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的诞生,既是记录,更是为了将这样一种奖励原创和鼓励学术民主的观念和氛围传播开来。在这里,有众多经济学家的思想传承,也有对当年获奖理论的回顾致敬,更有对后生学子的激励期待。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一项旨在推动经济科学的创新与进步,鼓励原始创新性成果的涌现,促进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理论性研究的学术性、公益性的专门奖项。由董辅衱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五家主办单位发起并组织,于光远、厉以宁、成思危、张培刚、刘鸿儒、江平、萧灼基等著名学者组成委员会。
三十年的起点
第一部分 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
厉以宁 新阶段改革的第一声春雷: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
陆学艺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张维迎 我看中国改革30年
刘 伟 应当以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改革
华 生 中国经济成功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杨瑞龙 国有企业改革30年回顾
吴晓灵 金融危机中重读《资本论》给我们的启示
李扬坚 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
金 碚 我们向何处去——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产业发展的前景
杨云龙 时代呼唤中国经济学家的良知
刘迎秋 经济学与中国的改革发展30年
陈东升 从五千年的历史看改革开放30年
雎国余 30年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
陈继勇 透视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实体经济的视角
毛振华 论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因素——兼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
第二部分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简介
杜润生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简介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第一轮投票表决票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奖评审专家第一轮投票表决结果公告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第一轮投票计票公证书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第二轮投票表决票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第二轮投票暨最终评选结果公告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第二轮投票计票公证书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词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名誉主席于光远先生致辞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主席张培刚先生致辞
第三部分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论代表性文献选编
杜润生 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
杜润生 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农村合作经济的新发展
杨 勋 包产到户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
王小强 周其仁包产到户所体现的经济原则和中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特殊道路
张木生 杜鹰 包干到户基础上的协作和联合问题初探——安徽省滁县地区调查报告
谢 扬
陈一咨 孙方明 农村发展的问题和趋势
邓英陶 王小强——“双包到户”后的滁县地区农村经济调查
白南风 白南生
张木生 周其仁
周其仁 王小强 双包后农村基层单位经济职能的变化和公社体制改革——安徽滁县地区调查
白南生 试析农村劳力和资金的状况及使用方向其他贡献人文献
第四部分 评论
沈晓冰中国版的经济学
余 力 中国版经济学:为自己的国家寻找出路
马国川 伟大的创造——杜润生访谈录
柏晶伟 中国经济学家:共同推动经济理论创新
第五部分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介绍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简介
设立“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问答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织管理办法(章程)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8年度评奖实施细则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奖过程大事记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审专家名单
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及工作机构名单
主办单位简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