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学的魅力
分类
作者 金克水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学是古老文化和智慧的积淀,其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传承,且历久弥坚。国学的内蕴是丰富的,是博大的,其思想精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日我们再次品读,仍能发现诸多社会生活的支点。

本书从十方面讲述国学带给我们的启迪,这十方面分别是:成事之根本、心态之魔力、人性之弱点、处世之戒律、识人之秘诀、谋略之智慧、人格之境界、为学之要旨、口才之艺术、养生之心法。我们将国学中讲述这些道理的精彩丽句一一择出,加之释译,并结合具有启发性的哲理故事和真实生动的案例,让道理更丰满,更有指导性。

内容推荐

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启迪无疑是巨大的,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脚步匆匆的现代人已经很少有从俗务中逃脱出来,去品读“皓首不能穷”的原典的时间。所以,晦涩难懂且内容繁杂的国学原著并不太适合现代人,而经过挑选和解读,将经典细分的读本,反而让繁忙的现代人在茶余饭后能很快地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吸取其中无穷的智慧。

鉴于此,本书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众多国学经典中,选取了一些既有深刻道理,又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名句,并将其分类加以分析解读。同时,结合了具有启发性的哲理故事和大批真实生动的个人案例,经过适当地延展,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名句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述,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得到一种更为平易又不失深刻的感觉。

相信您在掩卷之余。不仅于无形中感悟到了国学的魅力,记住了更多的名言警句,还能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人生哲理,获得更多的思想启迪。

目录

第一章 成事之根本

 01.是金子终会发光,关键是如何成为金子

 02.没有好人缘,就难以成己之事

 03.只有经得起磨难的人,才担当得起大任

 04.持之以恒才会收获想要的结果

 05.失败了不可怨天尤人,当从自身找原因

 06.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07.能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08.任何成功都源于每一步的前进

 09.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0.再近的路程,不迈出脚步也不能到达

 11.能够扬长避短,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12.同心协力方能彰显合作的优势

第二章 心态之魔力

 01.不管哪一种快乐,都是值得赞美的

 02.福祸本相依,要看到表象背后的东西

 03.以成见观察世界,只能看到失去原貌的世界

 04.庸人自扰,只会被惶恐、忧虑耗尽精神

 05.不管困厄与显达,都乐观地面对它

 06.常怀宽容之心,才能做受人敬佩之人

 07.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08.正确对待得失,以平常心看待万物

 09.大度退让一步,矛盾自然缓和

第三章 人性之弱点

 01.不知羞耻,实为做人的悲哀

 02.骄矜是败事之因,谦虚是成事之本

 03.为人轻率则失根本,做事急躁则失主动

 04.祸莫大于不知足

 05.过多的欲望会遮掩人的性灵和智慧

 06.小聪明会掩盖大智慧

 07.好高骛远难成事,量力而为才聪明

 08.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后的答案

 09.与其玩物丧志,不如适可而止

第四章 处世之戒律

 01.过犹不及,万事皆有度

 02.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也别得罪一个小人

 03.功成身退,天之道

 04.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05.越俎代庖,费力不讨好

 06.骄傲自满招灾祸,谦虚谨慎保无虞

 07.坏事做多了,只能害人害己

 08.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09.低调做人,才能免遭嫉妒

 10.过于苛察别人,只能孤立自己

第五章 识人之秘诀

 01.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02.想要了解一个人,只需看他身边的人

 03.看人形貌,不如察其行为

 04.喜好决定着人的长短

 05.从声音和气息观察人的内心

 06.听其声也要观其色

 07.主动出击,从他的反应看修为

 08.观察一个人的短处,可以知道他的长处

 09.要知人之正邪,但观神之正邪

第六章 谋略之智慧

 01.假装示弱比故意逞强更有效

 02.战争的胜利,离不开战前周密的谋划

 03.作战贵在迅速,最忌持久

 04.百战百胜未必好,不战而胜最高明

 05.回避不是懦弱,硬拼也不是勇敢

 06.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07.学会左右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左右

 08.要避开敌人的锐气,也要鼓舞自己的士气

 09.利用间谍通晓敌情

 10.避开石头,打击对方的软肋

 11.敌方起内讧时,贸然出击不如静观其变

 12.虚而示虚,令敌生疑

 13.巧用反问计,让敌人钻进我们的圈套

第七章 人格之境界

 01.危难关头才能检验出一个人的品格

 02.君子处世,诚信为本

 03.有雄心壮志的人,志向是不会随便动摇的

 0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05.做个“大丈夫”,成为真英雄

 06.以力服人非真服,以德服人是诚服

 07.舍生而取义的高尚人格

 08.独处亦慎真君子

 09.只求尽忠国家,不争钱财多寡

 10.生命固然可贵,尊严更加重要

第八章 为学之要旨

 01.学思结合才能创造智者

 02.广泛地求教,就能从各种人身上得到启发

 03.培养学习的兴趣,才能学得深入透彻

 04.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才能学有所成

 05.以分析的态度求知,不可盲从书本

 06.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07.只有教与学同步,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08.学习方法很重要,方法对了才能事半功倍

 09.完全掌握了,真正弄懂了,才算学成了

 10.接近良师益友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

第九章 口才艺术

 01.会说漂亮话的人,内心不一定漂亮

 02.说话与做人无异,不可太文也不可太武

 03.说话要抓住关键,一语中的

 04.聪明人不会跟不适合讲话的人讲话

 05.言语有失是不可补救的

 06.忠言未必顺耳,顺耳未必忠言

 07.做事要合乎缓急,说话要合乎道理

 08.善意的语言暖人意,伤人的话语寒人心

 09.当言则言是智慧,适时沉默亦智慧

第十章 养生之心法

 01.医食同源,饮食得法很重要

 02.君子三戒,亦是养生三戒

 03.养生必先养心,养心莫大于寡欲

 04.顺其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05.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乃健康之本

 06.饮食没有节制,疾病就会尾随而至

 07.养生必先养德,大德方得其寿

 08.色是刮骨钢刀,应有所节制

 09.心情舒畅多添寿,郁郁寡欢命不长

试读章节

这句话的意思是: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说明众望所归,人心所向,才是成就大事业的根本条件。因为人多力量大,孤家寡人是很难成事的。所以聪明人都知道,要想干成一件事,就必须获得与此相关的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的人们的接纳和认同,也就是获得人心的支持,逆历史潮流而动,冒天下之大不韪,其结果一定是可悲的。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刘备,就很懂得获取人心的道理。关于他还有一句俗语:“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这说明,刘备善于征得人心,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事。这里只叙述一下刘备与刘璋的“涪关宴”。

据《三国演义》的描写,刘备进入西川后,同刘璋在成都以北的涪关相会。会见之前,庞统对刘备说:“来日设宴,可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宴上杀之,一拥人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庞统的这个策略,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可行的。杀掉了西川首脑刘璋,使西川上下陷入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状态,一鼓作气,乘胜进兵,一举拿下成都,可以大大加快入主西川的进程。

但是,刘备却不以为然。他对庞统等人说,刘璋和我“同宗”,“不忍取之”,第二天的宴会上,与刘璋“情好甚密”,没有一点儿动手的意思。庞统急不可耐,派魏延登堂舞剑,乘势杀死刘璋,蜀将张任见势不妙,挥剑奉陪,在这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下,刘备大怒,拔剑而起,力喝群雄,制止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涪关宴上杀死刘璋,乘势夺取成都,易如反掌,刘备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刘备入川时说的一段话,道破了其中的秘密。他说:“今与我水火相攻者,曹操也。操以急,我以宽;操以暴,我以仁;操以谲,我以忠;每与操相反,事才可成。若以小利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这就是说。刘备想在天下树立起一个宽仁忠厚的人主形象,和曹操的残忍狡猾形象相对应,征服人心,号令天下。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刘备坚信不疑的哲学。就入主西川而言,如果采纳庞统的意见,于宴席上杀死刘璋,很可能失去西川大众的人心,为建立西川这块根据地造成诸多不利条件。因为,虽然刘璋“禀性暗弱,不能任用贤人”,把四川搞得一片昏暗,“人心离散,思想明主”,但人们对刘备还不了解,究竟是不是明主,还不清楚。在这种恩信未立的时候,贸然杀人,只能让人把自己和曹操归类一处,“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得不偿失。为此,他决计不杀刘璋,反倒装出一副情投意合的样子。

可见,刘备不杀刘璋,并非不想,而是不敢。这是出于政治的考虑,是为保证征服人心的大局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后来,刘备受刘璋之请,前往葭萌关抵御张鲁,他借此广收民心,然后,又以“回荆州”为名,向刘璋借兵借粮。当刘璋只借给他“老弱兵四千,米一万斛时”,刘备发现借机发难的时机已经成熟。不禁拍案大怒:“我为汝御敌,劳心费力,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这样,“名正言顺”地和刘璋闹翻,争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刘备对人心的认识和追求,说明他确实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由此也可以知道,在英雄并起,豪杰如林的东汉末年,刘备以微薄的家底不断发展壮大,最后与强魏悍吴并立而三,绝不是偶然的。

人是群居的物种,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比不上集体的力量。所以“人和”不仅适用于政治,更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其实所谓“人和”,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人缘”。古往今来,凡是有大作为者,无不是以人和为本,努力建立自己的人缘,来开拓自己的事业的。没有“人和”的意识与行为,没有一个好的人缘,不懂得团结众人,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台湾作家刘墉曾说:“一个人人缘不好,大小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做,能力再强,又能做多少事?你的素质再高,如果只是将本身的能量发挥出来,不过能比常人表现得好一点而已;如果你能集合别人的能量,就可能获得超凡的成就。”

正因为如此,有好人缘者在社会上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公司在招聘高级管理者时,要考查他的人际关系,没有好的人缘,能力再强,不能录用。如在人际关系上有超群的能力,有非常好的人缘,其他条件可以放宽。

莫洛是美国摩根银行的股东兼总经理,年薪高达100万美元。其实他以前不过是一个法院的书记,后来做了一家公司的经理,他诚信待人,人缘极佳。他之所以能被摩根银行的董事们相中,一跃而成为全国商业巨子,登上摩根银行总经理的宝座,据说是因为摩根银行的董事们看中了他在企业界的盛名和极佳的人缘。好人缘给莫洛带来的是地位和事业的成功,给公司带来的是良好的经营业绩。

所以,欲成大事者,要有“人和”意识,懂得为自己赢得一个好的人缘,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成功路上获得更多的帮助。P5-7

序言

2010年4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的相关单位和南昌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学论坛上,南昌大学国学院院长程水金指出,“学习国学对个人来讲是培养君子人格,对社会来讲,是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可见,国学之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国学知识博大精深涵盖了为人、处世、生活、修身等内容,比如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是讲养生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讲为学之道的;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是讲人性的弱点的;苟子的“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是讲识人的;庄子的“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是讲心态的;孙子的“兵者,诡道也”,是讲战争谋略的……国学穷极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很多人在“泛学”之后,将国学作为学习目标的重要原因。

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启迪无疑是巨大的,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脚步匆匆的现代人已经很少有从俗务中逃脱出来,去品读“皓首不能穷”的原典的时间。所以,晦涩难懂且内容繁杂的国学原著并不太适合现代人,而经过挑选和解读,将经典细分的读本,反而让繁忙的现代人在茶余饭后能很快地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吸取其中无穷的智慧。

鉴于此,我们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众多国学经典中,选取了一些既有深刻道理,又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名句,并将其分类加以分析解读。同时,结合了具有启发性的哲理故事和大批真实生动的个人案例,经过适当地延展,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名句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述,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得到一种更为平易又不失深刻的感觉。

相信您在掩卷之余。不仅于无形中感悟到了国学的魅力,记住了更多的名言警句,还能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人生哲理,获得更多的思想启迪。

到那时候你就会发现,国学并不遥远,它与我们当下生活息息相关。正如于丹教授所言:“那温暖的气息便流荡在心灵,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失落甚至绝望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文化就是拯救自己的一种力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