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由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故事连缀而成的历史,编者以汉、唐、宋、明、清的朝代划分,挖掘了大量正史文献、野史笔记甚至词曲小说,将其中饶有兴味的故事截取为短节,既可活跃我们头脑中那僵硬的历史印象,亦可闲适怡情,以为谈资。
本书为《汉代卷》,于细微处揭露历史本来面目,以非常事破解王朝兴亡玄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信不信由你(你可能不知道的1000个历史细节汉代卷)/另类历史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杨冬梅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由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故事连缀而成的历史,编者以汉、唐、宋、明、清的朝代划分,挖掘了大量正史文献、野史笔记甚至词曲小说,将其中饶有兴味的故事截取为短节,既可活跃我们头脑中那僵硬的历史印象,亦可闲适怡情,以为谈资。 本书为《汉代卷》,于细微处揭露历史本来面目,以非常事破解王朝兴亡玄机。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几多兴亡更替,几多是非难辨,种种假说与戏说,种种传言与演绎,将本就不清晰的历史搅得更加混乱。在这混沌的前世记忆中,人物命运悲喜辗转,王朝气韵盘桓轮回,历朝历代都发生着似曾相识却又不尽相同的故事,它们就像冥冥中设定的程序一样,每隔百年便要悄悄地重演。这就是历史的细节,在这些细节中,我们往往能看出人性的本质与时运的规律。本套历史读本选取了汉唐宋明清五朝万余则历史故事,世间百态,浮世烟云,有的出自正史记载,更多的来源于野史笔记、札记杂文,甚或乡野间流传至今的历史段子,读起来生动新奇,品起来鲜活有趣,掩卷静思又百味杂陈。 目录 史林 赵高是烈士/002 刘邦曾和赵高联络/002 刘邦要和项羽拼命/002 我爹也就是你爹/002 韩信为何受骗/004 老子不是儒生/004 天下:老爹也不能让/005 惟一的朋友也反了/005 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006 娶妻生财/006 心最黑者吕后也/007 快意恩仇/008 临死托付/008 选皇帝看外戚/008 为先帝摘绿帽/009 哪儿死哪儿埋/010 报恩复仇,正所望于将军/011 没有饮料只有尿/012 天旱是要干封/012 活干人,子孙有封,活万人,后世其兴/012 主和亲丢了脑袋/012 托孤之谜/013 匹夫而空手得天下/013 汉昭帝钓龙/015 骖乘之祸/015 忍欲最难/015 遇水旱不吃肉/017 王莽掘墓/017 五十步笑百步/018 风险最高的职业/018 皇姐藏得太深了/018 窦宪征匈奴只为自救/019 断了李陵归路/020 司马迁之祸/020 将军得无笑其言乎/021 白衣老人/022 皇帝的损友/022 成帝复生,天下亦不可得/023 恒帝无奈/023 以今度之,想当然耳/023 三位史学巨匠的命运/024 文苑 《舂歌》/026 绿绮/026 盛览终身不写赋/026 《白头吟》/028 枚乘的不愿/028 司马相如跳槽/029 抬高身价/029 《七发》能治病/029 司马相如死因/030 司马迁的后裔不姓司马/030 《史记》书名的由来/030 山林隐逸则为宫廷文学侍从/031 经师与文人的双重教育/032 悔教夫婿觅封侯/032 东方朔自荐/032 班女扇/034 班昭帮助班超/034 杨修破解蔡邕八字隐语/036 窦宪府/036 毛锥子/036 青绫幕幢/037 向谢道温请教/037 焦尾琴/037 呕心沥血之作/038 徐稚下陈蕃之榻/038 梁园/038 重文人/040 诵读奇文/040 文人荟萃的东观/040 陆贾乞食诸子/040 以我之速,易子之迟,如何/041 汉继秦后,如朽木,如粪墙/041 土崩与瓦解的差异/04·1 洪范五行/042 书肆读书/042 武功 君子打不过流氓/046 我没什么好担心的了/046 军事上的依赖/047 师出无名,不能成大事/047 韩信的魅力/04-7 痿者不忘起,盲者不忘视,势不能耳/048 岂非天下无人可使/049 卫青有权不擅有/049 李陵有国士之风/050 小儿曹乃有大意哉/050 霍去病:名将抑或花花公子/051 刘秀总结赤眉军三大优点/052 马援论兵/052 塞住玉门关/052 韩信偷袭已降/053 今日复见汉官威仪/054 矍铄哉是翁也/054 受降如受敌/055 欲一斗而死,可得耶/055 不能照搬兵法/056 张珰上三计/057 不能因兴文德而废武备/057 勇不可恃,胜不可必/058 走路的打不过骑马的/058 穷武事,未有不悔者/058 谁与我共创昔日伟业/0059 吏政 朕很怜悯这些罪犯/062 律令从哪来的/062 廷尉应当这样做/062 不了了之/063 天子提倡什么一定要谨慎/063 管理百姓如牧羊/065 用人如积薪/065 禁民挟弓弩/065 不能尽才以处事,与无才同也。 不杀何施/066 为明法纪杀女婿/066 大要教咸谄也/067 一言而得丞相封侯/067 隽不疑严而不残/068 元帝不知廷尉何物/068 功臣燕语/068 你们别犯在祭遵手上/069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070 圣人理国,三年有成/070 有道之君以义行诛/070 律不可枉也/070 死者不可复生/071 窦太后封官/071 处理政事如弹琴/071 当官不能搞花架子/072 锄去杂草,庄稼才茂盛/072 恳恳用刑,不如行恩/072 割不忍之恩,断求欲之路/073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073 朝有一老,如有一宝/074 如此“报私恩”/074 杀一人而救天下/074 县衙门可不是好进的/074 童恢审虎/074 人臣不见察于君,不敢立于朝/075 皇帝不知人/075 山泽不必有异士/075 这值得烦扰我吗/076 为官人失才,害及百姓/076 诛杀恶人要追究后台/076 经济 八百里牛/078 原样迁移/078 马政/078 勿扰狱市/079 皮币/079 无偿捐献/080 告缗令/081 平准:西汉时的杠杆经济/081 开水养鱼,火树栖鸟/082 国家得利,百姓遭殃/082 审狱应重农时/083 此两郡不可核实/083 停止敛钱铸铜人/083 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083 名山大泽应为百姓提供便利/084 学术 汉高祖厌憎儒士/086 黄老治术/086 汤武受命、非耶/087 太后有旨:先和野猪玩玩,胜了再说/088 黄老与法家之战/089 儒家之术/089 老鲤鱼终于跃过龙门/091 我的老师是丁恭/091 非谶者死/091 学之为利岂若是哉/091 尊师重道/092 吾道东矣/094 治国如养生/094 既富而教者也/094 果然是圣人子孙/094 师而可嘲,出何典记/095 高凤护麦/095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097 难者必明其据/097 人君不可不学/097 今古经学派最后一次大论战/097 小辩破言,小言破道/098 画鬼容易画马难/098 今日相遭,真解蒙矣/098 养生之道/098 变通 叔孙通的变通/102 各封各的/102 杀母非不孝/102 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103 迁关/103 封侯典制/103 天下中庸有胡公/104 另找门路/104 生命重于道德/105 应该先杀了不肖子/105 过节时可以送米肉/106 智者睹危思变/106 知者顺时而谋/106 俗士苦不知变/107 时有同异,势有可否/107 人物 汉初三杰/110 贯高忠心/111 商山四皓/111 我和刘邦谁更有才能/112 关键时刻可用周亚夫/113 戏车之人/113 太史公之妾/114 自此不敢再谈黄金二字/114 史丹的忠心/115 巫术防贼/115 不辅佐天子抚循百姓,怎能称得上是藩臣/115 成帝有天子的仪容/116 刘秀自奉俭约/116 思贤念旧/116 马援眉目如画/116 蔡伦喜晒日光浴/118 历经三代而不遇/118 完全是陛下神灵威武之功/119 嘴上没毛,叫声敖敖/119 刘盆子:叩头辞天子/120 犹去虎口归慈母/121 没有必要同归于尽/121 刚直汉子郭子横/121 改良品种/122 你与蔺相如相比如何/122 忧心如醉/122 父亲的名讳岂能直呼/123 从此不提“尚父”之事/123 不做守钱奴/123 此跋扈将军也/123 一哭得名/124 不求苟得,不为苟行/124 王1屯为鬼申冤/124 调子不要唱得太高/125 世平则目清/125 风骨 五百门客齐自杀/128 你就是桀纣那样的君主/128 弃传而去/128 东家有树,王阳妇去/129 江巨孝/130 无面目见汉家祖宗/131 他们是什么人,我也是什么人/131 买菜乎?求益也/132 不能让胡须受到玷污/132 不如守正而死/132 天子与白衣不同/132 怎能对大臣呼万岁/133 含菽饮水/133 死者士之常分/133 大丈夫岂能受狱吏屈辱/134 怎能临阵脱逃/134 盖勋聚三怨/135 这些赃物我不要/135 有谋不敢隐,有罪不逃刑/135 犬马犹识主,况于人乎/135 乘人之危,非仁也/136 生死皆由天命/136 一日杀两位烈士/136 义之所动,岂知性命/136 怎能拜见无礼之人/137 隽语 不壮丽无以威天下/140 生乃当与哙为伍/140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140 你死后坟上也能召来大鸟/141 小人奸蠢,比屋可诛/141 子胥有灵,岂危我哉/141 刑罚不当就是推人落井/141 爱而不教,终至凶戾/142 皎皎练丝,在所染之/142 战争是杀人的事/143 先破敌军后吃饭/143 一卒毕力,百人不当/143 帝王自有真伪/144 亡国之君皆有才/144 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144 戴盆望天,事不两施/145 汉武帝是狗/145 甑以破矣,视之何益/145 天下还有什么人能亲近呢/146 天下健者,岂惟董公/146 处世 朋友当如此相处/148 雪中送炭/148 萧何置业/148 声色是娱,犬马是好/148 得金一百,不如季布一诺/149 一贵一贱,交情乃现/150 给本地贤人留面子/150 田叔不做好人/151 交友难/151 推心置腹/151 过误之失,常人所容/152 知己/152 如有不幸,也就认了/152 没料到您变成了凤凰/152 会说话,能救命/153 全身远害的生活方式/153 善则称君,过则称己/154 耳可得闻,口不得言/154 财富太多会招祸/154 可能是同名同姓的人做的/154 富贵盈溢,未能有终者/155 交绝不出恶声/155 心志 只有本领大、行动快的人才能成功/158 日暮途远,故倒行逆施/158 怎么知道不是我呢/158 娶妻当娶阴丽华/159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59 公有私乎/159 三不惑/160 我就是大家子弟/160 当仁不让/160 人各有志/161 一语得天机/161 当为国家立功边境/161 大丈夫安事一室乎/161 有志者不能只做容易的事/162 显誉成于仁友,德行立于己志/162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162 大丈夫安能雌伏/163 家贫而志清/163 孔嵩不自鄙/163 富贵在天,得之有命/163 卓识 慧眼识英雄/166 “柏人”迫人也/166 档案重于黄金/167 醴酒不设,可以去矣/167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168 张良论定都/169 功臣非重臣/169 妾与主人不得同席而坐/169 责任不在天子/170 明察三代/171 酒的灵验与否/171 昭帝明断霍光案/171 他定是个罪人/172 魏相上书不另写副封/172 洪水一天到不了/173 唯器与名不可假人/173 公孙述井底之蛙/173 为天下就当用天下的贤才/174 给想跑的人留条生路/174 水清无大鱼/175 厩马可减乎·权豪可去乎/175 何进必败无疑/176 以酒醒酒/176 哪里是什么吉祥征兆/176 “焚书坑儒”将重现/176 朝廷的体面要紧/177 华歆有远见/177 以才服人/177 标榜 刘邦自封黑帝/180 猎人与猎狗/180 汉武帝评汲黯:社稷臣也/180 弟弟没哥哥肥/181 马援论刘秀/181 叶公好龙/181 可动财不可动衣/181 岂能独自饱食/182 关西孔子/182 死后不封子/182 以欺骗的手段行善/182 攀车扣马/182 君子仕不为己/184 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184 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苦难/185 望门投止,破家相容/185 杨竦深得夷人心/185 以为李膺赶车为荣/186 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186 居不求安,食不念饱/186 从小牛犊到名驹/186 钟离若在,此殿不立/187 最好不要让王季方知道/187 奸臣不可能有忠的德行/187 当今之士,谁能行义/188 贾父来晚,使我先反/188 士之楷模,国之桢干/188 天下没有可与我相比的/189 盗贼绕道而行/189 权谋 先封赏最讨厌的/192 花钱消灾/192 哭而不哀/193 二百斤黄金买来的王位/193 哭杀薄昭/194 韬光养晦/195 王莽的心机/195 先下手为强/196 欲速则不达/196 勿贪小功,以乱大谋/196 心慈手软惹得祸/196 邓训施恩/197 坐视其争/197 防人之心不可无/198 一国不容二主/198 侠士 张良由侠人道/200 敢和流氓皇帝过招/201 郭解改过/201 袁盎与侠客为友/202 你们没找错人吧/203 更始帝是游侠/203 吕母/203 女色 最古老的“求婚信”/206 刘邦的私生子/206 “翘袖折腰”的戚夫人/207 他人之妻/207 宦官乱点鸳鸯谱/207 皇后本是有夫之妇/208 金屋藏娇/2()9 阿娇争宠/209 千金换得卫子夫/210 不能一日无妇人/210 北方有佳人/211 容貌衰则恩义断/211 天天久视不去/212 美女入室,恶女之仇/212 奇遇/213 儒者纵欲/214 与养子的私情/214 风流合理化/214 不以再嫁为耻/214 15岁的太皇太后/215 时时不忘淫乐/216 封后招祸/216 让黑熊吃我吧/217 选美运动/217 画师被杀/217 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219 赵飞燕三日不死/219 留春室/219 两室相通/220 别开生面的性游戏/221 燕飞来,啄皇孙/221 死在温柔乡/221 赵家姐妹为何不能怀孕/222 太后垂泪/222 一人三用/222 皇后命毒克夫/223 随便哪一个都可以/223 “和窠爵”/224 五侯同乐/224 父子同妻,天下罕有/224 宫女饿死不乞食/225 阴丽华让后位/225 丈夫不能独享/225 窦皇后除情敌/226 三年不吃盐菜/227 夫妻同荒淫/227 宦官娶妾/228 开裆裤/228 “裸游馆”/228 恣意地淫乐寻欢/229 性欲亢奋的刘无采/229 早婚助淫风/229 变态淫癖/230 诸王的荒淫/230 妖幸毁国之符,外姻乱邦之迹/231 辈分都乱了/231 见异思迁/232 营妓与抑配/232 太常妻子的苦恼/232 找个男人嫁给他就算了/233 佞幸 枕戚夫人/236 黄头郎/236 侍驾左右/237 朴素的男宠/237 杀弄儿/237 韩氏哥俩/238 与上同卧起,如夫妇/238 巫蛊之祸/239 踞厕/239 帝好宦官/239 哀帝“断袖”/239 放思慕哭泣而死/240 被宠爱的监奴/241 宠爱之至/242 宰宣谄谀/242 齐郡形势一片大好/242 贾谊遭谗毁/243 重臣互诬/243 到了地下也会造反/244 班超遭诬休妻/245 薏仁果是珠宝/245 谄贵卖友,贪官埋母/245 阉宦 宦官没资格与天子同乘/248 郑众开东汉宦官参政之先河/248 决定政局/248 权势有多大/249 对宦官养子的条令/249 连夜劝说/249 反而夸奖你/249 皇帝震怒/250 上厕所的机会/250 侯览/250 三百余辆皆是金银锦帛珍玩/251 今日杀之,明日坐死,足以暝目/252 消怨气/252 为时晚矣/252 因大赦令而杀人/252 宫廷政变/253 “合葬宣陵”的主张/253 蹇硕身边的两个叛徒/254 除去朝冠/254 都以珍玩贿赂/255 两面派/255 鬻卖官职/255 代皇帝谕/256 天子不可登高/256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256 天下大乱,皆由宦官/257 诛杀大将军/257 脱裤子验明自己/257 行贿得天下/260 被迫腐败/261 两枚铜钱的利息/261 暗中往来/262 封口费/262 田蚧抢夺地产/262 死不认账/263 外甥的钱也骗/264 做好事也要行贿/264 恭奴/265 司徒有铜臭气/265 哪里知道狱吏如此威风/266 为吏坐赃,终身捐弃/267 四知庙/267 一步登天/268 宦官索贿/268 三公不问贪污事/268 一匹马要5000万/270 黄金如粟多,不使一粒人怀/270 酷虐 棒掠数千/272 人彘/272 刘荣要笔/272 杀鸡给猴看/272 我回去把墓给你准备好/272 天下不少姬妾/273 恶人还需恶人磨/274 巫蛊之恶/274 保位为上/274 沉命法/275 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275 诏狱/275 司马迁亲身经历/276 一道诏书,无数把屠刀/276 废格沮事/276 同日斩杀400余人/277 以皇帝为标准定法律/277 大抵尽靡烂狱中/277 流血十余里/278 道不拾遗/278 磔鼠/278 两王谋反/279 肢解姬妾/279 滥杀俘虏/279 屠伯/279 处罚大臣/279 滥用肉刑/280 重杖敲打/280 荼毒/280 骷髅游街/281 虎穴/281 灭五族/281 无视绿帽子/284 我没嫂子啊/284 汲黯最了解我/284 宰相肚里能撑船,只为藏污纳垢/285 燃即溺之/285 犯而不校/286 不计小过/286 令反侧子自安/286 建大业者不记小怨/287 刘宽的修养/287 梁上君子/287 长揖不足怪/288 试读章节 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 刘邦为天子后,原齐王田横逃亡在一个海岛上,准备做一个化外之民。刘邦却不放心,田横善于养士,在齐国中威望很高。刘邦怕他日后借助在齐国的声望卷土重来,便派使者到海岛中赦免田横的罪过,悬出赏格:田横回来,大可以封王,小也可以封侯,不回来,我就派兵诛灭。田横穷途末路,不敢和刘邦玩横的了,让使者转达说:“我曾经烹过陛下的使者郦食其,现在听说他的弟弟郦商为汉将,而且很受重视。我很恐惧,不敢接受您的命令。请让我做一个平民百姓,为陛下守护海岛。”这明显是个借口,倒也站得住脚。刘邦就下诏给担任卫尉(宫廷侍卫长)的郦商:齐王田横就要到了,他的人马和随从有人敢伤害的,就会被灭族。随后派使者传达给田横。田横没有了借口,只好带着两名随从,坐上朝廷专用的驿车,赶回洛阳。 娶妻生财 陈平人长得高大漂亮,家里却很穷,只有三十亩薄田。他和哥哥一起住,哥哥耕地种田,他却喜欢读书,四处交友游荡。到了该娶妻的时候,富人家不肯把女儿嫁给他,嫌他太穷;穷人家的女儿他又不肯娶,一直不上不下地吊着。乡里一个叫张负的富人有个孙女五次出嫁,丈夫都死了,没有人再敢娶她。陈平想要得到她,却没有机会。恰好乡里有丧事,陈平便天天去帮忙,早去晚归,尽心尽力。张负也在场,看中了陈平的相貌。他跟随陈平回到家里,只见陈平住在一个贫民窟里,房子门都没有,挂张草席当门,但是门外却有显要人物来来往往的车辙印。他回家后对儿子说:“我要把孙女嫁给陈平。”他儿子不同意,说,陈平家穷,又不务正业,为什么嫁给他?张负说:“哪有像陈平那般漂亮却又长久贫贱的呢?”便作主把孙女嫁给了陈平,带去很多嫁妆。陈平这才脱贫致富,交接更多的豪杰。 心最黑者,吕后也 李宗吾评点历史人物,以刘邦为心最黑,脸皮最厚。后者或者是,但心最黑者并非刘邦,而是吕后。刘邦用陈平之计把韩信捉到长安后,也只是降封为淮阴侯,并未下毒手。韩信挑动陈豨在代地造反,自己准备在京师率领家奴并放出牢狱中的囚犯造反。可惜事机不秘,被别人告发。留守京城的吕后又让萧何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却是心狠手辣,也不等刘邦回来,就把韩信斩首未央宫。刘邦平定陈稀回到京城后,听说韩信被处死,是“既喜且悲”。喜的自是从今少了一份心头之患,悲的却是韩信为自己立下的汗马功劳。假如等他回来处置,他绝不会下得了手。彭越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捉到京城,也并没处死,而是流放到南越,当时吕后不在京城。彭越在流放的途中遇到吕后,还向她哭诉自己的冤情,说自己想回到原来的封地。吕后假意替他说情,带他回来,然后对刘邦说:“彭越是壮士,如今把他迁移到南越,是给自己留祸患,不如干脆杀掉。”便让自己的手下诬告彭越谋反,廷尉正式立案并上报刘邦,便把彭越杀死后煮成肉羹,遍赐诸侯,以为谋反者戒。同功一体的三位异姓诸侯王,有两位就死在吕后手上。这也就不难理解刘邦死后,功臣们为何如此畏惧吕后了。 快意恩仇 栾布一生坎坷,自小被人掠卖到燕国为奴,他为家主报仇,燕国大将臧荼举荐他作都尉,跟随臧荼。后来臧荼被封为燕王,栾布便在他手下作大将,可惜好景不长,臧荼谋反被刘邦灭掉,把栾布俘虏了。幸好梁王彭越是他儿时好友,听说后向刘邦上书,把栾布赎回来,作自己的大夫。没多久,彭越又被诬以谋反身亡。栾布正出使齐国,他回来后在悬挂彭越的人头下汇报自己出使的经过,险些被刘邦扔进油锅里炸了,他为彭越述功且诉冤,说完后自己要往油锅里跳。这一手倒把刘邦感动了,不但赦免了他,还任命他为都尉。文帝时,他重回燕国作相,一生总算达到顶峰。他做燕相时感慨说:“人在穷困时不能辱身下志,就不是非常人;而在富贵时不能快意恩仇,就不能算豪杰。”于是以前对他有恩的他都加倍报答,而有怨的就利用国法消灭。 临死托付 吕太后病情转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她临死以前,告诫吕产和吕禄说:“我晋封吕氏诸侯为王,大臣们内心不服,我死之后,皇帝年少,大臣恐有变,你们两个记住一定要掌握兵权,必要时都不要参加葬礼,直到情势稳定为止,切勿因为忙碌而为他人所乘。如果兵权握在他人手中,吕氏一族将面临悲惨的命运。”乃下令由赵王吕禄统领禁卫军团的北军,梁王吕产统管南军,企图以军权确保吕氏一党的政权。吕产也逐渐成为吕氏一党的领导人。 选皇帝看外戚 吕后死后,诸吕执掌兵权,外拒诸侯,内劫持功臣大将,周勃、陈平等开国元勋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后来陈平和周勃定策,骗吕产放弃兵权,然后周勃以太尉的身份进入左军,掌控住这支禁军,终得灭掉诸吕,废黜了吕后所立的皇帝,然后他们却又面临一个难题:选谁当皇帝呢?很难说周勃、陈平这些元勋此时有没有让江山改改姓的想法,但即便有形势也不允许他们这样想。外面刘姓诸侯王的兵马正和灌婴对峙,观望京师变化,假如他们自己想当皇帝,还真无法抵御各诸侯王的兵马,刘邦生前大封同姓为王的威力此时凸显无遗。而京师里左右军的禁军士兵当时也是在周勃“为刘氏者左袒”的口号下响应的,此时若改朝换代,这些人恐怕也难说服,所以只好在刘邦的子孙中挑选皇帝了。当吕氏劫持功臣元勋时,在外首发义兵的乃是齐王刘襄,刘襄又是刘邦的长房嫡孙,按说是皇上的不二人选。然而大臣们都被吕产、吕禄这些外戚欺负怕了,都不同意,说:“齐王的舅舅驷钧凶恶暴戾,是带着帽子的老虎(虎而冠者也),就因为吕氏的缘故,几乎闹得天下大乱,如果立齐王,岂不又多出一个吕氏吗?”一心想当皇帝的齐王便因舅舅品德不佳而落选了。大臣们有说:“代王的母亲家薄氏人人都是谦恭长者,况且代王是高祖儿子中年岁最大的,人又和善,立他我们都能得到安全。”于是众人便确定迎立代王为帝。选皇帝看外戚,这法子后代也颇有效仿的。 为先帝摘绿帽 史载汉高祖刘邦豁达大度,这话还真不是随便说说。刘邦喜好谩骂侮辱人,但真到关键处,他却很能原宥别人的过失。吕后曾被项羽捉去,舍人审食其一直在左右服侍,过后两人便私通了,此事刘邦知道,却始终不问,到后来大臣们也都知道,但看刘邦若无其事的态度,也无人敢说。刘邦不但表面上不怪,还封审食其为辟阳侯,对吕后也是倾心委任,他在外面东征西讨,京城内的大事小情都交给吕后处理,运气不佳的韩信、彭越撞在她手里,就一命呜呼了。刘邦虽不在乎,他的儿子惠帝却受不了。刘邦死后,惠帝即位,也和秦始皇一样,受不了一个假父在朝,便决意要杀审食其,他把审食其关在诏狱里,治狱甚急。吕后愧疚在心,也厚不下脸皮替他说情。大臣们更没人敢逆皇上的龙鳞。与审食其交好的平原君挺身救他。平原君找到惠帝最宠爱的弄臣闳藉孺,对他说:“辟阳侯与太后的关系就像你和皇上的关系一样,皇上今天杀辟阳侯,明天太后就会杀你。”闳藉孺明白该怎么办了,天天在惠帝面前叩头为审食其求情,惠帝只好放过审食其。终吕后朝,为先帝摘绿帽的任务没人能完成。审食其为人圆滑,他和吕后及诸吕的关系密切,周勃、陈平除掉诸吕后,他本来也应在清除之列,他却又逃脱了这一关,依然是高爵厚禄,春风得意。文帝初年,却出了个比惠帝更恨审食其的人,就是淮南王刘长。 淮南王刘长的母亲原是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的美人,一次刘邦路过赵国,张敖知道他好色,便把这位美人献出侍寝,春风一度后,居然怀了龙种。随后张敖便牵扯进属下的谋反案件中,张敖及其家属都被关押在河内。刘长的母亲告诉看守的官吏,曾经被刘邦临幸过,已经怀了龙种。官吏不敢大意,忙向上汇报。刘邦正对张敖的谋反怒火冲天,没心思理会这事。刘长的母亲又让弟弟通过审食其告诉吕后,吕后因忌妒也不理会。审食其也没有强争。刘长的母亲也颇有气节,生下刘长后就自杀了。看守的官吏把刘长抱到京师交给刘邦,刘邦此时才后悔了,便让吕后养育刘长。刘邦灭掉英布后,封他为淮南王。刘长长大后知道生母的死因,便痛恨审食其,只是吕后活着时,他也不敢报仇。文帝即位后,他因与文帝血缘关系最亲近,便骄蹇不法,常称文帝“大哥”,文帝也很宠爱他,总是宽赦他的罪过。文帝三年,刘长入朝,他孔武有力,力能扛鼎。他袖子里藏了一枚铁锥,去见审食其,审食其出见,刘长便用铁锥砸死审食其,总算既报大仇,又为先帝摘下绿帽。 P6-10 序言 历史的误读 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其中有几多兴亡更替,也有几多是非难辨。从古至今,种种假说与戏说,往往将最本质的东西紧紧隐瞒,人生如戏,历史就是戏台,这个几千年未曾散场的大舞台上,各色人等尽情表演着属于自己的戏剧。 演戏的遮掩着历史的真相,很多时候,穿戴着不合时宜的戏装插科打诨,或者将本该流畅的故事演得支离破碎,没有逻辑,没有情理,甚至还没有道理,但唯独保留了人性;看戏的则各怀心事,糊里糊涂地叫好或者莫名其妙地垂泪,喝一口茶的工夫,前面的戏就忘了,却指着戏台上的人物问旁人:这人咋这么眼熟呢? 历史就是这么回事儿,虽说人生百味、人间百态,却总是能各自唱出各自的味儿来,不过,看戏的要会看门道,如果把梅、尚、程、苟都听成一个调调,那也就没资格翻阅历史和人生了。 这门道就是历史的细节,它们就像舞台上的道具、演员的服装、人物的一颦一笑。从台下看的是戏,散场之后各走各的,顶多愣充内行喊声好儿,而从后台看的才是功夫,谭鑫培的绝唱《洪洋洞》、盖叫天的《狮子楼》,在台下是永远看不出精彩的。 我们习惯了在台下坐着喝茶叫好,几乎没有多少机会从后台去看那些历史人物的背面。所以,当我们重温那一幕幕人间活剧的时候,总会看到那些令人震撼的细节。 其实,这种不常为人所知的细节,即使是在国外,在现代,也经常出现。比如,1944的美国总统大选。当时,一个叫汤姆·杜威的共和党候选人参与竞选,对手则是时任总统的弗兰克林·罗斯福。有一天,杜威了解到,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罗斯福就已经获得了这一情报,因为美国已经掌握了日本的密码。然而,为了刺激美国人对于战争的欲望,罗斯福竟然放纵日本人炸毁夏威夷群岛上的基地。此时,只要杜威把真相说出去,罗斯福必败无疑。 美军的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在给杜威的信中写道:“如果现今涉及珍珠港事件的政治辩论,使大众怀疑到我们拥有重要的情报来源,你知道会有完全悲剧性的后果产生,太平洋的一切军事行动,在观念和时间上,都和我们截获密码而暗中获得的情报有密切关联。” 杜威面对着一生中最痛苦的抉择:如果揭开了这个“秘密”,罗斯福肯定下台,但是,同样陷入瘫痪的,还有国家的情报系统。 他击败罗斯福,是为了国家;他保护罗斯福,也是为了国家。 选择的结果,是杜威的放弃,他再没有以此攻击罗斯福,最终也在选战中落败。 我们都知道罗斯福在连任的过程中众望所归,给人感觉他是毫无悬念地获胜。而此后也一直有人钻研“情报事件”,并更加怀疑“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军方的有意所为。 在这两个历史的细节下,这场选战的大戏,就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了。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在杜威去世十年后,1981年,一份文件解密并公之于众,而这个“秘密”就是罗斯福当年确实掌握了一种日本密码,但那是外交密码而非军事密码,所以,罗斯福根本不可能事先知道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 历史就是由这样的细节组成的,往往,那一段闹得风生水起的历史事件包含了无数玄机,而解释这玄机的钥匙,要在若干年之后的另一个细节中才能找到。 李辉先生说,对于历史的描述,我们常见的是鸿篇巨制,却往往语焉不详;或者干脆是各种口号、“定论”充斥字里行间。此间的人物,更是刻板、冰冷,甚至干脆符号化。至于感觉得到他们的趣味乃至体温、呼吸,这简直不可能。 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由一个个生动的细节故事连缀而成的历史,我们以汉、唐、宋、明、清的朝代划分,挖掘了大量正史文献、野史笔记甚至词曲小说,将其中饶有兴味的故事截取为短节,既可活跃我们头脑中那僵硬的历史印象,亦可闲适怡情,以为谈资。 这就如同看戏一样,不懂的看故事、看情节,真懂的,要看身段,听唱腔。这就是历史的细节。细节往往是不引人注目的,也往往是不经意之间作出的。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才往往更为真实、更为本质。 有时候,一个细节所蕴含或揭示的东西,往往胜过长篇大论,耐人寻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