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海派服饰找到了一个中国与欧洲的连接点,找到了一个古典与现代的连接点,也就是说,半个多世纪前的人们在服装这个领域部分地解决了文化多样性的难题——以中西合璧为特征的海派不也是“多样”的其中一样吗。
本书论述了中国近代服装在变迁的本原、依据与动力方面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的成因;说明了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是来自自身的纵向传承;而中国近代服装演变的根本因素是在保持了原先纵向传承的同时,又增加了另一个横向的对外交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一元到二元(近代中国服装的传承经脉) |
分类 |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
作者 | 张竞琼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近代海派服饰找到了一个中国与欧洲的连接点,找到了一个古典与现代的连接点,也就是说,半个多世纪前的人们在服装这个领域部分地解决了文化多样性的难题——以中西合璧为特征的海派不也是“多样”的其中一样吗。 本书论述了中国近代服装在变迁的本原、依据与动力方面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的成因;说明了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是来自自身的纵向传承;而中国近代服装演变的根本因素是在保持了原先纵向传承的同时,又增加了另一个横向的对外交流。 内容推荐 本书以相关古籍、考古报告、文献档案与馆藏服装传世实物为史料,以中国古代服装向中国近代服装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转折关系为线索,以世界服装史的整体发展框架为参照,以服装的品种体系、生产体系、对外关系与精神属性为对象,论述了中国近代服装在变迁的本原、依据与动力方面所发生的根本变化,并分析了这种变化的成因;说明了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是来自自身的纵向传承,也就是所谓的“一元”;而中国近代服装演变的根本因素是在保持了原先纵向传承的同时,又增加了另一个横向的对外交流,也就是所谓的“二元”;同时进一步说明了外来的“一元”进人中国的传送模式与中国传统的“一元”相并行、相重构或者相交融而形成的兼容模式。 愿本书为关注服饰文化的读者提供参考并切望指正。 目录 第一篇 “一元”的中国古代服装传承 第一章 “多元”的古典世界 一、从造型的角度看古典世界服装的格局 二、“光明小岛”之间淡漠的往来 1.少量的交流 2.局部的交流 三、从“挂覆型”到“体形型” 1.发端 2.经过 3.特征 四、从欧洲到世界 第二章 “一元”的中国 一、“不屑于交流”的典型 1.被张骞“凿空”的西域 2.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 二、坚守“一元”的结果 1.两条基本线索 2.一脉相承的制造方式 3.“雾里看花”的手段 4.衣服所以表贵贱也 三、坚守“一元”的理由 1.一个造型基础上的丰富外观 2.一个精神世界里的丰富内涵 3.中国服装自身向立体造型的探索 第二篇 “二元”的中国近代服装传承 第三章 新的“一元” 一、“摩登”女子的必备 二、西“服”东渐的具体品种 1.礼服 2.常服 3.运动服 4.制服 5.内衣 6.面料 三、观念的进入 1.设计观 2.审美观 3.流行观 四、传播种源 1.俄国 2.法国 3.英国 4.美国 5.日本 五、他山之石 1.“改良旗袍”是一个可以大书特书的典型 2.中山装是更加西化的典型 六、崭新的服装制作方式 1.时装业、西服业、衬衫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2.相关的“同业公会” 3.新兴行业的新气象 第四章 旧的“一元” 一、城市中的“二元并置” 1.城市中旧的“一元” 2.苏广成衣铺 二、乡村中其实还是旧的那“一元” 1.忠实于原貌 2.家庭“女红”世代相传 3.文明的衍变 第三篇 从“一元”到“二元” 第五章 对外那“一元”——“拿来” 一、“拿来”的模式 1.照搬 2.嫁接 3.稀释 4.排斥 二、“二元”的本质就是“海派”的本质 1.善变 2.崇洋 3.开放 4.重商 三、传播途径 1.时髦人群 2.租界 3.商店 4.报刊 5.画家 四、近现代史上的对外交流 1.交流的时间 2.交流的对象 3.交流的规模与深度 第六章 对内那“一元”——继承 一、沿袭 1.沿袭了什么 2.在哪里发生了沿袭 二、重构 1.精神重构 2.审美重构 3.结构的重构 三、批判 四、时尚中心的转移与分裂 1.时尚中心的转移 2.城与乡的裂变 第七章 “变服”考辨 一、古典中国的波澜不惊 1.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2.“时间差”理论 3.“口耳相传”的局限 二、近代中国的“变服” 1.服装界的“德先生”与“赛先生” 2.“变服”的法理基础 3.经济结构与消费结构 4.妇女独立与服装独立 5.“欧风美雨逼人来” 附录 本文作者研习中国服装史史料的部分机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