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遗物整理人看见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吉田太一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第一位“遗物整理专家”的见闻笔记。46篇遗物整理笔记,46份通达生死的人生礼物。

遗物整理人——人类心灵的整理者,在他打开一扇扇死亡之门的背后,人生最终极的光亮与智慧翻然醒悟。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谁能想象出死亡会带给我们如此多的鲜活生命……

一本让全日本平民掉眼泪的生死感悟书!

内容推荐

作者吉田太一创立了日本第一家遗物整理公司,本书的46篇工作笔记,是从他五年来经手过的五千件以上的案例当中挑选出来的。 透过他的见闻与心声,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并察觉生命是如何在社会各角落流动、消逝。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谁能想象出死亡如此光怪陆离的多样面貌?活得好好的时候,谁会想到有朝一日,我们珍藏的物品也会变成遗物?

本书不是以死亡的光怪陆离来取悦生者,而是通过对死亡具象性的捕捉来传达对生的敬畏。让人不得不在死亡面前重新审视生命的厚度,活着的质度,以及生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责任感或者说人际责任感。

所以,我们说,本书是一本让你更加珍惜生命与周遭人的书 。

目录

第1话 没注意尸臭的理由

第2话 纵火、烧死、以及赔偿

第3话 死了更孤独

第4话 不想被人知道的性癖好

第5话 奇特的委托人

第6话 没有地址的家

第7话 跟踪狂的执着

第8话 消失的印鉴

第9话 无处可去的纪念品

第10话 突来的投诉电话

第11话 房东的飞来横祸

第12话 激怒房东的一句话

第13话 追忆弟弟,姐姐的痛哭

第14话 在黑暗中与蛆虫战斗

第15话 不能理解儿子之死的母亲

第16话 用煤气集体自杀

第17话 溶化的遗体

第18话 平静地遗产争夺

第19话 房间中的惨剧

第20话 诉说悔恨的黑影

第21话 再会时已经面目全非

第22话 遗物整理的事先预约

第23话 百叶窗街的悲剧

第24话 纪念品是29只猫

第25话 意外年轻的孤单死

第26话 储藏了8年垃圾的大豪宅

第27话 出海后身遭不测的儿子

第28话 与蟑螂一起生活了一年

第29话 儿子的孤单死

第30话 地狱浴室中千钧一发之时

第31话 自杀现场的一张照片

第32话 不认识的亲戚

第33话 自闭中年男子之死

第34话 单门独户的避世老人

第35话 某教师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36话 给双亲留下了意外想不到的东西

第37话 跳楼自杀现场的善后工作

第38话 19岁的孤单死

第39话 废气自杀车

第40话 奇特的委托

第41话 谁跟你说的!

第42话 自杀现场是酒店的第13层

第43话 “家里蹲”的房间中的两个箱子

第44话 在杀人现场学到的东西

第45话 如同冰藏室一般黑暗的房间

第46话 少年令人感动的话语

试读章节

第1话 没注意尸臭的理由

住在楼下的父亲去世了

而只相隔一层楼住着的儿子一个月都不知道

我们接到殡仪馆的委托,收拾死者“死后一个月”的房间。

死者的房间在五层集体住宅楼的三层。这座老楼自然没有电梯,楼道非常狭窄,通往天井的管道都直接铺设在墙外,悬挂在房间门口的木制牛奶箱更增添了这里的孤寂感。

这个房间的主人是75岁的独居老人。

我在一楼邮箱前等待他的儿子和殡仪馆的人时,就闻到了弥漫在空中的臭味。殡仪馆的人来了以后只是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回去了。之后,我和死者的儿子两人一起走到三楼的房间前。

走到二楼时,我看到又肥又大的肉蛆在台阶旁边的水道里转来转去。

(可能现在的情况已经骇人听闻了……)

我们战战兢兢地打开满是铁锈的大门。门内真的跟我想象中完全一样,根本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死者的儿子脸色铁青,仿佛是想对我说他不敢进屋。如果我在此时让他看出我内心的恐惧,那我就太不专业了。

我像平时那样鼓励自己,然后踩着蛆虫比较少的地板大步走进房间。

现场是三居室中最里面的和式房间。房间中摆着一个很大的佛龛,佛龛前铺着一床被褥,被褥上的突起部分明显为人的形状,而且这部分已经严重变色。

我鼓足了勇气掀开了被褥。

无数的蛆虫在被褥中蠕动着,简直就是蛆虫的繁殖场。

既然已经进来了,我只能继续干下去。我立即在房间各处喷洒杀虫剂。

15分钟以后,我在所有房间都喷洒了杀虫剂。我走出房间后,发现死者的儿子已经离开了。

我觉得他肯定是在外面等我,下了一层楼后,我四处张望,但没有看到死者的儿子。

我立即四下寻找,突然听见有人在上面叫我。抬头一看,发现死者的儿子正在三楼、四楼之间的拐弯处向我招手。

“对不起,我这就下去。”

虽然我回答了一声“好的”,但我还是表示不理解地摇了摇头。

死者的儿子露出尴尬的表情说道:“对不起,我刚才回自己的房间了。”

“自己的房间……难道你就住在四楼吗?”

“嗯。是的。”死者的儿子冷冷地答道。

其实死者的儿子回自己的房间也好、就住在四楼也好,对我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不过我实在是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一个月都不知道住在楼下的父亲已经死了?

虽然明知道不应该问这个问题,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了:“您就住四楼吧。一直都没注意这种臭味吗?”

“对不起。我经常上夜班,因此很少去看我爸,也一直没注意。”

“没必要向我道歉的。不过,你要是能多去看看你爸就好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死者的儿子抬头仰望着他父亲住过的房间。我把工作计划书交到他手里。

“如果您同意里面的内容,就签下字吧。因为房间里是现在的这种情况,我想明天再开始工作,您同意吗?”

“好的。拜托了。”

第二天,完成了一系列的工作后,我去楼上的死者的儿子家收款。房间里的情况让我大吃一惊。

死者的儿子说,因为父亲去世了,自己也想搬家开始新的生活,所以希望我能帮忙收拾一下房间。

我自然乐意效劳,随后立即走进了死者儿子的房间……

天啊!你也这样……

“对不起,太脏了……”死者的儿子一边挠着头一边说道,“三年前,我老婆走了。我一直和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起生活,一直都没能打扫房间……搬家也几乎没什么值得带走的东西,您稍微帮我搬一点儿就行了。”

我只能一边干活,一边表示理解地说了一句:“啊,是这样啊。”

死者的儿子的家就是“垃圾公寓”。因为夏天的缘故,房间里弥漫着一股什么东西腐烂变质的臭气。我也因此想明白了,为什么死者的儿子一直没注意到三楼飘出的臭气。

虽然解开了谜题,但还是小学生的孩子也太可怜了。我都有些担心,如果再不赶紧搬家,弄不好孩子都会因此生病。看着这个孩子,我突然想起了我孩子小时候的样子,忍不住对他说道:“某某君,没关系吧?马上你就跟你爸爸一起搬家走了,再坚持一下吧。叔叔这就把房间打扫干净。”

不过,不知道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所以这个孩子才特别坚强,还是这个孩子本来就特别坚强,他看着我爽快地说道:“我爸爸太忙了,而且也不适合收拾房间,所以我放弃啦。不过,这次搬家以后,我来把房间收拾干净。所以我没关系的。”

“诶!你真棒……”

“今天真谢谢您!”

我大吃一惊。我想他已经去世的祖父,此时也在天国为自己有个好孙子而开心吧?

P9-14

序言

孤单死?孤独死?有错吗?

“孤独死去有错吗?”

伊藤特里先生在某一电视节目中看到我们的记录片时,曾经这样说过。当时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他其实是在向公司提出一些意见。不过,事后我们重新思考后,发现他确实问得很对,我们的记录片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

包括我们在内的很多人,经常听到“孤独死”,却很少听到“孤单死”,因此我们也习惯使用“孤独死”这一单词。

可是,在“孤独死”的状况下,只有本人才能感受到孤独感。因此,谁都不知道死者在死时是否孤独。因此,擅自评价“那个人很孤独”的做法,对死者是不是很没礼貌呢?而且,在死者中没准有人喜欢 “孤独感”,对他们来说“孤独死”根本就不是坏事吧?

那么,“孤单死”又是什么呢?

所谓孤单,就是不与周围的人联系,一个人独自生活。不过也许有人就喜欢这样的生活,因此我不能妄加评论。可是,事实上我们却可以客观地判断出孤单状态与孤独的区别,因此,我把孤单的人独自去世,称之为“孤单死”。

我并不想说孤单死和孤独死的问题,或者是探究孰是孰非。死者去世一两天后都没人注意,死者房间内发生的事使死者的亲属和周围邻居饱受折磨。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而且,我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即使是孤单逝去,24小时之内也能有人发现。

因为这种观点,所以我在《遗物整理实录》一书中,用“孤单死”来表示传统意义的“孤独死”。

后记

想知道现实

转眼我的书已经出版3年了。

为什么我要出版这样的书?我想要做什么?

最近读者经常提出这种问题,我也经常扪心自问。

7年前刚开始遗物整理工作时,除了冒失地东奔西走以外,老实说我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事儿的自信。可是,7年来我从几千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觉得自己也在逐渐成长。至少客观地回顾公司的工作后,我觉得自己能找到一部分问题的答案。

那就是“讲述生活方式和死亡方式”。

遗物整理的现场,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跟现场很不协调,可能因为他们正在与死的“终结”和“恐怖”斗争吧,不过在现场我却学会了很多东西。看到故人留下的“遗物”和“死亡方式”,我再次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且不知不觉间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认为,把我在现场的所见所闻如实地传达给读者,是自己今后的首要工作。

可是,我周围的人却经常这么说:“如果读这本书的人多了,‘孤单死’的人可能会减少吧。可是,那样的话KEEPERS的工作也会减少吧。”

也许确实会那样。

可是,每天都看到“孤单死”的惨状,却让我切身体会到,必须减少‘孤单死’。我觉得这跟我们的工作绝不矛盾。

购买本书的读者了解现实中发生的事,并把这当做自己的事,然后再转达给周围的人,这样的话,可以使更多的人享受充实的人生,我们的社会也会随之改变吧。

遗物整理服务业,不仅是从精神方面关怀死者的亲属和帮忙整理遗物,也是消除“孤单死”这一悲伤社会问题的重要工作。

吉田太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