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绝色容颜的她被迫进入深宫,期间遭遇重重阴谋与情劫。皇帝、王爷、恋人,周旋在三个男人之间,她渐渐迷失。直到最终沉溺于英俊帝王的宠溺时,却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逼她沉沦于罪孽的不归路……
且看一名奇女子如何宠冠六宫,颠倒乾坤。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胭脂乾坤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莎罗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拥有绝色容颜的她被迫进入深宫,期间遭遇重重阴谋与情劫。皇帝、王爷、恋人,周旋在三个男人之间,她渐渐迷失。直到最终沉溺于英俊帝王的宠溺时,却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逼她沉沦于罪孽的不归路…… 且看一名奇女子如何宠冠六宫,颠倒乾坤。 内容推荐 皇后猝死,繁华中宫沦为迷雾重重的迷宫。究竟是欲望滋生罪孽,还是错爱葬送红颜?而谁,又是血色宫墙下,最后一抹胭脂明媚?且看一名奇女子如何宠冠六宫,颠倒乾坤。一场爱恨交错的乱世之恋,一场宫闱深处的华丽厮杀,揭开南北朝一段旷世秘史,演绎北魏末代太后一生的悲欢浮沉。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雪笼大地香魂旭 第二章 宫闱深深深几许 第三章 一朝选在君王侧 第四章 珠帘不卷夜来霜 第五章 真成簿命久寻思 第六章 春意阑珊暗潮涌 第七章 何须浅碧深红色 第八章 君恩如水向东流 第九章 困兽犹斗恨难平 第十章 暗设毒计除政敌 第十一章 洛水湛湛弥岸长 第十二章 争夺太子风波起 第十三章 秋霜过后断人肠 第十四章 万叶千声皆是恨 第十五章 一笑春光无寄愁 第十六章 遗恨长生魂梦断 第十七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 终章 三十年来梦一场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正始四年(507年)的这个冬夜,洛阳城下了北魏建都以来最大的一场雪。 漫天纷飞的雪花,缭乱地飞舞在漆黑的天幕。未及拂晓,官道上堆起的积雪就足有几尺厚,一片纯白笼罩了整个世界,为恢宏壮丽的都城平添了几分难得的萧瑟。 清晨,哀沉的钟声从皇宫里悠悠传出,皇后于氏崩,举国大丧。 此后皇宫内外,到处都是素白重孝,墙壁、屋顶、宫匾,满眼挂着、悬着触目的白。上至九五至尊的帝王,下至宫女太监,一个个都身披孝服,宛如一些白色的幽魂飘荡在重重宫宇之间。 雪依然不停地下着。 这晚夜幕降临,所有的光明都被黑暗吞噬,天空像是被装进了一个黑暗的陶罐,没有星月,也透不出一丝空气,变得狭窄而压抑。于皇后的灵堂内更是处处透着逼人的寒意,巨大的黑漆棺陈放在灵堂中央,幽暗的光影中,如同一艘正缓缓驶向冥府的大船。 棺前是铺着白缎的长型供桌,桌两端各放一对白烛,中间如小山般堆起蓝黄红白黑五色纸钱,和茶饭、面食等各式供品。 四周寂静得可怕。 突然,不知哪来的一阵风,吹得白烛上的火苗不停的摇晃,也晃出供桌下蜷缩着的两个白影子,原来是为皇后守灵的两个小太监。 也许实在受不了这死一般的寂静,其中年纪稍小的那个伸手捅了捅身边的同伴:“喂,你听说了吗?这二天有人在万寿宫见到皇后娘娘了,就站在她死的那张凤床前,披散着头发,七窍都流着血……大家都说她是被人害死的!” “你不要命了是不是,小心被人听见!”另一个小太监马上捂住他的嘴,“皇上就是查不出真正的死因,一怒之下才让万寿宫里所有的活人都陪了葬,你还敢再提这事?” “你以为不提这事就一定能活,这几天,宫里莫名其妙又死了好些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咱俩头上了,依我看,这宫里肯定是出厉鬼了!” 两人正小声嘀咕着,突然一阵阴风袭来,供桌上两支白蜡倏地被吹熄了。 两名小太监立刻吓得惊叫起来,本能地抱作一团,瑟缩颤抖着。 灵堂外的雪光反射在他们脸上,竟比死人还要苍白。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诡异的黑影无声无息地钻进灵堂。 他们同时察觉到异样,都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 那似乎是个女人的影子,一个长头发的女人。 她的脸庞覆盖在巨大的阴影中,使人辩不清模样,只看到一头散乱的长发蓬松垂地到脚踝,覆盖着夜风中如魂幡一样飘舞的白衣。 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 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透过死寂的空气缓缓地弥漫到两个小太监的脸上,明明是大雪纷飞的隆冬时间,他们全身却完全被冷汗浸透。 一步、两步……白影子似飘非飘地朝灵堂深处游移,枯槁的身影倒映在灰白色的地面上,起伏变化着,令人毛骨悚然。 与此同时,空旷的灵堂里回荡起一阵似有若无的笑声,诡异,阴冷,而且感觉不到一丝温度,就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一般。 两个小太监吓得魂飞魄散,再也顾不得许多,连滚带爬地逃出灵堂,一路上喊着:“鬼啊!闹鬼啦……” 白影子望着他们狼狈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依然幽幽地笑着,同时,伸手抓起供桌上的供品,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二 似乎就连上苍也在为皇后的薨逝哀伤,大雪依然持续不停地下着,雪势忽疾忽缓,天色也说变就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寒风瑟瑟,飞雪飘然,密密地,恰似春末的梨花,又似乍起的烟雾…… 转眼过了半个多月,乙巳日这天,雪终于停了,久违的阳光透过薄云淡淡地撒向大地,使繁华的洛阳城稍稍恢复了往日的明媚生机。 城郊的瑶光寺在这个雪后微晴的清晨也显得格外热闹。 寺前广场上挤满无数的辇车,有长檐车、皂轮车、油幢车……车身装饰的各色宝石、彩漆在阳光下闪动着耀眼的光芒,车前更是站着许多锦衣华服的身影,一个个伸长脖子,似乎正在翘首期盼着什么,就连一年中最盛大的浴佛节都没有这么热闹的景象。 也正因为寺院广场异常的拥挤,此时,广场外宽阔的御道反倒显得冷冷清清,好半天,才见一辆华丽的马车从远处缓缓驶来。 然而,它不经意的出现,竟也立刻成为一道风景。 宽大,耀眼。 这是一辆气势非凡的马车,紫金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放射出无尽的高贵与庄严,大颗洁白的珍珠整齐地垂挂在车门前,一看就知道不是平常人能够享受的尊贵之物。 或许,也是被寺院前不同寻常的景象吸引了注意,车子在正对寺门的路中央停了下来,透过珠帘,依稀可见里面坐着一个巍然的身影。 “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一个慵懒中透着傲气的男声从车里飘了出来。 跟车的仆从立刻飞奔过去询问,不一会儿,就见他气喘吁吁地跑来回报道:“爷,今天是武始候胡国珍亡妻的祭日,他的女儿胡仙真要来庙里为母亲超度。” “一个候爷的小姐来庙里超度,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跟着来凑热闹?”车里又传出微诧的声音。 …… P5-7 后记 《胭脂乾坤》是我创作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写的是北魏胡太后的故事。从第一次在《魏书》中看到关于这个女人的记述时,我就已经被她深深地吸引。 也许是自身女权主义情结的影响,我对历史上的强权女性有着格外的关注和兴趣。然而,和其他强权的女人不同,这位太后不仅强势,同时也是一个极度虔诚的佛教徒。如果稍稍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佛教提倡的是避世修行,脱离六道轮回,正如同一时期的达摩法师在南朝梁武帝的一场宫廷法会中所说的那样:心性即是佛性。心性之外没有实性。心性之外一切皆幻,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涅本身即是一种心灵状态,明见你自身的真实佛性,明见了你就是佛陀,你就不会犯下罪孽…… 也就是说,善也好,恶也好,本质都是虚幻,都不是实性!人生一世,无论再大的权势,到最后都会归于尘土。从这点来说,帝王与平民,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胡太后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佛教氛围的家族,她的姑姑是正式出家的比丘尼,她的父亲晚年甚至因为参加佛诞节,在佛像前站了整整一天因过度劳累致死。她又怎么可能对佛教的教义陌生呢?更何况,她当权之后,大肆兴建佛寺,积极弘法,都是她信佛的证明。 我好奇的地方就在于,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如何能够走进权力的旋涡,并从原本属于男人的朝廷中抢过政权,一步步成为北魏王朝最高的执政者。 她的身上有太多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这些矛盾,让我无比渴望地想要走近她,看一看这位历史上的奇女子心底真实的想法。 一直不喜欢史书里以教条似的文字,定义一个历史人物的本质。功与过,善与恶,真的是寥寥几句就可以说得清楚吗?更何况,被记录者还是一位女性。这样从男人所书写的历史中脱颖而出的女性,必定是辉煌的、闪光的!且不论她包养男宠,耗费国库大肆兴佛,历史上有几位帝王在执政时期不是后宫佳丽三千,又有几位不是广修园林宫殿,寻欢取乐……偏是到了一个女人这里,就成了凶淫弄权,肆意挥霍! 也许错就错在,北魏在她手中遗失了政权,走向衰败和分裂,否则在她三朝之前的冯太后,身后的争议并不比她少,却成了谥号“文明”的一代贤后。但是她,千百年来却背负着胡“灵”太后的谥号,所谓“灵”的意思,大约是在位时任性胡为,不能见贤思齐,不能很好地管理国家,或是迷信鬼神而没有采取长治久安的措施等等,总之,历史上被谥为“灵”的统治者,没有一个是英明能干的,如晋灵公、汉灵帝…… 可是,也不要忘了,正是这个女人,在后宫所有后妃都不敢生养的情况下(按照北魏惯例,为防妇人干政,立太子时必杀其母),大声喊出:“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也?” 尽管后世很多人评论,这正是她的高明之处,也是野心勃勃的显露,可是一个真正的野心家能够做到连性命都不顾地去赌自己的未来吗?如果连性命都失去了,野心留着又有何用?更何况,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她真的预知皇帝会在她诞下皇子后留存她的性命,废除北魏自开朝以来就一直延续的祖制吗? 帝王的薄幸与自私,即便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读起古籍,恐怕也是多有感慨的吧?! 除此之外,她“临朝听政”达十三年之久,“位总机要,手握王爵”,本身就不是一段轻松的历程。而且,在她当政很长一段时期内,一切政务都亲手批阅,也施行了不少仁政,而真正导致北魏衰败的,很大程度是由于正光四年(523年)爆发的北方边镇人民的反魏起义,史称“六镇之乱”,这场大乱在宣武帝,也就是她的丈夫在位期间就已经留下了隐患。 至于把亡国分裂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兴佛、包养男宠,是否也有失偏颇了一些? 说到男宠,也不能不提她写给情人杨白华的一首诗,这个男人据说是北魏有名的美男子,曾经与她有过一段情,后来却不堪于政治宫廷的压力,离开洛阳,叛逃到当时与北魏对峙的南朝。 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 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 秋去春还双燕飞,原衔杨花入窠里。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常被作为北朝的代表作品加以介绍,暂时放下它的文艺价值和历史价值不说,至少在这首诗里,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脱去朝服,居于深宫中的女人落寞的心境。她的丈夫死了,最爱的情人也死于政治谋杀,唯一的儿子与她日渐疏离,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纵然她拥有着号令天下的权力,生命中还剩下什么呢? 那个时候的女性,本身可以选择的,已是太少太少了。 她干涸的心田需要情感来滋润,空虚的精神也需要温暖来充实,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 因此,在我的小说里,我将她写得很美,美得让男人一见倾心,美得如一汪清泉,有着清澈见底的气质。或许,这纯粹只是一种个人的臆想。又或许,她在历史上,真的是那样一个让人鄙弃的女人。可是,这些都不重要,小说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作者圆梦的过程。只要这个梦,是你所喜欢、沉醉的,也就够了。这是一次有趣的经历,同时,还是我第一次尝试此类题材。之前我的创作都是以青春或者都市题材为主,不过,写宫廷文显然要比现代题材累多了,因为要考虑情节冲突、历史背景、服饰、民俗…… 我个人不喜欢那种虚构的架空文,虽然不受历史局限可以任意发挥,但太虚。还是真实的历史比较有质感,而且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曾经真实存在的人物,透过他们,是可以反思我们自己的。在写作的进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因此,我相信,当我完成这部小说,告别了她,进入下一个故事的时候,一定会变得更加成熟,能做得比前一次更好! 莎 罗 2009年3月1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