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固原史话/宁夏地方史话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马平恩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之《固原史话》分册。全书将依据翔实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采取灵活的编纂形式,通过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语言,系统地记述了固原历史的发展脉络。

该著作不但能增进人们对宁夏的了解,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更能增强宁夏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奉献意识。

内容推荐

固原市位于黄土高原中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东北麓。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形地带中心。地域范围在北纬35.14°~36.38°,东经105.20°~106.58°之间。总面积11286.4平方公里,固原市区面积45平方公里。固原市辖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原州区四县一区。全市总人口为151.27万人,其中回族64.48万人,占总人口的42.63%。

目录

总序

引言

启鸿蒙刀耕火种——原始社会

 一、人猿从此相揖别

 二、先民拓荒二阶台

 三、华胥履迹生伏羲

茫茫禹迹殷痕——夏伐犬戎 商征鬼方

 一、去稷不务兴畜牧

 二、伐鬼方三年克之

周伐太原戎——灭鬼方伐西戎

 一、武王镐京建西周

 二、康王出兵灭鬼方

 三、西周十次伐犬戎

 四、衣食足而礼乐兴

 五、太原古来指固原

益国霸西戎——春秋战国时的固原

 一、战国墓葬青铜器

 二、秦灭义渠设北地

 三、春秋战国秦长城

 四、稳定旱作农业区

长鞭驭海内——秦对固原的经营

 一、设置要塞建萧关

 二、开辟驰道修回中

 三、朝那湫渊祭龙神

 四、大将蒙恬筑长城

 五、始皇封倮比封君

胡马啸啸关山月——西汉的移民戍边和抗击匈奴

 一、汉王朝徙民实边

 二、孙印殉国封瓶侯

 三、张骞开辟丝绸路

 四、汉武六巡人秦中

 五、光武两度伐隗嚣

 六、梁统官拜成仪侯

羌笛悠悠杨柳青——羌人举兵反东汉

 一、羌族三次举义帜

 二、梁竦低吟《悼骚赋》

 三、度辽将军皇甫规

 四、梁氏家族主朝政

 五、凭吊英雄《北征赋》

城头易旗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高平

 一、曹操控制高平川

 二、杨条孤守月氏城

 三、鲜卑树机能反晋

 四、前赵后赵夺高平

 五、马毛山南摆战场

 六、乞伏国仁建西秦

 七、赫连勃勃置大夏

 八、关陇义帜飘古城

 九、宇文泰驻兵原州

 十、垦殖锄耨复旧业

 十一、畜牧营产牵屯山

 十二、关陇豪族唯李贤

 十三、北魏墓葬漆棺画

 十四、硕儒名流一布衣

 十五、南北朝石窟艺术

兜鍪与桃花石——突厥侵隋原州道

 一、隋杨坚崇农兴牧

 二、抗突厥兵出原州

 三、隋末农民大起义

弹筝峡里听弹筝——唐在原州和突厥、吐蕃的较量

 一、太宗瓦亭观马政

 二、突厥数次掠原州

 三、凉秋八月萧关道

 四、月落七关戍楼空

 五、蕃汉划界弹筝峡

 六、须弥山石窟造像

 七、唐墓葬壁画艺术

赤帜黄旌见兵戎——宋、夏、金在镇戎德顺境内的交战

 一、析居夏州领五郡

 二、原州城建镇戎军

 三、曹玮请筑笼竿城

 四、宋夏初战延川寨

 五、元昊设伏好水川

 六、郭怀敏兵败定川

 七、笼竿城建德顺军

 八、烽火平夏夺横山

 九、金人占领镇戎军

 十、北地重门折锁钥

 十一、蒙古汗国拔德顺

 十二、宋建都仓开榷场

 十三、陇干黄土埋忠骨

鹿鸣山下开成雨——元对开成的经营

 一、开成路屯田括马

 二、平息浑都海叛乱

 三、安西王府听啼莺

 四、阿难答皈依真主

 五、各民族文化融合

 六、适千里如在户庭

叶落石城卫镇秋——明王朝时的固原

 一、十万皆驱于洪洞

 二、秋高草茂苑马肥

 三、鞑靼瓦刺扰固原

 四、绵延万里明长城

 五、漫言秋防话石城

 六、“家室堂奥”三边卫

 七、筹边屯垦驻上郡

 八、打开城门投闯王

 九、作坊、驿递与学堂

 十、白莲池上白莲教

残月照长城——封建社会末期的固原

 一、武大定、陈彭反清

 二、纠纠固原绿营兵

 三、“不羡水田百亩良”

 四、固原伊斯兰教派

 五、二十里铺建拱北

 六、亭亭玉立文澜阁

 七、巍峨耸峙东岳庙

 八、回民反清举义旗

 九、独树一帜“董大帅”

 十、聘请名儒办学堂

 十一、九衢邮路通天下

 十二、廛市林立商业兴

 十三、一曲长歌今日休

红旗卷西风——固原人民的革命斗争

 一、遭劫难天灾人祸

 二、国民党“以党融政”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

 四、新边区红色组织

 五、红旗卷起农奴戟

 六、挥毫能叫阵云寒

 七、陈货郎地下活动

 八、雄鸡一唱天下白

 九、民间艺术绽奇葩

附录

固原地区特殊文化现象

 一、一邑总览地方志

 二、从心灵中流淌出的花儿

 三、西海固文学与西海固作家群

试读章节

益国霸西戎——春秋战国时的固原

一、战国墓葬青铜器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于戏,占据了关中一带,周室被迫东迁,诸侯分裂,史称春秋战国。犬戎东侵西周,造成社会的分裂动乱,但促进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融,使今固原地区青铜时代文化更加繁盛。固原的于家庄战国遗址、杨郎战国遗址出土的青峒器,代表着固原地区青铜文化的主流。距离固原15公里处的彭堡镇于家庄发现28座墓葬。仅出土的青铜器就多达600余件。固原北28公里处的头营镇杨郎马庄,先后清理墓葬29座,出土青铜器700余件。就青铜器类型看,大致相同的有短剑、戈、矛等武器,有车马、动物牌饰等装饰品。这些墓葬的构造、葬法、随葬品等,再现了春秋到战国晚期北方青铜文化对固原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

宁夏固原出土的青铜牌饰中虎纹的刻画,显然是受了中原地区商周虎纹的影响。同时,今固原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是受来自游牧文化影响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青铜兵器展现了游牧民族显明的军事特色,饰件及斧、削、锥、鹤等反映了畜牧经济的特点,充满游牧民族生活情趣。春秋时,中原地区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器工具代替了青铜工具,对青铜需求下降,从而使居住在固原地区的戎族铜材来源有了保障,已掌握青铜制造技术的戎人,制造了本民族所需要的生产生活工具。

二、秦灭义渠设北地

春秋初,秦人占据关中,西戎则“侵夺岐、丰之地”。公元前。762年,秦人向戎进攻,收复“汧渭之会”,迁都于秦。公元前750年,秦文公扩地扶风、岐山,西戎只好又退守泾水、陇山一带,仍保持原来政治组织、经济生活和民族习俗。秦穆公称霸前,虽然国力强盛,但还不敢向戎发动进攻,只好采纳内史的建议向戎王送去女乐。“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秦乘机进攻,“戎王醉而于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慑于秦的威力,固原地区的乌氏戎及附近的义渠戎、朐衍戎臣服,秦人“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厉公三十三年(前444,年),秦国举兵攻伐义渠。义渠大败,义渠王为秦军所俘虏。义渠不甘心失败,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后,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义渠兴师伐秦,在洛水一带大败秦军,深入到秦国腹地渭水以南。

秦孝公继位以后,采用商鞅建议进行变法,并迁都咸阳,国力得到进一步增长。秦惠文王七年(前331年),义渠国发生内乱,秦王派庶长操带兵前往,并逐步控制了义渠国,占领了义渠国的重要城郭郁郅(今甘肃庆阳)。同时攻灭乌氏戎。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义渠王向秦屈服称臣,秦在乌氏戎活动区设乌氏县。

义渠王虽臣服于秦国,但并没有放弃复国的企图。当魏国的将军公孙衍起兵联合赵、韩、燕、楚等国“合纵”攻秦时,义渠王以为有机可乘。便秘密到魏国,企图得到“合纵”各国的帮助以实现其复国的希望。公孙衍动员义渠王在东方各国向秦国发起攻击时,义渠从西面进攻秦国。义渠王慷然应允。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前318年),公孙衍合纵之势告成,他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共同攻秦,推举楚怀王为纵约长。秦惠文王为了全力对付五国。听取陈轸的意见,给义渠王送去丝织品1000匹和美女100名,安抚其心。以免义渠从后方夹攻。义渠王一见秦国送来了美女和丝绸,便知道东方诸国已向秦国发起攻击了,于是从后方袭击秦国,在李伯(一说即伯阳城,在今甘肃天水东。李伯又作李帛)大败秦军。

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被秦军打败之后。秦于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出兵义渠,以报李伯之仇,义渠无力抵御。秦军接连攻占25座城池。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立,义渠王到秦国朝见秦昭襄王,并表示臣服。秦王把义渠王留在秦国,假封高官,实为人质。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义渠王因卷入秦国宫廷内乱,被宣太后诱杀于甘泉官,秦国随即发兵灭掉了义渠国。然后,在义渠地区设置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辖今甘肃庆阳、平凉地区和宁夏固原地区及盐池等地。之后又置朝那县。

三、春秋战国秦长城

“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段长城西起临洮,经陇西、北地、上郡,向北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在固原境内由甘肃省静宁县进入宁夏境,到达西吉县。沿葫芦河东岸北行,经西吉县将台乡的东坡、保林、明荣村后。于将台乡的东南侧折向东,进入马莲乡;沿马莲川河东北,经张易、红庄,穿叠叠沟,至孙家庄南;折向东,过海子峡于吴庄北,绕固原市城西北十里处的长城梁、明庄、郭庄,到达清水河西岸。在这里,长城分为内外两道,形成“内城”和“外城”两条复线。一道由海堡开始,绕乔洼,过清水河,至郑家磨,又沿河岸南下到陈家沙窝;另一道从海堡向东过清水河在陈家沙窝与前道长城汇合。然后,长城进入固原东山,经彭阳县的城阳、孟塬等地,出宁夏界转入甘肃省镇原县境,在宁夏固原境内全长174公里。

四、稳定旱作农业区

秦昭襄王攻灭义渠戎,以其地置陇西、北地、上郡后,固原地区逐渐变成稳定的旱作农业区,中原地区的铁制农具也开始用于生产。1981年固原县头营乡平乐村出土了一件战国铁锸,外形呈一字形,纵长15,5厘米,横宽9厘米。断面为长三角形,长端有凹槽,用来安装木柄。出土物还有剑、矛、刀、锥、衔、镳、牌、牌饰、镯、环等,表明铁器已在兵器、工具及装饰品中较为广泛应用。公元前320年,秦惠文王游朐衍(盐池县境),继续北上,“至兹河”,到达“灵夏州之黄河”。势力延伸至河套平原。其后设乌氏县,置北地郡,巩固边防,移民实边,今固原境内成为安置移民重点地区之一,加速了土地垦殖。生产的发展使领主制度逐步瓦解,为中国走向统一奠定了历史条件。P20-22

序言

宁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山川俊秀,民风淳厚,有着独特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特色。长期以来,诸多文化元素在这块独特的土地上互相融合,彼此影响,形成了以回族优秀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红色经典文化、以“两山一河”为代表的大漠黄河生态文化、古人类遗址和古生物化石遗址文化、边塞军旅文化、民风民俗文化、西夏遗存文化和以改革发展为主线的成果文化九大主流文化,造就了宁夏历史文化的根基与灵魂。成为中华文化园地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小省区能办大文化”和推进宁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有关部门和广大历史文化工作者依托宁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辛勤耕耘,编辑出版了《宁夏历史图经》等一大批优秀书目,对人们了解宁夏、认识宁夏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只有清楚地认识历史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才能把握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学习和了解宁夏的历史和现实,通过了解和研究宁夏历史。挖掘特点文化,为实现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服务。 《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编纂工作的启动,是内因和外因催生的产物,旨在以“九大文化”为主线,系统介绍宁夏发展进程。进一步彰显宁夏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宁夏历史文化品牌,促进宁夏文化的发展繁荣。

宁夏地方史志工作的快速发展,为编纂《宁夏地方史话丛书》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在我区近30年编史修志的实践工作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集研究和编辑于一身的地方史志专家,他们是编修地方史话丛书的生力军。各级地方志书的出版,大量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为编纂地方史话丛书创造了条件。提供了雄厚的资料基础。有了这样的内在和外在良好条件, 《宁夏地方史话丛书》必将瓜熟蒂落,溢出浓郁的芳香。

相信通过《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人们会看到宁夏从过去到今天的更多的角度、更多的层面和更多的美丽。

愿我们可爱的宁夏,在《宁夏地方史话丛书》这个文化资源宝库中,更为形象,更为丰满,更具有张力。愿我们的跨越发式展更凸显文化的支撑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