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南怀瑾讲述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观众生品第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合故。行不坏慈,毕竞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秸,无所希望。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着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着身耳。结习尽者,华不着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一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即于佛法为增上慢。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人乘。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人藏,众实积满,周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曾有难得之法。

P2-4

目录

 观众生品第七

幻观

空观

真实境界

真空妙有

什么是慈

什么是悲

什么是喜

什么是舍

如何了生死

天女散花黏罗汉

天女说解脱

天女说一乘佛法

维摩丈室八特点

女转男的问题

生死问题

悟道问题

 佛道品第八

行非道通佛道

菩萨行的反面示现

什么是如来种

大罗汉的感叹

普现色身菩萨发问

大乘菩萨如何饶益众生

大乘菩萨的应化

讲述《维摩诘经》回顾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法自在菩萨——生与灭

德守菩萨——我与我所

不眴菩萨——受与不受

德顶菩萨——垢与净

善宿菩萨——动与念

善眼菩萨——一相与无相

妙臂菩萨——声闻心与菩萨心

弗沙菩萨——善与不善

师子菩萨——罪与福

师子意菩萨——有漏与无漏

净解菩萨——有为与无为

那罗延菩萨——世间与出世间

善意菩萨——生死与涅槃

现见菩萨——尽与不尽

普守菩萨——我与无我

电天菩萨——明与无明

喜见菩萨——喜金刚成就

明相菩萨——种性转变

妙意菩萨——眼与色妙观察

无尽意菩萨——六度回向一切智

深慧菩萨——三解脱门

寂根菩萨——佛与法众

心无碍菩萨——了生死问题

上善菩萨——身口意三业

福田菩萨——福行罪行不动行

华严菩萨——由我而起

德藏菩萨——有所得与无所得

月上菩萨——暗与明平等

宝印手菩萨——涅槃与世间

珠顶王菩萨——正道与邪道

乐实菩萨——真实与不真实

文殊菩萨——无有文字语言

卷下

 香积佛品第十

想吃饭的菩萨

众香国的佛与香

化身菩萨取食之旅

香积佛介绍维摩居士

上方菩萨来访维摩居士

永远吃不完的饭食

香积佛如何说法

释迦佛如何说法

维摩居士说如何学佛

十种善法的修持

菩萨成就八法

 菩萨行品第十一

维摩诘领众前往礼佛

香积饭香何时消

什么能作佛事

佛法就在魔法中

佛土为何不同

阿难不敢自谓多闻

众香国菩萨问法

佛说如何修持

也说菩萨行

超越小乘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什么是佛世界

维摩居士从哪里来

维摩居士为什么来

妙喜国来的佛及一切

愿生妙喜佛土

 法供养品第十三

自在神通绝对实相

天帝的愿心——供养修行

供养如来与修行的福德

转轮圣王及其千子

佛说法供养

心是法供养——修行

四不依随顺法相

王子月盖守护正法

贤劫中的千佛

 嘱累品第十四

佛对弥勒菩萨的交代

两种菩萨

弥勒菩萨的承诺

阿难受命记录

序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大陆,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因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而得名,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着重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本位即可解脱成佛。该经阐发了“心净则佛土净”、“在入世中出世”、“无在无不在”等思想,倡导了众多“不二法门”,是佛家影响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最大的一部要典,并为佛教各宗各派尤其是禅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依据。因此,长期以来,《维摩诘经》被视为与整个佛法、佛教、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关系最大、影响最深、历史最久的一本经,也是广大学佛修证者最希望读懂也最应该读懂的一本书。但是,古老的原典经文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确有难度。所喜南怀瑾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台北十方书院讲解《维摩诘经》,明白晓畅,平实易懂。二十多年后,2005年由台北老古文化公司出版《花雨满天维摩说法》一书。今天,经正式授权,已和南先生合作出版多部著述的东方出版社首次出版该书的简体字本(上、下),以饷广大读者。遵照南怀瑾先生的嘱咐,简体字本特改名为《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南怀瑾先生说,他讲授该经的用心是爱护年轻的读者,希望能续中国文化慧命。因此,在讲授中,他反复强调学佛应先从做人学起,第一要学谦虚,多结人缘、多做好事、多结善缘,指出想成佛要先自度,自度的道理在于慈、悲、喜、舍。他将所有佛法的基本道理归结为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要求学佛者在修持时勇于帮助别人。他着重讲授了修持的方法,具体说来即是要熟读佛经原典、“以经注经”。更注意将《维摩诘经》与《药师经》、《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普贤行愿品》等经典相对照,并经史相参地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宋明以后的理学家是佛教的律宗,老庄道家是佛教的禅宗,认为中国文化是站在妇产科门口,看日出东方生生不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南先生推崇佛法里包含的科学因素,一向主张以科学路线弘扬佛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部《维摩诘经》包含的不仅仅是此岸或彼岸,读懂了它,你就能真切感受到《花雨满天维摩说法》给我们带来的“漫天花雨”,它不仅仅飘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红尘,也不仅仅飘向我们向往的那个天堂,而是一切一切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和太湖大学堂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将陆续推出“太湖大学堂”系列的南怀瑾先生作品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说。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〇一〇年八月

内容推荐

《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因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而得名,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维摩诘是毗耶离城的一位大乘居士,是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冤碍。的代表人物,该经的主要内容即是他以称病为由,向释迦牟尼遣来问病的文殊菩萨、舍利弗等人阐扬大乘佛教的深奥义理。该经着重阐扬了“心净则佛土净”、“在入世中出世”、“无在无不在”等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倡导了众多“不二法门”,为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依据。

《维摩诘经》包含的议题众多,如生病问题、生死问题、什么是菩提、什么是道场、什么是布施、涅槃的真正意义、天花不着于身的奥秘、女身不需转成男身即能成佛的原因,等等,一向是学佛修证者最希望读懂也最应该读懂的一本书。南怀瑾先生以经证经,融会儒释道,旁征博引地对这些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佛法的真谛,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花雨满天”的无限世界。

编辑推荐

佛家经典,大师讲述。南怀瑾的用心是爱护青年同学们,希望能续佛法慧命,续中国文化慧命。

《维摩诘经》是与整个佛法、佛教、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关系最大、影响最深、历史最久的一本经,它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本位而解脱成佛的法门,也指出了十方三世诸佛如何证道,如何得到解脱,如何证得菩提之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