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苗山少年传奇/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黄庆云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庆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世纪四十年代任香港《新儿童》杂志总编辑,曾设专栏与小读者笔谈,因而有“云姐姐”之称。此外,曾以诗配话画的形式在街头推广儿童文学,为街上儿童讲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内继续创作儿童文学。

《苗山少年传奇》为她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黄庆云: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41年在香港创办了《新儿童》半月刊,专设与小读者谈心的“信箱”,因而有“云姐姐”之称。解放后,回国内继续创作儿童文学。曾任《少先队员》、《少年文艺报》及《少男少女》主编,并任广西大学和广东文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国际笔会中国广州分会副会长及秘书长等职。

她的作品无数,不少被译成多国文字。其中儿童故事《九龙·九龙》获第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奇异的红星》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苗山少年传奇》为她的短篇小说集,主要收录了《盘娃和小龙》、《绳子上的结》、《十个妈妈》、《甜蜜的冒险》、《大围猎》、《丹木鹿场》、《成了小诗人》、《故事屋》等作品,供读者朋友们赏析。

目录

一 盘娃和小龙

二 看山兰去

三 深山老猎手

四 猎人的故事

五 绳子上的结

六 快乐的回忆

七 到吊罗山去

八 黎族姑娘阿海瑾

九 仙女的故事

十 打拖队长

十一 满山的树都是宝

十二 神锯

十三 十个妈妈

十四 符妈妈的铁箭

十五 一个惊喜

十六 第一个小学

十七 新同学

十八 难忘的第一课

十九 田叔叔不姓田

二十 小小牛司令

二十一 一面铜锣的故事

二十二 甜蜜的冒险

二十三 不怕痛的奶奶

二十四 学会造句了

二十五 大围猎

二十六 爱护动物的猎人

二十七 特殊的任务(上)

二十八 特殊的任务(下)

二十九 丹木鹿场

三十人 和鹿的故事

三十一 成了小诗人

三十二 故事屋

三十三 大喜日子

三十四 山兰和木兰

创造美的人/葛翠琳

试读章节

一 盘娃和小龙

美丽、雄伟的海南岛耸立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上,,是我国的第二个大岛。岛上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无时无地不是鸟语花香,你走到哪里,都有“人在画图中”的感觉。即使在冬天,地球上许多野兽和爬虫都躲进山洞里睡大觉了,这里的飞禽走兽也在漫天飞翔、遍地跳跃,过着比梦境还奇丽的生活哩!

在海南岛中间,有五个突起的山峰,连在一起,像一只胖嘟嘟的手掌,在风中,在云里,招呼着来自四方八面的人。这就是有名的“五指山”。

五指山下面峰峦重迭,形成了五指山脉,好像谁在地球里面燃起了一把火,上面的山便像开了锅的泡泡,奇峰突起,大的大,小的小,高的高,低的低,那热腾腾的水蒸气,化为轻烟淡雾,或是给这些山峰戴上了帽子,或是给山腰束上飘带,婀娜多姿。在这宝岛上啊,早晨升上来的太阳特别红,山上流下来的泉水特别清凉,许多珍禽怪兽,有趣的动物,像那举止伶俐的坡鹿、水鹿,略有头脑而又傻呼呼的黑熊,善于模仿人类动作的猕猴,会学人说话的鹦鹉和八哥等等等等,都把这里当做安乐窝。

在五指山下,有一块土坡,上面有一条苗村。村头村尾有着几株高大的木棉树。村里面是一排排用竹子砌成图案的墙壁,用椰树叶子做屋顶的小房子,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这村子好像给一朵朵红云簇拥起来一样,因此这村子又叫“红云寨”。苗家孩子盘娃和盘小龙的家就在这里。

他们的爸爸盘阿雄是个伐木工人,在吊罗山上伐木。妈妈李玉花天天在田里工作。他们的老奶奶,成天跟盘娃和盘小龙姐弟俩在一块儿。

他们都敬爱他们的奶奶,因为奶奶不但疼爱他们,而且懂得很多。奶奶的双手是闲不住的,她很会绣花,绣起来飞针走线,比画画还要快。几束彩线,一块黑布,在她手中一忽儿就开出了彩虹般的花朵来。苗族妇女爱用绣花头巾,奶奶绣的头巾是全苗寨中出名美丽的。她还会画裙子,画起裙子来像魔术师一样。她烧起一炉火,把一盆白腊煮溶了,用笔蘸着白腊在一块白布上画起画来,然后用一种树汁把布染蓝了,接着,她把布上的白腊去掉,那美丽的图案就显出来了。裙子就像一个发着光的宝塔,层层都带着摇曳多姿的璎珞,又像一个迷幻的大花园,花儿千朵万朵看不完,路儿弯来弯去没尽头。

奶奶还是个音乐家,什么东西到了她的手上,都成了动昕的乐器,左敲敲,右敲敲,木头、石子也会唱出歌来。

家里有一个舂米桶,那是爸爸从山上找来一块大树桩,挖空了中间来舂米的。那一天,奶奶在舂米桶里放些谷子,拿起了一条木杵来,一忽儿咚咚咚地在中间春着,一忽儿嚓嚓嚓地往周围扫着。一边舂呀擦呀一边唱出一首歌来:

咚嚓咚嚓咚,

你舂我也舂,

无米舂米桶,

一个大窟窿!

奶奶唱着歌的时候,盘娃和小龙朝着那大窟窿看,那白蒙蒙的米粒,正从谷壳里跳了出来,围着木杵团团转,连木杵的头都看不见呢。小龙首先就大嚷着:“奶奶,大窟窿里有好多大米呢!”盘娃也说:“奶奶,你骗人!我知道你不会光舂那个大窟窿的。”

于是,奶奶也呵呵地笑了。她说:“乖孙子,我没有骗你们,这是从前的歌了,你们知道为什么从前有这样的歌吗?明天我带你们到山上去看看山兰就知道了。”

听说奶奶要带他们上山,两个孩子都激动得不得了。他们知道,山上的一株树,一块石头,都有它的故事,他们会看之不尽,也听之不尽的。P1-3

序言

热爱母语,亲近经典

整整一百年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儿童读物,孙毓修先生的童话集《无猫国》在上海出版。从此,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幕徐徐拉开……

啊,百年中国!百年中国儿童文学!

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内忧外患;多少风起云涌,多少崎岖艰辛;多少欢欣,又多少痛苦;多少阴晴,又多少冷暖……

《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一百年来儿童文学历程的史诗长卷。它也向我们呈现着一个无限光明和美丽的母语世界,一片无限丰富和绚丽的文学原野。

文学家果戈理曾经说过:“你将永远诧异于俄国语言的珍贵,它的每一个声音都是一件馈赠,都似大颗闪光的珍珠。”是的,只有对那些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母语,而且了解她们到“入骨”的程度,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她们的美丽的人,我们的文学,才会真正地展示出它们全部的美质与知性,以及它们全部的丰富与神奇。《中国儿童文学经典100部》,就是这样一套品种繁富、风格斑斓的书系。

徜徉在这套百年长卷里,我相信,每一位读者,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都不能不对我们古老而伟大的母语顿生无限的景仰感和膜拜感。美丽的汉语,不仅仅是我们赖依生存和交往的工具,也不仅仅是我们全部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它还是我们最初的和最后的语言与回忆之乡,是我们这个古老、智慧而苦难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谱系,甚至是我们全部的记忆与命运!

对于这样一套百年长卷,仅仅用“阅读”二字来对待是不够的。不,我们也许应该溯流而上,重新居住和生活在它的字里行间。无论是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寓言……它们都曾经是20世纪以来,一代代中国孩子童年时代最美好的阅读记忆。这些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中国四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一代又一代小读者,在其中生活、探索、呼吸和成长。

通往一座座儿童文学高峰的路径有千万条,但每一段路途上都付出过艰辛,每一段路途上都留下了果实。正如梅子涵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所描述的那样,“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海洋。很远的日子在下面,昨天的故事在水上。离开童年,童年反而加倍情深,每条小鱼的游动都是感情的尾巴在摇,情深处没有不美好的风光”。

当然,时间和文学的选择法则,也都是严格和无情的。历史的目光,读者的心灵,最终所淘汰和扬弃的,也只是那些迎风媚俗的诗歌、童话、小说和散文,而另有一些作品,却经受住了一次次严格的检验和磨洗而流传了下来,并且被打上了优秀或杰作的标识,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不同的作家因为年代、地域、文化背景以及性格气质、个人知识谱系的不同,所写出的每一部作品也会在题材、形式、想象力、感情状态、文字风格等等方面而各有千秋。然而,当我们仔细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不难感到,任何时代背景下的作家,在努力传达着各自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在广泛地赢得了当时的那一代小读者的同时,也都在力图扩大自己的感受范围,拓展自己的创作视野,甚至为自己的作品设置了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世界性标准”。他们都在努力地为“一切的孩子”写作,为未来的孩子写作,为整个人类,为全世界的孩子而写作。

因此,从这些作品里,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那些伟大和温暖的,既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童话精神和文学精神,那些天真的和具有童年趣味的儿童精神,那种舔犊般的母爱情感,那种对于每一个弱小生命个体的充分的尊重、理解与呵护,那种纯真、仁慈、宽容、细腻与柔和的情感,以及对儿童本位的坚持,对儿童游戏精神和幽默品质的寻找,等等。  是的,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代作家,都在认真地维护着和守望着、努力地传承着和延续着在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陈伯吹等早期儿童文学家那里就已经拥有的,那种对于童心的尊重、关怀和维护的“童话传统”。

回眸中国儿童文学的百年沧桑,我们还会看到,一代代儿童文学作家所走过的世纪之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春花秋月、山重水复。漫漫长路上,留下了众多的拓荒者、垦植者、播种者、泅渡者、乃至殉道者的艰辛、歌哭、梦想和收获……历史曾让那些人经历了那么多的崎岖和弯道,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和艰难,但是翻开这套长卷,我们会看到,他们私下的亲密的传承关系,却是多么美好!

所有的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在内,如果不是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土壤里直接生长出来,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我们从这套书系里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有我们的儿童文学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苦难之歌、艰辛之歌、欢乐之歌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之歌。它们将在我们美丽的母语里,在一代代读者的记忆里,飞翔、传播,直至永恒。

徐鲁

2009年12月24日

后记

黄庆云大姐写过一篇童话《创造美的人》。实际上,她自己就是创造了美的人,她一生在儿童文学领域里耕耘,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把美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心中。

她去美国留学,选的专业是儿童文学。中国去海外的留学生中,选这个专业攻读学位的学子,恐怕只有她一人。可见她是从人生道路的开始,就立志为儿童文学事业贡献一生的。这是十分难得的决心。

如今,她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回头望,她的每一个脚印儿,都留在儿童文学的园地里,闪闪发光,映出一颗真诚的童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三十多年,却不认识庆云大姐。“文革”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请我主编纪念新中国建国三十年童话寓言选集。在收集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一篇《奇异的红星》引起我格外的注意。这是一篇用童话形式表现革命题材的作品,内容生动。寓意深刻,充满浪漫的激情,童话意境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童话反映现实是很难的课题,处理不好,容易留下生拼硬凑的痕迹。《奇异的红星》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塑造的巨人形象,具体而生动,给小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这篇童话较早地开始了童话反映革命内容的创作实践。《奇异的红星》取得一定成功,不是偶然的。庆云大姐有深厚的民间文学基础,又熟悉世界古典童话创作,她力图创作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表现崭新的现实生活、富有时代精神、又具有悠远的童话意境的作品,黄庆云创造了难得的经验。

除了《奇异的红星》,又如《两个汽笛》,作者通过汽笛这个童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小矿工的悲惨处境和内心的愿望,深刻而富于哲理,十分感人。又如《埋藏了的阳光》,极严肃重大的主题,通过童话表现手法处理,是那样轻松而有趣。

小燕子说,妈妈告诉它,从前是有过那些大动物的,它们吃别的动物,非常可怕。不过,现在谁也不怕它们了,自然博物馆里只留下了它们的骨架,但还有比它们更凶的东西,名字叫战争。

请看小燕子和小松树的争论:

“不相信还有比那些大家伙更凶的东西。”

“真有的。妈妈说过,那些大家伙是一个动物一个动物的吃,战争是一堆人一堆人的吃。”

“要是战争有那么凶,人们为什么不吃掉它呢?”

后来战争的消息把春天的气氛赶跑了,小燕子向小松树辞行。

“妈妈说战争会毁掉我们的窝,这里不能再住下去了。”

小松树抖动它针叶上的泪珠。

小松树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它再不哭了,自豪地说:“我的妈妈没有死,她曾为维护和平而斗争。如今,她不过是埋藏了的阳光就是了。”

这样严肃沉重的内容,却写得这样生动感人。通过具体形象,这篇童话让小孩子理解战争、正义、奋斗和胜利。只有童话这种文学形式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也只有黄庆云这样的童话作家,才能写出这样内容深刻、艺术上完美的童话作品来。

在童话内容里写进新的科技知识,也是一个很难的课题,庆云大姐在这方面也有不少的创作实践。

1979年,庆云大姐就将电脑写进了童话。《机器人说的故事》不仅提供了新的知识,而且富有哲理,耐人深思。小主人公对于倒坍的宫殿并不惋惜,他认为:那只是建筑在空想上的、没有根的东西,应该倒坍的。

黄庆云几十年的童话创作,在表现手法和创意构思方面常有独特性的新意。她的创作实践,为童话反映新时代、新生活,而又具有民族风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她的经验,没有在儿童文学领域引起注意,黄庆云的创作实践似乎没有多少入研究过,就像田野的草地,染绿了世界,却无人理会。这是儿童文学界的遗憾。  文学界不担任官职的作家,常默默无闻,儿童文学界尤甚,而真正的作家是淡泊名利的人,所以常被世界所忽略。我认为:童话如何反映现实,是应该努力实践并不断积累经验的。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我从庆云大姐的童话创作实践中,感悟到某些要领,借鉴了她的创作经验,在童话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有新的设想和追求——这并非因为她后来成了我的知己,所以赞扬她的成绩。她的童话创作中探地吹捧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苏联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团长是苏联著名的老作家,他在广东时和庆云大姐谈儿童文学,最后决定:请黄庆云主编一套文稿,向苏联介绍中国儿童文学。会后,庆云大姐立刻动手准备,查阅了大量资料,写出了具体计划,忙了很长时间。过了几个月,却不见苏联作家协会的信来,她以为苏联代表团团长忘了。她很想把这事做好,认为“文革”后向国外介绍中国儿童文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后来苏联作家代表团团长来信问庆云这件事,不知此项工作完成了没有。他写给中国的公函——“邀请黄庆云担任主编”的信件,苏联作家代表团回国后就寄出了,是寄给中国作协转交的。庆云大姐问中国作协,回答是:“这信早就收到了。当即交给中国少儿出版社一位同志去负责了。”对于这样的事,庆云大姐只是呵呵笑,对我说:“你看,我可怎么给苏联代表团团长回信?他可能会认为我不愿做这件事呢!他曾诚恳地要求我亲自完成这一计划。现在真不好解释。”我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怎么解释都不好,只能是不回信。”

她笑说:“也只有这么办了。不过,这很不礼貌。但我认为,还是应该向国外多介绍中国儿童文学。没机会在国外出书,就利用各种会议口头讲。”庆云大姐为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的贡献,少为人知。

八十年代初期,文化部在四川举办西南西北地区儿童文学作者培训班,我和庆云大姐观看了幽暗的大殿庙堂、参天的古树、巍峨的山峦,险峰奇谷,悬崖峭壁,给人一种超离人世间的感觉。住的屋子,也是阴暗的禅房,有一种阴森的感觉。睡到半夜,庆云大姐突然惊醒坐了起来。她唤醒我,轻声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她梦见去世多年的丈夫,站在面前叮嘱她:

“几年之内,家中必有大难,你可一定要挺住。”

她正要问话,但丈夫匆匆飘向云中去了。

我安慰她:因为看了古庙,又住在深山古寺中,所以产生幻觉,形成了梦。我自己也是这样。我梦见去世的大哥,从云中飘来,似乎要告诉我什么,却又不能讲。从他的神情我知道他心中有话,就追着呼唤他。他只摆手,消失在白云中了,就像电影里的神仙般飘来了又飘去了。

当时,夜深入静,山风敲击门窗,砰砰作响,树影摇曳,在窗上闪动,乱云飘飞,似烟似雾,冷飕飕的感觉,传遍全身。

两人笑说:住在深山古庙,很容易有神灵的幻觉。两人相约:不论遇到什么,只要我们活在世界上,就为儿童文学添砖添瓦。还说:今生今世,你我的命运就和儿童文学拴定了。

八十年代末,她和女儿度过一段艰难的日子。我曾担心她身心都会衰老下来。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我不曾见到庆云大姐的面。有时通电话。匆匆讲几句,未能深谈。但我听着她呵呵的笑声,知道她身心还是那么年轻。

她已在香港居住了几年,今年收到她的信,说她决定辞去新雅出版公司的顾问一职,虽然待遇甚丰,她一个月获得的报酬比我一年的工资还多,而且一周只去一次,但她经过认真考虑,所剩年华不多,要争取时间多为小读者写出新作,其它事都谢绝,集中精力创作,还要读些新作品,参考借鉴。

我相信她会写出童话精品来。在别人把追求金钱当成创作的目标时,她却拒绝优厚的待遇和名誉地位,潜心创作,决心留下更多的新作来,令我感佩不已。

有人提倡消遣性的童话,主张只求好玩儿,这也是一种见解。但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要比编造奇特的情节难得多。童话,无论表现什么内容,无论用什么表现手法,最重要的是:好的童话,总是引导读者达到一种美好的精神境界。作者真挚地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才能写出艺术感染力强烈的童话意境来。童话,是心灵的自白,也是情感的折射镜。这是我从庆云大姐的童话创作中体会到的。

有人认为安徒生童话过时了,距离当今的社会太远。其实,安徒生的童话,表现了对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这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中,都不会过时,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就像宇宙天体、大自然永存一样。对于把追求物质享受当成人生目标的人,自我牺牲精神可能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但在艺术领域里,追求精神境界,追求真善美,永远是重要的课题。童话更是这样。

庆云大姐六十年在儿童文学的湖上漫游,月光、星光、春雨、绿草、秋风、红叶、冰雪世界……大自然的美融进她的灵魂,她以美的心灵,创造了美好的世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