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是一个砍柴、放牛、种田,木工样样都干的乡下孩子;他跟梵高一样,27岁才开始正式绘画生涯;他是一位没有社会地位却以自已的书画养家糊口的真汉子;他是一介雅俗共存、守规破矩、终生奋斗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让毕加索自卑,成为后者不断临摹的范本;因为他的存在,毕加索终生不敢来中国。
他就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绘画大师——齐白石。
本书揭秘了他传奇的一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齐白石的今生今世(留得年年纸上香四色图文典藏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齐白石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原是一个砍柴、放牛、种田,木工样样都干的乡下孩子;他跟梵高一样,27岁才开始正式绘画生涯;他是一位没有社会地位却以自已的书画养家糊口的真汉子;他是一介雅俗共存、守规破矩、终生奋斗的艺术家;他的作品让毕加索自卑,成为后者不断临摹的范本;因为他的存在,毕加索终生不敢来中国。 他就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绘画大师——齐白石。 本书揭秘了他传奇的一生! 内容推荐 20世纪的中国,杰出的艺术大师层出不穷,而备受陈师曾、徐悲鸿、林风眠等人推崇的大画家,似乎只有齐白石一人。齐白石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异数,从没有一位画家如同他这般,能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他将传统文人画的美感情趣转向移位,开辟了一个平民化、世俗化的绘画天地,注入了生机活泼的世俗人情。 本书第一部分是齐白石老人的口述生平,记录其生于清末、游历于民国、经历种种战乱的人生苦旅,语言质朴,情真意切,鼓舞人心;第二部分为白石老人的日记,包括《寄园日记》、《中年漫游日记》等,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齐白石近四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和时代背景,更明确地展现了其摸索独特画法和艺术风格的艰辛过程。 全书不雕琢,不掩饰,字如其画,画如其人。编者精心选入180多幅白石画作,使得图文相映,更增生气。 目录 白石自述 出生时的家庭状况 一八六三年 从识字到上学 一八六四年—一八七○年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 一八七一年—一八七七年 从雕花匠到画匠 一八七八年—一八八九年 诗画篆刻渐渐成名 一八九○年—一九○一年 五出五归 一九○二年—一九一六年 定居北京 一九一七年—一九三六年 避世时期 一九三七年—一九四八年 白石日记 寄园日记 己未(一九一九年)日记 庚申(一九二○年)日记 辛酉(一九二一年)日记 壬戌(一九二二年)日记 癸亥(一九二三年)日记 甲子(一九二四年)日记 乙丑(一九二五年)日记 丙寅(一九二六年)日记 辛未(一九三一年)记事书 癸酉(一九三三年)日记 乙亥(一九三五年)日记 丙子(一九三六年)日记 丙子(一九三六年)纪事 乙酉(一九四五年)日记 试读章节 穷人家孩子,能够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出头的,真是难若登天。我是穷窝子里生长大的,到老了总算有了一点微名。回想这一生经历,千言万语,百感交集。从哪里说起呢?先说说我出生时的家庭状况吧! 我们家,穷得很哪!我出生在清朝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三)十一月二十二日,我生肖是属猪的。那时,我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在堂,我是我祖父母的长孙,我父母的长子。我出生后,我们家就五口人了。家里有几间破屋,住倒不用发愁,只是不宽敞罢了。此外只有水田一亩,在大门外晒谷场旁边,叫做“麻子丘”。这一亩田,比别家的一亩要大得多,好年成可以打上五石六石稻谷,收益真不算少,不过五口人吃这么一点粮食,怎么能够管饱呢?我的祖父同我父亲,只好去找零工活做。我们家乡的零工,是管饭的,做零工活的人吃了主人的饭,一天才挣得二十来个制钱的工资。别看这二十来个制钱为数少,还不是容易挣到手的哩!第一,零工活不是天天有得做;第二,能做零工活的人又挺多;第三,有的人抢着做,情愿减少工资去竞争;第四,凡是出钱雇人做零工活的,都是刻薄鬼,不是好相处的。为了这几种原因,做零工活也只能是“一天打鱼,三天晒网”,混不饱一家人的肚子。没有法子,只好上山去打点柴,卖几个钱,贴补家用。就这样,一家子对付着活下去了。 我是湖南省湘潭县人。听我祖父说,早先我们祖宗,是从江苏省砀山县(现属安徽省)搬到湘潭来的,这大概是明朝永乐年间的事。刚搬到湘潭,住在什么地方,可不知道了。只知在清朝乾隆年间,我的高祖添镒公,从晓霞峰的百步营搬到杏子坞的星斗塘,我就是在星斗塘出生的。杏子坞,乡里人叫它杏子树,又名殿子树。星斗塘是早年有块陨星,掉在塘内,所以得了此名,在杏子坞的东头,紫云山的山脚下。紫云山在湘潭县城的南面,离城有一百来里地,风景好得很。离我们家不到十里,有个地方叫烟墩岭,我们的家祠在那里,逢年过节,我们姓齐的人,都去上供祭拜,我在家乡的时候,是常常去的。 我高祖以上的事情,祖父在世时,对我说过一些,那时我年纪还小,又因为时间隔得太久,我现在已记不得了,只知我高祖一辈的坟地,是在星斗塘。现在我要说的,就从我曾祖一辈说起吧!我曾祖潢命公,排行第三,人称命三爷。我的祖宗,一直到我曾祖命三爷,都是务农为业的庄稼汉。在那个年月,穷人是没有出头日子的,庄稼汉世世代代是个庄稼汉,穷也就一直穷下去啦!曾祖母的姓,我不该把她忘了。十多年前,我回到过家乡,问了几个同族的人,他们比我长的人,已没有了,存着的,辈分年纪都比我小,他们都说,出生得晚,谁都答不上来。像我这样老而糊涂的人,真够岂有此理的了。 我祖父万秉公,号宋交,大排行是第十,人称齐十爷。他是一个性情刚直的人,心里有了点不平之气,就要发泄出来,所以人家都说他是直性子,走阳面的好汉。他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兴亡盛衰,晚年看着湘勇(即“湘军”)抢了南京的天王府,发财回家,置地买屋,美得了不得。这些杀人的刽子手们,自以为有过汗马功劳,都有戴上红蓝顶子的资格(清制:一二品官戴红顶子,三四品官戴蓝顶子),他们都说:“跟着曾中堂(指曾国藩)打过长毛”,自鸣得意。P15-1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