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港,也是远东著名的天然不冻港。历史上它是北洋海军的重镇,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一百多年来,它经过了日本侵占、中国赎回、沙俄强租、日俄争掠、日本占领、中苏共用、接收回归等七个时期的沧桑变化……
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善于学习和总结,缺乏理论指导,是难以崛起和成就大业的。从东方的直布罗陀、到焦土血港,从狼熊恶斗、到劫后新生,《沧桑旅顺口》让我们可以重拾那段饱含屈辱和血泪的记忆,重温旅顺口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走过的光辉历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沧桑旅顺口(上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明福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旅顺口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港,也是远东著名的天然不冻港。历史上它是北洋海军的重镇,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一百多年来,它经过了日本侵占、中国赎回、沙俄强租、日俄争掠、日本占领、中苏共用、接收回归等七个时期的沧桑变化…… 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善于学习和总结,缺乏理论指导,是难以崛起和成就大业的。从东方的直布罗陀、到焦土血港,从狼熊恶斗、到劫后新生,《沧桑旅顺口》让我们可以重拾那段饱含屈辱和血泪的记忆,重温旅顺口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走过的光辉历程。 内容推荐 旅顺口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军港,也是远东著名的天然不冻港。历史上它是北洋海军的重镇,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一百多年来,它经过了日本侵占、中国赎回、沙俄强租、日俄争掠、日本占领、中苏共用、接收回归等七个时期的沧桑变化。本书从这段历史入手,引用大量的历史资料、重点描写日俄战争中旅顺口遭受的欺凌和荼毒,全面再现了旅顺口在中国近代史上所经历的沧桑变幻。全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晰,既有历史细节,又有现实思考,其中很多资料的新发现和新解读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目录 引言 第一部 天造地设 第一章 “东方的直布罗陀” 一、旅顺口之奇 二、旅顺口之美 三、旅顺口之险 四、旅顺口之要 第二章 古老文明的历史遗迹 五、从“旅途平顺”说起 六、旅顺口的地貌变迁 七、老铁山下的渔猎耕牧 八、“木羊城”思古 九、鸿胪井刻石被窃 第三章 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 十、旅顺口建港修坞 十一、鱼龙混杂的建港洋员 十二、建坞功臣袁保龄 十三、旅顺大坞建成 十四、配套工程 第二部焦土血港 第四章 战略要地东邻垂涎 十五、“侵略有理”的“理论”根源 十六、“八■一字”的大陆政策 十七、“谍报谋略” 十八、《清国征讨方略》出笼 第五章 甲午之战 十九、清廷出兵朝鲜 二十、清廷避战求和、消极防御 二十一、“人言船坚不如疾,有器无人终委敌” 二十二、日军花园口登陆 第六章 金州争夺战 二十三、金州的设防遣将 二十四、旅顺后路的日谍活动 二十五、石门子阻击战 二十六、金州失守 二十七、大连湾弃守 第七章 旅顺口陷落 二十八、土城子之战 二十九、旅顺口保卫战 三十、口头下达屠城密令 三十一、旅顺大屠杀 三十二、旅顺口洗劫 三十三、“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 三十四、日军践踏国际公法 三十五、日本的诡辩 三十六、万忠墓 三十七、日军如此凶残的文化根源 三十八、英雄蹭蹬与逃将逍遥. 三十九、旅顺口陷落的历史沉思 第八章 旅大沦为日本关东州 四十、李鸿章出使议和 四十一、马关签约 第九章 旅大地区的抗日斗争 四十二、自发的抗日斗争 四十三、屠刀下的反抗 第三部狼熊恶斗 第十章 “忍气饮恨”三国干涉 四十四、“隐现于舞台之一隅,为一演员而动作”的角色 四十五、怀“吐肉”之恨,报“吞气”之仇 第十一章 “口中夺肉”恶熊贪婪 四十六、为实现“黄俄罗斯”熊爪东伸 四十七、渔翁伺机收渔利,大鱼贪饵自吞钩 四十八、俄国为长期占领旅大筑港建市 四十九、日本为夺回口中之饴卧薪尝胆 第十二章 日舰偷袭重创俄国 五十、日俄战争爆发这一天的实情 五十一、东乡发出“天助成功”的出击令 五十二、清政府宣布“中立”,划出地盘让两国开仗 五十三、东乡平八郎曾精心研究过俄国对手 五十四、两次夜袭后,东乡决心再用“奇法” 五十五、震惊世界的“沉船堵口” 五十六、日本海军第二次堵塞旅顺口 五十七、“军神”广濑武夫的行迹 五十八、“俄国将领虽多,但马卡洛夫只有一个” 五十九、东乡实施更大规模的堵塞战 六十、俄日双方均遭重创的水雷战 六十一、俄国舰队初次突围失利 第十三章 背后侧击陆战决胜 六十二、拦腰截断,日军主力突然登陆 六十三、金州之役,乃木长子战场毙命 六十四、辽阳会战,优势俄军仍然告负 六十五、“沙河间歇”,俄军反攻半途而废 六十六、黑沟台战役,日军“人和”俄军“人祸” 六十七、奉天决胜,日俄两军陆战结束 第十四章 要塞血战惨烈异常 六十八、虔诚的祈祷时飞来炮弹 六十九、黄海鏖战,东乡煞费苦心 七十、窥视东京湾的海参崴分舰队落败 七十一、劝降不成用强袭,日军发起第一次总攻 七十二、为洗刷耻辱再次总攻 七十三、俄国下层官兵智勇者与愚怯者 七十四、日军夺占二龙山、松树山堡垒 七十五、不惜一切代价攻克“二。三”高地 七十六、康特拉琴珂被炸死在东鸡冠山北堡垒 七十七、日军无力再攻击,俄军投降了 七十八、“水师营会见”,投降书上签字 七十九、日本海大海战,波罗的海舰队覆没 第十五章 东北浩劫中国遭殃 八十、纵横千里,几同赤地 八十一、肆意迫害无辜的中国人民 八十二、“一个戈比也不给,俄国的一寸土地也不割” 八十三、日俄勾结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 八十四、战败的沙俄继续对中国东北疯狂掠夺 八十五、树碑建塔,培养侵华后备军 第十六章 日本殖民统治旅大四十年 八十六、建立“关东州”殖民统治机构 八十七、疯狂掠夺经济,残酷压榨劳工 八十八、日本在“关东州”实施奴化教育 八十九、旅大地区人民的反抗与革命斗争 第四部劫后新生 第十七章 中苏签约“共用”旅顺口 九十、苏美的秘密交易 九十一、斯大林与蒋介石的交易 九十二、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 九十三、中苏签订“共用”旅顺港协定 九十四、苏军军管旅顺口 第十八章 旅大的艰难回归 九十五、毛泽东访苏谈判的历史背景 九十六、为收回领土主权而谈判 九十七、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九十八、旅顺口完全回归 第十九章 京津门户固若金汤 九十九、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旅顺口和辽东半岛的关注 一○○、侧后登陆、直捣京津的历史不会重演 第二十章 新区腾飞世界瞩目 一○一、改革开放对旅顺口功能的全新定位 一○二、中国独一无二的“露天历史博物馆” 一○三、临港高科技产业与大学园区 一○四、渤海海峡变成南北快捷通道之后 一○五、花园口将崛起一座崭新城市 后记我为什么决心写一部真实且严谨的历史纪实文学《沧桑旅顺口》? 附录一:日俄战争前旅顺口防御 附录二:日俄战争(1904—1905年) 试读章节 渤海是一个长轴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大陆架浅海,三面环陆,胶、辽两半岛南北对峙,庙岛群岛纵向分布在海峡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它位居我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区京津的前方,黄海的后方,战时对护卫京津、支.援黄海战区有战略意义。 黄海东临朝鲜半岛,北接辽宁,西连渤海和山东、江苏海岸,南与东海为界。根据黄海水深及水文特点,适宜常规潜艇活动及使用各种水中武器。 辽东半岛北部纵深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山东半岛西部纵深是华北经济区,使黄海海区在海防上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黄海属我国的大陆岸线长约4000公里。濒海陆地可分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苏北平原三部分。辽东半岛以长白山脉的分支——千山山脉为骨干,500米以下的丘陵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是海岸方向通往内陆纵深的天然屏障,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运动受到一定影响。丘陵地带多制高点,有利于组织防御。 黄海南部可经朝鲜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它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南下的捷径。目前,驻扎韩国的美军仍未撤出,从其军事基地仁川港到我国旅顺港约300海里,到威海港仅234海里,这给黄海海区的军事斗争形势增加了复杂性。 必须指出,海图上的黄渤海分界线与自然分界线略有不同,它是以老铁山灯塔与北隍城岛灯塔的连线为准,这是航海上的需要,使标志更准确和显明。 “蛇岛世独有,候鸟作驿站”。这两句话说起来就更奇了。笔者曾写过一部《海洋岛屿奇观》,其中便写了世界上的许多奇岛,有鸟岛、鼠岛、蜥蜴岛、螃蟹岛、巨龟岛等等。而蛇岛,除旅顺口外的小龙山岛之外,别的地方还未听说过。 蛇岛位于东经120°59’,北纬38°57’。原名礁腊,当地人称之为“蟒山岛”、“小龙山岛”。岛的轮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走向西北东南,长1500米,宽54米,面积0.8平方公里。岛的周围除东南有一小片卵石滩外,均为悬崖峭壁。地形西南高,东北低,主峰在西南角,海拔216.9米,呈单面山。由山脊斜向南、东、东北和西北割成扇状形冲沟,向地面缓倾,但崎岖不平。 蛇岛的气候属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受周围海洋的调节作用,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气温日差较小,年平均气温10.5℃,平均相对湿度68%,年降水量600毫米。由于全岛除峭壁外多为植被所覆盖,降水流失量小,加之四周环海及南高北低的地形减少了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和地表的蒸发,故空气湿润,土层含水量较高。岛上植物生长茂盛,覆被率达。70%以上。植物种类有65科206种,主要分为灌木状乔木群落、灌木植物群落和草本植物群落3个类型。春、夏、秋三个季节,岛上葱茏黛绿,绚丽多姿。岛上动物约有150多种,其中鸟类约47种。 要探秘蛇岛的“奇”,先要要从黄鹂柳莺的“美”写起。 这是令七仙女也羡慕不已的一对枝头情侣。造物主把它们打扮得仪态万方:娇小玲珑的体躯,披着一身油光闪亮的淡黄色的羽毛,胸间却呈洁白如雪;上喙灰褐,下喙深红,两只滴溜溜转的眼珠间有一绺深黄色的长眉。在动物学鸟类中它们的学名叫黄鹂柳莺。它们的越冬地在云南、贵州一带,繁殖地远在内蒙古东北部的扎兰屯、满洲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当它们度过了一段最美好的生活、最活跃的时间后,本能促使它们不在南方久留与沉湎,启程北飞了。 越过福建、浙江这段路,是连绵不绝的丘陵地,到处有食可觅,有枝可依。特别是西湖边上这一排排由春风剪裁出新叶的翠柳,更令它们流连忘返,致使它们欢快悦耳的呜叫,成了西湖的一景——“柳浪闻莺”。 逗留数日之后。时令已过四月,它们又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行程。特别是当它们飞越黄海时,只凭嗉中为数不多的草籽充饥,真是筋疲力尽了。 它们看到了大海中一个绿色的小岛,于是就加速飞去,停落在一株刚抽嫩叶的栾树枝端。 “啾啾——”一只雌鸟还未整理羽毛,才发出两下叫声,突然,一段弯曲的树枝闪电般的伸直了,把它的头部咬住。黄莺稍有挣扎,大半个身子已被这段伪装的树枝吞了下去。雄鸟丧魂落魄地飞走了,离开这个可怕的境地,悲凄孤单地赶路。 这不是虚构渲染,更不是凭空想像,而是请教过鸟类专家和考察队员之后的忠实记录。这是在旅顺外海小龙山岛——蛇岛上经常发生的惨剧。 由于鸟类弄不清这个栖息之地为何如此危险的原因,同类和后代也无法吸取教训,忠告相传,所以千百万年以来,这种悲剧至今还在继续,而且将来也不会停止。 黄莺等过路候鸟,世世代代以不计其数的牺牲,换来了另一种动物的生息与繁荣,这便是这个奇岛上的蝮蛇。这种蛇是西伯利亚蝮蛇的一种,属爬行纲蝮蛇科(响尾蛇科),长60—70厘米,大者可达94厘米。蝮蛇头呈三角形,颈细,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的圆斑,腹灰褐,具黑臼斑点,捕食鼠、鸟、蛙、蜥蜴。蛇岛的蝮蛇头和牙特大,毒性甚烈,1克蛇毒液可毒死1000只兔子,3万只鸽子,0.1克可致人死亡。 长期以来,这个小岛被神秘的空气笼罩着,鲜为人知。一直到1957年4月,大连医学院教授、动物学家伍律为首的12人,对该岛作了一次全面考察之后,才拨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据1982年由北京、沈阳、大连等地动物学家组成的调查团清查,当时岛上存蛇l万条左右,每年产仔蛇近千余条。照这个增殖推理,现在岛上约有两万条以上的蝮蛇了。 盘踞着上万条蛇的一座小岛,在人们的想像中,必然是一踏上岛,映入眼帘的便是万头攒动的蛇群吧?其实远非如此。原来,这里的蝮蛇都非常善于伪装,不仅躯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酷似,连栖息的姿态也能模拟周围的物状。趴在岩石上,有如石头的裂缝,盘在树上酷似枯干虬枝,使人难于识别。只有经过一番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遍地皆蛇的奇观。 岛上的蛇一般不袭击人,只要不触犯它,即使离它很近也无害。另外,蝮蛇的特点是,判断周围环境不仅靠眼睛,还靠眼鼻之间的一个特殊器官——颊窝。颊窝状如漏斗,是一个灵敏度极高的热测位器,能察觉摄氏1%度的温度变化,所以,即使在漆黑的夜晚,蝮蛇也能准确地搜索和捕捉动物。人、鸟、兽顺风靠近它,立刻被它察觉。响尾蛇式导弹,就是根据“仿生学”的原理,模拟蝮蛇的颊窝构造研制出来的,在军事上应用广泛。P9-11 序言 大连市军旅作家陈明福的这部《沧桑旅顺口》,以军人特有的情感和军事学的思维,以厚重的历史感,翔实的史料,严谨的文风,细腻的笔法,真实再现了旅顺口一百多年的沧桑巨变,是作者奉献给社会的一个宝贵的文化成果和精神产品,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读了此书,那些逝去的岁月,又一一再现,在我的心中掀起层层波澜,既使我深受教育,又令我十分感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连人,我更增加了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大连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旅顺口历史悠久。历史上曾先后称为“马石津”、“都里镇”、“狮子口”等,明朝初年,改名为“旅顺口”。19世纪中叶,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震动了与世隔绝、固步自封的紫禁城。在李鸿章等部分“洋务派”的倡导、推动下,清政府开始注重海军和海防建设,经勘查,决定在旅顺建造船坞、炮台、码头、电报局等军事设施,使其成为新创建的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军港竣工后,旅顺口一时名播海外,被称为“东方第一要塞”、“世界五大军港之一”。 然而,在旧中国,旅顺口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不是骄傲和自豪,而是帝国列强的贪婪与争夺,是血与火的煎熬,是国家和民族的耻辱。1894年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海战中,显赫一时的清朝北洋舰队惨遭重创。日军随后在旅顺口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近2万无辜的人民惨遭涂炭。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和台湾割让给日本。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清政府交出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后,沙俄又依《旅大租地条约》,将旅大地区变成自己的租借地。1904——1905年,又爆发了日俄战争,两个强盗贪婪地为抢夺中国领土在旅顺口进行了一场恶战,旅顺口人民备受蹂躏和苦难。在随后的40年中,日本侵略者巧取豪夺,旅顺口人民所受的灾难笔墨难以尽书。 有人说,“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旅顺口记录了旧中国任人宰割、受人欺凌的斑斑血泪史。“旅顺口”三个字在旧中国一直像巨石一样压在中华民族仁人志士的心头。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英勇的旅顺口人民,自始至终表现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给入侵者以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旅顺口人民的斗争伴随全国抗日战争而迎来了伟大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2日,苏联红军进驻旅顺口,从此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统治,旅顺日人民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后来,又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去莫斯科与斯大林进行艰苦谈判,使旅顺口这个被闻一多老先生称之为“孤苦亡告”的“七子”之一,终于在1955年又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旅顺口与伟大的祖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已是一个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旅顺口: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改革开放跃上新台阶。2009年11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旅顺口区正式全面对外开放,开启了旅顺口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时代之门。目前已有日本、韩国、法国、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旅顺口区投资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更加繁荣。旅顺口凭借独特的人文资源,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这里得到弘扬。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等区内高等院校极大增强了旅顺口的科技实力和人才实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养老、医疗、失业保障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2009年,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8610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4920元;国防要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筑就了坚不可摧的海上钢铁长城。今天的旅顺口区正以全面对外开放为新起点,以率先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新目标,全面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努力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最翦沿和大连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增长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列宁说,“不能忘记过去,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很赞赏作者在《沧桑旅顺口》书中的一段精彩论述: 当流泪的河流上荡起情歌,当流血的土地上开满鲜花,当燃烧的沿海炮台渐渐成为斜阳衰草中的废墟,人们似乎已经有了遗忘昨天、遗忘苦难的理由,特别是沐浴在灿烂阳光下的年轻一代,不乏有人这样认为。 但是严肃的历史老人谆谆告诫我们:忘记昨天的人,必将虚度今天,失去明天。牢记昨天的苦难,抚摸身上的伤疤,才能珍惜今天的幸福,为更加美好的明天去奋斗。昨天,这部历史教科书绝对忘不得,更丢不得。 即将到来的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甲午惨败、割地赔款、日俄恶战、国土沦丧是导致这场伟大革命的直接原因。正如同盟会的发起人之一、革命先驱陈天华在《猛回头》歌中所呐喊的那样:“瓜分豆剖迫人来,同种沉沦剧可哀!太息神州今去矣,劝君猛省莫徘徊!”因此,《泛桑旅顺口》也是应时而出的研究中国百年屈辱史、觉醒史、激荡史、奋斗史的生动教材。 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善于学习和总结,缺乏理论指导,是难以崛起和成就大业的。从东方的直布罗陀、到焦土血港,从狼熊恶斗、到劫后新生,《沧桑旅顺口》让我们可以重拾那段饱含屈辱和血泪的记忆,重温旅顺口在社会主义新中国走过的光辉历程。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曾经的伤痛和苦难一去不返,但我们要永远铭记,只有国家强大,我们的民族才会赢得尊严;承载着新的期待与梦想的巨轮已经扬帆远航,我们必须砥砺奋进、携手同心,为建设更加秀美、和谐、繁荣的新旅顺、新大连而不懈奋斗! 后记 我为什么决心写一部真实且严谨的历史纪实文学《沧桑旅顺口》?说起来话长了,记得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友人陆其明同我交谈时说:“我就主张海军作家应多写海军、海防题材。苏联人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旅顺口》,轰动一时,然而丑化了中国人,伤害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中国军队作家为什么不能再写一部《旅顺口》?”他的谈话给我以启示,使我关注这个题材。此后,我从报刊中几次看到周恩来总理对小说《旅顺口》的评论与批判,受到深刻的教益与强烈的刺激,暗暗把写一部纪实文学《旅顺口》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决心在时间充裕、酝酿成熟时写一部大书。 1997年夏天,学苑出版社韩继忠先生专程来大连,约我写反映近代海战题材的书。他们酝酿已久了,没有找到合适的作者,我是原旅顺基地副司令陈志丰将军推荐的。我说:“他在我的家门口当副司令好几年。没有光临过我寒舍一次,也未过问缺不缺柴米油盐,干活的事倒想到我了,以后找他算账。”韩说:“老战友对您了解和信任嘛!” 当时,我正准备把“中华名舰系列”中的第二部《“中山”舰沉浮纪实》定稿,没有马上应允。但没过多久,学苑出版社社长孟白先生亲自来了。当我陪他观看旅顺日俄战争遗迹后,他对此书很感兴趣,说:您一定要写。交谈中他又有了新的更宏伟的计划:“除了旅顺口,还能写别的地方吗?”“有呀,沿海港口几乎都有过帝国主义入侵,发生过多次战争。”孟社长就果断地现场拍板:由您组织海军作者写一套反映近代中国海防烽烟的丛书,建国五十周年时出首批。 他们走后,我睡不着觉了。长途电话打了一个多星期,几乎找了能写纪实文学的所有海军作者,终于有了眉目。出版社雷厉风行,于1998年10月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了《中国近代海战场纪实》丛书编委会第一次会议,确定了作者和任务。这部丛书于2000年5月后陆续出第一版,共计十本,22万字的旅顺口篇《焦土血港》是最先出的。2003年,中央电视台军事部要摄取制一部反映旅顺口历史的纪录片,当编导人员见到我写的这部书后,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如获至宝”。他们以此书为重要依据,摄制了四集电视纪录片,其中有对我长达8分钟的采访。此片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学苑出版社的这套丛书于2007年7月再版。 2008年,当我写出了145万字初稿的《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后,心力交瘁,如释重负,本想在2009年“弛”一下。但在与大连作协副主席王晓峰先生交谈时他说:“《左宗棠全传》出后务请给我一部,我倒很希望你再写一部旅顺口的书。”原大连日报总编辑、大连市文化研究会会长郭东斌先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大连开放先导区总工会主席苗丰仁先生,慧眼识荆,认为面临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连,以先进的文化强市区,需要一部反映旅顺口悲壮历史的书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扩大旅顺大连在国内外的影响。当苗丰仁先生向旅顺口区委书记熊博力和宣传部长张守财汇报想法后,他们两位十分兴奋,全力支持,热情鼓励和支持我尽快写出此书。在多方面推动和促进下,我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从深层面上总结沉痛的历史教训、长国人志气和告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主要目的和动力,只争朝夕地苦干了一年,便写出了本书的初稿。本来,以“较着劲”的方式,与小说《旅顺口》一样,也分四部,书名也叫《旅顺口》。文友徐锦庚先生(人民日报山东分社社长)认为:宜加“沧桑”二字,才与书中内容更加贴切。此乃卓见,心悦诚服,便欣然采纳。 这里,必须说明,我能在一年内写出本书,一是有前面这本《焦土血港》为基础,更有十几年研究、积累旅顺口史料的准备。更重要的条件是:在大连地区,有多位对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作精心研究、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如大连民族学院原副院长关捷教授,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田久川教授、郭铁桩教授,原大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董志正先生,大连图书馆馆长张本义先生,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历史教授王维远先生和王真先生等等,我与他们都有“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编纂的洋洋几千万言的《中日甲午战争全史》、《甲午国耻丛书》、《日俄战争始末》、《日俄战争史料集》、《甲午旅大文献》、《日本殖民统治大连四十年》等,都是我现成的最好的教科书。我不懂日文,俄文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哪时能找得到这么多的珍贵的文献资料?现在我只是吃“现成饭”就行了。所以我确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写此书的。关捷教授还风趣地说:我们愿意让你踩在肩膀上登高!不过,我只是跑“接力棒”的第二棒。因为从浩瀚的史料中写一部纪实文学,只是向通俗化、大众化迈进一步,若要以更多的文艺形式来反映旅顺口百余年的沧桑史,有待文学艺术界的同行们齐心协力。 写成了这部有文有图的大书,需要感谢的人确实很多。居功首位的是现海军司令部参谋长苏士亮中将。他是我在驱逐舰部队工作时的老战友,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任旅顺基地参谋长,我要研究旅顺口,得走遍旅顺口的每个山头、各处战争遗迹,靠自备“ll号”不行,骑自行车也不行,更不待说还要长久住下,有吃有喝。基地的招待所和汽车连等都是他管的,一切给我安排周到。我就舒适地住进白玉山下当年俄军旅顺要塞司令部(现旅基第一招待所),其生活体验真是舒心极了。苏参谋长还同我开玩笑说:你是写作大腕,应支持你多写好书。我想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常作为腐败分子抓紧捞取的信条。如果将这句话看作手中之权,应不失时机的用在为国家和人民做好事,不失时机的支持干正经事业的人,则善莫大矣!苏士亮将军便是正确使用手中权力、为国家和民族做了好事的人。因为没有他一以贯之的支持,我便很难写成此部大书。辽师大郭铁桩教授除了给我提供大量资料之外,还给我扫描了几百张插图照片,用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大连图书馆冷绣锦女士为我提供了未曾翻译过来的重要的日文资料,辽师大王健女士则为我翻译,尤其是关于乃木希典的传记部分。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读完百万字初稿后,向作者提出了十分中肯的修改意见。经作者大刀阔斧删改后,责任编辑又对全书作了逐字逐句的推敲、修改。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劳表示诚挚的谢忱!曾在海军旅顺基地机关、部队工作十余年的原基地宣传处长、我的老战友雷雨云同志,对旅顺口这块饱受苦难的土地怀有特殊且深切的感情,读完本书的初稿后赋诗一首: 百年旅顺历沧桑,四野遍遗昔战场。 恨血碧土留罪证,北熊东狼逞凶狂。 山河沦丧缘落后,中华崛起赖自强。 凌云健笔著鸿篇,史鉴千秋誓不忘! 最令我崇敬、激动和感谢的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威名显赫的开国名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任职沈阳、武汉、济南三大军区,且唯一健在的1955年授中将衔(八大军区司令员)的百岁老红军,堪称“军魂”、“国宝”的曾思玉老将军,欣然挥笔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这五个大字,令军民振奋,欢欣鼓舞。同时,中共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夏德仁书记在百忙中为本书作了精彩的序言。夏书记对此书意义的阐述见解深刻,评价令我惭疚,对旅顺口的悲惨历史、回归祖国作了回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旅顺口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光辉灿烂的发展前景作了令人振奋的介绍,更为可贵的是,指出了《沧桑旅顺口》中所写的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使中国跌人了苦难的深渊,直接导致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团体同盟会的建立和辛亥革命的爆发。这使我想起了鉴湖女侠秋瑾“几番回首望京华,亡国悲歌涕泪多”,“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耻”,“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些诗句所洋溢着的炽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誓为祖国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是那样崇高伟大,那样感人至深!我们都应牢记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匹夫有责,各尽所能,以我们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和令世人感叹的业绩,告慰先人,激励后人。笔者虽已是年过七旬之躯,亦愿尽微薄之力。 陈明福 2010年8月于大连寓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