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到底能做什么?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与你显得过于遥远,那我们不妨换个话题:经济学到底能做什么?弗兰克的这部著作,实际上也是从特定的角度,试图给予一个解释。也许这本著作的观点不一定异常深刻,事实上,全书用的都是经济学教科书里非常基本的原理;然而,弗兰克的立场客观、方法独特。本书内容的选取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高度相关的话题,阅读此书,不仅能学到很多非常重要的经济学理论,更关键的是通过学习弗兰克用理论分析现实的思路,从而实现“非仅一鱼,更得一渔”的效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牛奶可乐经济学(3国计民生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美)罗伯特·弗兰克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经济学家到底能做什么?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与你显得过于遥远,那我们不妨换个话题:经济学到底能做什么?弗兰克的这部著作,实际上也是从特定的角度,试图给予一个解释。也许这本著作的观点不一定异常深刻,事实上,全书用的都是经济学教科书里非常基本的原理;然而,弗兰克的立场客观、方法独特。本书内容的选取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高度相关的话题,阅读此书,不仅能学到很多非常重要的经济学理论,更关键的是通过学习弗兰克用理论分析现实的思路,从而实现“非仅一鱼,更得一渔”的效果。 内容推荐 全书连带序言共十二部分。序言部分简要评价了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行为经济学诞生后带来的巨大作用以及本书的成书经过。第1章主要讲了纳税问题,着重评价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对富人减税的利弊得失。第2章主要讲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并重点分析了好人——利他主义者——为何能够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以及相应的监管问题。第3章探讨了与全人类都休戚相关的话题:幸福。第4章重点分析了人类社会的一大悲剧:群体性弱智,也即个体明智的决策所带来的总结果却是弱智的。第5章关心的更是全人类的福祉——公共医疗。在第6章里,弗兰克通过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遇到的价格问题,给我们展现了经济学的无穷魅力。第7章和第5章类似,都是探讨全人类的福祉,只是这次的重点是能源和环境问题。第8章分析了当代社会“赢家通吃”的现象。第9章探讨了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和结果。第10章着重论述了人们做出借贷、储蓄和投资等决策的深层次原因。在最后一章,弗兰克进一步反思了信息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目录 序言 第1章 聊聊政府 ◎政府只会大手大脚地浪费吗 ◎对小企业主减税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吗 ◎为什么节俭的人反倒要受罚 第2章 好人总是吃亏吗 ◎教学内容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吗 ◎恪守道德的人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法律能遏制政治献金的腐败影响吗 第3章 金钱与幸福 ◎人的欲望无止境吗 ◎幸福是唯一重要的福利指标吗 ◎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合理指标吗 ◎我们需要更大的汽车,还是更好的学校 第4章 开路先锋 ◎詹姆斯·杜森贝里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为什么加尔布雷恩从没得过诺贝尔奖 ◎米尔顿·弗里德曼真的是冷血动物吗 第5章 说说医疗问题 ◎人道待遇是基本权利吗 ◎为什么美国的医疗制度运作糟糕之至 第6章 搞对价格 ◎为什么堵车收费很少得到采纳 ◎什么旅客应当免费得到一种宝贵资源 ◎为什么不向SUV收税 第7章 能源和环境 ◎为什么燃油税给民众带来了更多实惠 ◎为什么外国的燃料补贴会让美国人更贫穷 第8章 赢家通吃的市场 ◎为什么对冲基金经理多得过了头 ◎为什么成绩奖学金排挤了贫寒奖学金 ◎儿童读物最终会消失吗 第9章 收入日益不平等的因与果 ◎为什么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 ◎为什么富邻居让你觉得穷 ◎是什么引发了奢侈品消费大爆炸 ◎为什么减税恶化了交通拥堵状况 ◎伙计,这辆路虎多少钱 第10章 借贷、储蓄和投资 ◎为什么美国人存钱这么少 ◎是华尔街引发了金融危机吗 ◎借钱太多的人该受惩罚吗 ◎政府的财政数据能让你致富吗 第11章 信息经济学 ◎真有秘密可言吗 ◎偏见会干扰正常学习吗 ◎竞争能消除就业歧视吗 试读章节 第1章 聊聊政府 就长期而言,政府和个人、家庭一样,必须有谋生手段。尽管美国共和党素以坚持金融原则为荣,但正是在他们的监管下,最近十多年国债飙升。政府开支猛涨是部分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对全国最富裕的家庭大幅减税。 从本质上来说,减少联邦赤字有两种方法——要么削减政府开支,要么提高政府收入。杜鲁门之后参选的历任总统候选人都许诺要减少政府浪费。当选的一些总统也曾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真切的努力。但没有谁真正阻挡住了联邦开支向上挺进的步伐。只有税收收入增加的时候,联邦赤字才有所下降。 由于没人喜欢纳税,增税的提案得不到公众的好感。所以,每当我写专栏呼吁政府提高额外收入,愤怒的电子邮件就如潮水般涌来。 有一天,我又发表了类似的专栏文章,学生们给我来了条短信,说电台名嘴拉什·林博(Rush Limbaugh)在节目里攻击我。我办公室里没有收音机,但林博的节目在网站上有录音,我还是听到了那天晚上他是怎么说的。果然,他还是老调重弹,并以“那是你的钱”为论点,认为人们享有任意支配自己税前收入的道德权利: “人们自己挣的钱想要怎么用。那不关你的事儿,弗兰克先生。你无权对此妄加评判。据此制定税收和经济政策,也跟你毫不相关。可这就是我们中受过教育的那号人,伙计们。那些聪明的人,那些学识渊博的人,那些比你和我懂得更多的人。” 我们很容易看出为什么这一论点的各种说法长久以来一直是右翼保守派攻击力最强的武器。大多数人都是辛辛苦苦挣钱,每当政府动用法律力量收走一部分,人们自然要生出怨念。然而,“我们有权花掉税前收入的每一个子儿”这种说法也太荒谬了。要是这样的话,税收就成了纯自愿行为。政府没办法筹措资金来修建公路或学校。更重要的是,军队我们也养活不起了。如此一来,我们会遭到其他国家军队的侵略,最终不得不向敌国政府纳税。 你可以说,不愿被迫纳税的人应该移民到自愿纳税的国家去。可惜没有这样的国家。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最好还是进行理性的对话,讨论一下我们希望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谁应该为这些服务纳税。 本章剖析了林博等反对者的抗议理由——他们希望结束这一对话。第一篇文章写于小布什政府正在为最高收入群体争取额外减税的那段时间。布什早前的减税政策并未给富裕群体带来什么实际收益,还给他们招来了重大的成本,支出变化势所必然。 1.布什减税真能帮到富人吗 当市场力量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大多数国家都会采取遏制政策。可美国却给富人减税,削减穷苦民众必需的公共服务。愤世嫉俗的人说,这一本末倒置是因为富人掌握了华盛顿的政治进程,并利用它为自己谋取利益。 可惜,这种说法站不住脚——除非当权者对自身利益的理解过分天真。仔细考察证据可以看出,平均而言,新近的减税反倒让富人的日子更难过了。减税给个人带来的好处不大,间接成本却比预期高得多。 从好处方面来说,减税令得富人买下更大的住宅,表面上看是借此讨他们的欢心。然而,经济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与其说幸福取决于人们消费的绝对水准,倒不如说更取决于消费所发生的社会背景。大量证据表明,尤其是对富人来说,倘若每家每户的房子都变大了,那由此带来的主要效应不过是重新界定住宅的标准罢了。 所以,尽管近来的减税使得富人能够购买更多、更大的东西,却并没有带来多少真正的好处。诚如经济学家理查德。莱亚德(Richard Layard)所说,“在贫穷国家,男人要向妻子表达爱意,送她一支玫瑰就够了;可在富裕国家,他必须送一打玫瑰。” 从成本方面来看,新近的减税给联邦预算赤字造成了严重后果,连富人也深受影响。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该办公室无党派立场)的预测,未来6年内,每年的赤字都将超过3 000亿美元。赤字最广为人知的后果是政府削减了为全国最贫困家庭提供帮助的福利项目。因为富人在政治制度里得到多方代表,他们支持的项目似乎安稳得很,不会遭到预算大砍刀的毒手。富裕家庭还进一步把自己隔离起来,住在有门岗的社区里,孩子只上私立学校。不过他们最多也就能做到这个地步罢了。 举例来说,在全球获批的专利权当中,美国专利所占比例持续下跌,政府却因为赤字砍掉了不少用于扶持基础科学研究的联邦预算。这类削减威胁着长期经济繁荣。新墨西哥州共和党参议员彼得·多麦尼斯(Pete Domenici)说:“我们以为能保住高端岗位,让其他国家去于低端工作。可现在,我们成了一个二流经济体,一个二流的国家。” 大规模赤字还威胁到了公共健康。故此,尽管像“E.coli 0157”一类微生物对国民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可政府现在巡查牛肉加工厂的经费只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1/4。不光穷人,富人也会因为食用受污牛肉而丢掉性命。 税收不足使得国家迟迟无法对街道和高速公路进行维护保养,哪怕这么做意味着将来要花两到三倍的钱来维修。短期而言,糟糕的路况每年要造成上千起交通事故,不少人因之丧生。死于这些事故的,不光有穷人,也有富人。倘若路面大坑造成汽车爆胎,一辆福特的维修费不过63美元,可一辆保时捷,至少得用l 569美元。 赤字还危及了国家的安全。比方说,前苏联地区的核武器储备防务废弛,美国能源部一直在资助看管。可2004年,布什政府却减少了这一项目8%的经费。美国前参议员山姆·纳恩(Sam Nunn)如今在一家私人基金会担任长官,该基金会以筹措民间捐款、加强对核武的监控为己任。人们固然担心恐怖分子在美国城市引爆核炸弹,但大部分集装箱仍然自由自在地进入美国港口,无人检查。 大规模的联邦预算赤字和极低的家庭储蓄率,还迫使美国政府每年举债6 5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中13韩三国。这些债款连带利息必须全额偿还。由此而来的财政负担,以及国际货币l3益失衡的风险,大部分都落在了富人身上。 在总统的要求下,国会已经颁布了减税政策,到2010年,美国将减少近20 000亿美元的税收收入。根据近期估算,等法案正式通过,5%的收入最高者将享受到上述减税的52.5%。国会的共和党人又发起了另一项总额690亿美元的减税提案,仍以高收入家庭为主要的受惠目标。 美国的经济早已进入了充分就业状态,估计没几个人会天真地以为,真的需要这些减税政策来刺激消费。也没有证据显示,靠进一步减税就能召唤出更多的奋斗和冒险精神。最后,人人都承认,进一步减税会增加巨额联邦预算赤字,带来高昂的成本。 道德家们往往劝说富人,以慈悲心对待穷人,生活会焕然一新。但那些收入最高的人,或许也希望看看这方面的证据:要是没有近年来的频频减税,他们的家庭说不定过得会更好。 抨击者还会引用政府开支浪费的生动例子,力陈己方主张——比如五角大楼购置了600美元的马桶圈,阿拉斯加耗费2.5亿美元修了一座哪儿也到不了的大桥。下面这一问题肯定了这一说法,但接着又指出,私营部门同样存在着普遍的浪费行为。 …… P8-11 序言 从我自己的实践体会与阅读经验看,经济学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经世济用,对于现实经济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因此,脱离现实状况,夸夸其谈的经济学,尽管显得高深,但是除了有更大的自娱价值之外,其实际的影响力可能有限。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系列,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其深切立足于现实的经济运行,是我们可以从实践中感知、可以从经济运行中判断、可以从案例中借鉴和学习的经济学,是鲜活的经济学,是蕴含智慧灵动之美的经济学。 在经济金融相关课程和课题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为什么读了四年经济学本科的学生,甚至已经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当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不得要领、隔靴搔痒?为何一些经济学教科书上完美无瑕的政策却受到大多数民众的反对?为何那些专业学习的学生们往往只能把基本的经济原理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里?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古人想象的空间。不管是惊人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社会生活的剧变恰恰发生在现代经济学诞生前后的最近两百年。经济学,这个在起步阶段还仅仅只是伦理学一部分的边缘学科,被亚当·斯密 看不见的手 推向历史的前沿,经济学占据的话语强势,成为这个星球无法否认的事实。 经济学家到底能做什么?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与你显得过于遥远,那我们不妨换个话题:经济学到底能做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不少的调侃,其中不少还来自于经济学家自己。例如,经济学的主要用处,是用于招考经济学家的考试;或者有的还说,经济学的学习,并不能使得你免于失业,但是可以让你站在失业的队伍之中时,可以试图解释自己为什么失业,是因为总需求不足,还是因为结构的调整。 弗兰克的这部著作,实际上也是从特定的角度,试图给予一个解释。也许这本著作的观点不一定异常深刻,事实上,全书用的都是经济学教科书里非常基本的原理;然而,我毫不怀疑弗兰克的客观立场和独特方法。全书连带序言共十二部分。序言部分简要评价了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们在当代社会中的尴尬地位,行为经济学诞生后带来的巨大作用以及本书的成书经过。第1章主要讲了纳税问题,着重评价了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对富人减税的利弊得失。第2章主要讲了人类行为的动机,并重点分析了好人 利他主义者 为何能够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以及相应的监管问题。第3章探讨了与全人类都休戚相关的话题:幸福。第4章重点分析了人类社会的一大悲剧:群体性弱智,也即个体明智的决策所带来的总结果却是弱智的。第5章关心的更是全人类的福祉 公共医疗。在第6章里,弗兰克通过分析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遇到的价格问题,给我们展现了经济学的无穷魅力。第7章和第5章类似,都是探讨全人类的福祉,只是这次的重点是能源和环境问题。第8章分析了当代社会 赢家通吃 的现象。第9章探讨了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原因和结果。第10章着重论述了人们做出借贷、储蓄和投资等决策的深层次原因。在最后一章,弗兰克进一步反思了信息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本书内容的选取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高度相关的话题。阅读此书,不仅能学到很多非常重要的经济学理论,更关键的是通过学习弗兰克用理论分析现实的思路,从而实现 非仅一鱼,更得一渔 的效果。 同时,我们通过这本书的阅读也可以看到,我们完全不必因为经济学的专业术语而感到高深莫测;经济学的另外一个十分有趣的魅力,在于对于一个重要问题的判断,往往并不因为资历的高低而决定对错,一个有良好现实感觉的年轻研究者,可能更能得出切近现实的结论与判断,同时也更有专业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打破神秘感,增强与现实的切入感,会给经济学的推广与普及带来十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增进人们对于现实经济的理解,从而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增进人类的福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