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现状及变迁的动态过程,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的分析,发现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问题是融资需求和融资供给的非均衡,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则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以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个人行为最大化作为整个分析的基础,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本书以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把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详细研究,为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建立和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银行贷款则是中小企业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广泛采用私募融资、亲友借贷、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工具,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权益资金的来源极为有限。
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质是资金使用权定价的过程,是资金优化配置的过程,因此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必将以构建一个能够使资金合理定价,优化资金配置,实现资金的增值并以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制为己任,最终解决融资需求和融资供给的矛盾。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和主要结论
第2章 中小企业发展概述
2.1 中小企业概述
2.2 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2.3 发展中小企业的重大意义
2.4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第3章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迁的理论综逋
3.1 金融中介理论
3.2 制度变迁理论
3.3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演变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迁的历史与现实
4.1 传统经济下的国有企业融资
4.2 转轨经济下银行体制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
4.3 地方性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融资
4.4 民间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
4.5 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融资
4.6 案例:成功融资,半年内海外三地上市
第5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融资效率
5.1 融资需求与融资供给研究
5.2 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部均衡分析
5.3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比较和融资需求的特点
5.4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
5.5 Flomerics公司的融资案例
第6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机制
6.1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含义
6.2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风险研究
6.3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商业银行融资供给风险
6.4 融资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供给风险控制
第7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
7.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缺失及其影响
7.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7.3 案例:创新,开发区招商引资利器
第8章 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8.1 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8.2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
8.3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8.4 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安排
8.5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