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吧。一个小孩掉进了盛满水的大缸里,周围的小朋友都想快点儿把他救出来。除了吓得只顾哭喊的以外,孩子们有不同的主意:去喊大人来救他,或者把水舀出来,都已经来不及;把他拉出来,或者把水缸推倒,又没有足够的力气;只有司马光的办法现实又有效,那就是用石头把缸砸碎。
所以,想法很重要,非常重要!本书作者只想用其对“想法”的一些探讨,启迪读者的心智,帮你唤醒沉睡的脑细胞,还你本是天才的真貌。只要你耐着性子看下去,定会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和新的感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慧从这里起飞(想法做法活法)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林代茂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回顾一下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吧。一个小孩掉进了盛满水的大缸里,周围的小朋友都想快点儿把他救出来。除了吓得只顾哭喊的以外,孩子们有不同的主意:去喊大人来救他,或者把水舀出来,都已经来不及;把他拉出来,或者把水缸推倒,又没有足够的力气;只有司马光的办法现实又有效,那就是用石头把缸砸碎。 所以,想法很重要,非常重要!本书作者只想用其对“想法”的一些探讨,启迪读者的心智,帮你唤醒沉睡的脑细胞,还你本是天才的真貌。只要你耐着性子看下去,定会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和新的感受。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科普读物,汇集了六量的事例和故事,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把深奥的哲学、逻辑学和创新技法变成了引人入胜的调侃,行文看似松散,实则系统连贯。 本书笔法诙谐,队事寓理,贴近生活,有较强的可读性,适合具有中等文化程度队上的读者阕读,对启迪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代序 前言 一、引子——磨刀不误砍柴工 1.从几枚硬币说起 2.潜质与兴趣 3.好奇是源头 4.“学问”有学问 5.懒惰也有理 6.猎枪与干粮 二、小聪明与大智慧 1.从“脑筋急转弯”说起 2.智商陷阱 3.聪明反被聪明误 4.大智若愚 5.天生我才必有用 三、主要说给学生听 1.题海无边,读书是岸 2.站在书上看书 3.联系实际学习 4.联想编织知识网 5.疯子与天才 6.“读书如同喝稀饭” 7.提高班的诱惑 四、岂止是学习 1.学习是人生辉煌的准备 2.说法、做法与活法 3.想法的由来 五、睁眼看世界 1.不要蒙住眼睛 2.世界观与方法论 3.思想方法与思维方法 4.话说“一分为二” 5.“分”、“合”之争 6小议全局和长远 7.“物极必反”杂谈 8.关于时间的讨论 9.融合的时代 10.“天人合一” 11.聊聊分层方法 12.“理不清,扯还乱” 六、思维方法“学前班” 1.从心脏到大脑 2.思维的物质基础 3.基本的思维方法 4.思维导图 5.“X潮澎湃” 七、山野课堂 1.学点儿逻辑 2.先起名字后说话 3.讲话要有理 4.归纳推理 5.思维方向 6.由此及彼 7.事出有因 8.假设与假说 9.证明与反驳 10.逻辑的基本规律 11.逻辑陷阱 12.提高思维能力 八、没有逻辑的思维 1.另类思维方法 2.变通与发散思维 3.再谈思维方向 4.界定不同想象 5.展开联想之翼 6.灵感来自何方 7.直觉价值几何 8.补充内容 九、也谈创新 1.发明创造趣闻 2.发明创造析 3.创新的土壤和动因 4.创新就是离经叛道 5.谁说逻辑思维不能创新 6.发明创造的技法(1) 7.发明创造的技法(2) 8.关键是独立思考 9.愿望、意识与灵感 10.成功在行动 11.爱因斯坦式思考 十、关于想法的想法 1.标题释义 2.直言与策略 3.实事求是也要策略 4.计谋是圈套 5.势不可挡 十一、附录 1.看不看随你 2.关于辩证逻辑的争论 3.数理逻辑基础 4.科学具象思维初窥 试读章节 为了说明问题,姑且吹牛一把,恳请看官切莫以为我是那种不打腹稿就能把牛皮吹上天的侃爷。 何出此言?因为上中学时,我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高一就获得全校作文比赛第一、数学竞赛第一,出尽了风头。老师和同学们少不了让我介绍学习方法,可是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以外,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谈。于是,就给同学们留下了骄傲清高的印象,好不冤枉! 那时候,我们下午都在教室里上自习课。所谓自习课就是自己看书、写作业。一天下午,因为兜里有可以算作一笔小财的九枚硬币,甚是高兴地信手拿出来摆在课桌上。硬币全是一分和二分的,我一边用手指挪来挪去,一边看外语单词表。 刚好外语老师走过来,在我身边站了好一会儿,说: “背单词哪?” 听到声音,我才知道老师来了,忙站起来说: “是。” “你用硬币……” “不,我在玩呢。” 老师没说话,看了我一眼就走了。我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也许以为我有什么记忆妙法而不肯说呢。 说起学习方法,各家众说纷纭,但无论哪家绝招都离不开下苦工夫,只是这工夫用在哪里的问题。你可以死记硬背,也可以联想记忆;你可以反复练习,也可以举一反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至于依靠“增智丹”、“健脑丸”等灵丹妙药的轻松的学习方法,恐怕都是骗人的把戏。 然而,如何下苦功却有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好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好则事倍功半。不然,一个班里的学生,智商相差无几的很多,刻苦用功的程度一样,为什么学习成绩却相差很大呢? 成绩差的学生家长往往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于是就严加督促管教,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习题做了一道又一道,不给休息玩耍的时间,结果却往往无济于事。于是就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比人家笨,“朽木不可雕也。”大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2.潜质与兴趣 在讨论学习方法之前,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潜质和兴趣。 上帝有无数的模子用来造人,他赋予人们不同的天赋和性格,有善于指挥管理的,有善于科学发现的,有善于工程设计的,有善于歌舞杂技的,有善于烹饪的,有善于运动的,等等。如果我们不根据自身特长,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就不可能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点。我们应该努力去发现自身的长处,充分利用它,而不要东施效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承认体育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却不愿承认艺术天赋和科学头脑等其他先天条件。怪! 2007年12月18日,墨西哥《箴言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了爱好还是为了金钱”的文章,介绍哈佛大学对1500名学生的调查。调查内容是询问他们选择自己的专业是出于爱好还是为了赚钱。10年后,当时回答因为爱好而奋斗的245人中有100人成了富翁,而当时回答为金钱而工作的1255人中只有1人成了富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既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世界。” 并非所有人都把金钱看得那样重,成才才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诺贝尔奖得主埃米勒·费舍尔如何成才的故事,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 费舍尔出身于一个实业之家,是五兄弟姊妹中唯一的男孩,父亲希望他学会经营之道,以便继承自己的事业。 1869年,17岁的费舍尔从波恩大学预科班毕业以后,因病在家休学两年。病休期间,在父亲的一再劝告下,费舍尔勉强到他的姐夫那里学做生意。但是他的心思全不在此,不仅把账目记得一塌糊涂,还在库房里偷偷搞起了化学实验,一会儿发生爆炸,一会儿发出呛人的气味。搞得他姐夫毫无办法,只得将这个“小舅爷”交回去了。老费舍尔听完女婿的汇报,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做生意的料,只得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他继续上学。 1871年,l9岁的费舍尔进入了波恩大学,次年秋天,因不满意学校的条件和学风,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系学习。这所大学里有著名的化学家阿道夫·冯·贝耶尔教授,教授对染料、炸药和药物研究的贡献让费舍尔非常敬佩,贝耶尔教授也很快就发现了这位勤奋好学的青年人的才能,并精心地加以培养。 1874年费舍尔完成了《有色物质的荧光和苦黑素》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当时费舍尔只有22岁,是该校自1567年创立以来最年轻的博士。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费舍尔已经小有名气,一些大学争相聘他去当教授。但是费舍尔认为贝耶尔教授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在他身边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便谢绝了所有聘请,跟随老师去了慕尼黑大学,当了一名助教。费舍尔的亲朋好友知道他的计划之后,都认为“放着教授不当,去当助教,有点不合情理”。P2-4 序言 是杂谈?是调侃?反正是我心之言。 为益智?为消遣?希望你能看一看。 一切行动听从头脑的指挥,头脑思考的结果叫做想法。想法取决于思考的出发点与过程,即“想”的方法决定了我们是智慧还是愚蠢。 人人都崇尚智慧,智慧来自于修炼。修炼智慧不只靠静坐冥思,更要学习他人,学智者如何思考,看智者怎样行事。本书是修炼智慧的入门之作,是思想腾飞的起点,也是漫谈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小册子。 既然是漫谈,就不必层次分明,形成严密的系统;既然是漫谈,就可以展开思想的双翼,在更广阔的天空翱翔。这样写起来更自由,不被紧扣主题的绳索所羁绊,读起来更轻松,在深奥的哲学里休闲。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即面对同一事物,由于看法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所得结果也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为什么?思考方法使然。 有人会立即反对,说主要是由于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是的,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目的,但是即使立场一致,从相同的目的出发,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结果。 不信?回顾一下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吧。 一个小孩掉进了盛满水的大缸里,周围的小朋友都想快点儿把他救出来。除了吓得只顾哭喊的以外,孩子们有不同的主意:去喊大人来救他,或者把水舀出来,都已经来不及;把他拉出来,或者把水缸推倒,又没有足够的力气;只有司马光的办法现实又有效,那就是用石头把缸砸碎。 所以,想法很重要,非常重要! 成功之道在于实践,想法是实践方法之源。方法正确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想法错误只能望洋兴叹。有道是“失败乃成功之母”.正确的思考方法或许就是成功的另一个亲缘。 在与人交谈时,想法决定了你的说法;在工作实践中,想法决定了你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想法决定了你的活法。没有哪一件事与想法无关,这就是大脑的关键作用。说句玩笑话,这正是大脑位于身体最上端的理由。 在每一对象面前,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谁的想法更好,要由想法作用的结果来决定。 市面上有很多励志的书、思维方法的书,讲述哲学和逻辑的书,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值得一读。但是本人不愿重走老路,只想用我对“想法”的一些探讨,启迪读者的心智,帮你唤醒沉睡的脑细胞,还你本是天才的真貌。只要你耐着性子看下去,定会有新的视角、新的观点和新的感受。 谨以此书献给愿意思考的人,献给渴望成功的人。或许,也可以献给愿出闲钱的人,献给拥有时间的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