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荣智健谢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华峰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出身名门望族,几多荣耀,几多财富?高居中信泰富董事长,曾经辉煌无极,然而三十年商旅生涯却终以孤独落幕,最为黯然神伤。作为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荣智健的命运,已经成为一段传奇,镌刻在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轨迹土。

本书详细描述了荣智健的商旅生涯,展示了从起家、辉煌到重挫的全过程。

荣智健被誉为“商界拿破仑”,财富人生充满传奇。本书介绍了荣智健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职位的原因和经过。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描述了荣智健的商旅生涯,展示了从起家、辉煌到重挫的全过程。

荣智健被誉为“商界拿破仑”,财富人生充满传奇。本书介绍了荣智健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职位的原因和经过。

辞任中信泰富董事长后,荣智健并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他的一举一动仍然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岁月辗转,如今的荣智健已是自由身,又回到30年前的独立投资家身份。这位曾经的强势富豪将在67岁高龄面临选择:是二次创业还是退隐江湖?重新创业对荣智健来说并非难事,但是充当资本大鳄多年,荣智健还有多少创业的勇气和豪情?荣家第三代的故事远未终结。

目录

序幕 黯然走出香港中信大厦的白发老人

第一章 显赫的家族

 1.家族的奋斗

 2.家族的危机

 3.荣氏家族的巅峰

第二章 从“上海公子”到下乡知青

 1.少年富贵荣公子

 2.幸福的大学时光

 3.水电站里的技术员

 4.1976年的思考

 5.香港的诱惑

第三章 香港:600万港元起家

 1.创业的钱从哪里来

 2.爱卡神话,第一桶金

 3.转战美国

 4.投资香港房地产

第四章 “中信”号航母和它的“船长”

 1.从胡同到“巧克力大厦”

 2.荣毅仁风格

 3.加盟中信

第五章 收购香港企业

 1.国泰航空公司

 2.香港港龙航空公司

 3.香港电讯有限责任公司

 4.恒昌

 5.失败的收购

第六章 香港的新富豪

 1.酷爱赌马的富豪

 2.美丽的环保投资

 3.中信香港钻入“海底隧道”

 4.还是“地产”最赚钱

第七章 中信泰富:辽阔的商业帝国版图

 1.中信大厦里的谈判

 2.房地产业的搏杀

 3.大昌行的“四面出击”

 4.“奔腾一号”触礁

 5.挤进内地航空业

 6.钢铁新梦

 7.送给大上海的厚重“礼物”

 8.做一只“电老虎”

 9.握手沃尔玛

 10.海南岛的吸引

第八章 亿万富翁的财富秘籍

 1.巨额的回报

 2.每小时收入20万港元

 3.成功秘籍

 4.父辈的忠告

第九章 中信泰富遭遇鬼门关

 1.蝴蝶的翅膀

 2.罪魁祸首是次贷

 3.前车之鉴

 4.豪赌澳元失荆州

第十章 步步败退

 1.三个星期内签订的十几份合约

 2.女儿遭纪律处分

 3.飞赴北京

 4.重组外科手术

 5.一波三折的股东特别大会

 6.遭遇调查

 7.难堪的业绩年报

 8.突然升级

 9.黯然谢幕

第十一章 错在何处

 1.中信泰富荣智健时代的逝去

 2.被违背的祖训

 3.被宠坏了的孩子

 4.谁来接棒荣氏家族

尾声 他会东山再起吗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从历史上讲,你们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上是有功的,对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邓小平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

荣氏起家时和同时代的许多商人一样,出身草根阶层,白手起家,全靠求生的意志和毅力摸索。

有一种说法,荣氏家族乃是孔子72门徒之一的荣子祺的后代。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于明代正统初年从金陵迁来,形成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直到民国初年才正式建镇。现在的荣巷已并入市区,但仍保留了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沿街还有150多组青砖黛瓦的老房子。

荣智健的高祖父荣锡畴(1823—1863)当家时,开始做点长途贩运的小本生意,经常驾着小船经太湖、吴淞江等河道往来上海,去时满载乡下的土产,回来时带回上海的日用品,一来一去,赚些蝇头小利,贴补家用。尽管他们日子过得仍然很艰苦,传到他的儿子荣熙泰手里的财产,只有几间旧屋,但这些原始的商业活动,却为荣家子孙注入了最初的商业细胞。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40多年前,荣家和江南许多家庭一样,在太平军打到苏南的时候,遭到了一场空前的劫难。那时太平天国运动已进入后期,与曾国藩的湘军在常州、无锡、苏州一带遭遇。战乱中,荣熙泰的祖父、祖母、父亲、两位伯父、伯母、堂兄,以及他自己的兄弟,包括才3岁的小弟弟,不幸全部遇难。荣氏家族的男人只剩下了一个,这就是荣熙泰。

荣熙泰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11岁时因与小伙伴们玩游戏,躲进荣巷西浜码头的信船里,竟在船上睡着了。船主不知道船上多了一个小孩,不久启航开往上海。直到了浒墅关,荣熙泰一觉醒来,走出船舱,才被船主发现。荣熙泰十脆要求船主将他带到上海玩玩。几天后他的父亲荣锡畴赶到上海,要将他带回。荣熙泰却死活不肯。荣锡畴只好托人将荣熙泰送进上海某铁店当学徒。这场意外的游戏不仅使荣熙泰躲过了太平军扫荡无锡的劫难,更使他从小在上海这个大码头上增长了见识。1884年,荣熙泰经人举荐,到广东三水河口厘金局做事。厘金局类似于现在的海关,一般设在交通要道的河口,对过往船只的货物收税。厘金局总办朱仲甫官衔道台(又称观察),可见厘金局的职权是很大的。荣熙泰在厘金局“佐理榷政”,很受朱仲甫的信任。由于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荣熙泰必定会和洋商打交道,较早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有所接触,从中敏锐地意识到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荣熙泰在广东任职12年,积聚了一些资本。1895年他冈病离职回乡。1896年他以1500元银洋与人合资,在上海开办了广生钱庄,来实践他“散财为益”的思想。町惜当年他就不幸因病逝世,壮志未酬,终年仅48岁。

荣熙泰于1906年迁葬于横山北赐福堂坟西,横山、东山、浒山是无锡的来龙尽结之处。荣家所有故世长者皆于1900年年后迁葬于此地一带,成为家族墓园,为保护坟墓,荣氏昆仲将此地的数个山头买下,建梅园。1912年,先购进东山清初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故址建梅园;越十年,拓址浒山,后扩梅园至横山,面积达812亩。立意“为天下布芳馨,植梅万树;与众人同游乐,开园圃空山”。故倚…饰梅、依势赋景,随机设洗心泉、梅园刻石、紫藤廊亭、太湖石奇峰、天心台、揖蠡亭、荷轩、研泉、香海轩、诵幽堂、留月村、招鹤亭、小罗浮、秋丹阁、豁然洞等,更以建于1930年,高18米的念劬塔为点睛之笔,俯领梅海,湖山有情;另建乐农别墅、宗敬别墅、景堂、网球场、敦厚堂等,为同主起居及予弟读书、健身处。合官的相地,复经人文点染,遂成江南赏梅胜地。

由于家境贫寒,荣熙泰的长予荣宗敬在14岁时就不得不离开学堂,到上海南市区一家铁锚厂当起了学徒,当时是1886年。比荣宗敬小两岁的荣德生在私零学校读书,冈为父亲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认为他将来一定可以考科举当大官。但是荣德生却并不这么想,他一直以哥哥为学习的榜样,想早日为家庭分忧,三年后,15岁的荣德生乘着小木船从闭塞的无锡郊区摇进了喧闹的大上海。在兄长的引荐下,荣德生进入上海通顺钱庄做学徒,此时的荣宗敬则在另一家钱庄做学徒。这为几年后他们和父亲一起在上海鸿升码头开一个名叫广生的钱庄打下了业务基础。经营上的稳妥再加上从不投机倒把,两年不到,荣氏兄弟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

就在生意蒸蒸口上之时,荣德生南下广东,留下荣宗敬一人打理钱庄。在那里他待了整整一年,广东人思想活跃,敢于开拓,善于经营,这些都使荣德生大受启发。他发现,从外国进口物资中,面粉的量是最大的,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销路非常好,而国内面粉厂却只有天津贻来牟、芜湖益新、上海阜丰以及英商在上海经营的增裕四家。荣德生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农历二月初八,荣德生挑了这一良辰吉日破土动工,地点是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取名保兴,有保证兴旺的意思,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17亩地皮,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

“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这是荣熙泰留给两个儿了的遗训。兄弟俩一直以这句话来警戒自己,并因此在商场上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每当资金紧缺之时,沪上一些银行老板甚至会主动上门争相要求帮忙。孔家、宋家都是当时上海滩数一数二的金融资本家,由于跟他们关系密切,银根紧缩的时候,别人借不到,荣家却可以借到。

荣氏兄弟性格迥异,荣德生处事慎重,考虑周密,而荣宗敬则敢于冒险,做起事来很有魄力,在兄弟俩默契配合下,荣家企业扩张步伐在不断加快,渐渐地厂房就从华东铺向了全国各地。P6-9

序言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

2008年10月20日,中信泰富发布巨亏公告,公告日预计的总亏损约为155亿港元,如果主要控股股东中信集团不提供1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陷入破产境地。

10月21日深夜,中信泰富紧急宣布拟出售子公司大昌行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以获取部分资金。在紧急处理完一些燃眉之急后,荣智健迅即飞往北京,向母公司中信集团求援。关键时刻,中信集团再次伸手,决定向中信泰富注资15亿美元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中信泰富终于缓过来一口气。

2009年1月2日公布公告称,17位董事正接受证监部门调查,包括主席荣智健、其长子荣明杰及集团董事总经理范鸿龄,以及7位执行董事和7位非执行董事。不过,被认为是事件中的三位关键人物,包括荣智健爱女前财务主管荣明方、因事件遭解雇的前财务董事张立宪及前财务总监周志贤,均不在调查名单内。

3月25日,中信泰富公布2008年业绩。年报显示,2008年中信泰富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亿港元,其中,外汇合同所导致的变现及市场公允值的税后亏损为146亿港元。这是中信泰富成立19年来第一次亏损,但是荣智健强调仍有信心在2009年扭亏为盈,我还没有想过退休。是否继续担任董事长,或者是否辞职,那还是由董事局来决定吧。

4月3日,香港警务处商业罪案调查科于当天根据一项搜查令对中信泰富总部中信大厦进行突击调查,调查公司是否有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以及串谋欺诈的违规行为,使得事件陡然升级。荣智健一头白发之上瞬间被掳去了红顶桂冠。红极而衰,真实地体现在荣智健身上。

2009年4月8日,荣智健对媒体发表辞职声明。与荣智健同时递交辞呈的,还有与荣智健一起开创中信泰富的创业元老61岁的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接任者是53岁的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当67岁的荣智健从香港金钟中信大厦走出时,神情疲惫,满头白发映衬得脸色黯然。这位中国硕果仅存的上世纪真正贵族,离去的身影有些孤单。

2009年4月9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就开始狂涨

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最特殊的一位,红色资本家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成为大众最关注的问题,它甚至要远远高于中信泰富公司的命运。如果说荣智健的辞职意味着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再次被验证,荣氏家族将从此走向没落,至少我们可以确认的是,作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智健已经成为历史。

对于舞台上曾经的主角来说,黯然谢幕最伤神。

回首30年商旅生涯,或许更让人感喟。

1978年,荣智健辞别父母,只身来到香港,加盟其堂兄弟荣智鑫、荣智谦于1963年创办的爱卡电子。

1984年,荣智健的财富已增至4亿多港元。

1986年,荣智健加入中信香港公司,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始了荣智健红色资本家的传奇。

1986年至1996年,荣智健收购香港:1989年底,中信香港以3亿多港元的代价收购当时曹光彪家族持有的泰富发展49%的股权;1990年,香港中信购入港龙航空公司46.3%的股权,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两个月后港龙实现了转亏为盈。同一年,中信香港以100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当时香港市值最高的公司香港电讯20%的股份;1991年香港中信更名为中信泰富。中信泰富成为中信在香港的资本运作平台

香港最富有的商人,包括李嘉诚、郑裕彤、郭鹤年等乐意成为荣智健的合作伙伴,投资银行界叱咤风云的梁伯韬更成为其顾问。进入21世纪,中信泰富更多地活跃在了内地的资产买卖市场。  遗憾的是,一场豪赌,让荣智健30年的打拼成果几乎化为乌有。命乎,运乎?在辞职信中,荣智健这样表示: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个现实,本人觉得退位让贤对公司最为有利。每个人都能听得出荣智健语句中的落寞之音,这是不是就在宣告:荣智健时代已经结束了?

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对于见惯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国人来说,富豪的浮沉本不算什么。但是,荣智健的黯然谢幕仍然是那么不可思议:那么显赫的背景,一个风云一时的红色贵族,他怎么可能?为什么会是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