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北京物资学院从事物流教学与科研工作多年的基础上,参阅并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部分文献见参考文献),并从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及网站上选取了部分案例与资料。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1 绪论
1.1 循环经济与循环物流
1.2 循环物流与企业逆向物流管理
1.3 本书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
2 产品回收逆向物流基础
2.1 逆向物流含义
2.2 产品回收逆向物流
2.3 产品回收逆向物流的业务流程
2.4 产品回收逆向物流模式
2.4.1 生产商负责模式
2.4.2 生产商联合体负责模式
2.4.3 第三方负责模式
2.4.4 三种逆向物流产品回收模式的对比
2.5 产品回收逆向物流的作用
2.6 产品回收存在的问题
2.7 产品回收物流的发展阶段与策略
2.8 产品回收管理
3 产品回收再生物流
3.1 产品回收再生物流的意义
3.2 产品回收再生物流的分类与特点
3.2.1 产品回收再生物流的分类
3.2.2 产品回收再生物流的特点
3.3 产品回收再生物流选择模式
3.4 回收产品再生物流实践与发展
3.4.1 回收产品再生物流的实践
3.4.2 产品回收再生物流的发展
4 回收产品再生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4.1 再生物流系统绩效评价
4.2 再生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3 回收产品再生模式选择模型的建立
4.4 模型案例分析
4.5 小结
5 再生系统中回收产品的定价模型分析
5.1 引言
5.2 回收产品定价相关理论
5.2.1 几何布朗运动及相关概念
5.2.2 再生产品价格变化的概率分布
5.2.3 回收产品期权定价理论基础
5.3 回收产品定价模型
5.4 回收产品定价模型应用
5.5 小结
6 回收产品的再生库存模型研究
6.1 回收产品库存模型相关理论研究
6.2 逆向物流库存特点与管理策略
6.2.1 回收产品库存特点
6.2.2 产品回收库存管理策略
6.3 回收产品的再生库存模型分析
6.3.1 需求和回收率确定情况下的回收产品再生库存模型
6.3.2 需求确定和回收率不定情况下的回收产品再生库存模型
6.4 小结
7 逆向物流中产品回收再生服务双目标网络模型
7.1 回收产品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相关研究
7.2 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分析
7.3 再生逆向物流网络数学模型
7.4 再生逆向物流网络模型问题求解
7.4.1 分散搜索算法
7.4.2 非劣质解解决方案
7.5 案例分析
7.5.1 案例数据分析
7.5.2 案例实验结果分析
7.5.3 敏感性分析
7.6 小结
8 产品回收再生协商机制研究
8.1 产品回收协调机制相关研究
8.2 立法驱动的产品回收再生协商
8.3 产品回收协商模型框架分析
8.4 协商机制
8.4.1 集中式协商模型
8.4.2 结构化、层次分解的协调方法
8.4.3 再生协商激励分析
8.5 协作网络实例分析
8.5.1 问题描述
8.5.2 协商机制实现
8.5.3 实例结果偏离全局优化分析
8.6 从管理视角对协商机制分析
8.7 小结
9 回收产品再生物流信息系统集成模型
9.1 信息化的普及推广为再生物流信息集成奠定了基础
9.2 再生物流与再生物流信息技术
9.3 再生物流信息
9.3.1 再生物流信息的来源及特点
9.3.2 再生物流信息的作用
9.3.3 再生物流信息的共享模式
9.4 再生物流信息集成平台
9.4.1 Intemet与跨组织信息系统
9.4.2 基于Web的再生物流信息集成模型平台
9.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附录2 WEEE指令全文
附录3 RollS指令全文
附录4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