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被折腾的世界(这十年美国搅动世界的背后)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张国庆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过去的10年,是折腾的10年。从美国的“9.11”到日本的“3.11”,两大经济体所受到的打击,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走势,也改变了政治生态。过去十年主导世界格局大事背后,有需要知道的内幕、根源和规律。张国庆编著的《被折腾的世界(这十年美国搅动世界的背后)》透视全球热点问题,揭示折腾背后的利益博弈。

内容推荐

在这个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从美国的“9.11”到日本的“3.11”,两大经济体所受到的打击,不仅改变全球经济走势,也改变了政治生态。

自从“9.11”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以后,既爆发了最夹生的战争(阿富汗战争),也爆发了最莫须有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出现了像普京这样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还活跃过小布什这样最富争议的美国总统,发生了影响全球经济的华尔街金融风暴;2011年初出现北非和中东的大变局,以及堪称“潘多拉第二”的利比亚战争;日本之难还未收尾,十年不见踪迹的本·拉登突然被击毙。

过去十年主导世界格局的大事背后,有你我他需要知道的内幕、根源和规律。事实上,就算是进行个人投资和理财,如果不明了国际问题的走向和实质,也还是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然而,只要了解美国的大手,世界格局便简易清晰。

目录

前言 我这样看世界版图

第一章 油价被炒糊

 萨科齐为啥猴急着打利比亚?

 地沟油也有人偷?

 伊拉克动了谁的奶酪?

 谁把中国人撂倒在高岗上?

 如何与狼共舞?

 谁在“二”的路上狂奔不止?

 加油加到心痛

 穷得只剩下车了

 我的复苏在哪里?

 油飞机上坐着熊

 油价垂青有准备的人

第二章 寡头被烤干

 普京为啥“打老虎”?

 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四大不懂事”

 霍氏借了美国的光

 克里姆林宫里的罗宾汉

第三章 俄罗斯被救赎

 普京为什么受欢迎?

 好的领导让人踏实

 镜子里的俄罗斯

 美国的那些“狼先生”

 美国误读普京?

 国际政治的“鸡蛋哲学”

 为什么拿格鲁吉亚开刀?

第四章 伊拉克被忽悠

 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

 钱紧,影响了前进

 好的开始也许连成功的一半都不是

 被浪费的好感

 政治上的误诊

 失算的“鹰”

 莫须有地来,莫须有地去

 值得美国人倾听的声音

第五章 阿富汗被遗忘

 被遗忘的滋味

 最长的战争

 增兵的魔咒

 “谁还没离婚?”

 “失言”的将军

 卡尔扎伊的公关

 奥巴马PK福克斯

第六章 反恐被错过

 卡扎菲的东郭故事

 不要指望一只狗能同时捕到两只兔子

 “邪恶轴心”后遗症

 拉登之死

 “基地”玩变脸

 智商可以不够,情商不能没有

 反恐更要反贫穷

第七章 巴以被套牢

 恐怖的对称

 巴以冲突的商业代价

 阴影下的心灵

 历史的重负

 看以色列对美国说“不”

 死海微澜

第八章 中美关系被分神

 蜜蜂不要干马蜂的活儿

 “朋友不是用来出卖的”

 林肯会向中国扔轮胎吗?

 13亿倍的机会

 拆掉眼中的横粱

 电话关系学

 有人选择退出,但没有人选择倒退

 “堵在路上”的2010年

第九章 白宫被削弱

 玩不转的“结盟游戏”

 蜜月期是如何蹉跎的?

 坐在岸上学游泳

 下围棋的好处

 当妥协成为习惯

 执政需要钝感力

 执著有时也是错

 卡特里娜冲击波

第十章 日本被耽误

 淡定的日本人

 东电是日本的罪人

 小泉如何耽误了日本?

 定位决定一切

 日本不道歉的美国责任

 军国主义的精神土壤

后记

试读章节

黑金真的容易让人冲动。这不,伊拉克战争一波未平,利比亚战争一波又起了。

2011年3月20日凌晨,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展开军事打击。这一天,恰恰是伊拉克战争八周年。

利比亚战争与伊拉克战争同“生日”,无疑引发了人们对这次战争是否会重蹈覆辙的联想,但最让人困惑的,还是法国这次为什么冲在了前头。

是呀,以往这种事儿,大都是美国领头干的,而且伊拉克战争前,法国还拒绝参加。这次却反了过来,萨科齐兴致勃勃,奥巴马却一脸无奈,他在巴西的“绝不派出地面部队”的表态,更是让人觉得美国这次是有意后退,给法国“领航”创造条件。

那么,法国这次为何如此“拉风”呢?

其实,这倒是很符合萨科齐的行事风格,他是那种能站在前面,绝不站在后边;能站在中间,决不像黄花鱼一样溜边的人。而且如法国人自己的评价,萨科齐“拉风”已然成瘾,做什么事情似乎都特别“拉风”。

一句话,镜头感过于良好。

当然了,萨科齐最出位之处,还是驱逐吉普赛人,惹得全球为之哗然,牵连着法国“人权卫士”的形象一夜之间就成了笑柄。

一位日本作家说得更加黑色幽默:法国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国家,但它1940年向德国投降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领导世界了。据说在美国,除了大城市外,要买一张世界地图是很难的,但在法国各地的书店都可以买到世界地图,甚至可以买到别的国家的地图。

萨科齐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表态,一些表态很得罪人,另一些表态则常常令自己难堪。这种爱好也使得他在利比亚问题上变得骑虎难下。

可以说,利比亚战争与萨科齐的“表态控”有很大关系。

话说,还是在卡扎菲与反政府力量对峙之际,萨科齐“敏感”地意识到,卡扎菲大势已去了。然后,他便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贸然承认利比亚反政府力量,并如愿成为世界上的唯一。

结果呢,在萨科齐沾沾自喜其英明之举时,却同时犯下了大错,并得罪了三方。等于说将他喜欢表态所能造成的后果全都带了出来。

首先得罪的是“老朋友”卡扎菲。

在萨科齐与利比亚反对派握手言欢的那一刻,卡扎菲强烈地感受到萨科齐“变脸”艺术的炉火纯青,因为仅仅在3年前,萨科齐还在爱丽舍宫铺红毯高调欢迎卡扎菲访问法国。。  当时,“拉风”上瘾的萨科齐,不但展开双臂迎接卡扎菲的到访,还允许他把贝都因人帐篷支到了爱丽舍宫的附近。

可现在呢,萨科齐看到卡扎菲似乎“大势已去”,就仿佛变了一个人,转脸将曾经拥抱过的老兄当成了活靶子,而且一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架势,让卡扎菲心伤,让旁观者心寒。

在这种情况下,卡扎菲没什么可说的,立马与法国断交,并且更猛烈地攻击起反政府力量来。

第二个得罪的是德国总理默克尔。

本来,欧盟是要就利比亚局势进行紧急磋商,而偏偏就在峰会前一天,萨科齐“无组织无纪律”地自行宣布承认利比亚反政府力量,让默克尔等人极为难堪。

不仅如此,萨科齐此举还等于是逼着德国就范。

P3-4

序言

过去的10年,是折腾的10年。

从美国的“9.1l”到日本的“3.11”,两大经济体所受到的打击,不仅改变了全球经济走势,也改变了政治生态。

“3.11”的远景尚难以评估,但“9.11”却是不折不扣地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此后,既爆发了最夹生的阿富汗战争,也爆发了最莫须有的伊拉克战争,出现了像普京这样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还活跃过小布什这样最富争议的美国总统,而本·拉登的被击毙也并不意味着反恐斗争可以松口气了。

其间,几度疯涨的油价,最多谈论、最少作为的气候问题都让人纠结不已,而日本核泄漏更是让核电发展日显尴尬。加之2011年初北非和中东出现的大变局,以及堪称“潘多拉第二”的利比亚战争,都令人有强烈的“被折腾”感。

人们也不禁会问:“这个世界怎么了”?“9.11"重绘世界版图

在这个世纪的第一个10年,有两场危机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也在客观上重绘着世界地图。一是“9.11”,二是华尔街金融风暴。两件危机都“始发”于美国,也恰恰都在布什总统任内,并先后对美国的发展以及世界的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场悲剧,“9.1l”给人们留下了沉痛的记忆,但也同时成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

2004年,“9.11”调查委员会在最终报告中坦言,在袭击发生的前10年里,本土尤其是边境安全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重视。而“9.11”则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安全观念,这一点,从苛刻的“爱国者法”的通过并为人们所接受即可管中窥豹。

而这种安全忧患,随着朝鲜核问题及伊朗核问题的升级得以扩散,也使得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将反恐和防扩散当做核心问题。而过去的10年间,美国也几乎将绝大多数的外交和军事精力用在了反恐和防扩散上,并深陷于一场非议巨大的伊拉克战争中。这种战略性的纠结,也体现在奥巴马政府对于利比亚战争的若即若离中。

“9.11”之后加剧的安全忧患,还产生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正如英国学者莉萨·贾丁所说的那样,“反恐战争”把西方国家卷入了军事冲突之中,而这种冲突与它们的国民越来越不相干。冲突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伤,然而冲突的原因却似乎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捉摸。

事态的发展出乎美英政府的想象,伊拉克的困局不仅大大削弱了布什政府的执政能力,也在客观上分散了美国防范经济危机、解决国内问题的注意力。这一点,从布什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迟缓与不力即可见一斑。

次贷危机的升级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则带给人们更深层次的安全隐患。在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诸多地缘政治危机的形势下,华尔街金融风暴不仅沉重打击了美国人的经济信心,也在全球范围内卷起了“黑雪”——寒冷而看不清未来。作为风暴的后遗症之一,冰岛破产、迪拜困境、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此后都不断折磨着人们的神经。

如果说“9.11”之后的安全隐患更多地体现出地域性、间发性的话,那么,2008年的金融风暴打击面可就是全球性的了,穷国、富国都难幸免,金融、地产等诸多行业受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连番遭创,股民、基民纷纷被套。

后记

向上的路是和其他人一起走的

在写作的过程中,宋迪在策划上给予我很大帮助'李晓莉在思路上很好地启发了我,而马春燃则帮助我校正了相当_部分文稿,徐聪更是对我的写作给予很大鼓励。尤其要感谢的,是是我的弟弟。不仅书名是和他一起碰出来的,而且其中许多灵感,也都是与他头脑风暴后进发出来的。其实,一个国家的发展,又何尝不是部分地决定于“朋友”的质量和气场呢?

专注的人最扛折腾

在一次聚会中,比尔·盖茨的父亲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令大家意外的是,巴菲特与盖茨的答案都是“专注”!这是专注的人比较不怕折腾的重要原因,因为_个人对—件事只有专注投入,才会产生乐趣,才会沉浸其中,并淡忘世间的烦忧。相反,不能专注的人,也就不能放松。同样的,一个国家不能专注于正确的事情,不仅会错过机遇,而且很可能会像小布什那样用错误的伊拉克战争折腾自己,也折腾世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