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利己的,人有趋利的本性,因此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目的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经济学正是建立在这种“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基本文化共识和共同信仰基础之上的,并以此构设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而把基本的信仰、公正和基本价值判断等都交给了上帝。
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总是设法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满足的人,或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具体而言,“经济人”除了他自己的利益追求、他自己的最大满足以外,并不关心他人,也不同情他人。亚当·斯密曾形象地说明了经济人的这一特性:“我们不能以屠夫、酿酒家或烤面包师的仁慈,来祈盼我们的晚餐,而是从他们自利的角度考虑,我们不要诉诸他们的人道,而要诉诸他们对自己的爱,永远别向他们提到我们的需要,而要向他们提到他们的利益。”
也许很多人会给出一些不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例子来驳斥这个假设。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莎土比亚笔下的苦命恋人,如果按爱情伟大坚贞的角度来看,绝对是一流的实证例子,但选择自杀殉情来结束爱情却是怎么都和理性行为搭不上边的。还有为搭赠的礼品而买东西的买椟还珠行为同样称不上理性。的确,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都是不理性的,他们似乎都谈不上是理性经济人。
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理性经济人的定义明确的是“利益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这里的“利益、效用”通常不光是我们所认为的金钱、地位等等,而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诸如感受、感情、快乐之类的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东西。我们认为他们不理性仅仅是局限于我们的角度,因为我们认为活下来比坚贞的爱情有价值,认为赠品不如所买的商品有价值。而在当事人看来,坚贞的爱情是无价之宝,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相比,它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更大的效用。得到的赠品呢,也许是自己苦苦寻找了很久想要但是又一直买不到的东西。大家想想,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能说他们不理性吗?还能认为他们是在做傻事吗?
同样,根据这种思路,我们自然也能理解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道德楷模”存在了。他的收益是“内心的一种自我满足”,成本是“他付出的东西”,正是因为一种精神的需要而甘愿无私奉献。这一点有些类似于基督教徒的虔诚:不要怕麻烦基督教徒,有什么需要帮助尽管去找基督教徒,你去找他,正好给了他一个帮助别人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我们在各大商场、超市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产品附加赠送活动。我们不禁困惑:难道精明的商家一夜之间都成为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了吗?当然不是,我们要在这里提醒您,理性经济人中关于经济人和利益最大化的假设是永远存在的,商家的慈悲就如同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概率一样——几乎没有可能。那么这种现象为何会发生呢?其实买赠活动只是一种捆绑销售行为,不过是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采取的行为罢了。
所以,一定要相信: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是深刻理解经济学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条件。
P1-3
第一章 经世济民的学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斯密的经济大厦基础——理性经济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资源的稀缺性
人们面临的权衡取舍——经济学的选择
是工作还是享受闲暇——选择的机会成本
人们会对她作出反应——激励
为什么空气不值一文——价值与价格
吃撑了自然就吃不下——边际效用递减
经济问题分析的两极——需求与供给
房价为什么涨这样快——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VS政府干预
第二章 像大师一样思考——经济学的思维范式
彼岸翅膀此处飓风——蝴蝶效应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马太效应
蜜蜂采蜜也在传粉——外部性效应
程咬金只有三板斧——路径依赖
二者不可得兼乎 ——效率和公平
2%的人8%的财富——二八法则
经济学的完美主义——帕累托最优
贪污为何屡禁不止——寻租理论
第三章 关于市场那些事儿——市场与买卖
不仅仅是交换场所——市场
这里绝对没有老大——完全竞争
当我们别无选择时——完全垄断
联手坐庄的大学问——寡头垄断
飞涨的猪肉价格——供求机制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均衡价格
不同顾客不同待遇——价格歧视
市场也会打个盹儿——市场失灵
第四章 买啥东西也是门学问——消费者的经济学
消费原来也是门学问——消费品
与众不同自然有代价——奢侈品
消费者的最大权利——替代或备选
楼市火装修就不会差——互补品
商品中的“捣蛋鬼“ ——吉芬商品
只保吃穿,必然受穷——恩格尔系数
用这种方式感觉市场——消费者剩余
第五章 各种奥秘尽在利益——学经济也是学博弈
没有硝烟的伟大战争——博弈
招与不招的囚徒困境——纳什均衡
私人利益最大化质疑——公共地悲剧
不一定必然优胜劣败——劣币驱逐良币
“黔之驴“与空城计——不完全信息博弈
事前事后都是麻烦 ——逆向选择VS道德风险
究竟1+1=?的学问 ——正和博弈VS零和博弈
第六章 货币的神奇魅力——金融活动的经济学
印刷回收钞票的权力——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这些病态的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用货币三板斧调经济——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就这样搞定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
钱多也有钱多的烦恼——外汇储备和热钱
第七章 消费的孪生兄弟——投资理财
投资理财的源头活水——财产性收入
24美元买下曼哈顿 ——复利
最传统的投资方式 ——储蓄与债券
最疯狂最给力的投资——股票与基金
看得准才能赚得多 ——期货与股指期货
第八章 神马公司都要给力——金融投资的经济学
创业者也需要伯乐 ——PE与VC
掌柜也能成大老板——管理者收购(MBO)
在“新股不败“面前——痛打新股
批量生产的亿万富翁——首次公开募股(IPO)
跟风到底是对还是错——羊群效应
郁金香的涨与落——泡沫经济
胜利不见得总是好事——赢者诅咒
金字塔再高也要崩溃——庞氏骗局
第九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调控的经济学
国家的经济学意义 ——宏观调控与凯恩斯主义
政府干什么的经济学——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没钱的政府硬不起来——政府预算与财政赤字
什么都管的财政收入——税收与拉弗曲线
调整经济的财政手段——财政政策与支付转移
政府政策的两难选择——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章 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国际贸易的经济学
美国玉米歉收和中国猪肉涨价——国际交换和国际贸易
贸易世界的联合国 ——经济全球化与WTO
钱和钱还真不一样啊——汇率与购买力
人民币被升值的背后——购买力平价
国际贸易谁都没吃亏——顺差与逆差
对中国轮胎加税为嘛——贸易壁垒与贸易战
第十一章 如何玩转经济走势——指标数字的经济学
数字解读的大国兴衰——GDP与GNP
物价是涨了还是跌了——CPI与PPI
富人天堂和穷人地狱——基尼系数与洛伦兹曲线
你到底手里有多少钱——个人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洗具“或“杯具“——痛苦指数(MI)与幸福指数(GNH)
人类的未来通往何处——人类发展指数(HDI)
当地球成为地球村后——经济一体化和国家破产
第十二章 未来将会怎样——世界经济关键词
世博会来到中国上海——会展经济
城乡差距的动态变化——二元经济及城市化
便宜数码应该感谢谁——山寨经济
沃尔玛离不开中国货——中国制造
奥巴马为什么那么急——人民币升值
阿里巴巴的成长历程——网络经济
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低碳经济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怪事年年有,最近尤其多,它们越来越让我们觉得困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大家都争着举办世界博览会呢?
为什么奥巴马急着嚷着要人民币升值呢?
为什么农民即使种再多的地也还是挣不到钱呢?
为什么人人都不花钱,社会反而无法发展呢?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你买的贵而别人却买的便宜呢?
为什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会影响到中国的老百姓呢?
为什么美国的玉米歉收,却是中国的猪肉涨价呢?
为什么会有比24美元买下曼哈顿岛更赚的事情呢?
为什么创业板开闸后,一堆的亿万富翁开始出现呢?
为什么在拍卖中获胜的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输家呢?
为什么四万亿投资能撬动整个中国十几万亿的经济呢?
经济学正在流行。
一门学问的流行,大抵和商品畅销一样,皆因需求太大。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吹响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号角,为大英帝国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力量;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力挽狂澜,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国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对外开放,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学生于西方,长于海外,但是,它的道理却适合于全人类,就像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明的,但是,哈姆雷特的落泪遵循它,林妹妹的泪水,亦不能例外。
其实,前面的那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只是因为你不懂经济学,所以觉得难解。理解经济学的道理并不难,它不需要数学或者其他特别的基础,只要你有一颗年轻的心,愿意思考,就可以把经济学的道理搞明白。搞懂经济学,你对世界的理解层次就会提升。这就是经济学的智慧。有了经济学的智慧,就更容易接近成功,剩下的就是你的运气了。经济学能不能让人发财呢?老实说,没有必然联系。你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有几个是学经济学出身的呢?不过,以后随着经济运行规范化,这可能是个趋势。因为经济学的道理,一定有助于你科学合理的投资,避免损失。
对了,还有一点理由:经济学非常有趣。作为枕边书,每天看看,用它的道理重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本书作为一本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基本上是以故事和通俗的语言来阐述经济学知识,让你在轻松闲暇之余就将经济学知识收入囊中,而免受痛苦的折磨。很快你就会发现,原来经济学也不过如此。
《人人要读经济学》由周文杰、范彦君编著,以中国文化和经济为背景,用中国人熟悉的故事案例、文化元素、叙述方式,准确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原理。作者用流畅生动的语言,把经济学融入到日常生活、古往今来的有趣故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清晰透彻,妙趣横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会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并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待生活的视角。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怪事年年有,最近尤其多,它们越来越让我们觉得困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大家都争着举办世界博览会呢?为什么奥巴马急着嚷着要人民币升值呢?为什么农民即使种再多的地也还是挣不到钱呢?为什么人人都不花钱,社会反而无法发展呢?《人人要读经济学》由周文杰、范彦君编著,作为一本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基本上是以故事和通俗的语言来阐述经济学知识,让你在轻松闲暇之余就将经济学知识收入囊中,而免受痛苦的折磨。很快你就会发现,原来经济学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