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中论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于200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的课题开展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8~13岁的儿童及他们的父母或其他长辈。结果发现有超过一半孩子在餐桌上挨过父母的批评,而从未在吃饭时挨过批评的小学生仅有43.2%,中学生仅占29.2%。由此可见,家长在餐桌上批评孩子在许多家庭里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由于工作繁忙,很多父母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于是一日三餐往往就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他们经常把餐桌当做了教子课堂,往往饭碗一端上手,便开始训斥孩子,不是对孩子学习成绩不满意,就是对孩子的毛病、缺点和错误一通批评,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出气筒”。但家长们并没有想过,在孩子就餐时批评孩子,会对他们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之所以反对在餐桌上批评孩子的原因,在于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他的就餐情绪。人情绪的好坏对胃肠的消化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大脑会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形成食欲不振、厌食、消化功能紊乱等现象。特别是孩子对家长的批评有抵触和反感情绪的时候,他们更是会找各种借口结束这一餐的进食,离开这一受批评的环境,而那样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进食量和进食质量。
饮食真经
人就餐时,中枢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适度兴奋,消化液开始分泌,胃肠就开始蠕动,出现饥饿感。食物进入胃肠道后需经过消化液的作用并通过肠壁吸收其营养成分,每当就餐时,消化腺就会分泌消化液,而这个消化过程是一个在大脑神经支配下的条件反射沽动。
我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碰见过这样的现象:我们在吃饭之前,并不觉得很饿,但是如果知道了准备开饭或有人喊“吃饭了”,就会忽然间发现自己确实饿了,这其实就是大脑神经控制下的人体条件反射的结果。如果这时遭到大人的训斥、打骂,已经兴奋起来的消化腺就会受到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就会大大减少,即使食用了充足的食物,也不能得到充分消化,难于吸收。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孩子厌食、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最终引起疾病。我们也经常见到孩子被训斥得伤心掉泪,边吃边哭,很容易在抽泣时将食物咽到气管中去,引起孩子呛咳、呼吸受阻,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孩子的心理状况远没有成年人那样成熟,十分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家长在孩子就餐的时候,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进餐气氛,使孩子充分吸收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是孩子安心进餐的一个重要环节。
饮食宝典
当孩子有过错时,父母应多鼓励,少批评,要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切忌迫不及待地在吃饭的时候责备或打骂孩子。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让孩子愉快地就餐。只有全家在平和、宁静的气氛下进餐,父母们辛苦做出来的饭菜,才会起到有益于孩子身心的作用。而不是要把全家就餐变成“孩子过错出气会”、“孩子自我检讨会”。P70-71
为提高公众的营养健康意识而策划拍摄的营养知识普及系列专题片《吃得好,长得好》自从在一些地方电视台开播以来,受到了很多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有的观众来电询问是否有相关的书籍出售,我们总是回答“没有”。次数多了,由不住就动了将节目整理成书的念头。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对栏目内容进行重新整理和丰富,把一些局限于节目时间而无法详细说明的营养知识补充进来。一举两得,不亦善乎?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倾注的心血越来越多,但是学校中的“小胖墩”和“豆芽菜”的比例还是逐年升高。根据某权威机构对50所中小学的6万多名学生进行监测发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4.78%,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为17.17%。可想而知,全面普及中小学营养知识迫在眉睫。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我国儿童存在着严重的营养问题,其中营养失衡、营养不良、运动能力下降等导致的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肥胖等问题日益严重,儿童的营养健康越来越引起家长及社会的关注。儿童营养状况是衡量人群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儿童营养状况也是人口素质的基础,国际上除了对膳食营养的缺乏与否进行监测外,均以儿童营养状况作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予以关注。儿童处在长身体时期,有其特殊的营养需求,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在营养健康方面存在很多误区,进而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吃得好,长得好》一书是继卫生部发布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之后,专家委员再次联袂巨献,专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制定的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针对儿童、青少年在身体快速增长时期的饮食,提出了四点要求: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避免盲目节食;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每天进行充足的户外运动;不抽烟、不饮酒。《吃得好,长得好》一书遵循此四点要求,更加具体、详尽地阐明儿童、青少年如何吃得好,长得好。
儿童的茁壮成长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上至国家,下到个人。对我们的国家来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希望;而对我们个人来说,孩子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爱的结晶,是从初为人父或始为人母之时就开始的牵挂,他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热切的期望。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他最宝贵的时光里,“吃得好,长得好”,无饮食过多之忧,无营养缺乏之虑,健康成长,一生受益。这,也是本书勉尽微薄的意义所在。
在此,感谢本书的健康大使——杨宏基、陶玉玲、李永波、姜洋、王亚彬、贾妮妮、朱铁、崔奕、杨洋、曹雪、霍耀飞、李静及有关人士的热情支持。
《吃得好长得好》一书,是陈君石、葛可佑、杨月欣、杨晓光、张国雄等五位营养学家通过长期实践,运用他们的智慧,根据营养学原理,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营养现状而制定的平衡膳食指南。
内容针对中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营养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对吃什么食物好,怎么吃才能保证中小学生身体良好发育,也提出了中肯的指导建议。
专家特别指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时期,是他们体格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学习和掌握平衡营养膳食、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避免因不合理膳食和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相关疾病的发生。
本书权威严谨、家用有趣、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覆盖全面,是一本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圣经”。
卫生部发布中国营养学会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之后,专家委员再次联袂巨献,专为中国儿童、青少年制定的膳食指南。
《吃得好长得好》一书,是陈君石、葛可佑、杨月欣、杨晓光、张国雄等五位营养学家通过长期实践,运用他们的智慧,根据营养学原理,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实际营养现状而制定的平衡膳食指南。
内容针对中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营养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对吃什么食物好,怎么吃才能保证中小学生身体良好发育,也提出了中肯的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