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广大家长、老师、专家的要求,作家姜戎在《狼图腾》被称为“旷世奇书、精神盛宴”,轰动全球后,为少年儿童创作了《狼图腾小狼小狼》。
《狼图腾小狼小狼》是一部不可思议的、入眼即化的奇书。此书的出现一改千百年来人们对狼刻板、固定、肤浅的印象,让人大有以狼为师的真实冲动。小狼的智慧、尊严、独立、坚忍、强悍会让今天的孩子读一遍则终生受用。
亲爱的小读者,书中的蒙古小狼,将带你进入辽阔的蒙古草原,那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奇异世界。如果你跟随小狼完成这次草原漫游,那么我相信,在你的性格成长过程中,会增加些自由、独立、自尊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你的心灵将因此而坚强,未来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这是一本关于蒙古草原小狼的奇书。全书由几十个世人难以猜度的神秘的“狼故事”一气呵成,精灵一般的草原小狼随时随处都能从书中呼啸而出。
《狼图腾小狼小狼》由作者姜戎历时三十余载精心创作而成。作者在内蒙古额仑草原长时期地与狼共舞,曾与心爱的小狼结下了生死之情。在书中,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挠高贵的灵魂、狼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狼的亲情和友情、狼和草原以及草原万物的关系……无不给人以心灵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作者是满怀着深深的忏悔之情来叙述小狼、呼唤小狼、赞美小狼的,从此,小狼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蒙古老人说:狼是腾格里(天)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狼没了,蒙古人的灵魂也就上不了天了。
打狼就是打仗,斗体力,斗精力,斗智斗勇,三十六计除了美人计使不上,什么计都得使。
狼会打近战、夜战、奔袭战、游击战、运动战;狼还会打地道战和青纱帐战,狼是天下第一兵家。
在中国,真正摸过蒙古草原活狼的汉人,可能连十万分之一也没有。汉人恨狼,结果把狼的本事也恨丢了,学到狼的真本事的,大多是游牧民族。
世界上,狼才真正是以食为天的动物。与狼相比,人以食为天,实在是太夸大其辞了。
蒙古草原从来都是战场,只有那些最强壮、最聪明、最能吃能打、吃饱的时候记得住饥饿滋味的狼,才能顽强地活下来。
汉族人把最恶最毒的人说成是狼心狗肺,把欺负女人的人叫做大色狼,说最贪心的人是有狼子野心,把美帝国主义叫做野心狼,大人吓唬孩子,就说是狼来了……可是蒙古人却把狼当神一样地供起来,活着的时候学狼,死了还把自己喂狼。
在世界历史上,能攻打到欧洲的东方人,都是游牧民族。没有狼,世界历史就写不成现在这个样子。
狼可杀可拜,但不可养。
古代烽火台上的所谓狼烟,绝不可能是用狼粪烧出来的烟。狼烟是用狼粪烧出来的流行说法,纯属胡说八道、欺人之谈,是胆小的华夏居民吓唬自己的鬼话。
华夏民族除了龙图腾以外,要是还有个狼图腾就好了。
狼的哭腔,是专为把人畜哭毛哭慌,搅得人毛骨悚然,让人不战自败。
在草原,狼群像幽灵鬼火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常闻其声,常见其害,却难见其容,使人们心目中的狼越发诡秘,越发神奇。
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大象也可牵。蒙古草原狼,不可牵。
拒绝服从,拒绝被牵,是一条真正的蒙古草原狼作为狼的绝对准则。
狼之所以个个顽强,不屈不挠,不是因为狼群里没有“汉奸”,而是因为残酷的草原环境,早把所有的孬种彻底淘汰了。
都说末代皇帝最痛苦,然而,末代游牧老人更痛苦。万年原始草原的没落,要比千年百年王朝的覆灭,更令人难以接受。
蒙古人不仅信奉“天人合一”,而且信奉“天兽人草合一”,这远比华夏文明中的“天人合一”更深刻,更有价值。
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自由刚毅之魂。
1 北京学生对草原狼着了述
那是一个阳光温暖的早春,羊倌陈阵刚刚观察过羊群四周的情况,好像没有什么异常动静,便躺在草地上,眼睛死死地盯着蓝天。天空上盘旋的那些黑点儿,就是凶猛的草原雕。它们会趁人不备,突然俯冲下来,双爪紧紧掐住羊羔,而后腾空飞去。
忽然,陈阵听到羊群哗啦啦一阵轻微骚动,急忙坐了起来。眼前并没有草原雕的影子,却看到一条灰黄色的大狼冲进了羊群,一口叼住一只羊羔的后脖颈,侧头一甩,把羊羔甩到自己的后背上。然后歪着头,背扛着羊羔,顺着山沟,向黑石头山方向,嗖嗖地跑没影了。
羊羔平时最爱叫,声音又亮又脆。一只羊羔的惊叫声,常常会引起几百只羊羔和母羊们的连锁反应,叫得草场惊天动地。可狼嘴叼紧了羊羔的后脖颈,就勒得羊羔的喉咙发不出一点声音。母狼悄无声息地溜走了,羊群平静如初。绝大部分羊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能连羊羔妈妈都不知道自己丢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