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生动形象的企业选人指南!一本所有求职者的面试圣经!
在一次意外的应聘中,黄山阴差阳错地进入了3W公司的HR招聘小组,和他一同进入的还有一个女孩。让黄山始料不及的是,上班第一天上司告知两个人要直接PK,试用期过后只能留下一人!
一场明争暗斗开始了,结果却出乎黄山的意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招聘内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仁胜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本生动形象的企业选人指南!一本所有求职者的面试圣经! 在一次意外的应聘中,黄山阴差阳错地进入了3W公司的HR招聘小组,和他一同进入的还有一个女孩。让黄山始料不及的是,上班第一天上司告知两个人要直接PK,试用期过后只能留下一人! 一场明争暗斗开始了,结果却出乎黄山的意料…… 内容推荐 在一次意外的应聘中,黄山阴差阳错地进入了3W公司的HR招聘小组,和他一同进入的还有一个女孩。让黄山始料不及的是,上班第一天上司告知两个人要直接PK,试用期过后只能留下一人! 一场明争暗斗开始了,结果却出乎黄山的意料。黄山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天赋,很快适应了这份工作,并跟着上司到南方人才市场参加了一次正式的招聘大会。他不仅了解到招聘中的诸多规矩,还意外获知了一些招聘的内幕。 招聘结束,公司酝酿了一次加薪,恰恰是这次加薪弄得整个公司人心浮动,怨声载道。黄山受公司委派做说服解释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对黄山的成长帮助多多的一个同事却因此离开了3W公司。在离别酒会上,黄山突然觉得前途渺茫:是走是留,已经身不由已…… 目录 楔子 1.初涉职场,半是兴奋半心酸 2.南下广东,意外进入HR 3.人职报到的第一天 4.上班伊始的培训大会 5.晴天霹雳,想留下来就得先接受PK 6.一名新员工失踪了 7.尚未PK,岂料已先输一城 8.心平气和,真才实学大丈夫 9.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10.多劳多得是良方 11.惨淡的第一次任务 12.PK路上峰回路转 13.桃花盛开的方刚 14.无厘头夭折的面试 15.吴晓声成功了 16.“莫须有”的竞争,柳暗花明的“初恋” 17.方刚的叮咛 18.招聘不过是“望、闻、问、切” 19.令人魂牵梦萦的初次招聘 20.老马的点兵择将 21.筛选简历 22.做一份好的简历 23.想走后门的表妹 24.“虚位”以待 25.挑简历,练眼力 26.王脂肪的招聘动员大会 27.招聘前夕 28.最初的梦想 29.拉大旗,唱大戏 30.华丽丽的现场招聘 31.巧遇三福 32.非智力型测试 33.阴沟里翻船的王脂肪 34.成也酒席,败也酒席 35.王脂肪的校园招聘 36.调薪 37.员工问卷调查 38.《多加了三五块》 39.皆大欢喜 40.路漫漫其修远兮 附录一 优秀简历必备的八大要素 附录二 简历模板的设计 附录三 三十六个面试小贴士 附录四 七十二个面试中常见问题及回答思路 后记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敲门砖 试读章节 我的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正宗的工学学士,与人事这一块其实一点都不搭界,但在当年面试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整个职业生涯。 N年以前我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国家已经不包分配了。 我曾开玩笑说,大学生像一棵白菜,在一个大棚里生长、成熟,过去包分配的时候,不管白菜长得好不好,都会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再根据白菜的质量进行分配:哪些是晒白菜干的,哪些是生吃的,哪些是做酸菜的,等等。而现在呢,白菜同样还是白菜,种的时候也还是都在大棚里,可白菜长大之后呢,就得自己去找出路了——供销社已经不存在了,你要是没能力自己销售自己,那就等着烂在地里吧。 正因为如此,我们原本四年的教学计划,普遍都被压缩成了三年半,剩下的半年干吗呢?去找工作——自己的媳妇儿自己娶,老爹已经不管了。于是从每年的10月份开始一直到次年的整个上半年,各路找工作的大军都蜂拥而出,像一条条饥饿的猎狗四处寻觅食物的气息。 我与我的朋友们自然也不例外。 10月份的时候,我们当中已经有人在蠢蠢欲动了:有关系的托朋友、找熟人;没关系的上网投简历,参加现场招聘会。那个时候,学校里的逃课现象很严重。我记得最夸张的一次要算我们的《理论力学》大班课,100多人的课堂只去了8个学生,任课的老教授走进教室一看,长叹了声,朝我们挥了挥手,就自顾夹着书走了。当然,逃课的原因决不仅限于找工作:在宿舍睡觉的,上网打游戏的,抓紧时间谈恋爱的,不想听课情愿在图书馆里发呆的……可谓应有尽有。但不可否认,因为找工作而逃课的人肯定占了不小的比例。 到了12月份,不少人已经把工作定下来了,条件好的去了广东、上海,条件次点儿的窝在老革命根据地江西。 我当时由于没路费(上学四年耗了家里那么多银子,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了),加上我在南昌的叔叔说他们公司正在搞一个工业园,说不定有机会,于是就没怎么行动,只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并去南昌的一些招聘会闲逛了几次。 但等到来年1月份的时候,工业园还是杳无音信,眼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都把工作定下来了,我也开始焦躁起来,在宿舍里实在窝不住了,于是就计划着出去一趟。 地点选择了浙江杭州,刚好和我同去的一个同学的妹妹在那边打工,自己租了房子,我们过去可以睡他妹妹的房间,他妹妹和姐妹们回厂里睡。于是我们一人拖了个箱子,里面装着两套换洗衣服、一叠连夜打印出来的简历,毫无目的地杀向杭州。 到了杭州才发现,像我们这样新鲜出炉的毛头小伙满大街都是,而有经验的求职者就更多了。武林广场旁边人才市场的招聘大厅被求职者挤得水泄不通,我们把简历递过去后,招聘人员基本上一声不吭就随手把简历放在旁边了。 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另辟蹊径——找那些街头信息中心的广告,然后挨个打电话过去,希望能够抓到一条漏网的小虾米。 没想到这一招还真奏效,我第一次撞上的是一家只有一个车间的小作坊,第二次去的一家玩具公司给我开800元一个月的工资,聘我做模型设计工程师,并择日上班。我那同学也找到一家工厂,据说一个月能拿1000多元钱,他面试当天都没有回来,直接睡在了人家厂里,第二天就开始上班,被子、脸盆都买好了,准备长期驻扎在那里。 正当我在京杭大运河旁一边百无聊赖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船只,一边苦苦地思考着800元一月的工资与我工学学士的身份是否相符的时候,我那同学的电话来了,他说现在正在回来的车上,让我晚上买菜的时候算上他的一份。 晚上,我们在那小房间里,一人端了杯啤酒,同学非常郁闷地开口了。原来他进的那个厂也是个小作坊,工作环境不怎么样,而且管事的都是老板的亲戚,属于典型的家庭式作坊,工作环境很压抑,他只待了一天就萌生了卷包走人的想法,并且真的把铺盖卷了回来。 我去的那家玩具公司倒是有点来头,据说是中外合资的,员工有1000多人,就是地理位置太偏了,公司位于山区,仅有一条蜿蜒盘旋的公路让人觉得还能与外面的世界联系。而800元的工资,我在运河旁边思考了一天,发现还是与自己的理想目标距离太远了。 眼见在杭州已经待了差不多一个礼拜了,口袋里的银子也花了个七七八八,可工作的事还是没有着落,再这样挺下去估计就要流落他乡了,于是两个人商量后决定打道回府算了。 杭州的花花世界啊,我们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上一眼就要灰溜溜地离去了,这对我们这些心比天高、刚毕业出来的学生真是一个莫大的打击。临行前一天,我们绕着“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转悠了一整天,却没有一点儿感觉。 本来二、三月份正是欣赏西湖美景的最佳时节:轻风温柔拂面,小草绿意盎然,兼有莺歌燕舞的太平景象和花红柳绿的勃勃生机,身处其中,真有出尘脱俗、忘却人间无数烦恼的悠然之感。难怪古人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感慨,单这一池微风吹皱的西湖水凭空生出的无边娇媚,就让人心旌荡漾、情难自禁。 我们想尽量敞开胸怀玩个痛快,但面对茫然的现实,我们虽不至于愁眉苦脸,却还是显得有点儿无精打采;别的游人都是轻衣罗裳,而我们却是西装革履,与眼前舒缓悠闲的环境实在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可能让旁人觉得我们的存在实在是大煞风景。 坐在回去的火车上,我回味这几天的经历后发现,其实机会并非没有,关键是自己能否平衡自己的心态,努力适应既定现实。 我去面试的萧山工厂,虽然是一切都还处在萌芽状态的手工作坊,但是除了管人事的老头儿略显古板,老板还是非常开明随和的。面对我这个刚从学校出来的雏儿,人家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而是详细地对我介绍他的现状、要求、目标,自始至终都表现得非常客气。我离开的时候,刚好他要出杭州市区,他还让我顺便搭乘他的私家车一起出去,并且特意绕了几个弯,把我送到了我要去的地方。 一边是求贤若渴的公司,一边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所谓人才,两者间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白地带,需要双方去填补。但对于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知识和对社会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没有实际经验,因此容易掂量不清自己的斤两——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又能干什么。大多数人都是追随大流,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撞到哪里便是哪里。 通过在杭州几天的遭遇,我发现如何给自己准确定位,是目前大多数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定位准确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一点想通了,我对自己以后的方向就有点底了。P1-4 序言 1. 《浮沉》、《杜拉拉升职记》、《圈子圈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讲述职场生活的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作者用一支支生花妙笔,把职场中升官发财、尔虞我诈的潜规则演绎得淋漓尽致! 坦白地说,以上这些书我一本都没有从头到尾地看完过。倒并不是因为我轻看它们——里面折射出来的东西确实能让人有所收获——而是我觉得书中讲的那些道理,当我们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被灌输了,只是在我们慢慢长大后,许多该忘的不该忘的都被我们忘记了。 当然,这不能怪我们,要怪就怪这该死的生活! 人生其实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争先恐后地想逃出去,外面的人却挤得头破血流地想钻进来。在这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我们赤裸裸地来,最终又赤裸裸地去了。 其实钱锺书钱老还忘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人生这座围城之中,并不仅仅有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还有进退维谷的骑墙派,而且这一群人的数量还非常庞大。他们既不知道进城的人口在哪里,也不知道出城的出口在哪里,只好很辛苦地骑在城墙上面,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的美丽人生。他们并不是不想进来或出去,而是因为他们连门都摸不着,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一条通道,去完成围城中的最终救赎。 这些骑墙派就像一只只无头苍蝇一样,毫无目的地到处乱撞,直到鼻青脸肿、眼冒金星,却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浑然不知路在何方。 其实我们从来不缺少一扇门,缺少的不过是一粒开门的芝麻。 2. 这是一个僧多粥少的时期! 不妨先来看一组数据: 2001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15万人,就业率约70%(官方数据); 2002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万人,就业率约70%(官方数据); 2003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万人,就业率约70%(官方数据); 2004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80万人,就业率73%(官方数据); 2005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338万人,就业率72.6%(官方数据); 2006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00万人,就业率72.7%(官方数据); 2007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495万人,就业率70%(官方数据); 2008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人,就业率无确切官方数据; 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611万人,就业率无确切官方数据。 以上罗列的数据,仅是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果再加上每年下岗再就业的人数,求职人数可能会远大于此。除此而外,求职者中还包括很多游离于官方数据之外的进城务工人员(我是怀着非常尊敬的口吻说出这6个字的,我的父亲就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所有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是一张张嘴。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都迫切需要一个饭碗来养活自己的现在以及未来。 与此相对应的是,每年新增的工作岗位数量,却远远不能满足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就业需求。于是,每一场招聘会都成了一场文人版的全武行,狼烟四起、金戈铁马,煞是壮观。 不过,也有一些人在这场“抢饭碗”战争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究其原因,套用欧阳修笔下卖油翁的一句话说,那是“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何谓手熟?说穿了就是掌握了其中的技巧,熟悉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到了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进退自如、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 在这个僧多粥少的时期,如果我们不能够“手熟”,等待我们的结局将会很悲惨。 3. 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 2009年年初,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就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介绍说:“今年广东毕业生33万人,去年还有超过10万人没找到工作,加上外省来广东的五六十万大学生,共有100万人抢饭碗。” 再来看看下面一组重磅数据: 松下电器,2009年2月宣布全球裁员1.5万人; 联想集团,2009年1月宣布全球裁员2500人; 菲亚特,2008年12月宣布延长假期,削减4.8万人; 索尼,2008年12月宣布全球裁员1.6万人; 美国银行,2008年年末宣布未来三年裁员3万余人; AT&T,2008年12月宣布裁员1.2万人; 宝钢,2008年第四季度拟定全员工资下调10%; 中集集团,2008年12月,有消息称其干箱制造停产,2万工人放假; 惠普,2008年9月宣布全球裁员2.46万人; 星巴克,2008年7月宣布全球裁减1.2万名专职和兼职员工; 要继续罗列这些数据的话,我相信能够编成一部百科全书。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意味着一场轰轰烈烈的金融危机,以一股无法抵挡的态势席卷全球了。 作为一介草民,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其实很简单: 第一,有饭碗的,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 第二,没饭碗的,如何寻找自己的饭碗。 但是,就这么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大家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对不少人来说,都是无解。 因为,能够供给我们饭碗的那扇门,已经越来越小了。 4. N年前,当我以一个正宗工学学士的身份,加盟3W公司做了HR(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之后,我就开始了我的“卖油翁”生活。不过我卖的并不是油,而是活生生的入。 很幸运的是。作为一个半路出家、非科班出身的HR,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自认为还算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没有给众多的HR从业人员丢脸。而且,凭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以及个人的努力,我自认为对HR这份职业了解得还算透彻,对HR工作中的那些“猫腻”也算有些领悟。 有鉴于此,我才打算把自己积累多年的一些经验拿出来,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给需要的人一些帮助,让大家少走弯路、少历磨难,以期早日修成正果。 不过我必须声明的是,本书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总结,而非金科玉律。如果你能够用心去领悟,自然会有所收获;如果你想依此迅速成为百万富翁,我奉劝你还是别看了,不如早日窝到被窝里,蒙头做梦去吧! 我不是来教读者如何工作的。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工作;即使不知道,我的前辈们也早已言传身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比他们做得更好。 我也不是来教读者如何赚钱的。聪明的人永远都会比别人先知道怎么赚钱,要是等别人来教自己,那机会已经丧失了;至于笨的人,可能别人怎么教都教不会。其实,我一直相信,天下本没有笨人,只是有些人一分钟就能悟出来的某些道理,有些人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罢了。 我更不是来卖狗皮膏药、“忽悠”大家的。也许无数人都有着卖拐的赵本山大叔的睿智,但并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像买拐的范伟大哥一样厚道。 我能够给读者的,只是帮大家理清如何才能快速找到工作的思路! 我所能够给大家的,只是一粒芝麻——一粒能够帮大家开门的芝麻。 我相信,善于从别人经验中学习的人,能从这一粒芝麻中得到足够的幸运,而不仅仅是实现开门的目标。 5. 我们的目的很简单: ——有饭碗的保住饭碗,并且寻找升职的机会: ——没饭碗的寻找饭碗,并且争取更好的发展。 我知道,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因此而懈怠,相反,我们要趁此机会吐故纳新、韬光养晦,以求一旦形势好转后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 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个也许并不是很精彩的故事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一直坚信,付出才会有回报。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敲门砖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 多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当我腆着肚子坐在办公室里,在键盘上将过往的这段经历“劈里啪啦”地敲下来后,我不禁想:我到底想传递出什么东西呢?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职场里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敲门砖? 世人关于成功的定义。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有的人热衷于功成名就,有的人则向往荣华富贵,而有些超凡脱俗的人则将成功定义为奉献以及让更多人获得成功。但是对于成功的开端,几乎所有人都有着惊人的一致看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个良好的开端,实际上就是这块职场敲门砖。 后记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敲门砖呢?还是回到开篇所提到的那几个小说吧。 以《杜拉拉升职记》和《圈子圈套》为代表的职场小说在这几年里异军突起。受到众多读者的热捧。一些年轻人更是将这类小说奉为职业发展和职场生存的《圣经》,不惜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研究它们,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打开财富之门、踏上成功之道的金钥匙。虽然我不清楚这些人孜孜不倦研究的效果如何,但有一点非常清楚:我们中的大多数依旧是职场中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士,依旧坐在离老大最远的位置上,依旧沉迷在朝九晚五的、略带枯燥又无奈的工作节奏中。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把这些小说仅仅当小说看待了,最初的兴奋过去后,这些过来人的经验最多也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打开财富之门的密码到底是什么?阿里巴巴告诉我们,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四个字:芝麻开门。你只要念一声这四个字,财富的大门就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了。 “芝麻开门”转换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后,意义就变成了:成功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艰难,很多时候往往是我们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了。 我们所需要的敲门砖和财富之门的密码一样,其实也是很简单的。 机械专业出身的黄山从毕业后的茫然到误打误撞地做了一个HR,然后平淡如水地将自己HR的起始之旅描述了一番,里面没有你争我斗的跌宕起伏。没有尔虞我诈的奸计阴谋,没有香车宝马的幻想自恋,也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恨纠葛,一切都显得有些索然无味,好像一个没牙的老妇人在那里絮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但偏偏在这一片平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踏实、勤奋但又不乏聪明伶俐的职场新人形象,而这副形象身上可能就具备着开启成功职业生涯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个人特质。 应聘的关键不在HR人员身上,而在于求职者的自身修行。只要自身修行够了,求职者必定能够通杀四方,HR不过是过眼的烟尘、若隐若现的浮云。类似于道家的修行,当求职者修炼到一定境界的时候,任凭外界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如果我们忽视了自身的修养问题,一昧追求求职面试中的技巧,就好比你想练乾坤大挪移,百日筑基的功夫尚且不到家,就妄想掌握第七层的要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鸡飞蛋打、走火人魔。 这就是黄山这段职场经历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是职场生存的要诀,是我们想踏上成功之路所必须具备的敲门砖。 只管风雨兼程,希望就在前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