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一部优美动人的戏剧,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剧本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缠绵悱恻,跌宕起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同身临其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厢记 |
分类 | |
作者 | (元)王实甫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一部优美动人的戏剧,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剧本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缠绵悱恻,跌宕起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同身临其境。 内容推荐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宋金时代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在这些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目录 西厢记五剧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第一折 楔子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五剧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圞杂剧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附录一 莺莺传 附录二 商调蝶恋花鼓子词 附录三 董解元西厢记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折 (夫人上白)前日长老将钱去与老相公做好事,不见来回话。道与红娘,传著我的言语,去问长老,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就著他办下东西的当了Ⅲ,来回我话者。(下)(净扮洁上)老僧法本,在这普救寺内做长老。此寺是则天皇后盖造的,后来崩损,又是崔相国重修的。见今崔老夫人领著家眷,扶柩回博陵,因路阻暂寓本寺西厢之下,待路通回博陵迁葬。老夫人处事温俭,治家有方,是是非非,人莫敢犯。夜来老僧赴斋,不知曾有人来望老僧否?(唤聪问科)(聪云)夜来有一秀才,自西洛而来,特谒我师,不遇而返。(洁云)山门外觑著,若再来时,报我知道。(末上云)昨日见了那小姐,到有顾盼小生之意。今日去问长老借一间僧房,早晚温习经史;倘遇那小姐出来,必当饱看一会。 【中吕】【粉蝶儿】不做周方,埋怨杀你个法聪和尚。借与我半间儿客舍僧房,与我那可憎才居止处门儿相向。虽不能勾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儿打当。 【醉春风】往常时见傅粉的委实羞,画眉的敢是谎。今日多情人一见了有情娘,著小生心儿里早痒、痒。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 (末见聪科)(聪云)师父正望先生来哩,只此少待,小僧通报去。 (洁出见末科)(末云)是好一个和尚呵! 【迎仙客】我则见他头似雪,鬓如霜,面如童,少年得内养。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个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 (洁云)请先生方丈内相见。夜来老僧不在,有失迎迓。望先生恕罪。(末云)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洁云)先生世家何郡?敢问上姓大名,因甚至此?(末云)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 【石榴花】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先人拜礼部尚书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 (洁云)老相公弃世,必有所遗。(末唱)平生正直无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洁云)老相公在官时浑俗和光。(末唱) 【斗鹌鹑】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衡一味风清月朗。 (洁云)先生此一行,必上朝取应去。(末唱)小生无意求官,有心待听讲。 小生特谒长老,奈路途奔驰,无以相馈——量著穷秀才人情则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尽著你说短论长,一任待掂斤播两。 径禀:有白银一两,与常住公用,略表寸心,望笑留是幸。(洁云)先生客中,何故如此?(末云)物鲜不足辞,但充讲下一茶耳。 【上小楼】小生特来见访,大师何须谦让。 (洁云)老僧决不敢受。(末唱)这钱也难买柴薪,不勾斋粮,且备茶汤。 (觑聪云)这一两银,未为厚礼。你若有主张,对艳妆,将言词说上,我将你众和尚死生难忘。 (洁云)先生必有所请。(末云)小生不揣有恳。因恶旅邸冗杂,早晚难以温习经史,欲假一室,晨昏听讲,房金按月任意多少。(洁云)敝寺颇有数间,任先生拣选。(末唱) 【幺篇】也不要香积厨,枯木堂。远著南轩,离著东墙,靠著西厢。近主廊,过耳房,都皆停当。 (洁云)便不呵,就与老僧同处何如?(末笑云)要恁怎么? P15-18 后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一部优美动人的戏剧,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著。 剧本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这一对有情人冲破困阻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共五本二十一折。故事内容生动,情节曲折,缠绵悱恻,跌宕起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如同身临其境。 王叔晖,字郁芬,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是我国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画家。其为《西厢记》连环画所作的配图为其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著名画家潘兹曾这样评价:“她的《西厢记》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的技法,细腻而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再现了这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称得起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名剧百世并传的……中国连环画史将永远记载她的创辟之功和这部代表作品。” 因此,本社在为此书设计封面时,特别选用了王叔晖老师创作的经典画作,以期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王实甫的作品风格。在此特向王叔晖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西厢记》若干文字,皆是作者于不知何刻中,灵眼忽然觑见,便疾捉住,因而直传到如今。细思万千年以来,知他有何限妙文,已被觑见,却不曾捉得住,遂总付之泥牛入海,永无消息。 ——金圣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