意聆听,几次之后恐怕只能自叹听者几稀。
语言不但是沟通的桥梁,更是心性修养的反射。豁达大度的人,言语宽厚、不会鸡蛋里挑骨头;天性幽默的人,总能用短短几句话四两拨千斤、化干戈为玉帛;古道热肠的人,对人的关怀体贴常溢于言表、令人温暖;谦和恭顺的人,遇有摩擦总是先检讨自己、不吝道歉;而聪明圆融的人,则更懂得适时放低身段柔软撒娇,让事情进展得更顺利。
可以说,说话是修身养性的绝佳工具。真正懂得说话的人,能在言语之中赢得友谊与尊重,能在笑谈之间拿下生意与江山。
生活中太多的冲突与摩擦,都缘自失言。想一想,你上一次说错话是什么时候?因为那一句说错的话,带来什么后果,损失了什么?
陈焕庭先生在(大陆版书名为《会说话的人好办事》,已由我社同步推出)这本书中,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脉络,搭配许多让人会心的生活小故事,教大家如何善用语言的强大力量,并从中受益。该书首版上市即获得各界好评,销量直逼万本,此次改版重新推出,将以更完整的内容带领读者学习“说对话”的方式,领略“说对话”的无价效益。
投资自己,改变自己
写这本书时心中有些许的不安与惶恐,因为有人告诉我:“焕庭老师,相信你所写的,自己一定也都做得很好哦。”对于这句话,我不知是“褒”还是“讽”,所以我只能赶紧地说:“见效,见笑!”
“见效”是指:许多的技巧,当我在授课或做咨询时,因为经常运用,所以已内化在生活习惯中,当然也让我受惠不少。
“见笑”是说:虽然自己的工作是给人讲授、解惑,然而自己绝非完人,在性格上仍有盲点与缺失。如同所有的关键技巧你都知道,但当情绪来临时也可能瞬间选择遗忘,所以尚有许多努力与进步的空间,所以见笑了!
在书中有时会提及咨询辅导的个案故事,为保护当事人及出于恪守职业道德的原因,书中的人物名称及故事内容略有修改,虚实参半,倘若您怎么看怎么觉得是您本尊,我只能说,故事雷同,纯属巧合。要不,您就学学某些政治人物,不承认、不承认,就是不承认。
如果你还是坚持那一定是在说你,就请尽快把你家附近书店里的这本书一次买光,免得让邻居发现你。
在书中所提及的许多观念或技巧,如果对您生活的现况有所帮助,那要恭喜您,可以让这些经验成为您处世的技巧。倘若您觉得个人目前的问题非书中的个案如此单纯,甚或更加的复杂难解,也邀请您参加我们所举办的各类课程,或寻求咨询协助,相信对您所面临的问题,一定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投资自己、改变自己或许是需要付出一些时间和金钱上的代价的,然而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置放在一个不断受挫的环境中,却毫无改变的策略与方法,这样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