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社会的承担者将是社会中的企业。那么企业应如何面对今后的高人力成本局面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势必要转型。而企业又将如何转型并从中获利呢?这几乎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企业一旦决定转型,是否有可借鉴的理论或者方法呢?又或者该如何决策呢?这些问题无不困扰着中国企业家。《彻底颠覆赢利模式(转型经济的最后一次盛宴)》帮您解答这些问题,作为战略实战型专家,作者邓少华博士主要致力于企业商业模式、战略理论、盈利模式的研究,成就斐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彻底颠覆赢利模式(转型经济的最后一次盛宴)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邓少华 |
出版社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当今时代,社会的承担者将是社会中的企业。那么企业应如何面对今后的高人力成本局面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势必要转型。而企业又将如何转型并从中获利呢?这几乎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企业一旦决定转型,是否有可借鉴的理论或者方法呢?又或者该如何决策呢?这些问题无不困扰着中国企业家。《彻底颠覆赢利模式(转型经济的最后一次盛宴)》帮您解答这些问题,作为战略实战型专家,作者邓少华博士主要致力于企业商业模式、战略理论、盈利模式的研究,成就斐然。 内容推荐 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我们不禁也要问,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伟大的国际性企业?为什么尽管企业在不断努力地招人,却总是培养不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彻底颠覆赢利模式(转型经济的最后一次盛宴)》希望能够帮助企业转型,通过为中国企业做出贡献来实现国家责任。 作为战略实战型专家,《彻底颠覆赢利模式(转型经济的最后一次盛宴)》作者邓少华博士主要致力于企业商业模式、战略理论、盈利模式的研究,成就斐然。 目录 前言 战略决定成败 患想决定战略,战略决定命运 突破母语思维,从模仿到超越 第一部分 战略导读 第一章 企业常见的战略病症 一、战略缺失症 二、战略迟滞症 三、战略多动症 四、战略休克症 五、战略狂想症 六、战略消化不良 七、战略近视眼 第二章 什么是战略? 一、知难行易 二、消除风险就是消除利润 第三章 我国企业战略落后的最大体现——低端的商业模式 第一节 兔子的圈地运动 一、如何对商业资源进行圈地? 二、当兔子也在忙于圈地时? 三、为企业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节 21世纪前的商业模式 第三节 直击商业模式的内涵 一、商业模式应该有怎样的标签 二、揭开商业模式的真正面纱 三、战略与商业模式的角逐:化无形为有形 第二部分 战略基因 第四章 21世纪的新经济要素 一、21世纪新经济的特点 二、五大新经济要素 三、倍速经济 第五章 21世纪最大的经济特点:固件经济 第一节 德鲁克的创新思想是否适合我国企业? 一、21世纪,什么才是“创新”精髓? 二、用进化论来解释创新思想 三、创造客户没有错,错在它不是唯一 第二节 什么是固件经济 一、固件经济运用程度决定微软与苹果的兴衰 二、固件经济缺失是我国企业短命的重要原因 第三节 如何运用固件经济 一、职能 二、产品 三、人才 第四节 IT界三国演义:伟大的苹果将如何死去 第六章 企业应该有几种利润 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的真正利润? 第二节 21世纪应有的盈利模式 一、盈利模式不是贏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二、三种利润的内涵 第三节 如何赚取三种利润 一、定位:要做真正的行业领袖 二、21种盈利要素 三、产品生命周期 四、三利结构图 五、科技利润与战略利润的演绎 第四节 赚取利润的关键点 一、企业成本 二、普及即丧失 三、利润与店面数的关系 第七章 企业价值 一、价值是评价企业最根本的标准 二、企业的价值需要被挖掘和表达 三、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价值 四、企业重要的无形价值 五、客户价值 第八章 推翻传统博弈论 一、组织内部的博弈行为 二、组织与外部的博弈行为 第三部分 如何利用战略基因制定新战略 第九章 市场战略 一、市场发展规划 二、品牌战略 三、连锁加盟战略 第十章 职能战略 一、为什么企业有健全的制度却收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为什么你做的计划与实施结果总是相差甚远呢? 三、绘制战略地图——理清职能战略脉络 四、组织结构设计——构建企业骨架 五、突破传统,将人力资源管理转向人才管理 六、我国企业职能部门的重要缺失——BD 试读章节 公元753年,唐朝歌舞升平,威震四海,后人称为大唐盛世。当年,为了欢送日本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回国,设国宴饯行。酒会上表演女子破阵乐时,李泌对李亨说:“这是大唐的最后一次盛宴了。”公元755年,胡人安禄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发动叛乱,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自此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大唐逐渐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对于当前的中国,上一次盛宴还是在国内大规模盛行OEM的时代,在经济繁荣的综合运用期中,国内的不少企业都得到了很多机会,从盛宴的利润中分享到了一杯羹,但是下一次将会以什么来引领盛宴,而盛宴又将会在何时出现也不得而知。现在的我们正处于转型经济的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的是怎样一次盛宴呢? 分享盛宴是企业的愿望,但是要如何才能在众多企业的竞争中分享到这次盛宴呢? 中国有众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出路,究竟有多少企业找到并成功了呢? 为什么我们中国投入了20万亿却还是打造不出一个世界性的知名品牌? 截止到2009年6月底,中国实有企业997.88万户(含分支机构),比2008年底增加26.42万户,增长2.72%;中国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37.45万亿元,比上年底增加7.9%;个体工商户实有3063.63万户,比上年底增长5.01%;全国企业注册资本(金)46.56万亿元,比上年底增加3.08万亿元,增长7.09%。 美国企业接连倒闭的同时,中国企业却迎来雨后春笋般的增长趋势,广大媒体争相歌颂“中国企业发展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上半年中国内资企业数量不减反增”,你是不是看到了希望?是不是也按捺不住要喝彩了?喝彩的同时,我们要反思: 中国企业拥有如此庞大的基数,世界性的知名品牌有多少? 中国有600多万家民营企业,进人世界五百强的有几个? 同样是在中国生产的电脑,苹果公司能赚取大量利润,凭什么我们只能卖出和一个苹果一样的利润? 不要被表象迷住了双眼,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存在,在看到令人欣喜的“数量”之后,不要忽视了背后的“质量”,事实是我们国家已经过了追求“数量”的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引进的是品牌,输出的是产品,我们成为世界“加工厂”,注定只能赚取低端利润。2009年,物流业低调人选第十大支柱产业,而非贡献了一半GDP的热门选手——房地产行业,为什么?因为,我国物流成本占据了整个GDP的18%,而欧美发达国家只有10%,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物流成本能降到10%,我们将节省2万多亿人民币。中国有约80万家物流公司,美国只有约8000家,这又说明什么?说明美国的物流行业已经进行了有效整合,规模效应必然凌驾于“散兵游勇”之上,这也是几艘英国军舰就取得鸦片战争胜利的内在原因! 质的提升,必然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国企业庞大的数量与优秀企业数量的巨大反差恰好说明我们现在的企业还没有形成控制力,还未进行有效整合!我们自己没有整合,但却有人帮我们整合了,真是好人呐!让我们看看这些好心人都有哪些? 2004年,美国农业部率先调低大豆产量,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连续上涨,涨幅近一倍。与此同时,不少大豆加工企业集中采购美国大豆。后来,美国农业部又调高产量数据,国际基金紧跟着反手做空,大豆价格突然直线下降。于是,巨大的价格落差一下子将众多中小企业逼向绝境。在“2004年大豆危机”之后,国内压榨企业损失惨重,有近70%的企业停产,大量企业倒闭。 而此时在全世界控制着粮食生产运销的有四家公司,这四家公司的英文名字连在一起叫做ABCD。第一家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所以叫做A;第二家邦吉(Bunge)是B开头的,叫做B;第三家嘉吉(Cargill),以C开头,叫做C;第四家,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以D开头,叫做D。ABCD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破产的压榨企业,参股多家大豆压榨企业。世界四大粮商进场收购了我国70%以上的停工企业,从此中国的大豆市场受制于四大粮商。没错,我们现在所买的各种食用油,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等都是外资的。 2008年,高盛花了3亿美元在福建、湖南等地一下子帮我们整合了十多家专业的养猪场。高盛还入股了雨润集团,中国最大的肉食品产业双汇也被好心人收养!高盛作为顶级投行放着那么多的生意不做,为什么偏偏养猪呢?养猪的利润又不高!因为高盛明白“猪”是我们国家最主要的肉类产品,控制了这个产业链就几乎控制了中国食物的一半。 娃哈哈,被法国达能控股51%以上,汇源还被“可乐可口”了。 白加黑,早在2006年就被收购。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华药集团,早在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西安杨森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中国最常用的紧急避孕药毓婷现在是瑞士诺华100%控股。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喝点水、吃点肉、用点油,发个烧吃的药等都可能是别人的。如果让他们完成整合,控制了价格,我们岂不是连避个孕都要看老外的眼色?但是别人的东西又有多少在我们手里呢?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企业前景无限美好吗?我们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多又能怎样?只不过是自己先养大了,等别人来摘而已!因此,现在不是歌功颂德的时候,而是我们需要冷静反思,寻求突破的紧要关头!我们要反思,凭什么都是他们摘我们,我们就摘不了他们呢?我们比他们差在哪里? 简而言之,他们处于高端,俯下身就能把我们摘掉,而我们的产业多处于低端,摘取高端的东西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联想并购IBM的PC部门,却在经营上困难重重,三年过后,PC业老三的位置岌岌可危;TCL收购法国的汤姆逊,之后与阿尔卡特成立合资公司,结果前者持续亏损,后者在合资仅一年后就以失败告终;中铝收购力拓,羞愧至今;中投公司投资黑石和摩根斯坦利,也都相继亏损或失败。在200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损失达2000亿元左右。 我们为什么一直处于低端? 因为,我们一直在模仿欧美,但从未超越,尤其是思想。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我们学习了国外诸多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我们企业自身的理论却一直未成体系,于是我们的商业模式处于低端,我们的经营理念依然落后,我们仍是世界的“加工厂”。因此,我们只能赚取低端利润,这就注定在养大之后被整合。在这个时候,妄图与美国争第一,无异于以卵击石!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们的相对实力甚至不如一百多年前的清政府。P1-3 序言 一千多年前,中国到达当时世界公认的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唐朝顶峰时期的特点之一就是疆土扩张,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达到百万的城市,超过了之前中华民族重要时期一一汉朝。但是“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到了今天,中国政府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安顿了13.6亿人口的生息,而这正是目前全世界其他政府无法做到的。 以我上世纪60年代生人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国,我清楚地知道中国在今后不可能有像前三十年那样的发展能力优势。因为到了2015年或2016年,随着中国“婴儿潮”的退去,我们的下一代会承受非常重的负担,而解决这些负担的出路就在于企业。在将来,企业对劳动者工资的支付将远远大于改革开放前的支付比例,这就意味着中国今后的劳动力将不会再有优势,希望通过廉价劳动力或劳动优势解决企业问题也将不再成为可能,于是,我们的国家将被迫走向发展创新、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承担者将是社会中的企业。那么企业应如何面对今后的高人力成本局面呢?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势必要转型。而企业又将如何转型并从中获利呢?这几乎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企业一旦决定转型,是否有可借鉴的理论或者方法呢?又或者该如何决策呢?这些问题无不困扰着中国企业家。 金融危机中,上百万的中国企业倒闭破产,从很多大公司的营收表中就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家们非常敬业、勤劳和艰辛,但是在中国经济环境如此复杂、竞争如此激烈韵情况下,企业要生存并不容易,很多企业家宁愿成就企业也不愿成就自已,于是他们选择铤而走险,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也就是为什么胡润榜上有很多企业家最终落得锒铛入狱的结果。 一个企业家一生所花的财富有限,他们更多地是应该尽到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应该寻找一种方法帮助企业更好、更快、更安全地完成社会使命。这种方法存在吗?我想是存在的。一旦一个民族找到自身的优势,他的崛起一定会很迅速。从北欧强盗到罗马帝国,再到波斯到大唐,一旦有一种模式被认可,其威力将是巨大无比的。而这对于一个国家的企业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理论上的革命,尤其是企业理论的革命。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我们不禁也要问,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伟大的国际性企业?为什么尽管企业在不断努力地招人,却总是培养不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从博弈学上说,战略肯定是会出现错误的,那究竟怎样的思想或战略才能让企业迅速崛起?如果每个企业的崛起最终形成一股合力,那么就也能让中国崛起。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就已经是世界的加工厂了,但是当时那样的贸易有给中国带来战略上的利益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当时我们赚取的只是流通货币,而非长远利益,所以说当时的企业处于战略无能的处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企业在贸易上也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那么这些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战略才能获得长远利益,才能在国际上占据主动地位? 作为制定战略规划的专业团队,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企业转型,通过为中国企业做出贡献来实现国家责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