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研究中,法律服务市场的供应主体——律师和律所通常被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在本书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研究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法律服务细分市场的需求和供应匹配性及矛盾性,以期中国律所能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来选择管理模式并推动律所管理的现代化。
作者为了让数据说话、让数据服人、让数据引路,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广泛收集历史上的和现实的统计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还尝试运用这些统计资料对未来进行预测。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律师业恢复重建以来的相关研究中,本书是运用统计数据最多、从事定量研究最广泛的一本。
为推动中国律所管理的转型和升级,本书以“引领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探索”为名。
展开了如下章节的研究、探索和实证分析:一、中国律所管理的历史轨迹;二、中国律所管理现状之多视角评价;三、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动力分析——以法律服务市场供求关系为研究视角;四、中国律所现代管理面临的挑战;五、突破律所传统管理重围的路径选择;六、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七、律所现代管理的国际模板——以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为例;八、借鉴、移植与创新——SGLA(中世律所联盟)引领中国律所现代管理探索纪实;九、中世联盟成员所现代管理探索的实例剖析。
中国律所管理已经到了关键的转型和升级期,律所管理的转型与升级,事关中国律师业未来发展的命运。希望本书的面世,能对中国律所管理的转型和升级有所帮助,对中国律师业发展的转型和升级有所帮助。
引言:律所现代管理——一个事关中国律师业未来命运的课题
第一章 中国律所管理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行政化起步的律所管理及其发展轨迹
一、《暂行条例》规定下的律所行政化管理
二、1996年《律师法》规定下的行政管理
三、2007年《律师法》规定下的行政管理
第二节 行业化发展的律所行业管理及其发展轨迹
一、《暂行条例》框架下律协对律所的管理
二、1996年《律师法》框架下律协对律所的管理
三、2007年《律师法》框架下律协对律所的管理
第三节 社会化突破的律所内部管理及其发展轨迹
一、国资所的内部管理空间
二、个人所的内部管理空间
三、合伙所的内部管理空间
第二章 中国律所管理现状之多视角评价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协对律所管理的评价
一、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协对律所管理的定性评价
二、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协对律所管理的定量评价
第二节 律所管理者对律所内部管理的自我评价
一、从满意度指数看律所管理者对律所管理的自我评价
二、从面临的压力看律所管理者对律所管理的评价
三、从律所管理瓶颈的调查看律所管理者对律所管理的评价
四、从律所的未来发展看律所管理者对律所管理的自我评价
第三节 律师对中国律所管理的评价
一、深圳律师对律所管理的评价
二、广东律师对律所管理的评价
三、上海青年律师对律所管理的评价
第四节 对律所管理的综合评价
一、中国律所管理之适应性评价
二、中国律所管理之分项性评价
三、中国律所管理之整体性评价
第三章 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动力分析——以法律服务市场供求关系为研究视角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法律服务市场大趋势
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世界法律服务市场概况及短期发展趋势
三、世界主要国家法律服务概况及短期发展趋势
四、美、英、德、法、日、中六国宏观数据与法律服务市场现状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中国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结构分析与趋势预判
一、法律服务市场的划分
二、诉讼法律服务市场需求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非诉法律服务需求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五、现代法律服务需求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供给结构分析与趋势预判
一、中国律师队伍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二、中国律师在法律服务细分市场上的供应情况
第五节 中国法律服务市场供求矛盾分析
第六节 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利益分析
第四章 中国律所现代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来自市场的挑战
一、法律服务“红海市场”的竞争状态
二、法律服务“蓝海市场”的竞争状态
第二节 来自律所的挑战
一、来自本土律所的挑战
二、来自国外律所的挑战
三、来自律所自身的挑战
第三节 来自律师的挑战
第五章 突破律所传统管理重围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突破律所传统管理重围的要点把握
一、要有战略家的眼光
二、要有政治家的胸怀
三、要有军事家的魄力
四、要有企业家的经营之道
第二节 律所突破传统管理重围的主要步骤
一、战略定位——律所管理转型和升级的前提
二、律所管理转型和升级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三、律所共同纲领、业务计划和分配机制
四、逐步统一律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五、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体系
六、鼓励业务转介
七、设立专业部门
八、加强律所文化建设,形成律所的核心价值观
九、“两个效益”并重——实现律所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第三节 中国律所突破传统管理重围的主要方式方法
一、整体性突破法
二、渐进式突破法
三、加减法突破法
四、由点及面突破法
五、先形式后内容突破法
第六章 中国律所现代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
第二节 律师协会的指导
第三节 律所管理研究综述
第四节 国内优秀律所的探索及实践
一、金杜的管理模式
二、君合的管理模式
三、中伦的管理模式
四、方达的管理模式
五、金诺的管理模式
第七章 律所现代管理的国际模板——以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为例
第一节 路伟概况
一、路伟——世界领先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二、路伟的全球业务
三、路伟的管理结构
四、路伟的主要业务类型
五、路伟的愿景和战略
六、路伟的核心价值观
七、路伟在中国的未来
第二节 路伟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路伟的人才引进
二、培训I与开发
三、薪酬制度
四、晋升制度
五、律师业绩考核及合伙人考评
第三节 路伟的营销管理
一、路伟的业务拓展部
二、业务拓展部为合伙人及律师提供的支持
三、路伟的客户关系维护
四、路伟的声誉管理
五、路伟业务拓展部门其他支持功能
六、路伟的业务拓展部关于未来的思考
第四节 路伟的知识管理
一、知识与知识管理
二、路伟的知识管理工作
三、路伟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
四、路伟知识管理工作的不同层次
第五节 路伟的权力分享和收益共享
一、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决定权力结构
二、路伟合伙人的报酬支付方式
三、路伟对于合伙人报酬支付的经验教训
第六节 路伟的风险管理
一、律师事务所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
二、路伟的风险管理
三、路伟风险管理的后续行动
第八章 借鉴、移植与创新——SGLA(中世律所联盟)引领中国律所现代管理探索纪实
第一节 中世律所联盟诞生、发展历程
第二节 SGLA的合作基础与目标
第三节 SGLA对中国律所管理机制创新的推动
第四节 品牌、公关管理和业务拓展系统在本土律所的建立
第五节 SGLA推动知识管理体系在本土律所的应用
第六节 成员所加盟后的变化与感受
第九章 中世联盟成员所现代管理探索的实例剖析
案例一:德衡:领衔者的管理布局
案例二:天同所:专攻诉讼
案例三:索通所:平台搭建者
案例四:广大所:渐进的改革
案例五:锦天城:律所“大象”要起舞
案例六:天册所:通往“迦南”之路
案例七:华商所:左与右的求同存异
案例八:得伟君尚:第一步,共享助理律师
案例九:泰和泰:差异化创新发展
案例十:四方君汇:制度之羽化
案例十一:同方所:寻求突破
案例十二:天衡所:“案源公共化”改制试水
案例十三:安伦所:法律业务流水化操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