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临产前的准备;产中应注意的事项;产后检查与保健;产妇衣着与保健;产妇盥洗与保健;产妇生活与保健;产妇饮食与保健;产妇饮食调理食谱;产妇居住与保健;产妇活动与保健;产妇哺乳与保健;产妇用药物与保健……这就是本书要为广大幸福的准妈妈们所介绍的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产妇健康生活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妇产科学 |
作者 | 王增//王和亿//刘素芬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产妇临产前的准备;产中应注意的事项;产后检查与保健;产妇衣着与保健;产妇盥洗与保健;产妇生活与保健;产妇饮食与保健;产妇饮食调理食谱;产妇居住与保健;产妇活动与保健;产妇哺乳与保健;产妇用药物与保健……这就是本书要为广大幸福的准妈妈们所介绍的内容。 内容推荐 幸福的准妈妈们,临产前的准备做好了吗?产中应注意的事项了解了吗?产后的检查、哺乳、用药、饮食、衣着、活动等与保健有关的知识都清楚吗?本书将一一揭开专属于你们的健康生活秘笈。 目录 第一编 产妇临产前的准备 1.临产孕妇需了解的基本知识 2.临产孕妇产前检查必不可少 3.临产孕妇如何计算预产期 4.哪些临产孕妇需做产前胎儿检查 5.临产孕妇骨盆检查可预防异常现象 6.临产孕妇产前应有心理准备 7.家人对临产孕妇心理安慰利于分娩 8.足月孕妇应注意睡姿 9.妊娠超期危害大 10.临产妇需了解临产先兆 11.产前出现哪些症状不能大意 12.临产前准备工作要做足 13.临产前应注意哪些事项 14.产前要重视对乳房的护理 15.心脏病临产妇需防心力衰竭 16.高危临产孕妇要提前人院 17.孕妇临盆人院不可过早或过晚 第二编 产中应注意的事项 1.产妇分娩时应准备哪些食品 2.临产妇产前应排清大小便 3.产力用法得当分娩便顺利 4.产妇分娩要与医生配合 5.产妇分娩的三个产程 6.临产妇缓解分娩疼痛有六法 7.了解宫缩特点有助于顺利分娩 8.产妇不必担心分娩正常出血 9.产妇慎用催产素催产 10.心脏病产妇最好选择剖宫产 11.产妇宫口未开全莫用腹压法助产 12.胎膜已破的产妇须静卧 13.瘢痕子宫产妇应慎重对待引产 14.产妇子宫收缩时不要人工破膜 15.产妇补充液体和热量可助产 16.“急产”不利于母婴健康 17.产妇需防“滞产” 18.剖宫产前6小时莫进食 19.哪些产妇适合做剖宫产术 20.产妇无须担心会阴切开术 21.产妇分娩时不要多次做阴检 第三编 产后检查与保健 1.产妇应了解产褥期九个方面的事项 2.产后第一天的“保健蓝图” 3.产妇分娩后2小时内须留产房观察 4.产后应及时检查胎盘的完整性 5.分娩后当心“产褥期出血” 6.分娩后需进行哪些项目检查 7.剖宫产后应观察哪些异常变化 8.剖宫产后“五不要” 9.哪些产妇应特别注意产后出血现象 10.产妇腋下长肿块无须过度紧张 11.慎重对待产后第一次大小便 12.产后应防心脏病复发 13.产妇应重视预防足跟痛 14.产后满3月置节育环为最佳时间 第四编 产妇衣着与保健 1.产妇分娩后要科学选择内衣 2.产妇穿得多不利于排汗 3.产后衣着应讲究卫生保健 4.产后坚持戴乳罩有利于保护乳房 5.哺乳期产妇慎用化纤面料乳罩 6.产后束腰隐患多 7.穿工作服哺乳对婴儿危害甚大 8.产妇久穿紧身衣裤不利身体恢复 9.产妇应勤换内衣 10.产妇内衣不要翻晒 11.产妇衣服白日晾晒更卫生 第五编 产妇盥洗与保健 1.产后洗脸应使用温水 2.产妇防病饭前、便前要洗手 3.产后不刷牙、漱口会损伤牙齿 4.产后也需常梳头 5.产后按摩乳房可增加乳汁分泌 6.产妇要常用温水清洗乳房 7.坐月子洗澡有讲究 8.产后洗脚更卫生 9.产后清洁外阴少患疾病 第六编 产妇生活与保健 1.产妇养生四忌 2.坐月子不是完全卧床休息 3.产后身体调理应讲究劳逸结合 4.产后更要注意心理保健 5.产妇常伤心落泪会伤眼 6.产褥期应少看书或织毛衣 7.产后性生活动作要柔和 8.适度性生活有助于产后恢复 9.产后性生活可增进夫妻感情 10.产后需了解月经复潮的时间 11.产后过度劳动会带来健康隐患 12.坐月子时久抱婴儿不利于母婴健康 第七编 产妇饮食与保健 1.产后要进行营养调理 2.产妇饮食调养应注意的事项 3.产后不要偏食 4.产后滋补应适量 5.产妇坐月子可增加餐次 6.产后应及时补充锌、硒元素 7.产后需多补钙 8.产后需要补铁 9.夏季产妇应吃热饭菜 10.产后小米、大米都要吃 11.产妇宜吃红糖的原因 12.产妇莫过量食用醪糟蛋 13.只喝肉汤营养不全面 14.产妇喝汤“四不宜” 15.产后应多吃水果蔬菜 16.哺乳母亲应少吃巧克力 17.产妇要摄人足够的水分 18.产妇不宜多喝茶 第八编 产妇饮食调理食谱 1.临盆利产催生类 2.产后开胃营养类 3.产后贫血、虚弱类 4.产后缺奶类 第九编 产妇居住与保健 1.产后需讲究居室环境卫生 2.产妇最好不要住新屋 3.产妇居室要有阳光照射 4.卧室灯光柔和有利于母婴健康 5.伏天坐月子应采取防暑措施 6.产妇居室空调温度要适宜 7.产妇卧室应注意的事项 8.产妇卧室不要过多摆放鲜花 第十编 产妇活动与保健 1.产妇过早过度减肥会影响哺乳 2.产妇避免发胖的科学方法 3.产妇恢复性功能宜做哪些锻炼 4.哪些产妇慎做产后操 5.产后运动慎做哪些动作 6.产妇防脱发应采取哪些措施 7.哺乳期女性不要化妆 8.产妇不要拔眉毛 第十一编 产妇哺乳与保健 1.婴儿的最佳食品是母乳 2.产妇应多懂一些喂奶知识 3.产妇应了解影响母乳分泌的因素 4.产妇要掌握最佳喂奶时间 5.产妇保养乳房五要诀 6.婴儿吮吸乳汁可增加母子感情 7.哪些产妇应慎给婴儿喂奶 8.产后抑郁会影响母乳喂养 第十二编 产妇用药物与保健 1.产前6小时慎用镇静剂 2.产后不要服人参 3.产后血亏用鹿茸进补适得其反 4.产妇慎服避孕药 5.哺乳产妇慎用哪些抗菌药 6.哺乳期产妇慎用的西药 7.产妇要慎用中药 8.产后不妨吃点益母草 试读章节 3.产后血亏用鹿茸进补适得其反 分娩后,为了迅速恢复体力,有些家属立即给产妇服用鹿茸。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鹿茸,是从雄鹿头上锯下或砍下的、尚未骨化的幼角,是一种名贵药材、滋补珍品。中医学认为,鹿茸性温,具有温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体的作用,是一种传统的壮阳之物。妇女分娩后,由于阴血亏损,在这种情况下立即服用鹿茸,会更加阴虚、阳亢,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 4.产妇慎服避孕药 产后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乱服用避孕药。产妇生产后,为避免药物给婴儿带来不良的影响,应禁服避孕药。 (2)要遵守服药时间。服用避孕药,不能高兴则服,不高兴不服,只有按时服用才能发挥药物作用,达到避孕的目的。 (3)不要随便停药。在服药期间,有些女性会出现类似早孕的反应,这并不意味着避孕失败。过一段时间,身体适应以后,症状便会自动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如服药期间出现一些反应,其症状一直未减轻,在这种情况下,应请医生诊断后方能决定是否停药。 (4)服避孕药时慎使用的药物。在服避孕药时,不宜服用如鲁米那、利福平、苯妥英钠、非那西、利眠宁、眠尔通等药物,这些药物会使避孕药效果减低,避孕失败。 (5)避孕药品要重视防潮。在家庭中,需要妥善保管好避孕药品,防止其受潮变质。 5.哺乳产妇慎用哪些抗菌药 乳腺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之一,哺乳产妇服用药物后会随着乳汁进入婴儿体内,造成不利的影响。经乳汁排泄且能对婴儿产生影响的常用抗菌药有以下几种: (1)青霉素类。在乳汁中浓度虽然很低,但易导致婴儿过敏反应,因此,哺乳产妇不宜用此类药物。 (2)四环素。哺乳产妇口服常规剂量的四环素后,在乳汁中的浓度约为血液浓度的70%,可导致婴儿牙齿发黄,影响骨骼发育。 (3)氯霉素。哺乳产妇使用常规剂量的氯霉素后,在乳汁中的浓度约为血清中的50%,可影响婴儿的造血系统功能,导致婴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 (4)红霉素。哺乳产妇口服红霉素,特别是静滴后,在乳汁中的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的4~5倍,可损害婴儿肝脏,使婴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肠胃道反应。 (5)卡那霉素。哺乳产妇肌注常用量的卡那霉素后,可导致婴儿中毒,情况严重时,甚至出现耳鸣、听力减退、蛋白尿等症状。 (6)链霉素。当哺乳产妇的肾功能受损时,乳汁的浓度可增加2—5倍,对婴儿影响甚大。 (7)磺胺类。哺乳产妇,特别是初产妇,内服磺胺恶唑、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后,通过哺乳的方式,可导致婴儿血浆内游离胆红素增多,出现新生儿黄疸,还会使某些婴儿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6.哺乳期产妇慎用的西药 (1)锂制剂。在哺乳期间,产妇饮用锂制剂后,在婴儿血液中锂的水平有明显增高的现象,可达母亲水平的33%~50%。 (2)放射性制剂。在哺乳期间,产妇服用10~30微居里放射性碘后,有27%可通过血浆乳汁屏障,对婴儿甲状腺产生抑制作用。 (3)异烟肼。母亲服用药物的代谢物,能在乳汁中出现。异烟肼的代谢物乙酰异烟肼,可引起婴儿异烟肼肝中毒。 (4)高脂溶性药物。母亲食用DDT。和多卤联二苯后,可在母体脂肪中储存多年,直至哺乳时才开始释放。研究认为,乳汁可能是这类物质排泄至体外的唯一途径。有研究证实,在停止使用DDT后7年,哺乳母亲的乳汁中仍有此类化合物,而此类化合物的安全标准尚未确定,在乳汁中能达到零为最好。 (5)巴比妥类药物。通常认为,巴比妥类药物在乳汁中排泄很少,不会影响婴儿。但近年来有研究报道,患癫痫的产妇,每日服用各400毫克的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后,会使婴儿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全身大淤斑、嗜睡和虚脱的现象。 (6)苯茚二酮。据临床研究报道,在哺乳期间,产妇服用苯茚二酮后,婴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时间延长,进而导致出血的现象。 …… P182-18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