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吉思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法)勒内·格鲁塞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令世界颤栗的一代天骄,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备受拿破仑、马克思、孙中山、毛泽东、麦克阿瑟、比尔·盖茨……推崇与研究!全球最权威的成吉思汗传记版本,世界东方史权威专家勒内·格鲁塞的扛鼎之作,影响西方世界的经典。渴求成功者不可不读!《成吉思汗》构成了一幅起伏曲折、充满立体感的历史画卷,为我们展现了这位“深沉有大略,用兵如有神”的英雄人物的震撼人心的一生。

内容推荐

《成吉思汗》不仅详细解读了成吉思汗从家世、童年、征战直至离世的全部历史,还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地理、军事、谋略等各方面内容。既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又有使人身临其境的景物描写;既有简略清晰的铺陈叙述,又有绘声绘色的人物对话,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一幅起伏曲折、充满立体感的历史画卷,为我们展现了这位“深沉有大略,用兵如有神”的英雄人物的震撼人心的一生。《成吉思汗》作者勒内·格鲁塞是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本书和他的另一部著述《草原帝国》被认为是研究成吉思汗和蒙古史最重要的代表作,出版以来在全世界受到极大的推崇和赞誉。

目录

第一部 祖先

 苍狼和白鹿的后裔

 天上来客

 孛端察儿的功劳

 牧民的卑微与高大

 蒙古首领在金王宫殿

 俺巴孩的惨死

 蒙古的赫拉克勒斯

第二部 成吉思汗的一生

 勇士也速该与祭司王约翰

 也速该之夺取诃额仑夫人

 成吉思汗的童年

 被逐出氏族的孤儿

 成吉思汗童年杀弟

 成吉思汗之被擒

 成吉思汗之越狱

 马匹之被劫掠

 成吉思汗之婚姻

 黑貂皮袄

 孛儿帖之被掳掠

 成吉思汗夺回孛儿帖

 兼夜而行与两部落的分手

 蒙古人之王成吉思汗

 鼎烹战俘

 宴会后的冲突

 脱斡邻勒绝处逢生

 成吉思汗助金讨伐塔塔儿部

 成吉思汗之诛杀蒙古亲王

 深山突袭

 成吉思汗胸怀博大

 对立汗与暴风雨中的大战

 成吉思汗之受伤与者勒篾之忠诚

 “伤汝战马之箭。

 乃吾自岭上所射也!”

 “若汝等手执乃汗来降,我必族斩汝等!”

 消灭塔塔儿部落联盟

 塔塔儿姊妹的心

 桑昆拒绝与成吉思汗家结亲

 誓言与背叛之间

 两牧民救成吉思汗

 红柳林附近的恶战

 成吉思汗的眼泪

 “我等可往拾之如马粪!”

 成吉思汗诉状

 巴勒注纳湖之苦水

 兼夜行军。突袭制胜

 克列亦惕部公主的命运

 “汝竟踏碎此死者之头颅矣!”

 “然地上则只可有一汗也!”

 进兵杭爱山.

 成吉思汗的以人肉为食之狗

 蒙古军之围攻与塔阳汗之丧命

 美女忽阑提出的理由

 成吉思汗恨之入骨的篾儿乞惕人

 成吉思汗与扎木合的

 高乃依式的对话

 1206年即位大典:蒙古帝国

 宣告诞生,成吉思汗奖励功臣

 成吉思汗的怯薛军

 在西伯利亚泰加森林中

 神权与王权的较量:

 通天巫的野心

 成吉思汗剪除通天巫

 进逼中原

 报仇雪耻:成吉思汗向金王宣战

 蒙古军突破长城。

 侵入华北大平原

 蒙古军攻占北京

 成吉思汗得逢学者耶律楚材

 丝绸之路上的畏兀儿人:成吉思汗的文化教员

 者别由蒙古侵入帕米尔

 蒙古商人之被杀

 大战之前:成吉思汗的遗嘱

 攻入穆斯林世界

 愤怒之风:不花剌的陷落

 移军撒马尔罕

 火攻玉龙杰赤

 跟踪追击苏丹谟罕默德

 愤怒之风席卷呼罗珊

 席卷阿富汗的风暴

 从摧毁城市到开始领悟城市文化

 成吉思汗与死亡问题:

 召见炼丹术士

 成吉思汗之召。过漠北蒙古之地

 成吉思汗与哲人晤谈

 志得意满。大军凯旋家乡

 铁骑纵横波斯.高加索和俄罗斯

 休息中的几年

 重返中原

 “即死也。亦应就其言而伐之。”

 “吾儿。父殆至寿终矣……”

 像雄鹰盘旋于天宇……

 在上面,密林中,某树下……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狼和鹿的传说是非常有趣的,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这一传说向我们证实了这样一点,那就是,既然狼是蒙古人的祖先,那么原始蒙古人就必然是生活在森林里的森林狩猎人,至少也是生活在森林与草原交界处的狩猎人。此外还应该指出一点,对于传说中的那个时代的情况,蒙古的古代歌颂英雄业绩的诗人们也只描述过狩猎的情景,从未提及畜牧事。朵奔篾儿干的经历就是如此。他娶阿兰豁阿为妻以后,仍一如既往地从事狩猎。

有一天,朵奔篾儿干正在脱豁察黑山上打猎,忽然发现了兀良哈惕部的一个人。这个人猎获了一只三岁的鹿。他将鹿剖开,割下鹿的肋骨和内脏,正在那里烘烤鹿肉。朵奔篾儿干走上前去,粗声粗气地对他说:

“朋友,给我一块肉!”

听到这种带命令口气的要求,那人无奈,也就只好答应。这些蒙古人在狩猎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种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当碰到这种情况时,草原生活约定俗成的规定要求人们满足来人的要求,特别是当来人比自己装备得更好并比自己强壮有力时更应该如此。是时,那位猎人除了自己留下鹿胸肋和鹿皮以外,把鹿的其余部分都送给了朵奔篾儿干。

朵奔篾儿干就这样拿着如此轻易得到的猎物走了。他正走着,不巧迎面碰到伯牙兀惕部的一个人。这个人饿得像要被风吹倒似的,一手牵着他的儿子,颤巍巍地挪着脚步。可怜的人哀求朵奔篾儿干道:

“请给我猎物,我之此子归汝有之!”

这买卖当然合算。于是,朵奔篾儿干就把一只鹿腿给了这个乞丐,把孩子领回家做了自己的仆人。

朵奔篾儿干用一只鹿腿(一只鹿的四分之一)换来的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这种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朵奔篾儿干家后来发生的足以混淆视听的事件就能说明这一点。朵奔篾儿干同阿兰豁阿生了两个儿子后,就一命呜呼了。然而,在朵奔篾儿干去世以后,阿兰豁阿竟然又生下三个儿子。关于这个问题,蒙古史家作了坦率的记载。据这些史家说,两个年长的儿子,即朵奔篾儿干的两个儿子曾私语道:

“我等之母既丧丈夫,又无亲房兄弟,竟又生下三个儿子。家中大人除那个伯牙兀惕人以外别无男子,此三子非彼莫属也……

这的确是对这一出人意外的事件颇合情理的解释。然而,兄弟俩的这种大胆的判断却没有考虑到上天的干预。上天要维护本书主人公的父系直系尊亲的正统性,这一点是寡妇阿兰豁阿亲自向他的两个长子披露的。时值金秋,一天,阿兰豁阿烤好了一只刚满一岁的羊羔,然后便把她的两个长子及其三个弟弟叫来,共进家宴。席间,她首次向两个长子披露了她一直守口如瓶的秘密。她说:

“每日夜间,我见一金色人从天窗隙处进来,钻入我被,将我腹屡次摩挲,把他光明透入我腹。末了,那人依日月之隙光如黄犬之伏行而出。我因是怀孕,连生三男。汝二人,吾之二长子,今后务不可再造次言之。以情察之,汝等之三个弟弟乃天之子息!汝等何可比诸黔首之行而言耶?”

就这样,这位非凡的寡妇仅用三两句晦涩难懂的话就作出了预测:这些孩子的子孙,这些神奇地诞生的孩子的后代,有朝一日将成为世界的征服者……P7-8

后记

提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名字,在中国(且不说在世界上)已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但是,对于成吉思汗的家世,他童年的苦难,他创业的艰难,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哀乐喜怒,以及他的功过曲直,是非长短等等,知道得较为清楚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成吉思汗戎马一生,搏击一世,在统一蒙古各部,出兵南下,挥师西征以后,就溘然长逝了。但是,他的战马的铁蹄留下的回声,却一直在震撼着人们的心;赞誉者有之,咒骂者有之,谈成吉思汗色变者亦有之。从中国到波斯,从波斯到欧洲,学者们争相了解他,研究他,探索着他之成为“一代天骄”的秘密。勒内·格鲁塞就是这些学者之一。

勒内·格鲁塞,法国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生于1885年,卒于1952年。勒内·格鲁塞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和文化,写出了二十几部重要著作,其中《十字军东征史》(写于1933—1936年),《草原帝国》(写于1942年)和本书(写于1944年),是世界历史名著。他还专门撰著了《中国历史》(写于1952年)一书,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为历史学的发展,为向世界介绍东方文化和历史,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对世界历史学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了著名的学者,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公元12—13世纪,漠北历史进程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推上了成功的顶峰。当时蒙古地面部落星罗棋布,互相兼并残杀,最后形成几个大的部落联盟:东部有塔塔儿部,北部有蔑儿乞惕部,中部有克列亦惕部,西部有乃蛮部,还有作为著名纵横家扎木合为首的札答阑部等等。同这些庞大的部落联盟相比,蒙古部是一个较为弱小的部落。各部落联盟之间互相攻伐,争战不休,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严重地阻碍着蒙古历史的发展。在这种分裂混乱中,人民渴望统一和安定。时势造英雄。成吉思汗顺应了这一历史要求,成就了统一大业。本书作者一再强调指出了这一点,叙述成吉思汗如何得人心,如何满足人们要求统一的愿望,如何使统治的民族从小到大,以弱胜强的过程。蒙古高原上各部族在成吉思汗的旗帜下统一起来,作为独立的实体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成吉思汗对蒙古族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成吉思汗超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其他许多杰出领袖人物(匈奴的冒顿,突厥的土门、室点密兄弟,回纥的怀仁可汗,等等)的地方,是他能够坚定不移地将草原帝国的疆域从大漠之边向南推进到华北,为他的继承者进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自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北部长期陷于割据状态。至契丹占据幽云16州,白沟河便成了辽、宋两国不可逾越的深渊,河北三镇之地几成化外。12世纪初女真南下,更把中国从淮河中流拦腰切断,分成两个天下。此外,西北有哈剌契丹(西辽)和夏,西南有大理、吐蕃。他们都各自为政,互相攻伐,把中国弄得四分五裂。当时这些割据政权,大都委靡不振,偷生苟活,没有一个能担当起统一全国的责任。成吉思汗以勃兴的武力,迫降畏兀儿,灭亡西辽,臣服西夏,击败金朝,扫除各族间的疆界,消灭分割汉族的墙壁,为后来的元朝建立大一统局面准备了条件。成吉思汗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卓越贡献正在于此。所以,毛泽东同志曾称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把他与中国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这是毫无问题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的杰出人物统一中国,他所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的政权,他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也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那种所谓“正统”的观念是错误的。成吉思汗为当时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当时蒙古军队的南下,也给封建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中原地区带来了一些落后的制度和影响,在一个相当的历史时期中对内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起了若干消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应当看到的。  成吉思汗的西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现象。他对花剌子模帝国的征讨是由于对方无理挑衅,对欧洲的远征是追逐夙敌的连锁反应。西征的结果,一方面,它确实给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不少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严重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这一基本事实,应当首先看到。但另一方面,西征客观上冲破了亚欧各国的此疆彼界,沟通了东西交通,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成吉思汗从动身西征起,就采用中原的交通制度,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驿骑”、“铺牛”和“邮人”,把中原旧有驿站系统延伸到西域。这一艰巨事业一直持续到他的子孙后代。西征时带去了大批汉族技术人员,沿途劈山开路,修筑桥梁,改善东西交通条件。为了维护道路上的安全,他还特别在交通大道上设置护路卫士,颁布保护来往商人安全的札撒,出现了东西交通畅通无阻的时代。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了西方,西方的药物、织造品、天文历法等也输入到了中国。明初郑和西使,可以看做是元代海外交通事业的继续和发展。而这一事业的开创者,正是西征时的成吉思汗。所以,成吉思汗的西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本书作者一反波斯一些历史学家一概否定和咒骂成吉思汗西征的态度,力排众议,既指出了西征对当地造成的破坏,又指出了花剌子模帝国苏丹应当担负的挑起战争的责任,指出了成吉思汗维护和发展东西方贸易往来的正当愿望。这种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态度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当时的蒙古地区,各部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各部落的贵族争夺霸权的斗争,迫害、摧残成吉思汗一家的是敌对部落的贵族集团,与对方的人民群众没有关系。同样,迫害成吉思汗祖宗的是金王朝的统治集团,与金国的普通百姓没有关系。杀害成吉思汗的使臣和商队的是花剌子模帝国的统治者,与花剌子模的百姓毫无关系。这些民族和国家的人民都处在被统治地位。成吉思汗利用民族矛盾进行复仇,不分青红皂白地屠杀对方民族和国家的人民,这是成吉思汗为实现统治欲望而采取的手段。这里,涉及复杂的民族问题,也涉及复杂的政治问题。

总的说来,本书作者在写那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写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时,态度是严肃的,客观的。全书叙述了成吉思汗的家世,童年,征战,直到逝世的全部历史。本书向我们揭示出:一个民族,通过自身的努力,是可以由弱小变成壮大、由落后变成先进的。对中国,是如此;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也都是如此。这一点,对后人是有启发意义的。另外,作者在本书中突出描写了成吉思汗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从谏如流的优点。作为一个叱咤风云但又目不识丁的一世之雄,在7个世纪以前就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本书史料十分丰富,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地理、历史和军事知识。在艺术上本书也颇具特色。书中既有壮阔的战争场面,又有使人如身临其境的景物描写;既有简略地铺叙,又有绘声绘色的人物对话,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有起伏,有曲折,充满立体感。在重大事件上大笔挥洒,在间歇处细笔描绘。好似一部交响乐作品,既有金戈铁马,动人心魄的乐章,又有娓娓动听的小调插曲,从各个角度描写了这样一位“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英雄人物。作者在撰写此书时使用的是散文笔法,作品的散文风格非常突出,具有一种散文美。在世界上,研究蒙古史和成吉思汗的书籍和资料浩如烟海。作者从大量史料中选取足以表现成吉思汗一生的材料,加以整理,组织成一部紧凑的巨著,信笔写来,有如行云流水,毫不给人以堆砌史料的枯燥感,没有大家手笔是很难做到这一步的。

关于本书的翻译,有几点需要说明:

一,本书不是历史论著,而是历史人物传记作品。但既是历史人物传记,就有两层意思需要考虑,一是“历史”,二是“传记”。对于历史学,本译者是门外汉,因此只能采取老老实实、严肃认真的态度,不武断,不杜撰,尽量做到一些专门译法查而有据。为此,译者在翻译此书过程中,阅读和参考了七八部历史论著,查阅了《世界通史》和《中国通史》的有关章节。但尽管如此,仍难免会有错误。愿蒙海内有关学者之法眼垂青,更希广大读者之批评指正。关于本书中的译名,各种有关著作之问极不统一,都是研究专著,究竟以哪部著作的专门名词译法为准,笔者曾一度颇费踌躇。最后斗胆决定,关于写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和南征部分,人名和地名等专名按《蒙古秘史》的译法;关于写成吉思汗西征部分,译名按国内出版的有关译著翻译。个别译名有改动,例如“铁木真”,《蒙古秘史》中作“帖木真”,这次根据本传记作者的解释译作“铁木真”。

二,本传记由于不是历史论著,所以对有些史料没作详细考证,关于背景的注释也极少。但书中涉及的背景知识较多,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阅读起来多有不便,甚至会发生误会。为了帮助读者阅读,特根据有关史料增加了一些注释。

三,译稿对原著题目稍作改动,个别文句略有删节。

由于本人学识浅薄,加之时问仓促,翻译中定会有错误之处,切望读者和有关专家批评指正。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承蒙许多同志提供了大量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译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