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研究--历史逻辑与实证(1910-1935)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刘巍//陈昭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巍、陈昭所著的《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研究——历史逻辑与实证(1910-1935)》遵循“内部逻辑一致的理论模型”和“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定量检验”的标准来考察和分析近代中国货币供给问题。本书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13—1926年GDP做出了估算数据并进行验证;同时对美国学者罗斯基教授估算的近代中国1910—1936年的货币供应量进行了验证,修正了错误的数据,并按弗里德曼的实证原则将近代中国的货币确定在了M1层次上。本书对近代中国1910—1935年银币时代的货币供给机制做了系统研究,根据国际市场银价变动导致中国货币供给反向变动的大量数据,得出了中国的货币供给属“不可控外生变量”性质这一结论。

内容推荐

货币供给量和经济总量有高度的相关性,研究近代中国经济史,必须对近代中国货币供求规律有清楚的认识。刘巍、陈昭所著的《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研究——历史逻辑与实证(1910-1935)》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1913—1926年GDP做出了估算数据并进行验证;同时对美国学者罗斯基教授估算的近代中国1910—1936年的货币供应量进行了验证,修正了错误的数据,并按弗里德曼的实证原则将近代中国的货币确定在了M1层次上。在这些计量经济学数据的基础上,《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研究——历史逻辑与实证(1910-1935)》对近代中国1910—1935年银币时代的货币供给机制做了系统研究,根据国际市场银价变动导致中国货币供给反向变动的大量数据,得出了中国的货币供给属“不可控外生变量”性质这一结论,弥补了近代中国货币供给理论中的研究不足。通过对中国的货币供给与GDP之间关系的研究,尤其是与美国经济大萧条前后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国的货币政策“既能紧缩又能启动”的作用;从而确定了“货币政策刹车有效,启动无效”这一理论的前提假设是需求约束型经济态势,而在供给约束型经济态势下,这一理论无效,填补了近代申国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空白。

《中国货币供给机制研究——历史逻辑与实证(1910-1935)》建立在现代货币理论的研究框架上,研究范式与美国新经济史学派、日本数量经济史学派接轨,适合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师生、经济史研究和货币理论研究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文献综述

1.1.1 现代国内学者近代中国货币供给研究文献评述

1.1.2 近代国内学者近代中国货币供给研究文献评述

1.1.3 国外学者近代中国货币供给研究文献简评

 1.2 研究方法

1.2.1 经济学和经济史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1.2.2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2章 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货币

 2.1 对近代中国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前提假设的抽象

2.1.1 关于近代中国的商品市场

2.1.2 关于近代中国的货币市场

 2.2 近代中国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逻辑推理

2.2.1 近代中国商品市场的均衡

2.2.2 近代中国货币市场的均衡

2.2.3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

 2.3 近代中国经济运行逻辑的实证——结论检验

2.3.1 对商品市场函数的实证

2.3.2 对货币市场函数的实证

第3章 对近代中国1913—1926年GDP的估算

 3.1 从总供求关系角度对GDP的估算

3.1.1 GDP估算的逻辑

3.1.2 应用实证方法的GDP估算

 3.2 从进口角度对GDP估算值的验证

3.2.1 近代中国进口模型的建立

3.2.2 对GDP估算值的验证

 3.3 从储蓄角度对GDP估算值的验证

3.3.1 对储蓄模型的讨论

3.3.2 对GDP估算值的验证

 3.4 从投资角度对GDP估算值的验证

3.4.1 投资与GDP的逻辑关系

3.4.2 对GDP估算值的验证

 3.5 结沦

第4章 近代中国货币供给量:罗斯基的估算与修正

 4.1 对近代中国货币供给量两个版本的考察

4.1.1 现银存量与白银国际流动的关系

4.1.2 对两个版本数据的选择

 4.2 对1933—1935年货币供给量的修正

4.2.1 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

4.2.2 对1933—1935年M0的修正

 4.3 对近代中国货币供给量层次的讨论

第5章 近代中国货币供给机制:不可控外生性的逻辑与实证

 5.1 对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逻辑分析

5.1.1 近代中国货币的特点

5.1.2 近代中国货币供给的逻辑表述

5.1.3 币制改革势在必行

 5.2 对货币供给决定机制的实证分析

5.2.1 单位根检验

5.2.2 货币供给的ECM模型

5.2.3 Grangel因果检验

 5.3 近代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分析

5.3.1 货币内生外生逻辑ABC

5.3.2 近代中国的货币供给性质——不可控外生

第6章 中国“绳子”既可拉车又可推车:对理论盲点的解释

 6.1 无力启动经济的美国货币政策

6.1.1 美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只手

6.1.2 胡佛政府货币政策效果——绳子不能推车

6.1.3 美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另一只手——罗斯福政府的财政政策

 6.2 中国的货币供给对经济之有效的推与拉

6.2.1 近代中国银本位制下的Ms伸缩规律

6.2.2 近代中国的银根松紧与经济波动

 6.3 绳子推车的前提:是供给约束还是需求约束

6.3.1 需求约束型经济中的美国“绳子”只能拉车不能推车

6.3.2 供给约束型经济中的中国“绳子”既可拉车又能推车

 6.4 扼要的结论与启示

6.4.1 结论

6.4.2 启示

第7章 近代中国的货币币值变动与进出口增长

 7.1 近代中国的货币汇率与银价的关系

7.1.1 近代中国货币汇率与银价的逻辑关系

7.1.2 近代中国货币汇率与银价的数量关系

 7.2 近代中国的汇率与进口

7.2.1 近代中国汇率与进口的逻辑关系

7.2.2 对近代中国进口函数的实证

 7.3 近代中国的银价与出口

7.3.1 出口的理论函数

7.3.2 对近代中国出口模型的实证

7.3.3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

附录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基本逻辑

附录2 国际贸易模型中的汇率变量研究

附录3 货币乘数的数学推导

附录4 近代中国部分宏观经济数据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