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群体生活能不能离开政治设施,我们能不能拥有完全没有暴力的社会生活,如果说国家的暴力本质不符合人类的基本道德诉求的话,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人类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组织起来?几乎是从公元前的时候,思想家们便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尝试着对于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在东西方的思想文化史上,这也是一个能够引起思想家的共同兴趣的问题。无论是什么流派的思想家,都必须对于这一问题作出回答。也正是在对于这一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上,我们能够看到思想家各自相异的道德境界。可以说,面对这个问题,在每一个思想家那里,都有一个用纯思的逻辑建构起来的精神家园,在这一意义上说,托尔斯泰的《天国在你心中》为我们提供的也是这样一个家园。
一本书的命运往往暗示着它的力量,这本由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天国在你心中》恰巧便是一个例子。它的命运多舛。诞生之初,便遇到沙皇当局的封杀,即使凭借作者托尔斯泰世界性的声誉,也不能使之顺利付梓,其原因在于个中所包含的对旧时代政治权威的颠覆性的爆破力。于是《天国在你心中》以手抄本的形式曾广泛流传于旧俄时代。作为作者仅有的一部思想自由性质的著作,作品中充溢着对弱势者的人道关怀、对政府措施的神圣规约合理性的质疑、对人民的权利与义务界限的讨论;当然,还有对公民不服从、良知的拒绝等后世话语预示性的诘辩。这些文字即使在今天拾起,依然如同昔日一样崭新。
译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基督教的本旨已经宣示了不以暴力抵抗恶人的信条。至今它仍然通过少数人在宣示着
第二章 教会与非基督徒的不抵抗宣言
第三章 基督徒的误解
第四章 科学家的误解
第五章 我们的生活与基督教意识之间的矛盾
第六章 我们社会中的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
第七章 强制性兵役的意义
第八章 不用暴力抵抗恶人的教义为人们所接受的必然性
第九章 接受基督教的人生观,把人从异教徒生活方式的苦难中解脱出来
第十章 国家暴力无法消灭邪恶。人类的道德进步不仅需要认识真理,而且也需要建立公意
第十一章 基督教的公意已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复苏,它将不可避免地终结以暴力为基础的现实生活秩序。那将是何时?
第十二章 结论:忏悔吧,天国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