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暗示教育就是没有命令和强制,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心理暗示,避免了受教育者理性和感性的矛盾,育人于无形,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阶段,父母应多运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来替换要求或指责,避免正面地、带有批评性地命令和呵斥孩子,运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最大程度的发挥才能。
《培养优秀男孩最需要的50个心理暗示》由张振华编著,旨在倡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来替换要求或指责,避免正面的、带有批评性的命令和呵斥孩子。
《培养优秀男孩最需要的50个心理暗示》由张振华编著,旨在倡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来替换要求或指责,避免正面的、带有批评性的命令和呵斥孩子。
在本书中,我们研究整理出了日常生活中,父母培养儿子成为优秀男孩最需要的50个心理暗示,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来说明对于同一件事情,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所产生的效果差异,传授父母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此外,在每节结尾还备有专家的“教子箴言”,供父母参考实施,让父母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最有效最科学的教子方法。
相信阅读完本书后,您一定能解决许多以往的教子困扰,同时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的得力助手,帮您一起将心爱的儿子打造成为优秀的男孩。
第一章 给予信任,让男孩自信满满
1.你是家庭成员之一,我们有必要告诉你这件事
2.这次比上次有进步,下次一定会比这次好
3.做错事不要紧,关键是同样的错误别犯第二次
4.报考音乐班还是书法班,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5.爸爸相信你,将来一定有所作为
6.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但要想办法尽快从不好的情绪中走出来
7.不会因为这么点儿失误,大家就不喜欢你了
8.玩儿的时候注意安全,并且记得按时回家
9.别人能做好的事情,你能做得更好
10.妈妈认为你是个勇敢的孩子
第二章 遵守约定,培养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11.是你不小心撞了墙角,下次注意点
12.你答应过的事,要为此负责哦
13.我们做个约定,你看怎么样?
14.男子汉要坚持掉地,轻易放弃不应该是你的风格
15.这是你自己的事情,需要你自己来完成
16.你是怎么想的呢?
17.做错了就是错了,好孩子不会为自己的过错找借口
18.我答应过你,就一定会做到
19.不要抱怨,找找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20.如果再勤奋一些,你会做得更好
第三章 适时放手,独立的男孩才有出息
21.儿子,你来试试
22.现在吃点苦,将来才会少吃苦
23.有什么不满,你可以说出来
24.男子汉,冒点儿险是应该的
25.人生的价值是要靠自己来实现的
26.请相信你自己
27.惊慌失措会把事情弄糟的
28.和爸爸一起把桌子安装好
29.小强能力比较强,我相信你也能做得同样好
30.输赢是正常的,只要尽力就足够了
第四章 合理引导,让男孩爱上学习
31.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吧
32.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比你写得差很多呢
33.琳琳最近写字很认真,写得又快又漂亮
34.妈妈看到你最近很努力,感到很开心
35.以后每天教爸爸一个英文单词吧
36.妈妈希望你能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37.懂得提问题的孩子才是聪明的
38.看看强强对音乐的那股执著劲儿,他一定会学好的
39.最近课文都学什么内容啦,把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听怎么样
40.你太有创意了,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
第五章 积极公关,培养男孩的社交能力
41.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42.懂得关心他人,是一种很好的品质
43.换做你是别人,你会怎么想?
44.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关键要看这个人的心灵
45.学会原谅朋友的过错,是男子汉的表现
46.轩轩和你分享了她的糖果,你该怎么做呢?
47.比自己强的人有时候也需要帮助,妈妈希望你是个慷慨的孩子
48.这次多亏你的帮助,我们才这么顺利,谢谢你,孩子
49.只有和同学相互学习,才能有更快的进步
50.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优点可以相互学习,但不能攀比
孩子是整个家庭中极为重要的一分子,但很多时候孩子的这一地位会被父母们忽略。
父母们通常认为只要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保证他们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中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想法正确么?当然不对。其实恰恰是这种思想将孩子从整个家庭中“分离”出来。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父母们将孩子放在了一个远离家庭事务的位置。他们总是觉得孩子还不够成熟,即使告诉了他们这些事情,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每当孩子们想要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时,家长就会疾言厉色地喝退他们:“你一个小孩子,跟着瞎掺合什么。”
不要认为这样的训斥对孩子没什么大的影响。从男孩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心里会有一种被排斥的感觉,而一旦这种感觉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那么很快他们潜意识中就会渐渐失去参与家庭事务的兴趣,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种慢慢褪去的“热情”就会直接演变成对家庭事务的漠不关心,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责任感,造成与父母之间潜在的隔阂。而这些不良影响,相信都不是家长所愿见的结果。
陶陶是一个心思细腻,比较敏感的孩子。最近他的父母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经常会闹“冷战”,虽然表面上二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一些生活细节上的变化还是引起了陶陶的关注。
在一次晚饭后,陶陶当着父母的面询问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他,这一问让父母都尴尬万分,像一把利刃直插父母的痛处。陶陶本来只是这么随口一问,没在意事情的严重性,没想到却招来了父亲的责骂:“你一个小孩子管这么多干嘛?该干嘛干嘛去,别在这里给我们添乱。”陶陶被这突如其来的训斥给惊住了,望着父亲不耐烦的表情,他的眼泪一下子流出来了。正当他转向母亲寻求帮助时,母亲扭头走向厨房,陶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他流着泪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件事情之后,陶陶就不愿意接近父母了,每次他想要过问家里的事情时,他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曾经不愉快的画面,他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绝对不去理会了,反正他们也没把你放在心上。”
如果孩子感觉到被排斥,那么他们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慌。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来说,他们就会误以为自己是一个无法融入集体的人,这对他们的自信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们会间接地否定自己的力量,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太过渺小,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得漠不关心。
父母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儿子之所以会对家庭事务产生疑问,是孩子作为家庭一份子关心家庭的体现。这是一件值得父母高兴而不是头疼的事,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儿子对家庭漠不关心。更重要的是男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在驱使着他们去探知事情的真相。
男孩们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父母越是对他们隐瞒,他们就越是好奇。越好奇,便越想去探知,找出事情的真相。当无法得知事情真相时,他们就会开始无休止的猜测,在各种猜测的驱使下,他们就很容易犯错,如此一来,他们添的“乱”就更加让父母头疼了。
P2-3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为终极法则的社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父母更加迫切地希冀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优秀的男孩。然而据统计,世界上所有的男孩中,只有1%的男孩能够出人头地,另外99%的男孩注定一生只能平庸度过。那么,如何让儿子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让儿子在人生这场战役中获得成功?如何让儿子成为这1%的其中一员?这些成为当下许多父母都在琢磨的问题。
更何况,相对于教育女孩来说,家长教育男孩的过程更加复杂,挑战性也更大。对此,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类似的话,还有英国的一句名言: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
事实的确如此,相对于小女孩来说,小男孩有许多让父母头疼的特性:他们调皮、好动,越刺激越冒险的游戏,他们越要去尝试,结果总是把身上弄得青一块紫一块,伤痕累累地回家,让父母整天提心吊胆:他们贪玩、缺少自我控制力,注.意力不集中,经受不住外界的诱惑,常常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功课,导致成绩下滑;他们爱捣乱、到处闯祸,经常与身边的小伙伴们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制造事端和麻烦,闹得父母不得安宁:他们倔强叛逆,父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偏偏不做,不要他们做的他们硬要尝试,总是和你对着干:他们表面粗心马虎,内心却又极为敏感,父母的一句指责可能会深深伤害到他们……
小男孩的这些特性想必大多数家长都曾领教过,对此,有些家长实行“高压政策”,极力打击压制,却往往事与愿违,甚至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殊不知,儿子之所以表现出这些特性是由他的性别决定的,简单地说,是他体内分泌的荷尔蒙睾丸素在作祟。睾丸素在赋予了男孩雄性特征的同时,也导致了男孩叛逆、好动、喜欢冒险的不安定个性,这恰恰也是男孩比女孩更具有创造力、探索力的主要原因。
了解了男孩的生理特征后,父母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智慧。通过对儿子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将男孩身上让人头疼的特性转变为有利的因素和让其成功的法宝。
那么,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优秀的男孩呢? 积极的心理暗示很重要!这里所说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是指父母要经常直接或间接地夸奖儿子、鼓励儿子,从正面意义上引导儿子,给儿子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努力的希望。与消极的心理暗示相比,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儿子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心智尚未成熟的小男孩来说,更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在本书中,我们研究整理出了日常生活中,父母培养儿子成为优秀男孩最需要的50个心理暗示,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来说明对于同一件事情,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所产生的效果差异,传授父母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此外,在每节结尾还备有专家的“教子箴言”,供父母参考实施,让父母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最有效最科学的教子方法。
相信阅读完本书后,您一定能解决许多以往的教子困扰,同时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您的得力助手,帮您一起将心爱的儿子打造成为优秀的男孩。
最后,祝您的儿子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