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街头小巷经济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王傅雷//朱述亮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结婚又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先生的经典著作——《围城》中对结婚的精彩点评。

无独有偶,网络上的一段流行的对话与钱先生的点评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结婚前:

男:太好了!我期盼的日子终于来临了!我都等不及了!

女:我可以反悔吗?

男:不,你甚至想都别想!

女:你爱我吗?

男:当然!

女:你会背叛我吗?

男:不会,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女:你可以吻我一下吗?

男:当然,绝不可能只有一下!

女:你有可能打我吗?

男:永远不可能!

女:我能相信你吗?

结婚后:从下往上看。

点评归点评,笑话归笑话。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举动(林语堂语),更是人类延续生命的最重要手段。对于婚姻,不同的群体各抒己见。

文学家认为爱情是两颗心碰撞出的火花,婚姻成了爱情的坟墓;哲学家认为婚姻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人要结婚是必然的,与谁结婚是偶然的,偶然性体现了必然性;生物学家把婚姻看做是人类繁衍的需要;社会学家认为婚姻是出于社会协作的必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但在经济学家看来,婚姻是理性人的一种经济行为。人们之所以结婚,是因为婚姻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

经济学家将收益理解为实际物质财富的绝对增加;会计学家认为产出价值超过投入价值的差额才是收益。而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严格说来,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关于结婚的成本和收益,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位经济学博士过了多年的单身生活,感到厌倦,于是想要结婚。但他又怕婚姻不如想象中的完美,于是,按照经济学关于成本与收益的原则,他列了份清单。

先算收益:

第一,两个人贷款供房。

第二,两个人赚钱养家。

第三,遇事有人商量。

第四,下班回家有人做晚餐。

第五,病了有人陪着去医院。

再算成本:

第一,不能随意带女人回家。

第二,不能乱送别人贵重礼物。

第三,不能自己作决定。

第四,下班后不能回家太晚或不回家。  第五,如果妻子病了自己也要陪她去医院。

结果经济学博士发现:收益和成本看似相等,可最终还是收益远远大于成本。于是他选择了结婚。

故事中其实忽略了很多成本。例如从寻找目标到谈恋爱再到结婚,都是成本的耗费过程。最直接的成本是博士在寻找目标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金钱。博士要想与对方约会,不仅要牺牲一些时间,还要花费金钱请对方吃饭、喝茶、看电影、听音乐会;为了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博士还要刻意修饰一番,送对方玫瑰花、衣服、首饰等等,这些都是直接成本。

博士为了追求对方,必然还要放弃做一些事情。一旦选择一个目标,就意味着放弃对另一个目标的追逐。而一旦作出错误的选择而最终出现分手的情况,以上的成本都打了水漂。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打了水漂的成本其实就是“沉没成本”。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选择结婚的目的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取最大效用。结婚给人带来的收益是十分明显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是满足人类归属和爱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当一个人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的时候,他(她)最需要的就是归属与爱。

第二是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男女,通过婚姻的形式可以使双方的收益达到最大,是一个互补双赢的方案。

第三是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个人支持另一方做生意,最后实现总效用的增加。

第四是起到防灾保险的作用。比如一方生病了,需要有人照顾,并且在因生病而失业的状态下有人支付医药费用。

第五是可以分享家庭商品增值。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孩子带来的乐趣等等。

有了那么多的好处,大多数人当然应该选择结婚。

P2-5

目录

第一章 家庭中的经济奥秘

 1-1 为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1-2 为什么鲜花插在牛粪上?

 1-3 女博士为何难出嫁?

 1-4 “财”貌双全的她们为什么选择单身?

 1-5 为什么“门当户对”的婚姻最牢固?

 1-6 18岁的姑娘为何嫁给80岁的老翁?

 1-7 现代人的离婚率为什么越来越高?

 1-8 为什么“自古红颜多薄命”?

 1-9 情侣意见不一致时谁会占上风?

第二章 校园中的经济奥秘

 2-1 为什么大学生难就业?

 2-2 为什么学历越高越容易找工作?

 2-3 为什么大家甘愿受学校超市的“盘剥”?

 2-4 学校该不该禁止占座?

 2-5 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

 2-6 大学生该不该考研?

 2-7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信任?

 2-8 大学生该不该提前消费?

 2-9 美国是怎样抓教师帮学生作弊的小辫子的?

第3章 职场中的经济奥秘

 3-1 为什么职场中会有“劣胜优汰”现象?

 3-2 为什么有人能迅速担当起重任?

 3-3 为什么有的公司高工资不一定带来高效率?

 3-4 为什么别人升职比你快?

 3-5 为什么你未获得高薪和升职的机会?

 3-6 你是想做“小猪”,还是想做“大猪”?

 3-7 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

 3-8 跳槽者,你准备好了吗?

第4章 消费中的经济奥秘

 4-1 面对服务员的刁难,“上帝”为何哑口无言?

 4-2 为什么有时东西越贵越好卖?

 4-3 沃尔玛为什么5元进货3元卖?

 4-4 为什么钻石的价格高于普通石头?

 4-5 为什么机票价格会因人而异?

 4-6 猪肉价格为何疯涨?白菜价格为何狂跌?

 4-7 为什么小客户也忽视不得?

第5章 生活中的经济奥秘

 5-1 “黄金周”有负面效应吗?

 5-2 为什么药价居高不下?

 5-3 讨价还价有诀窍吗?

 5-4 为什么有人愿意当“冤大头”?

 5-5 总统为什么>中冠一怒为红颜?

 5-6 怎样才能事半功倍?

 5-7 天下为什么会有免费的午餐?

第6章 理财中的经济奥秘

 6-1 “选美理论”为何风行股市?

 6-2 散户怎样才能坐享其成?

 6-3 为什么老鼠生活在地下?

 6-4 谁才是最大的笨蛋?

 6-5 为什么低风险投保人会退出保险市场?

 6-6 唐僧师徒该如何买基金?

 6-7 为什么理财专家大都建议投资债券

 6-8 怎样通过期货赚钱?

 6-9 国王为什么为自己的赏赐而懊悔不已?

 6-10 股票被套牢了,怎么办?

第7章 经营中的经济奥秘

 7-1 为什么要“小题大做”?

 7-2 勤劳的蚁群为什么重视”懒”蚂蚁?

 7-3 怎样打造优秀的团队?

 7-4 为什么部下总是效率低下?

 7-5 卡耐基为什么判若两人?

 7-6 如何在谈判中立于不败之地?

 7-7 田忌为什么能在赛马中获胜?

 7-8 为什么猴子都规规矩矩?

 7-9 为什么明知亏损还继续做下去?

 7-10 怎样分粥最公平?

 7-11 规模大了,为什么效益却下降了?

 7-12 谁该为滑铁卢战役埋单?

第8章 历史中的经济奥秘

 8-1 曾子为什么杀猪?

 8-2 如果假母亲足够聪明,所罗门该怎么办?

 8-3 猴子为什么喜欢朝三暮四?

 8-4 为什么“鸡鸣狗盗之徒”不可忽视?

 8-5 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的巅峰王朝是宋朝?

 8-6 为什么人死了画才值钱?

 8-7 哥伦布为什么要发现新大陆?

第9章 热点中的经济学

 9-1 人民币升值是好事吗?

 9-2 经济学家的笑话有根据吗?

 9-3 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

 9-4 基尼系数为什么不能过高?

 9-5 为什么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波及全世界?

 9-6 为什么会产生楼市泡沫?

 9-7 金发女兵阵亡了,为什么美国总统反而高兴?

 9-8 刘翔和CPI,你跑得过谁?

 9-9 面对负利率,怎样让钱生钱?

序言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长期以来,经济学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人的感觉总是枯燥的数字、烦琐的公式,被禁锢在学术的高墙内。

可不论你承认与否,在街头小巷中,经济学早已无处不在。谁不想在职场、商场中把握先机,战无不胜?谁不想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谁不想在纷繁复杂的经济变化中游刃有余?于是,在街头小巷中,捧着经济学书籍苦读的人随处可见。可如果只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掌握经济学公式和图形上面,或者只是学习经济学而谈不上真正理解,不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就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枯燥无味的公式。

像是一个苹果,用经济学的解剖刀切开,里头竟然是橘子。这种解剖刀凭借的是经济学里俯拾即是的工具,不同的只是改从最有趣而关键的点切入。街头小巷间,只要用心观察,有趣的点比比皆是。例如为什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财”貌双全的她们为什么选择单身?现代人的离婚率为什么越来越高?

如果你已经能够回答以上的问题,相信你已经没有购买本书的必要。如果你已经读过一大堆经济学的书还不能确信答案是否正确,请你尝试着阅读本书。本书选择大量适合中国人阅读思维、适合中国国情、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经济学故事,通过饶有趣味的提问形式,内容涵盖街头小巷中寻常百姓最为关心的经济学知识,从而帮助读者培养“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思维方式。通过有趣的问题剖解事物被隐藏的一面,详细剖析日常生活中不为人知的经济行为是本书的基本切入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培养“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思维方式,须靠平时不断反复的练习。我们一旦能够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不仅能广开财源,还会在家庭、爱情、校园、职场、消费、生活等诸多方面收获丰厚的回报。

内容推荐

越早搞懂经济学,越早过上好日子

“财”貌双全的美女为什么选择单身?

为什么大学生难就业?

为什么有的公司高工资不一定带来高效率?

为什么有时东西越贵越好卖?

人民币升值是好事吗?

为什么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波及全世界?

为什么会产生楼市泡沫?

街头小巷经济学,草根老百姓的经济学

本书以轻松的笔调,援引生活实例,循序渐进地说明基本的经济理论,剖析人们所面对的各种经济问题。书中实用有趣的分析,使您明白经济问题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依据经济学的思考逻辑,未必只能推论出一个结果。

阅读本书,让您不必研究恼人的数学,就能够了解经济学的思维,学会聪明思考周遭的事物。

本书将带您从不同的角度、全新的视野,认识隐藏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经济学!

编辑推荐

当菜市场的人都在讨论经济话题时,你再也没有理由不懂点经济学了!还在觉得经济学太枯燥无聊、太伤脑筋,不懂经济学生活也不成问题吗?其实,经济学已不再是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经济学家在荧屏上所聊的话题。走上街头,经济热点的秘密就在你身边。不懂高深的专用术语也没关系,本书告诉你,街头就能搞懂的“生活经济话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