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中国化”一直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线索。
由陈华兴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要内容为另一种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文本传播三十年,马克思的实践文化观及其生态向度,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探析等。
前言
另一种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文本传播三十年
马克思的实践文化观及其生态向度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时代价值探析
历史价值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阈
公民与和谐社会——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与当代中国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关系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公正思想
论民生问题与科学执政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深层矛盾的文化原因论析
试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依赖——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断想之一
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的主体价值选择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整合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论纲
试论合法性视野下党的领导与宪治化
试论社会民生发展原则的变革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规律探要
强化针对性,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扩大自治范围完善民主制度——从绍兴新型村治模式看村民自治走向
从“枫桥经验”到“枫桥法”:本土话语下混合型软法与公共治理之实证分析
基于产业集群的浙江人才教育培训问题研究
经济转型升级视阈下浙江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浙江“撤村建居”后新型社区文明创建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与启示
文化视阈中的大学德育——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一种反思
区域联动与浙江文化产业体系建设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与民营企业管理人本化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视野下的媒体一审判关系——由许霆案展开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