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此生未完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娟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与命运抗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健康、幸福的生活观念,于娟通过反省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告诫读者特别是年轻人不要任意挥霍健康,任意挥霍幸福,要感恩生活,善待生命。

正确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观。死亡教育在西方许多国家非常重视,一些大学开设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国内对这一话题较为敏感。于娟呼吁要理性看待死亡,然后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内容推荐

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并发出“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的感叹,引起网友关注和众多媒体热议。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众多网友在网上进行追悼。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此生未完成》。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伪装剥离了,所有的喧嚣远去了,所有的执着放下了。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在《此生未完成》这个故事里,很多读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目录

第一部分 无畏施

 1 我的坚强与柔软

 2 义气和义乳

 3 走钢丝的孩子

 4 小瑞

 5 孔雀爷爷

 6 土豆的圣诞节

 7 黑色幽默话自杀

 8 我可爱的朋友们

 9 无畏施反被无畏施

 10 病中病

 11 谁是我的下一任

 12 病中之最散记

 13 “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

 14 落发

 15 由来笑我看不穿

第二部分 病中记

 16 我的2010(1)

 17 我的2010(2)

 18 我的2010(3)

 19 我的2010(4)

 20 我的2010(5)

 21 我的2010(6)

 22 我的2010(7)

 23 我的2010(8)

 24 我的2010(9)

 25 我的2010(10)

第三部分 写给我的宝贝

 26 不期之孕

 27 宝贝

 28 幸福生活

 29 分离

第四部分 故乡

 30 一个人的团圆

 31 生死相隔的断想

 32 清明的风不止

 33 无处安放的枫斗

 34 碎落在身后的时光

第五部分 在挪威

 35 卖报歌

 36 一簟食

 37 翡冷翠

 38 子不语

第六部分 生为女人

 39 十年

 40 平川之爱

 41 勇敢爱了就要勇敢分

 42 遇见

 43 流年

 44 结婚话题

 45 秦香莲的思维定势

 46 爱一把智慧

 47 俗世凡尘里

 48 人生如华章

 49 成功的意义

 50 心烛

 51 女人三十

后记

编辑感言

附录

试读章节

1 我的坚强与柔软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分外坚强的人。

二〇〇九年的最后一个星期,我被救护车抬进上海瑞金医院,放置在急救室。

病理室主任看到我那浑身黑漆漆的全息CT后,问了一句话,病人现在用什么止痛?

我的老公,那个可爱的光头男答,现在还没有用任何的止痛药物。

那个四十多岁的主任,倒吸一口凉气,一字一句地说:“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到她这个地步,差不多痛都能痛死的。”

他们进行这段对话的时候,我只是屏着气,咬着牙,死死忍着,没有死,也没有哭。

在急救室待了三天两夜。医生不能确诊是骨癌、肺癌、白血病还是其他癌症。

急救室应该就是地狱的隔壁,一扇随时开启的自动门夹杂着寒冬的冷风,随时有危重病人被送进来。

我身边的邻居,虽然都躺在病床上,看看似乎都比我精神好很多,至少不是痛得身体纹丝不能动。然而,就是这些邻居,夜里两点大张旗鼓地送进来,躺在我身边不足两尺的地方,不等我有精神打个招呼,五点多就会被某些家属的哭声吵醒,看到一袭白单覆住一个人的轮廓。不用提醒,我知道那个人匆匆忙走了。

如此三天两夜,心惊胆战。我没有哭,表现得异常理智,我只是断断续续用身体里仅有的一点力气,录了数封遗书,安慰妈妈看穿世事生死。

后来,一天两次骨髓穿刺。骨髓穿刺其实对我来说,并算不上疼痛,光头在旁边陪我,面壁而不忍再看,妈妈也已经濒临精神崩溃边缘。

我的痛苦在于,当时破骨细胞已经在躯壳里密布,身体容不得一点触碰,碰了,真的就会晕死过去。那种痛不是因为骨髓穿刺,而是来源于癌细胞分分秒秒都在啃噬骨头。

我还是没有哭,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痛得想不起来哭,那个时候,只能用尽全力顶着。如果稍微分神,我就会痛得晕厥。我不想家人看到我的痛苦。

当二〇—〇年元旦我被确诊为乳腺癌四期,也就是最晚期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没有哭,反而发自内心地哈哈大笑。

因为这个结果是我预想的所有结果中最好的一个。

既然已然是癌症,那么乳腺癌总是要强一点。

至于晚期,我早已明了。全身一动不能动,不是扩散转移,又能是什么。

发现太晚,癌细胞几乎扩散到了躯干所有重要的骨骼。

我不能手术,只能化疗,地狱一样的化疗。

初期不良反应很大,呕吐一直不停。

当时我全身不能动,即便呕吐,也只能侧头,最多四十五度,枕边、被褥、衣裳、身上,全是呕吐物,有时候呕吐物会从鼻腔里喷涌而出,一天几十次。

其实,吐就吐了,最可怕的是,吐会带动胸腔震动,而我的脊椎和肋骨稍一震动,便有可能痛得晕厥过去,别人形容痛说刺骨的痛,我想我真的明白了这句中文的精髓。一日几十次呕吐,我几十次地痛到晕厥。

别人化疗时那种五脏六腑的难受我也有,只是,已经不值得一提。

那个时候,我还是没有哭。因为我想,坚持下去,我就能活下去。

此后六次化疗结束,我回家了。

儿子土豆刚十九个月,他开心地围着我转来转去。

奶奶说,土豆唱支歌给妈妈听吧。

土豆趴在我膝盖上,张嘴居然奶声奶气唱道:“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话音未落,我泪先流。

也许,就是差那么一点点一点点,我的孩子,就变成了草。

于丹说:一个人的意志可以越来越坚强,但心灵应该越来越柔软。

无意之中,我做到了这点。这才发现,这两者是共通的。

P3-5

序言

我是在读这部遗稿时才知道于娟的,离她去世不过数日。这个风华正茂的少妇,拥有留洋经历和博士学位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在与晚期癌症抗争一年四个月之后,终于撒手人寰。也许这样的悲剧亦属寻常,不寻常的是,在病痛和治疗的摧残下,她仍能写下如此灵动的文字,面对步步紧逼的死神依然谈笑自若。我感到的不只是钦佩和感动,更是喜欢,这个小女子实在可爱,在她已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的躯体里,仍蕴藏着多么活泼的生命力。

于娟是可爱的,她的可爱由来已久,我只举一个小例子。那是她在复旦读博士生的时候,一次泡吧,因为有人打群架,她被误抓进了警察局。下面是她回忆的当时情景——

“警察开始问话写口供,问到我是干什么的,我说复旦学生,他问几年级,我说博一。然后警察怒了,说我故意耍酒疯不配合。我那天的穿戴是一个亮片背心,一条极端短的热裤,一双亮银高跟鞋,除了没有化妆,和小阿飞无异。小警察鄙视的眼神点燃了我体内残存的那点子酒精,我忽的一声站起来说:‘复旦的怎么了,读博士怎么了,上了复旦读了博士非得穿得人模狗样不能泡吧啦?’”

她的性格真是阳光。多年后,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这阳光依然灿烂,我也只举一个小例子。在确诊乳腺癌之后,一个男性亲戚只知她得了重病,发来短信说:“如果需要骨髓、肾脏器官什么的,我来捐!”丈夫念给她听,她哈哈大笑说:“告诉他,我需要他捐乳房。”

当然,在这生死关口,于娟不可能只是傻乐,她对人生有深刻的反思。和今日别的青年教师一样,她也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体制内的职称升迁,二是现实生活中的买房买车,并且似乎不得不为此奋斗。现在她认识到——

“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清。”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我相信,如果于娟能活下来,她的人生一定会和以前不同,更加超脱也更加本真。她的这些体悟,现在只成了留给同代人的一份遗产。

一次化疗结束后,于娟回到家里,刚十九个月的儿子土豆趴在她的膝盖上,奶声奶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她流着泪想:也许就差那么一点点,我的孩子变成了草。她还写道:“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还有那个也是青年学者的丈夫光头,天天为全身骨头坏死、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擦屁股,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求老天让你活着让我这样擦五十年屁股”。多么可爱的一家子!于娟多么爱她的孩子和丈夫,多么爱生命,她不想死,她决不放弃,可是,她还是走了……

我不想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这部书稿,虽然读者从我引用的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于娟的文字多么率真、质朴、生动。文学已经不重要,我在这里引用这些片断,只因为它们能比我的任何言说更好地勾勒出于娟的优美个性和聪慧悟性。上苍怎么忍心把这么可怕的灾难降于这个可爱的女子、这个可爱的家庭啊。

呜呼,苍天不仁!

周国平

2011年5月7日

后记

路有千万条,但只能走一条。

一九九六年我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于娟考入本科。当年十月,我和于娟第一次相遇。在交大饮水思源英语角,于娟圆圆的脸,穿着一身背带裤,盈盈地笑着,加入我们的讨论。突然,她看着我抛出一句“你像个傻瓜”。我喜欢这种直接、男孩气的女孩,心里有了她。于是经常在校园里有意无意地遇到她:在她清晨打木兰拳的返途、在读书社的集会上、在食堂里……那年还发生了一次小地震,我和室友飞奔下十六楼,给我姐姐打了电话问平安后,就着急地去她宿舍附近,看是否会碰上她。我们一夜漫步校园,爱情成形,我们成了男女朋友。她的人生轨迹从此与我并行。

如果不算单相思、萌芽期的感情,我们互为初恋。让初恋成熟为婚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么美好的一条人生之路,还有什么不可以包容?我们互相盟誓,终于在二〇〇〇年登记结婚。

于娟比我聪明得多,记忆力惊人。喜欢古诗词,喜欢写东西,持续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是我心目中的才女。她读过数遍《红楼梦》,能够大段背诵。而我一遍都没有读过。她数次感叹,没想到嫁了个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而我,则毫无愧颜,反而沾沾自喜,孩子的文学教育有着落了。

于娟好强。一九九九年我留校任教。二〇〇〇年毕业后她在一家软件公司做市场文案工作,数月后决定报考复旦大学研究生。她自幼对复旦大学情有独钟,虽然内心深处我希望她与我安稳地过日子,但为了不让她留有遗憾,我无法反对。第一次没有考上,她决定租房在复旦大学附近备考,而我在徐家汇校区上班,我俩聚少离多。

二〇〇一年年初,我赴日本一年。事业心、繁忙的工作、新鲜的环境使我并没有感到相思之苦,她全力备考复旦大学,想必也是如此。七月,她被复旦大学录取,旋即来日探亲。我俩在日本共度的两个月,是我一生中真正的夫妻生活。没有任何生活的压力,没有干扰,只有二人世界的享受。研究所离公寓很近。每天我上班后,她踩着自行车去附近的超市和菜场采购,然后回家准备午餐,坐在桌边等我回来。晚上则由我做饭,吃完晚饭一起去日本朋友家或者散步、泡温泉。她只会做鸡蛋炒鸡蛋,但也许是遗传吧——她做出来的饭却也像模像样,让我刮目相看。那时我就想,假以时日,尘心平静,我的娟一定能够成为贤妻良母。

二〇〇二年年初,我回国。她每个周末回家,我们成了周末夫妻。除了学业,她还有一些社团活动、朋友交往,她花了很多时间在网络上。据说,她在复旦大学BBS上是知名人物。二〇〇四年,她和我商量申请挪威留学一事。我说,不需要考虑我的感受,关键是你内心的愿望,亲爱的,你是否很想去。她点头,目光坚定。二〇〇四年八月,于娟赴挪威奥斯陆大学留学,原为一年,后改为两年,二〇〇七年一月获硕士学位。期间我去挪威探亲两次。一次是专程前往,住了一个月。另一次是国际会议顺访,住了三天。我感受到她的快乐。挪威的森林,淹没了分离的痛苦。期间,于娟的姥爷、姥姥先后去世,电话里她嚎啕的哭声令我心碎。

回国后,于娟感到很不适应。生活的点滴压力逐渐积累:工作、博士论文、生育、经济条件。在上海这样的经济社会里,这匹马、这条鱼有牵绊搁浅的感觉,她一时难以适应。现实,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我们这对小夫妻不断施加压力,考验我们的感情基础。事实证明,悲观焦虑没有任何意义。二〇〇七年年底全家都在我家乡嵊泗过年的时候,于娟怀孕了。一切不快都烟消云散。于娟真正开始从天真的女孩向成熟的女人转变。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十月怀胎。二〇〇八年三月,她在复旦留校任教。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五日,于娟剖宫产生下我们的孩子。这种快乐,无法用言语表达。喂养孩子的日日夜夜,她自然地成为一位出色的母亲。作为父亲,我没有付出什么,内心充满了感激。我俩经常因为小儿的点滴趣事开怀畅笑,数次憧憬着将来再多生几个小孩,依次取名为阿尔法、贝塔、伽马。于娟请她的朋友们从国外搬来很多奶粉,又收了很多朋友们送来的小孩衣服,乐此不疲地在开心网上与朋友们交流孩子的照片和抚育心得。她的朋友非常多,我不得不俯首称臣。

二〇〇九年九月,新学期即将开始,于娟决定给孩子断奶,投入到紧张繁忙的教学中。但从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开始,她身体就频繁出现疼痛,检查结果显示可能有血液问题或者癌症。十二月十九日晨剧痛。送六院检查。十二月二十日做PETCT检查,怀疑患有多发性骨髓瘤,当天送到瑞金医院急诊,当晚基本认定不是骨髓瘤。由于无法确定病因,医院无法收治,我们心急如焚。十二月三十日被瑞安肿瘤诊所收治镇痛,并用择泰治疗后,于娟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病理分析确定为乳腺癌骨转移,后转到瑞金乳腺诊治中心后,找到原发病灶再行穿刺确定。这段日子,我非常焦急。确定病因后,我并没有非常难过,因为我的内心直觉于娟能够克服这个巨大的困难而重获健康。我需要做的就是与医生沟通、确定日常饮食、让于娟保持信心。她真的很坚强,得知确诊乳腺癌时,她居然高兴地笑,因为乳腺癌相对其他癌症来说更好治一些。我也几乎没有落泪,只有一次,回家看到她和宝宝的合影,泪如雨下。

两次化疗后,于娟的疼痛感就消除了。癌生化指标一直在下降。她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我没有隐瞒她的病是癌症,但我隐瞒了她的病情是晚期、低分化癌恶性程度高,医生说最多存活两年。她开始自己上网后,全明白了。她问我是不是像网上说的那样,我说这是统计,对于全体人群是百分比,对于个体而言就是百分之百。你一直能够冲关拔寨,这一次,一样可以。

五次化疗后,癌生化指标不再下降,六次化疗后指标开始上升。而且有点咳嗽,情况不妙。计划中最后的两次化疗是否要继续,我们很犯难。于娟想活下去,她想做,但她不知道做这两次化疗与活下去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也许还有负面作用。我那时也不清楚,就由她决定了。六次完成后指标不好,回家后不到一个月出现气喘、腿疼、便溏、无力的症状,重新回到瑞金医院。我开始感到不安。化疗完成后没有稳定期,局面难以控制。

接着采用赫赛汀+希罗达治疗方案。经历了发热、休克抢救等,于娟第二次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整体情况开始好转。我的内心直觉依然如旧。经过两次赫赛汀+希罗达方案后,于娟情况不错,能够在家里走动。但医生“最多两年”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两年绝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于娟一直生存下去,至少十年。

癌症究竟该如何治疗?饮食究竟是否应该控制?既然西医认为预后如此之差,中医能治好吗?当我从病友丈夫处得知有民间中医擅长治疗癌症,一百天后就能够让癌细胞消失,二十天就能看出效果的消息,我心动了。我们与病友一同来到石台县大山村,并相约其中的刘某二十天后下山去医院检查验证。岳母在山上陪着于娟。二十天很快过去了,于娟感觉不错,但刘某没有下山去医院检查。形势很快失控。四十天后.于娟咳嗽吐痰的症状出现,继而气喘心跳。民间中医说是正常反应,并依然保证他们都已经没有癌细胞了。在一个深夜,于娟在电话里说她腹部某个位置疼痛,而且气喘,她需要我。她需要我!我赶到山上,发现她情况很差,旋即调整饮食,把她接回上海。

无暇悔恨和伤心,马不停蹄地联系医院。瑞金医院无床位,进入中山医院。经过近两周的护理后,她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肝功能恶化,已经出现黄疸,医生果断采用拉帕替尼+希罗达方案,三天后症状好转,于娟又一次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

看着她如此痛苦地在生与死的边缘挣扎,我心里充满内疚。在给于娟作治疗决定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我需要更多地征求她本人、她妈妈和爸爸的意见。

于娟一直就想把她患病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思写出来,她说:“我做不了什么了,能做的只有无畏施了。”这次活下来后,她开始在博客上大量写作。文章很快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能感受到她的快乐:她几乎每天都告诉我博客点击数的上升情况,她对突然得到关注不敢相信,她说想不到有这么多人关心她、帮助她。五个月来,她一天天好起来,开始锻炼身体。家人事后告诉我,只要我不在,于娟在电脑上的时间极长!这真的是用生命写就的日记!

我的心情极其复杂。这就是她应该过的日子,是最适合她的生活。但她的病情需要她暂时放下这些,把注意力集中在饮食、静心上。她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日子,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她找到了她的角度。这也许就是命吧。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她过了最后一个生日。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她离开人世。在这段日子里,她经历了最后一次化疗,无效。气喘严重,吸氧,躺不下,没有胃口,反胃呕吐,肝痛,胸腔积液……情况急转而下。这段日子里面,我不相信她会走,但已经慌乱了。在她临走的一刹那,我依然不相信。我的大脑,一直在检讨所犯的错误,对于这个结果,我的每一个决定好像都是错的,都是愚蠢的。我无暇悲痛,她仿佛依然在病床上,等待我找出原因,重来一遍,救她回来。

我知道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她的遗愿要完成,但我真的很失落,感到很失败。我和于娟并行了十五年,她的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我的生命还在吗?这十五年,已经消散,唯留记忆。

这,也是一条人生的路吗?如果她没有遇到我,现在在干什么?我想我一生都会背负着这个问题,无法解脱。

我从来没有看过于娟的博客,因为她不想让我去看,也因为我知道她所写的内容。在她去世之前,我也不愿意去看她的照片,因为她就在我身边。最后的日子里,我问过她怎么很少写关于复旦大学的内容。她说接下来会写的,二〇一〇还没有写完,还有二〇一一、二〇一二,一直写下去。

也许是命中注定,在回到她的正轨上的时候,她就刹车了。幸而,对于关心、支持她的亲人、导师、朋友而言,还有这本书、她的孩子、她的精神和遗愿。

这本书的出版,凝聚了同道中人的心血和爱,完成了于娟的一个未完的心愿。生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延续。非常感谢为于娟这本书出版作出艰辛努力的朋友们。也借此机会感谢关心于娟的朋友们。安息吧。亲爱的娟。

赵斌元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