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纪晓岚是个期期艾艾的磕巴,你相信吗?——信不信由你,实际的纪晓岚的确是“口吃善著书”。坊间和戏说中长期流传着大量纪晓岚的谐趣对联,其中有不少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者,可谓鱼龙混杂,让人弄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纪晓岚秘史》一书为读者提供了纪晓岚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讲述了纪晓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满清封建专制时期汉族文臣的生存状态。《纪晓岚联语辑证》精选了纪晓岚的对联,做了详细的笺注、注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纪晓岚秘史纪晓岚联语辑证/纪晓岚文化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孙建 |
出版社 | 现代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如果有人说纪晓岚是个期期艾艾的磕巴,你相信吗?——信不信由你,实际的纪晓岚的确是“口吃善著书”。坊间和戏说中长期流传着大量纪晓岚的谐趣对联,其中有不少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者,可谓鱼龙混杂,让人弄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纪晓岚秘史》一书为读者提供了纪晓岚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讲述了纪晓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满清封建专制时期汉族文臣的生存状态。《纪晓岚联语辑证》精选了纪晓岚的对联,做了详细的笺注、注释。 内容推荐 《纪晓岚秘史》 自嘉庆以后,各种野史笔记、传说故事谈及纪晓岚生活异闻的很多,以供文人茶馀笑谐,民间饭后消闲,但只鳞片爪,毫无系统,或语焉不详,或妄肆渲染,大都失其客观观。笔者稍加收阅,撰成秘史,前后共得十四篇,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纪晓岚的生活习性和业余爱好,娓娓向您讲述:沾酒辄醉的纪晓岚,书法不佳的纪晓岚,心慧口吃的纪晓岚风,流谐谑的纪晓岚…… 《纪晓岚联语辑证》 博学善谑的纪晓岚被后人尊为联圣,他曾说,世间书籍中语,无不可成偶者。身前所对,庄谐并出,或工切奇巧,或幽默机敏,或精深富有气势,流光溢彩,照耀联坛,为时人所激赏。 纪晓岚与乾隆皇帝和诗答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清梁章钜在《楹联丛话》里把恩师纪文达公奉为联语宗师,动辄“河间师言”。坊间和戏说中长期流传着大量纪晓岚的谐趣对联,其中有不少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者,可谓鱼龙混杂,让人弄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目录 纪晓岚秘史 平生不饮如东坡——纪晓岚不善饮酒 此翁原不入书家——纪晓岚不善书法 未老先看雾里花——纪晓岚近视 西湖浩渺懒放船——纪晓岚不喜游玩 平平仄仄仄平平——纪晓岚滑稽幽默 敲来幸不带铜声——纪晓岚与砚 排突沈谢凌风骚——纪晓岚的诗才 有形自古无不尽——纪晓岚藏物 别调氤氲亦自殊——纪晓岚嗜烟 期期奉诏词澜翻——纪晓岚口吃 纹楸终日几输赢——纪晓岚爱下棋 健啖犹吞肉佐茗——纪晓岚吃肉喝茶 小枣甘如蜜——纪晓岚爱吃枣 爱憎系所遭——纪晓岚不食鸭 医虽一技命所关——纪晓岚与中医 后记 纪晓岚联语辑证 序言 卷一 庆贺 贺乾隆帝五旬万寿(1760) 贺乾隆帝八旬万寿之一(1790) 贺乾隆帝八旬万寿之二(1790) 万松岭行宫寿联(1790) 寿董诰 寿阿桂 贺牛姓喜联 贺法式善梧门书屋落成 卷二 哀挽 挽刘统勋 乾隆三十八年(1773) 挽程景伊乾隆四十五年(1780) 挽朱筠乾隆四十六年(1781) 挽纪汝佶乾隆五十一年(1786) 挽曹学闵乾隆五十二年(1787) 自挽乾隆五十七年(1792) 挽张腾蛟乾隆六十年(1795) 挽董邦达夫人嘉庆二年(1797) 挽戈源嘉庆五年(1800) 挽龚敬身嘉庆五年(1800) 挽梁赞图嘉庆七年(1802) 挽岳起嘉庆八年(1803) 挽彭元瑞嘉庆八年(1803) 挽王杰嘉庆十年(1805) 挽同年某君乾隆三十七年(1772) 挽某京官 卷三 题赠 题京师河问会馆(1757) 题福建学署浮青阁(1763) 题汀州试院古柏 题莆田郑氏孝子坊 题福康安祠(1796) 题戏馆 题善听轩(二则) 题山东章丘柳塘口纪氏家庙(1805) 赠完颜岱(1787) 自署一(两登耆宴今犹健) 自署二(习气未除犹识字) 卷四 谐趣 京师招牌对(之一) 京师招牌对(之二) 京师招牌对(之三) 京师招牌对(之四) 京师招牌对(之五) 京师招牌对(之六) 足开五六尺 嘲吴省钦 今日门生头磕地 宋玉树小住樱桃街 药王财神合龛联 卷五 集句 万能集句 嘲黑瘢目瞽两生联 嘲庸医之一(四则) 嘲庸医之二(二则) 嘲大脚妇 卷六 巧对 天且不违而况人 东当铺,西当铺 陆耳山 春宵一刻值千金 六味地黄丸 中书君什么东西 兄长弟长 古书对(二则) 云楣不过圣手书生 榜上三元解会状 师司徒,徒司徒 马神庙联 白龙寺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 看如夫人洗脚 难倒纪大才子 卷七 墨迹 赠泰安老大人 寿陈老太母任太安人 奉仰亭老公祖 赠如轩老大人 过如秋草芟难尽 紫鸾对舞菱花镜 从容养余日 赠兰泉大兄 卷八 杂缀 梁同书寿纪昀联 贤者亦乐此 文治日光华 唐鸡 积善云有报 纪文达把臂人林 纪河间阮仪征 到死不知罗绮香 河间家声 论诗阅微堂 东来朝圣 镜烟堂上讲灵枢 酉字当联 卷九 引词 熊赐履题聚奎堂联 扶乩者赠董元度联 赵孙英与乩仙对联 沧州张氏泄云洞集句联 宝庆孤松庵联(二则) 纪容舒预题室联 陈锷题书斋联 倪国琏题给孤寺吕氏藤花联 刘宗周题御史台联 张颖除夕自题门联 于敏中赠介福联 福建学署联 卷十 存疑 题兴化府衙署 题《胜朝殉节诸臣录》 任丘地名联 题竹莲寺 挽刘文成公 挽栗孔昭 牛皮拧鞭鞭打牛 粗毛野兽石先生 二蝶斗 叔侄对句(二则) 春和坊卖夏布 花甲重逢 卷十一 辨讹 京城招牌对 题蟂矶孙夫人庙 寿王昶、赵次乾、袁枚(三则) 灯谜联 小翰林,穿冬衣 谢天谢地谢君王 半夜二更半 一天一地一圣人 五指二短三长 客上天然居 曲阜孔府联 太平行宫联 莲子心中苦 童子六七人 五弟堂前送五粽 题台湾文昌庙神龛 主要引用书目 试读章节 琴棋书画诗酒茶,文人七件雅事中,诗排第五,酒列第六。古人把它们二者紧紧相排,想来不无缘故。对酒当歌,诗助酒兴,酒壮诗魂;诗社流为酒会,文士多居醉乡。魏曹孟德,“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前赤壁赋》),何等不可一世!晋陶渊明,“闲居寡欢,偶有名酒,无夕不饮,……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又多么恬淡舒畅!唐白居易,往往“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徜徉诗酒之林,乐不知返!在他们身上,诗与酒就像风景名胜里的山与水一样,相得益彰、形神化一了,然而在纪晓岚的生活世界里,它们却分道扬镳,诗从第五跃居榜首,成了巍乎高哉的泰岳;酒则落在了孙山之外,洒成一汪浅潭。 纪晓岚似乎秉承了高祖纪坤“平生不解饮”(《花王阁剩稿·快哉行》)的遗传基因,年轻时就坦承“平生不饮如东坡,衔杯已觉朱颜酡”。(《三十六亭诗·罗酒歌和宋蒙泉》)据苏轼《东坡志林》记载,苏轼自己曾说过:“吾兄子明饮酒不过三蕉叶。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今亦能叶饮矣。”可是有黄鲁直揭发“东坡自云饮三蕉叶,亦是醉中语。余往与东坡饮一人家蕉,不能一大觥,醉眠矣”。(《苏轼文集》卷六十八)蕉叶,浅底的酒杯。宋代陆元光《回仙录》云:“饮器中,惟钟鼎最大,屈卮螺杯次之,而梨花、蕉叶最小。” 纪晓岚于古人,东西两汉最喜东方朔,南北二宋则酷爱苏东坡。纪晓岚曾五度手批《苏文忠公诗集》,闻名当时(见纪晓岚评本《苏文忠公诗集序》),可见其用功之深和偏爱之情。他的集中多次引用东坡文字,如《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云南迤南兵备道匏伯龚公墓志铭》引句“使民如儿吏如奴”、《槐西杂志》卷二第39则引句“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乌鲁木齐杂诗》第一百六十首化用东坡“事如春梦了无痕”诗意等等。他甚至还把喜欢的苏轼原句移植进自己的诗里,如《三十六亭诗·题友人小照》用东坡成句“两翁相对清如鹄”、《南行杂咏·春涧和诗又不至再倒叠前韵戏促》又用成句“空肠得酒芒角出”等,通过妙合无痕的运用,既显露出他对苏诗的精熟,同时也借此表达个人对苏东坡的无限崇拜和钟爱。然而,纪晓岚不善饮酒,也如得东坡衣钵,真可谓才士所短亦同。 平日不敢畅饮的纪晓岚,有时意气豪举,“虽然饮量一蕉叶”,但“朗吟亦欲倾村醪”(《南行杂咏·忻湖佑申东田各以和章见示春涧诗亦踵至叠前韵赋谢》),诗好像酒伴侣一样,让他有恃无恐,酒肠大开;或是喝到“形神酣适忘物我”之际,怯胆也醉乎乎的忘了害怕,“便拟倒瓮倾滂沱”(《三十六亭诗·罗酒歌和宋蒙泉》)。不过,清醒时,纪晓岚还有些自知之明,他自嘲地把与善饮者的拼酒比喻为“酒兵躏强敌”。(《南行杂咏·小除日丹阳中示幕中诸友》) 可是,命运偏爱捉弄人,纪晓岚这个酒师弱兵,偏偏投在了一位强将麾下。 乾隆十九年(1754),纪晓岚会试中式第二十二名,出自浙江乌程(今吴兴)孙人龙。 孙人龙,字端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乾隆元年,以翰林院编修出任云南学政;十年,以詹事府中允出任广东肇高学政;十九年,以詹事府中允充会试同考官。(清·法式善《清秘述闻》卷十五)试后,同门群拜房师。酒席之上,孙人龙独独欣赏来自献县解元出身的纪晓岚,心中颇以能收得此生为豪。孙人龙可是一位上天可作酒仙、入地可作酒鬼的人物,在当时酒坛颇有地位。纪晓岚晚年回忆到:“酒有别肠,信然。八九十年来,余所闻者,顾侠君前辈称第一,缪文子前辈次之。余所见者,先师孙端人先生亦人当时酒社。先生自云:‘我去二公中间,犹可著十余人。’”(《滦阳续录》卷六第3则)顾嗣立,字侠君,江苏苏州人。康熙末年特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后授知县。性嗜酒善饮,据说每到一处,即立“酒人社”,招聚生徒,赛赌饮量,终身无敌手。与之相交酒士,一时各有品题:顾嗣立号“酒王”,庄楷号“酒相”,缪沅(即缪文子)号“酒将”,方觐因未长胡须,号“酒后”,不一而足。孙人龙虽距顾、缪二人还有十几位酒贤,但做个“酒先锋”、“酒中军”之类,应该没有问题。孙人龙不仅嗜酒,而且“文章淹雅……醉后所作,与醒时无异。馆阁诸公,以为斗酒百篇之亚也”。(《槐西杂记》卷一第28则)此刻,这个“李太白第二”举酒属客,众门生一呼百应,只有纪晓岚一人以不胜酒力为由,屡屡辞却,大煞风景。当孙人龙得知他稍饮辄醉确非矫情之后,不无遗憾地对纪晓岚说:“东坡长处,学之可也,何并其短处,亦刻画求似。”(《滦阳续录》卷六第33则)纪晓岚脸红红的,不知是惭愧,还是已沉醉,唯有称诺点头而已。 常言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只用了五年,纪晓岚便由原来的考生“熬”成了主考,以翰林院编修的身份典试乾隆二十四年(1759)己卯科山西乡试。发榜后,官府照例为新科举人们设办鹿鸣宴。鹿鸣宴,源自唐代。当时唐人举行此宴时,用少牢,歌唱《诗经·小雅》里的《鹿鸣》之章,故名鹿鸣宴。宴会上,因为身份的尊贵,敷衍敬酒而不必担心罚觞的纪晓岚移作壁上观。觥筹交错中,他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可与恩师孙人龙叫阵对垒的饮中高手——吉州(今山西吉县)举人葛正华。P1-3 序言 自嘉庆以后,各种野史笔记、传说故事谈及纪晓岚生活异闻的很多,以供文人茶余笑谑,民间饭后消闲,但只鳞片爪,毫无系统,直到台湾赖芳伶女士写有《纪晓岚这个人》一文,才专述纪晓岚文达嗜砚、吸烟、不善饮酒、不工书法等生活侧影。予初未见该文,遂已于一九九八年在《沧州晚报》上开辟了《纪晓岚侧影》专栏。专栏共七篇,限于报纸的承载量,都很短小。本来没有整理成集的意思,后来看到一些媒体上的文章对这方面的介绍,或语焉不详,或妄肆渲染,大都失其客观,于是稍加搜阅,充实旧作,另撰新章,前后共得十四篇。其中八篇曾在《大才子纪晓岚》(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一书中发表,此次重加修订润饰。《医虽一技命所关——纪晓岚与中医》一篇,原与肃宁针灸名医曹文忠先生合作,曾单独以其名义发表在沧州纪晓岚研究会前身沧县纪晓岚研究会刊物《纪晓岚》2003年第二、第三期上,今征得曹兄首肯,复以鄙名出版,特此说明,兼达谢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