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乱世枭雄(历史不承认的皇帝)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上官平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小丑登台搅乱天下,奸佞得志生灵涂炭;

黄粱美梦昙花一现,道尽穷途过眼云烟。

让我们一起打开上官平的这本《乱世枭雄(历史不承认的皇帝)》,穿越岁月时空,细察历史的真实及这些乱世枭雄的朝秦暮楚、出而反而、阴暗残暴的狰狞面目!

内容推荐

他们曾穿过龙袍、戴过皇冠,在令人垂涎的龙椅上,足足过了一把皇帝瘾。

然而在煌煌二十五史中的帝王家谱中,却看不到他们名字。

他们到底是一伙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乱世枭雄(历史不承认的皇帝)》,穿越岁月时空,细察历史的真实及他们朝秦暮楚、出而反而、阴暗残暴的狰狞面目!

《乱世枭雄(历史不承认的皇帝)》由上官平所著。

目录

前言

楚国皇帝桓玄

篡晋建楚的短命鬼

郁闷不安愤而弃官

养精蓄锐志在必得

公开要官威逼朝廷

诛杀盟友势力壮大

主动出击消除异己

篡晋立楚当上皇帝

失人心踏上穷途末路

汉国皇帝侯景

一只来自北方的恶狼

一投尔朱荣发迹

再投高欢一路高升

三叛东魏投奔梁朝

不当筹码起兵叛梁

从寿阳向建康进军

围台城逼死梁武帝

血腥中圆了皇帝梦

恶有恶报下场凄惨

声名狼藉的一生

许国皇帝宇文化及

视当皇帝为儿戏的轻薄公子

轻薄公子当了将军

杨广暴政民怨沸腾

起义之火迅速燎原

叛隋被推举为盟主

挚友政变杨广丧命

挟恭帝西行杀同伙

河南受阻惨遭失败

“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郑国皇帝王世充

讨好老皇帝架空小皇帝 自己当皇帝

讨好杨广大红大紫

镇压起义再度风光

诛杀同辈独揽大权

大败李密报一箭之仇

篡位逼死傀儡帝杨侗

罢兵议和遭唐拒绝

一石二乌唐灭郑、夏两国

燕国皇帝安禄山

大唐王朝的罪恶灾星

三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贿赂官员不断获宠

投靠贵妃当干儿子

谋反之心日渐暴露

杨、安结怨各怀鬼胎

铁蹄南下反叛朝廷

锐不可当洛阳失陷

大败唐军自称皇帝

玄宗逃贵妃兄妹丧命

死在爱子屠刀之下

收复两京平息叛乱

秦(汉)国皇帝朱泚

闲居在家被乱军推举为皇帝

臣服朝廷的节度使

“三镇”“五王”乱天下

泾原兵变德宗出逃

群龙无首乱中称帝

围攻奉天大败而还

君臣猜疑李适再逃

收复长安逐跑朱泚

走投无路丧命心腹

周国皇帝吴三桂

明亡降清再叛清 暮年圆了皇帝梦

战火中成长的将门之子

松锦战败清军招降遭拒

崇祯帝死欲降李闯王

“冲冠一怒为红颜”

借清军降清大败李自成

南下征战凯旋还镇锦州

驻汉中入川再当马前卒

进军贵州留镇云南

入缅甸擒杀永历帝

称王一方朝廷生疑

撤三藩不满起兵反清

自立为王占据湖南

建国称帝病死衡州

背负奸名被人诟骂

试读章节

养精蓄锐志在必得

南郡这地方,曾是当初桓温的封国。经过多年经营,桓氏在这里势力一直很大。

桓玄辞官回到了南郡,果然没有消沉。在这块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桓玄就是要积蓄力量,等待崛起。

于是,这位颇有心机的年轻人,表面上装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好像对什么事也不关心。然而,即使这样,那些地方官,对他也很怯火。连时任荆州刺史的殷仲堪,处处都要让着他。

当桓玄不动声色地在南郡韬光养晦时,东晋统治集团_内部,矛盾却十分激烈。

那时在台上的孝武帝司马曜,由于嗣位时只有10多岁,因此,朝政大权先由堂嫂、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太后掌握。等司马曜亲政后,这个不成器的皇帝,成天沉溺于酒色之中,将朝政大事全交给弟弟、琅邪王司马道子处理。而司马道子,和哥哥一样也是个贪酒之辈。于是,兄弟俩天天在一起狂喝滥饮。

不仅如此,凭着哥哥信任,司马道子在朝中结党营私,胡作非为。“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托,贿赂公行,.官赏滥杂,刑狱谬乱”。(《资治通鉴》卷一〇七)许多地方官,都是他任命的亲信。结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到朝政如此昏暗,为了弄个一官半职,拼命巴结司马道子。尚书令陆纳,望着巍峨豪华的宫阙,忧心忡忡地叹息说:“好家居,纤儿欲撞坏之邪?”意思说这样下去,东晋王朝迟早非坏在司马道子手中不可。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仆。司马道子为了巩固自己权力,又以“轻薄无行”的妃子堂兄、时任中书令的王国宝(名士谢安女婿)为.心腹。并将部分朝政大事,交给王国宝处理。“王国宝始总国权,势倾朝廷”。(《晋书》卷六十四)从此,心术不正的王国宝,拉帮结派,甚至挑拨君臣关系,以售其奸。

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共同把持朝政,很快便引起了一些大臣不满。王国宝舅舅、儒雅正直的中书郎范宁,对外甥阿谀谄媚司马道子的劣行很反感,劝孝武帝司马曜免掉他的官职。王国宝知道后,立马让亲信袁悦之,安排人替他上书太子之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资治通鉴》卷一〇七)司马曜得知后十分生气,将替王国宝说话的人杀了。王国宝一时感到很害怕,又通过司马道子,极力诋毁舅舅范宁。为了保护王国宝,司马道子一伙干脆将范宁贬出朝廷,出任豫章太守。

仗着司马道子为自己撑腰,之后王国宝更是将很多朝臣不放在眼里。一天,骠骑参军王徽宴请王国宝,王国宝趁着酒醉,对他看不惯的尚书左丞祖台之,“攘袂大呼,以盘盏乐器掷(祖)台之”。(《晋书》卷七十五)慑于其权势,祖台之什么话也不敢多说。御史中丞褚粲弹劾王国宝胡作非为,司马曜下令免掉王国宝官职后,不久又予以恢复。这样一来,王国宝“愈骄蹇不遵法度”。

王国宝所作所为,渐渐引起了司马曜不满。一天,王国宝借口祈福禳灾想占用清暑殿,司马曜以他僭越制度很不高兴。王国宝怕再次丢官,便极力巴结讨好司马曜,“遂谄媚于帝,而颇疏道子”。(《晋书》卷七十五)司马道子知道后,当面斥责王国宝背叛他。“以剑掷之,旧好尽矣”。

司马道子、王国宝一伙狼狈为奸,胡作非为,使得司马曜对他们越来越反感。但碍于兄弟面子,再加上他们亲信多,司马曜准备利用王皇后哥哥、兖州刺史王恭以及荆州刺史殷仲堪等地方势力,牵制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帝以道子无社稷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藩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晋书》卷八十三)司马道子心腹、被他任用为太子少傅的王雅知道皇帝想法后,怕王恭、殷仲堪等人和他们分权,极力反对司马曜这样做。而司马曜则以为王雅一伙是嫉妒王恭等人,所以不顾他们反对,“二人皆被升用”。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就在两种力量激烈角逐时,司马曜却因酒后说要废了成天陪他喝酒的张贵人,惹得张贵人大为恼火。张贵人一气之下,趁司马曜酒醉睡觉,用被子将他活活捂死。

司马曜死后,其长子司马德宗继位为安帝。

司马德宗的上台,并没有改变朝廷内部两种力量的激烈角逐。而善于见风使舵的王国宝,又厚着脸皮.,再次投靠摄政的司马道子。为了巩固自己势力,对王国宝这种,出尔反尔的小人,司马道子也不嫌弃,再次和他同流合污,“倚为心腹”。再次得到司马道子重用的王国宝,更是威震朝廷。

“并以才器,各居名藩”的王恭和殷仲堪,因为看不惯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乱政,王国宝就劝司马道子裁夺两人兵权,以削弱王恭、殷仲堪势力。结果,没等司马道子一伙下手,王恭却打算先下手为强,除掉王国宝。

王国宝从弟王绪,得知王恭想除掉哥哥,就劝他找机会,乘王恭人觐相王时,“伏兵杀之”。王国宝一时还不敢把事情闹得太大,所以没有同意王绪意见。而司马道子为了不让大家闹得很僵,特意在王恭身边安排了一些心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王恭也不管这些,经常照样言辞激烈地指斥朝政。司马道子知道王恭不会和他们和好,“于是国难始结”。(《晋书》卷八十四)

当时也有人劝王恭借人朝之机,杀了王国宝。然而,由于实力较强的豫州刺史庾楷和王国宝是同党,“王恭惮之,不敢发,遂还镇”。(《晋书》卷八十四)临别时,王恭词色严厉地对司马道子说,希望你“纳直言,远郑声,放佞人”。王国宝得知王恭这些话,心里十分不安。为了稳住王恭,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又委以他为安北将军。

不除掉王国宝决不罢休的王恭,又派心腹去见殷仲堪、桓玄,想联络他们,共同杀掉王国宝。P7-9

序言

中国封建社会,每当昏君执政或者一个王朝行将灭亡时,天下往往会陷入大动荡大混乱。一些执掌权柄的野心家、,以及割据一方、拥有一定地盘和兵力的草莽枭雄,总会趁机浑水摸鱼,在乱中自立称帝。

如今,当我们在历史人物库中经过检索后发现,从秦王朝以来,这类昙花一现、不被历史承认的皇帝,居然有300多人。

而在两汉、隋、唐及元朝末年,这种情况,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些皇帝,除个别人在帝位上坐了十多年,大多数只当了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皇帝,便身死国亡。

之后,对于他们建立的王朝及皇帝身份,不仅旧史家不予承认,就连现在很多学者,也不承认。以致如今有些历史书将他们列入将帅人物之类。

明明当了一回皇帝,为什么历史既不承认他们建立的王朝,又不承认他们的皇帝身份?是因为在位时间短、地盘小,还是兵力少呢?

这都不是他们不被后人承认的原因。

如果就在位时间而论,很多正统王朝,也有不少在位时间短暂的皇帝。东汉王朝,很多皇帝在位不足一年时间。明光宗朱常洛,在台上也刚刚一个月时间。而从秦王朝以来,在位不足一年的皇帝,就有过50多个。但《二十五史》帝王本纪中,大都有他们的记载。再就地盘而论,楚国皇帝桓玄拥有的地盘,一点不比和他先后存在的十六国中的很多王朝小。至于兵力,哪个枭雄手中,还没有几十万大军。

他们不被人承认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除了皇帝子孙嗣位被看做合乎封建继承法外,对于其他通过暴力等毛段自立称帝者,都被视为非法。因此,在旧史家看来,尽管这些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取得帝位的方式不合法。所以在旧史中,将他们的称帝行为看成僭称,而对其王朝,则称为僭伪政权。

僭称和僭伪,在封建时代都是不好听的名词。意思是他们盗用了皇帝尊号。读《晋书》《魏书》等,可以看到很多这种说法。编纂者除了将西晋和北魏王朝视为合法王朝外,基本上将十六国的很多皇帝,诸如成汉王朝建立者李雄、后赵王朝建立者石勒、冉魏王朝建-立者冉闵、前秦王朝建立者苻健、后秦王朝建立者姚苌、后燕王朝建立者慕容垂等,都视为僭称和僭伪政权。

还有一点是,他们.建立的王朝,最终不是被那些比他们势力更加强大者吞并,就是被所在王朝以武力剿灭征服。因此,后代史家从不承认他们建立的王朝。

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当然进入不了帝王本纪。

那么,他们到底算不算皇帝?

如果从这些人拥有的国名、年号、地盘、建都地、兵力以及设立的朝廷行政部门等诸多要素看,他们当然是皇帝。因为他们曾拥有过属于自己的国名和都城,有处理政务的皇宫,有发号施令的中央机构,有数量众多的军队,有不小甚至很大的地盘,还有完备的基层组织,等等。

总之,作为一个王朝具有的一切,他们哪方面也不曾少。所以不管帝王本纪中有没有记载,他们曾经都真真切切地当过一回皇帝。

面对历史,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

对这类皇帝,我称之为乱世枭雄。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他们一般是趁封建社会出现大混乱时,乱中自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许国皇帝宇文化及、郑国皇帝王世充等,都是这样称帝的。这类皇帝的基本特征是,他们不是以推翻所在王朝为目标,而是在其王朝出现混乱时,不失时机地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迅速拉起一帮人马,割据一方,占地为王,趁机过一把皇帝瘾,圆一回皇帝梦。

另一层意思是,他们所在的王朝没有出现崩溃迹象,甚至还处于强盛时期。在此情况下,这些原本被本朝统治者看重的人物,随着手中权力以及在朝廷影响力的不断上升,其野心迅速膨胀。为了实现个人称帝野心,在苦心经营多年后,一旦有了机会,他们便通过起兵等暴力手段,不惜一切伐价,制造动乱,和所在王朝分庭抗礼,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称帝目标。

由于他们完全出于个人野心,所以使得本来相对比较安定的社会,顿时陷入了难以收拾和控制的混乱局面。楚国皇帝桓玄、汉国皇帝侯景、燕国皇帝安禄山、周国皇帝吴三桂等,就是这类现象的代表。

和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因为对当朝统治者施行暴政不满,揭竿而起最终也曾称帝并建立了新王朝的农民首领相比,这些称帝前一个个身居要职,处于封建统治集团上层中的重要人物,称帝的目的,纯粹是因为个人私欲野心。出于这种动机,尽管他们坐上了帝位,但当朝统治者不容忍他们的行为,所以一个个“好景”都不长。

当然,他们的目的之所以得逞,和当朝统治者的昏庸以及处置不当也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统治者的’失误和昏庸,才使得这些野心家梦想成真。

不管以何种方式成为皇帝的枭雄,一无论对所在王朝,还是对广大百姓来说,其称帝过程,都是一场大灾难。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脑袋上那顶金光灿灿的皇冠,身上光彩熠熠的龙袍,无不是用数万、数十万生灵的鲜血染成!

一生出尔反尔的汉国皇帝侯景,打打杀杀了大半生,最终过了不到半年皇帝瘾便为人所杀。然而,为了实现他的皇帝梦,死在其手下的。无辜百姓和军士,实在无法统计清楚。在包围并攻陷了梁朝都城建康时,城内10多万居民和两万多士兵,剩下不到4、000人,其余全部战死或被饿死,包括梁武帝萧衍。原本繁华富庶的江南大地,因为多年战乱,从此萧条不堪。

郑国皇帝王世充,未称帝前,在镇压刘元进等人起义时,将俘虏的3万多士兵,全部活埋。在他称帝盘踞洛阳时,城内尚有3万多户居民,当郑国被唐朝灭亡时,全城死得剩下还不满3千户居民。

那个将唐王朝搅得天翻地覆的安禄山,为了自己能成为皇帝,进军长安时,仅灵宝一战,就打死了哥舒翰率领的近20万唐军!之后,宰相房琯率军收复长安时,唐军又丧失4万多兵力。至于叛军,当然也死了不少。名将郭子仪收复长安时,一举歼灭叛军6万余众。不久在陕州之战中。再次歼灭叛军10多万。如果再加上其他战斗中双方死亡人员,实在无法统计清楚。

其实,这仅仅是双方阵亡军士中的大部分。

本来因为社会动乱,老百姓生活已经非常困苦,但为了躲避战乱,无数老百姓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跑。每次动乱的结果,使得很多地方千里绝烟,白骨成堆,不堪目睹!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大地,看看平息安史之乱的主要功臣郭子仪,在玄宗李隆基和其子、继位为肃宗的李亨相继去世后,给新皇帝、唐代宗李豫的报告中,为后人留下了多么凄惨的一幅画卷!

“官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卷一二〇)而《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中也记载说:“时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这场大乱到底造成了多少人丧生?这是一个至今谁也无法准确统计出的数字。《通典》、《唐会要》等记载说,755年,唐王朝人口为5300万,到764年,距安史之乱被平息后仅过了两年,唐王朝入口锐减为1700万。也就是说,这场大乱使得全国人口减少了近2/3。

简直不敢想象,这是一场多么巨大而又令人心碎流血的灾难!

一多年来,我在工作之余,读了大量正史和野史。其间,也曾写过几本说皇帝、后妃以及皇太子的书。

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这些书出版后,很快引起了各方关注。其中有两本被韩国dalgwaso出版社出版,还有两本专著被译成英文出版并对外发行。美国《侨报》对我书中的内容,整版登载。中央电视台根据我和别人的书改编的节目在“子午书简”中播出过半个多月。而我两本书在腾讯、新浪和搜狐等国内著名网站连载期间,其中有一本点击率和排行榜,在大半年内一直名列前茅。直到现在国内还有几十家网站以及北美文学网等予以连载。

这些成就,对我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同时我总觉得,要完整地了解中国帝王文化,就不能缺少这类皇帝。因为他们也是中国古代皇帝中的一部分。

然而,多年来人们在研究中国帝王文化时,对这类皇帝的研究还不够广泛。特别对他们自立称帝的背景及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涉及的并不多。

为此我曾有意和一些不同年龄段的人交流过,问他们听过这些皇帝没有。在我所问及的人当中,个别人虽然也听说过桓玄、侯景,却不知道他还当过皇帝。很多人虽然知道安禄山,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则说没听过他还有过皇帝的尊号。对于吴三桂,大多数人一听就说他是汉奸、云南王,同样不知道他还建立过自己的王朝,当过皇帝。至于许国皇帝宇文化及、秦(汉)国皇帝朱批,很多入更是回答没听说过。

有鉴于此,我将这些皇帝予以介绍,目的想通过对他们解剖,让读者朋友能在一种广阔的背景上,对中国帝王文化有个全面了解。并通过了解这些皇帝,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皇帝的多样性。

北京现代出版社臧永清总编和陈世忠编辑,对本书的策划出版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人纯属业余研究历史。书中如有不足之处或差错,恳请广大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赐教指正。

上官平

2010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