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刚的《理想人格的追寻——论批评家李长之》引人注目地提出李长之是20世纪中国最富于独创性及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的新观点,足以令人对这位一度被遗忘和忽略的大批评家刮目相看。该书以理想人格为焦点。去透视李长之在美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学批评和画论批评诸领域的骄人实绩,其分析的重点在文学批评这个李长之最擅长和成就最大的领域,他如何把时代文化精神的重构、作家审美人格的探究以及文学本文语言的诗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对渴望成为文学批评家的年轻朋友,这显然是一部及时的书。
本书标举“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把李长之的批评理论置于中国文化现代性演进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探寻其文化根源,品评其文化意味,坚持诗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双重视点,从而走出了“就诗学谈诗学”的传统窠臼。同时首次尝试对李长之的美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学批评和画论批评做通盘的综合研究。力图从古代士人理论人格建构的独特角度切入,对李长之极有价值但却湮没已久的中国古代画论,进行再度发掘、阐释。
《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总序
引言
第一章 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渊源
一 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发展演进
二 李长之理想人格概念的中西思想渊源
第二章 追慕“完人”理想——论李长之的德国美学批评
一 温克耳曼批评
二 康德批评
三 洪堡批评
四 “完人”理想
第三章 反省“五四”与回眸孔子——论李长之的文化批评
一 李长之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省
二 评李长之的孔子理想人格论
第四章 人格与语言的交响——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方法与实践
一 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方法
1.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体验维度与文化维度
2.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语言维度与核心命题
二 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实践
1.《鲁迅批判》
2.《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3.《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4.其他:古典文学名著鉴赏与现代文学书评
第五章 中国古代士人理想人格的追忆——论李长之的画论批评
一 李长之与中国古代画学的体系化理论建设
二 李长之论中国画与中国古代土人理想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