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与拉美(当前议题与未来合作)》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合作举办全球治理系列国际研讨会的最新成果。全书集中讨论了中国、欧盟和拉美三方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问题解决中的相互关系、主要议题与合作前景。突破了传统的从双边关系角度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局限,把三方关系放在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的角度加以比较分析,从务实与前瞻的角度探索三方未来合作的前景。本书由克敏、牛海彬主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欧盟与拉美(当前议题与未来合作)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
作者 | (德)克敏//牛海彬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欧盟与拉美(当前议题与未来合作)》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合作举办全球治理系列国际研讨会的最新成果。全书集中讨论了中国、欧盟和拉美三方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问题解决中的相互关系、主要议题与合作前景。突破了传统的从双边关系角度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局限,把三方关系放在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的角度加以比较分析,从务实与前瞻的角度探索三方未来合作的前景。本书由克敏、牛海彬主编。 内容推荐 《中国、欧盟与拉美(当前议题与未来合作)》通过比较中国与欧盟对拉美的政策以及拉美国家如何看待这些政策,为全球化时代的南北关系和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经验分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与地域的中国、欧盟和拉美之间共同的合作经验还很缺乏,但三方合作的潜力却非常巨大,如何实现这种潜力正是来自三方的官方、智库和大学的代表试图回答的问题。 《中国、欧盟与拉美(当前议题与未来合作)》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合作举办全球治理系列国际研讨会的最新成果。它集中讨论了中国、欧盟和拉美三方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性问题解决中的相互关系、主要议题与合作前景。文集突破了传统的从双边关系角度研究国家间关系的局限,把三方关系放在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中加以比较分析,从务实与前瞻的角度探索三方未来合作的前景。本书由克敏、牛海彬主编。 目录 前言 导言 评估中国、欧盟和拉丁美洲之间新兴的三边关系 第一部分 欧拉关系与中拉关系的比较 第一章 一种寻求实质的框架——从欧洲视角看欧盟和拉丁美洲的关系 第二章 欧盟-拉美合作对欧盟政策的挑战 第三章 中拉关系的新时代:机遇大于挑战 第四章 欧盟、拉美和中国:当今及未来关系中的几何模式 第二部分 南方共同市场与欧盟、中国的关系 第五章 实证分析:南方共同市场与中国/欧盟贸易——趋势与数据 第六章 与经济巨人的贸易:南方共同市场能否从对欧盟和中国的贸易中获益? 第七章 金融危机下中国和南方共同市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八章 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当前与未来的合作 第三部分 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 第九章 中国如何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 第十章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石油合作 第十一章 气候变化政策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欧洲及其他地区 第十二章 欧盟、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中的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挑战与国际合作领域 第四部分 三边关系与多边合作 第十三章 重新审视欧盟、中国与拉美的三边关系 第十四章 中欧拉三边关系:经验不多却潜力巨大 第十五章 中国、欧洲和拉美:三边关系以及多边主义的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中国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非常依赖外资和海外市场,它们帮助中国成长为一个积极的国际行为者。在自身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中国拉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冷战结束后,中国极大地改善了与非洲和拉美的联系,虽然主要涉及经济活动,但综合性联系也在各个层次上得到发展。可以说,中拉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综合性的双边合作 2004年,胡锦涛主席就中拉关系的发展提出了三个目标:第一,政治上相互支持,成为可信赖的全天候朋友;第二,经济上优势互补,成为在新的起点上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第三,文化上密切交流,成为不同文明积极对话的典范(Hu 2004)。中国寻求与拉美发展全面合作关系。 在政治领域,中国和拉美许多国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相当的政治信任。过去十年中,中拉之间密集的高层官方互访前所未有。中国与巴西、智利的议会有着定期的交流。这种政治访问不仅加强了双边政治信任也推进了经济合作。中国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委内瑞拉和秘鲁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所有伙伴国都重视多极世界秩序的构建。其中,巴西尤为重要:当胡锦涛主席2009年4月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与巴西总统卢拉会晤时将中巴关系看作有全球性影响的双边关系。除了大国关系外,中国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与哥斯达黎加等小国的关系。 在经济领域,双边合作实现了双赢。中国已经是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胡锦涛主席在2004年访问拉美时承诺,到2010年,中拉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然而,这一目标在2007年就已被超额完成,这显示了双边贸易的巨大潜力(Zhou Wenzhong 2009)。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Xinhuanet 2009),与智利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运行良好,与哥斯达黎加和秘鲁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已签订。中国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使用巴拿马运河最多的国家。2008年,中国对拉美的对外直接投资总数达248亿美元(Moxley2010)。中国投资开发巴西新发现的深海油田也是双赢合作的典范。近年来,金融合作开始变得动力十足。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与拉美之间富有活力的经济关系为当前脆弱失衡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希望。 在文化领域,双方都重视民间关系的发展。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交流,将其作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该地区16个国家被中国批准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国。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机构也在该地区的许多大学中建立起来。中国政府通过选派官员学者奔赴拉美学习语言、加强国内相关智库的研究能力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拉美和制定对拉政策。在拉美,中文学习愈来愈受到欢迎,特别是因为学习中文所带来的商业机会(Forero 2006)。在中拉举办的各种非正式峰会和会议,让舆论精英们聚集在一起。中国与加勒比经济和贸易合作论坛的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中国的发展经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理念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要正确地理解这些需要具备中国的文化知识。这些人员联系,包括学界和思想库的双边交流在深化相互理解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地区参与的制度化 随着合作的深化和拓展,地区制度越来越重要。中拉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了制度化的对话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2004年中国成为美洲国家组织(OAS)的常任观察员,2009年成为美洲开发银行(IDB)的成员。此外,中国还是拉美议会的观察员并与里约集团、安第斯共同体和加勒比共同体以及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建立了联系。很显然,大多数拉美国家的支持是中国进入这些地区性论坛的关键,参与这些制度合作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中国领导人将参加多边机制看作是化解外部世界对中国疑虑的一种方式,也是建立制度化和更具预见性互动的平台。2009年,中国成为美洲开发银行(IDB)的第48个成员国,在东亚地区是继日本和韩国之后的第三个成员国家。在2009年召开的美洲开发银行行长会议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高度赞扬了美洲开发银行在地区发展和削减贫困方面作出的努力,并表示美洲开发银行已经成为中国与该地区合作的最重要平台(Zhou Xiaochuan 2009)。随着中国加入美洲开发银行,中国金融界随之准备扩大同拉美的合作。为了帮助拉美国家对付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通过美洲开发银行提供3.5亿美元的启动资金(IDB2009)。 (三)全球议程的合作 中国高度重视拉美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性。198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谈到21世纪将是太平洋和拉美的世纪。拉美在中国的外交战略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远非某些观察家所说的仅仅是原料供应地。中国将拉美看作是处理全球问题、改革当前国际体系的重要伙伴。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建设繁荣的国内经济是中国和拉美国家共同的任务。为此,双方应当谋求使现行的国际经济体系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当前的世界性经济衰退表明,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体系危机时也是非常脆弱的。由于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绝大多数拉美经济体都积累了较多的外汇储备,这使得它们在当前的形势下更为安全。但是由于这些外汇储备多是美元,因此如何促使美国维持一个更加负责的货币政策对维持拉美外汇储备的价值显得很有必要。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和拉美国家应当携起手来,使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公正。 包括中国及其拉美伙伴在内的新兴国家间合作的制度建设正稳步进行。巴西和中国是新兴的延伸五国/五国集团、金砖四国峰会和二十国集团的关键成员国。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的墨西哥在协调五国集团和八国集团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阿根廷也在日益重要的二十国集团中发挥着影响。此类合作有助于形成对未来国际体系的共同看法,加强政治互信并促进共同利益。中国和拉美的这些新兴国家都需要在处理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迁、能源安全和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上加强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一拉美合作论坛(FEALAC)等跨地区安排对促进新兴大国间的合作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通过联合国维和行动促进了地区稳定,中国和巴西在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P37-39 序言 早在1985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艾伯特基金会驻上海办公室已经成为合作伙伴。过去25年来,这种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在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和气候与经济政策等领域。双方联合组织了为数众多的研讨会,为中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借此交流对上述研究领域新发展的看法和认识。 2009年4月27-28日,双方联合举办的“中国、欧洲与拉美:当前议题与未来合作”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欧洲、拉美以及联合国的32位嘉宾与会,围绕如何加强三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是双方联合召开的第七届“全球治理”会议。此前的会议已就涉及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重要全球性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随着中拉关系在过去10年的迅速发展、拉美参与全球事务的深化以及欧拉关系进入了新的调整期,本次会议聚焦中欧拉三方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前瞻性政策思考。 我们出版本论文集,意在把与会者关于三方合作的深入分析、思考和认识与更大范围的读者分享。我们相信本次会议及其论文集能够为促进中国、欧洲和拉美的共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上海,2010年12月 杨洁勉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鲁道夫·特劳普-梅茨博士,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