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丰子恺先生所撰艺术读物之一种,介绍了有关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修养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该书1946年12月初版于香港,次年7月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大陆版。此次编辑,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以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2月版为底本进行整理,尽量保持原著风貌。
这部内容详实的《艺术修养基础》绝版已久,而对于今天的读者仍不失为一部有参考价值的艺术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艺术修养基础/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作者 | 丰子恺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丰子恺先生所撰艺术读物之一种,介绍了有关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修养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该书1946年12月初版于香港,次年7月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大陆版。此次编辑,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以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2月版为底本进行整理,尽量保持原著风貌。 这部内容详实的《艺术修养基础》绝版已久,而对于今天的读者仍不失为一部有参考价值的艺术读物。 内容推荐 丰子恺早年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可谓多才多艺,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艺术修养基础》便是其所撰艺术读物之一,1941年7月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本书旨在以朴素自然的言语,向大众宣扬美术、音乐等艺术知识。 目录 上篇 艺术总说 第一章 艺术的学习法 第二章 艺术的种类 第三章 艺术的性状 第四章 艺术的形式 第五章 艺术的内容 第六章 艺术的创作 第七章 艺术的鉴赏 第八章 艺术的起源 第九章 艺术的效果 中编 绘画(附书法) 第一章 绘画的种类 第二章 绘画的工具 第三章 绘画的学习法 第四章 形体的描法 第五章 色彩的描法 第六章 构图法 第七章 图案画 第八章 漫画 第九章 中国画与西洋画 第十章 中国画简史 第十一章 西洋画简史 第十二章 书法略说 下编 音乐 第一章 音乐的种类 第二章 音乐的学习法 第三章 读谱法 第四章 唱歌法 第五章 风琴与洋琴的奏法 第六章 提琴的奏法 第七章 口琴的奏法 第八章 近世音乐简史 后记 试读章节 艺术的效果,法国美学者特索亚(Dessoir)曾经详述艺术的职能,说有精神的、社会的、习俗的三种。精神的职能,便是说艺术及于人的精神修养的效果。社会的职能,便是说艺术及于人类的社会组织的效果。习俗的职能,便是说艺术及于人的生活习惯的效果。这样说法很是周详。但我现在欲避去烦琐,作简要的说明。因为对于艺术初学者及非专门者,详论反而无用。而且特氏之说,过分偏重艺术的直接的效果,未免太狭隘了。 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这样看来,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了。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辨诬,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心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说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心灵”,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这都是没有确实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 艺术及于人生的效果,其实是很简明的:不外乎吾人对艺术品时直接兴起的作用,及研究艺术之后间接受得的影响。前者可称为艺术的直接效果,后者可称为艺术的间接效果。因为前者是“艺术品”的效果,后者是“艺术精神”的效果。 直接效果,就是我们创作或鉴赏艺术品时所得的乐处。这乐处有两方面。第一是自由。第二是天真。试分述之: 研究艺术(创作或欣赏),可得自由的乐趣。因为我们平日的生活,都受环境的拘束。所以我们的心不得自由舒展。我们对付人事,要谨慎小心,辨别是非,打算得失。我们的’心境,大部分的时间是戒严的。惟有学习艺术的时候,心境可以解严,把自己的意见,希望与理想自由地发表出来。这时候我们享受一种慰安,可以调济平时生活的苦闷。例。如世间的美景,是人们所爱乐的。但是美景不能常出现。我们的生活的牵制又不许我们去找求美景。我们心中欲看美景,而实际上不得不天天厕身在尘嚣的都市里,与平凡污旧而看厌了的环境相对。于是我们要求绘画了。我们可在绘画中自由描出所希望的美景。雪是不易保留的。但我们可使它终年不消,而且并不冷。虹是转瞬就消失的,但我们可以使它永远常存,在室中,在晚上,也都可以欣赏。鸟见人要飞去的,但我们可以使它永远停在枝头,人来不惊。大瀑布是难得见的,但我们可以把它移到客堂问或寝室里来。上述的景物,无论自己描写,或欣赏别人的描写,同样可以给人心以自由之乐。这是就绘画讲的。更就文学中看:文学是时间艺术,比绘画更为生动。故我们在文学中可以更自由地高歌人生的悲欢,以遣除实际生活的苦闷。例如我们世间常有饥寒的苦患。我们想除掉它,而事实上未能实现。手是在文学中描写丰足之乐,使人看了共爱,共勉,共图这幸福的实现。古来无数描写’田家乐的诗便是其例。又如我们的世间常有战争的苦患。我们想劝世间的人不要互相侵犯,大家安居乐业。而事实上不能做到。于是我们就在文学中描写理想的幸福的社会生活,使人看了共爱,共勉,共图这种幸福的实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是一例。我们读到“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文句,心中非常欢喜。仿佛自己做了渔人或者桃花源中的一个住民一样。我们还可在这等文句以外,想像出其他的自由幸福的生活来,以发挥我们的理想。有人说这些文学是画饼点饥,聊以自慰而已。其实不然,这是理想的实现的初梦。空想与理想不同。空想原是游戏似的,理想则合乎理性。只要方向不错,理想木妨高远。理想越高远,创作欣赏时的自由之乐越多。 其次,研究艺术,可得天真的乐趣。我们平日对于人生自然,因为习惯所迷,往往不能见到其本身的真相。惟有在艺术中,我们可以看见万物的天然的真相。例如我们看见朝阳。便想道,这是教人起身的记号。看见田野,便想道,这是人家的不动产。看见牛羊,便想道,这是人家的畜牧。看见苦人,便想道,他是穷的原故。在习惯中看来,这样的思想原是没有错误的;然而都不是这些事象的本身的真相。因为除去了习惯,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岂可如此简单地武断?朝阳分明是何等光明灿烂,神秘伟大的自然现象!岂是为了教人起身而设的记号?田野,分明是自然风景之一部分,与人家的产业何关?牛羊,分明白有其生命的意义,岂是为给人杀食而生?穷人分明是同样的人,为甚么偏要受苦呢?原来造物主创造万物,各正性命,各自有存在的意义,当初并非为人类而造。后来“人类”这种动物聪明进步起来,霸占了这地球,利用地球上的其他物类来供养自己。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便假定万物是为人类而设:果实是供人采食而生的,牛羊是供人杀食而生的,日月星辰是为人报时而设的,甚而至于在人类自己的内部,也由习惯假造出贫富贵贱的阶级来,视为当然。这样看来,人类这种动物,已被习惯所迷,而变成单相思的状态,犯了自大狂的毛病了。这样说来,我们平日对于叁生自然,怎能看见其本身的真相呢?艺术好比是一种治单相思与自大狂的良药。惟有在艺术中,人类解除了一切习惯的迷障。而表现天地万物本身的真相。画中的朝阳,庄严伟大,永存不灭,才是朝用自己的真相。画中的咀野,有山容水态,绿笑红颦,才是大地自己的姿态。美术中的牛羊,能优能喜,有意有情,才是牛羊自己的生命。诗文中的贫士,贫女,如冰如霜,如玉如花;超然于世故尘网之外。这才是人类本来的真面目。所以说,我们惟有在艺术中,可以看见万物的天然的真相。我们打叠了月常生活的传统习惯的思想,而用全新至净的眼光来创作艺术,欣赏艺术的时候,我们的心境豁然开朗,自由自在,天真烂漫。好比做了六天工作逢到一个星期日,这时候才感到自己的时间的自由。又好比长夜大梦一觉醒来,这时候才回复到自己的真我。所以说,我们创作或鉴赏艺术,可得自由与天真的乐处。这是艺术的直接的效果,即艺术品及于人心的效果。 间接的效果,就是我们研究艺术有素之后,心灵所受得的影响。换言之,就是体得了艺术的精神,而表现此精神于一切思想行为之中。这时候不需要艺术品,因为整个人生已变成艺术品了。这效果的范围很广泛。简要地说,可指出两点:第一是远功利,第二是归平等。 P58-62 序言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干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三、文、史、哲之分,原系西洋通则。本就不太适用于中国学术,故丛书不按学科分类,而是根据整理进度,顺次出版。 四、丛书所收诸书,原版均为繁体竖排,在其流布过程中,亦有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为方便读者,此次做如下整理工作: 1.繁体字改为通行之简体,竖排改为横排(原书中“左表”、“右表”、“左文”、“右文”均改为“上表”、“下表”、“上文”、“下文”),但为充分尊重原著,原书中专名(人名、地名、书名等)及其译名皆一仍其旧,凡底本脱、衍、讹、倒之处,除个别讹错明显且影响文意阅读者稍作改动外,皆一仍其旧。 2.凡排印误刻者,如日日、己已巳、戊戌戍之类,均径改,不出校记。 3.为方便当代读者阅读,标点符号按现代汉语使用规范作了处理。 4.丛书中多本有作者原注,原书以夹注出之,此次整理皆排人正文。并以楷体小字以为区分。 5.各书附“后记”一篇,说明著者爵里、版本流布、各界评论等情况,以期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 古人云:“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吾人虽勉力为之,而乖漏难免,还祈方家教正。 后记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号子恺,浙江桐乡人。著名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1914年考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春东渡日本,学习西画和音乐。回国后在上海、浙江、桂林等地教授音乐和美术,并从事漫画和文学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一生著述甚丰,有《子恺漫画全集》、《护生画集》、《缘缘堂随笔》等。 丰子恺早年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可谓多才多艺,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艺术修养基础》便是其所撰艺术读物之一,1941年7月由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本书旨在以朴素自然的言语,向大众宣扬美术、音乐等艺术知识。诚如作者所言:“如要学习艺术,须能另换一种与平常不同的态度来对付世间。眼睛要能看见形象的本身。耳朵要能听到声音的本身。心思要能像儿童一般天真烂漫。” 在此次编辑过程中,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以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2月版为底本进行整理,尽量保持原著风貌。 书评(媒体评论) 艺术来自于凡世之悟,又超脱于凡世。丰子恺以典丽之笔,辟出了自己的天地。远不像旧式士大夫,近弗有狂士之风。儒士的境界到了他那里为之一变。浸于这样的世界,自然会收获快乐。 ——孙郁 丰子恺那些关于艺术知识和美学知识的普及性读物是“雅俗共赏”的典范。“俗不伤雅”,才能“雅化”俗人,进而提高全民的审美情趣。当下的中国大众,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要求美化生活,但由于审美情趣低俗,结果花钱买不到雅俗共赏的美。社会呼唤丰子恺式的美学家.能写出雅俗,共赏的美育读物。 ——余连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