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恒所著的《音节与意义暨音系与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的关联:豫北方言变音的理论研究》包括了变音与音系化、变音与主观化、音义关联的选择暨变音的语言特性与共性等。本书基于汉语变音材料的考察来说明“音义之间和它们各自的历史之间”的“基本关系”。
前言
绪论 变音、音变与萨丕尔难题
0.1 “变音”的概念
0.2 音变研究与纯语音音变过程的工作假设
0.3 变音研究与非纯语音音变过程的工作假设
0.4 变音与音变的关系:“萨丕尔难题”
0.5 单音节语汉语的音节、音变、变音与萨丕尔难题的回答
第一章 汉语的变音现象与豫北方言
1.1 变音的类型
1.2 各类变音成因的总体把握
1.3 作为理想考察对象的豫北方言
第二章 变音与音系化
2.1 从本到变的音系化:变音通过“整合”实现
对本音音系的改造
2.2 从变到本的音系化:变音对于本音音系演变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变音与词汇化
3.1 “一分为二”的变音与“双音化”作为汉语概念化的手段
3.2 “合二为一”的变音与“单音化”作为汉语概念化的手段
3.3 双音化、单音化暨“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关联
3.4 小结
第四章 变音与语法化
4.1 变音的语法一语义功能与语法一语音形式
4.2 变音的语法功能、语音形式跟其所在句法结构的关联
4.3 小结
第五章 变音与主观化
5.1 范畴化中的主观化
5.2 结构化中的主观化
5.3 变音的消亡与主观性的存续:零形式化中的主观化
5.4 小结
第六章 音义关联的选择暨变音的语言特性与共性——本变音互动、虚实音互动作为更具普遍意义的跨层音变模式
6.1 音义关联的选择暨变音的语言特性与共性
6.2 更具普遍意义的跨层音变模式:本变音互动与虚实音互动
6.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林州方言后附字“一的”、“一得”、“一着”的读音分界
附表2 林州方言后附字“一嘞”和“一了”的读音分界
附表3 林州方言后附字“一上”的读音分界
附表4 豫北方言Z变韵比较用表
附表5 豫北方言动词D变韵比较用表(27种句式环境)
附表6 方言调查发音合作人名单
附文1 林州方言的单字音系
附文2 Z变音的空间分布
附文3 D变音的空间分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