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走马看商帮(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梁小民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在是商帮热,各种以商帮为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小说等不断涌现。梁小民是著名经济学家,籍贯山西,多年来关注山西商帮研究。这本《走马看商帮》是为数不多的经济学家用通俗笔法写的山西商帮研究文章,兼具学术与阅读价值。

内容推荐

梁小民先生经常读经济史、商业史,尤其有关商帮的书。阅读中有两点感觉。一是写经济史书的人还是以历史学家为主。他们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基础扎实,著作也相当有分量,但经济学分析还是少了一点。他们澄清了历史事实,不过作出深入经济分析的还不多。二是这类书学术性相当强,但通俗性与趣味性不足。于是,就想在他们的基础上再加点分析和通俗化。这本《走马看商帮》就是一种尝试。

收入《走马看商帮》的文章曾以“中国商帮纵横谈”为名刊登于《经济观察报》

目录

自序:票友下海

什么是商帮

国退民进才有了商帮

晋商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商帮”

家族文化与徽商

夹缝中的粤商

亦盗亦商的闽商

成功转型的宁波商帮

钻天洞庭小而强

人口流动与江右商帮

晋商的同盟军陕西商帮

儒家文化与鲁商

遍地龙游成一帮

商帮作道场的螺蛳壳

商帮是封建商人

自古经商一条路:官商勾结

商帮中的家庭、家族与宗族

商帮与行会

商帮与会馆

商帮如何构建诚信

从商与做人

商帮的衰亡

试读章节

进入市场经济,久违的商帮称号又一次流行起来。有两种现象与此相关。一是在胡雪岩走红之际,安徽人把胡雪岩称为徽商的典范,浙江人把胡雪岩作为浙商的代表。胡雪岩到底属于哪一个商帮?二是曾经出过商帮的地方,如山西、山东、广东,都以新晋商、新鲁商、新粤商来命名新一代企业家。历史上的商帮与今天的企业家有什么传承关系?

要澄清这些现象,必须首先说明历史上商帮的含义是什么。

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了商帮。清人徐珂在他编撰的《清稗类钞》中指出“客商之携货远行者,咸以同乡或同业关系,结成团体,俗称客帮。”这里所说的“客帮”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商帮”。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些商帮的事情。中国学者卫聚贤、陈其田等早在1930年代就研究了晋商,日本学者也研究了晋商、徽商。今人张海鹏、张海瀛先生在他们主编的《中国十大商帮》中给商帮下了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的一种既‘亲密’而又松散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商帮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到了最后阶段。”

根据前人的论述,可以把商帮定义为:商帮是明清两代以地域为纽带的封建商业联盟。

先要给商帮一个时间上的界定。商帮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现象,仅存在于明清两代。在中国历史上,商业活动很早就出现了,而且一直有发达的商业,但商帮的形成是明代之后的事。正如张海鹏、张海瀛先生所指出的“在明代之前,我国商人的经商活动,多是单个的、分散的,是‘人自为战’,没有出现具有特色的商人群体,也即是有‘商’而无‘帮’。”清代灭亡之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结束,原来意义上的商帮已不存在。即使在明清两代,也有许多地方是有商人而没有结成“帮”,如四川、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所以,商帮仅仅是商业史的一个问题,不能用商帮史来代替商业史。中国商帮研究仅仅是商业史研究中的一个侧面。无论这个侧面有多重要,都不是中国商业史的全部。

既然商帮只存在于明清两代,所以它们的性质就是封建商人群体。它们的一切特征必然要受这个时代背景的限制,并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首先,各商帮都是从事商品交易的,并没有进入加工制造业。在封建时代,商人和商业资本“发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马克思语),加工制造是附属于商业。由商品交易转向商品生产,由商业资本转入产业资本,发生在由传统农业经济转入现代工业经济之际。中国的绝大多数商帮没有完成这种转型。其次,他们的经营模式与封建制度相关。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政府至高无上,控制着资源配置,决定一切。因此,各个商帮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官商结合。各商帮都具有“成也官,败也官”的特点。最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各个商帮的经营模式也体现出儒家文化的特色。它们的成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优秀的成分,他们的失败也由于儒家文化中不适于现代经济的因素。各商帮都是封建商人,不同于现代企业家。我们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理解商帮的特征,也才能知道,我们要继承历史上商帮的什么传统,要超越商帮的哪些局限性。

商帮既然是以“地”为名,自然是以地域为中心,以乡谊为纽带的。商帮就是某地的商人群体。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商帮中的某个企业或集团以血缘为纽带,是家族企业,但联系各个家族企业的商帮的纽带不是血缘,而是同乡之谊。第二,商帮以地域为中心是指某个商帮由某地的人组成。这个地域可以是省,如山西人的晋商,可以是州,如徽州人的徽商,也可以是县,如浙江龙游县的龙游商,甚至可以小到镇,如江苏吴县东山镇与西山镇的洞庭商。各个商帮的活动中心可以在本地,但主要经商活动在其他地方。如晋商的中心在山西,但经商活动在全国,甚至国外。也可以活动中心不在本地,经营也不在本地。如徽商的活动中心在扬州,经营则在全国。我们说某个商帮,指的还是某地人所形成的商业群体。

商帮的核心在“帮”字上。“帮”字的含义是为政治或经济目的而结成的集团。“商帮”就是为商业目的而结成的集团。有“商”,并结为集团才能称为“商帮”。这种集团主要是以正式组织的形式出现的。在本地可以称为行会,如粤商的十三行行会。在外地则有会馆或公所,如遍及全国的山西会馆。作为一个正式的组织,内部有各自的行规。加入这种组织的商人要严格遵守,如若违反,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一些地域性商人出于同乡之谊也会有互相帮助,但没有正式组织,即不能称为“帮”。如河南、北京、天津等地的商人就是这样。除了正式的组织之外,一个商帮的不同商人之间还有一些非正式的联系,如不同商人家族之间的姻亲关系。商帮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联系实现共存共荣。其作用主要是,规范帮内各商人的行为,制止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实现相互帮助。对外则是利用集团的力量为本帮的经商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所以,也可以把“帮”理解为相互帮助之“帮”。

商帮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商人群体有其不同于国外商人组织的共同特点。但各个商帮在经营范围、制度、文化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与各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相关,体现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差异性。这些特征决定了各商帮成败的原因。在研究各个商帮时,我们既要注意他们的共同之处,更要注意不同商帮的特征。

在中国明清两代,公认的十大商帮是晋商、徽商、粤商、闽商、宁波商、龙游商、洞庭商、鲁商、江右商和陕商。这些商帮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经济和商业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他们在经商过程中形成的商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成败的经验与教训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了解了商帮的含义,我们可以回到开头提出的两个现象。胡雪岩是徽商或浙商吗?从商帮的定义来看,胡雪岩既不是徽商,又不是浙商。首先,胡雪岩到底是徽州人,还是杭州人,现在仍无定论。他的祖籍是徽州,但出生在徽州,还是杭州,现在仍有争论。其次,他一生主要在浙江经商,与徽州其他商人没有什么联系,更别说参加过什么行会、会馆,或共同经营了。不能仅仅由于他的祖籍是徽州,就把他归入徽商。至于浙商这个概念是近代才有的,明清两代只有宁波商和龙游商,而胡雪岩的经商活动与这两个商帮都没有关系。因此,可以认为,胡雪岩是清朝后期极有影响的商人,但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商帮,是经商而无帮者。

今天的各地企业家与历史上当地的商帮有传承关系吗?清代灭亡之后,原来意义的商帮已经灭亡了。解放之后,经历了公私合营、“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旧的商帮已经连根拔掉,连私人工商业都不存在了。新一代的企业家是在改革开放时代出现的,与历史上的商帮并没有传承关系。何况,现代企业家与历史上的商人有着本质差别。当然,历史上的商帮有优良的传统,新一代企业家也应该继承这些传统。从这种意义上说,把某地的企业家称为新某商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我们研究商帮是把它作为一段历史来研究,从中吸收优秀的传统,摈弃不良的因素。借鉴历史,才能创造出辉煌的今天和未来。P1-7

序言

我对历史一直情有独钟。父亲喜欢历史,家中有不少通俗历史读物和历史故事书,我也读了不少,这就有了“种子”。上中学时,历史老师换了几个,但水平都挺高,讲课引人入胜,课后又善于诱导,给这颗历史“种子”浇水,“小树”就起来了。本想大学上历史系,没想到阴差阳错学了经济。

经济成了专业,历史就成了业余。我一直是历史的“票友”,读历史书,想历史问题。大学时,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颇有兴趣,读了不少相关的文章和文集。也喜欢读各种历史小说。这种票友的身份一直保持到21世纪初。那时,读了成一先生的《白银谷》。《白银谷》写晋商的故事,故事又发生在我童年生活过的太谷。不知触动了我的哪根神经,写了第一篇我的历史文章《探求晋商衰败之谜》(发表于《读书》杂志)。这一发就不可收拾,票友下海了,又陆续写了若干关于晋商的文章,并在2007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晋商著作《小民话晋商》(北大出版社)。

退休后,时间不是稀缺资源了。除了讲点课就是读书。尽管读的书相当杂,但历史总是“主旋律”。读经济史、商业史,尤其有关商帮的书。阅读中有两点感觉。一是写经济史书的人还是以历史学家为主。他们受过严格的史学训练,基础扎实,著作也相当有分量,但经济学分析还是少了一点。他们澄清了历史事实,不过作出深入经济分析的还不多。二是这类书学术性相当强,但通俗性与趣味性不足。于是,我就想在他们的基础上再加点分析和通俗化。这本《走马看商帮》就是一种尝试。

现在是商帮热,各种以商帮为题材的电视剧、电影、小说等不断涌现。不过也有“反潮流著”,认为商帮不值一提,更不是楷模。我认为,过分美化商帮固然不足取,但商帮也决非一无可取之处。我们对商帮的严肃研究还是太少,无论“捧”也好,“贬”也好,还是要以对历史真相的研究为基础。我有一个梦,就是筹集一笔资金办一个商帮研究的NGO,整理商帮的资料,研究商帮的真相,不以营利为目的,作一点纯学术研究。不过我知道,在当前这的确是一个梦,且莫说没有回报的项目何来资金,就是有了,又有多少人愿意陪我这老头坐冷板凳?不过有梦也好,也许我圆不了梦,有其他人能圆。

收入本书的文章曾以“中国商帮纵横谈”为名刊登于《经济观察报》。感谢《经济观察报》段练女士和其他朋友。也感谢为本书出版搭桥的陆灏先生和张明扬先生。当然,更要感谢为此书付出辛勤劳动的上海书店出版社各位朋友。

梁小民2010年11月9日于怀柔陋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