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超值金版)
分类
作者 宋洪洁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清华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无数文人学者、国家政要、商界巨子都把能来清华大学演讲作为一种荣幸。他们相信,在清华大学里会有他们的知音和听众……

宋洪洁编著的《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收录的这些演讲,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品读出净化心灵的语言、提升境界的思想,它们是拓展视野、获取经验的宝贵资源。

内容推荐

在高校和名流大师一起奔跑!

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

宋洪洁编著的《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精心收录了部分国家政要、教授学者、商界精英、社会名人在清华大学的精彩演讲,其中既有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有针砭时弊的政治言论,更有科学严谨的学术阐释……《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中收入的这些演讲风格迥异,深入浅出,无不显露出演讲者的智慧与才情。

目录

PART 1 各国政要的清华情怀

中德两国在世界上的作用

朝鲜半岛和平与韩中合作

韩国总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前总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美国前总统就艾滋病等问题发表演讲

美国商务部长清华演讲

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PART 2 教授学者清华论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毕业典礼毕业演讲

坚定信念持之以恒 团结协作

牢记责任独立思考诚信为人

美与物理学

好莱坞电影时代的终结

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民族国家

全球化与媒体化

MBA学得到与学不到的

书法:人类精神的心电图

PART 3 商界精英清华讲述事业点滴

未来之路:在中国共同创新

新一代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戴尔与网络时代

搜房控股董事长兼CEO在清华的演讲

奇瑞汽车公司的董事长清华演讲

创新创造价值

还原一个真世界

雅芳董事会主席兼首席行政长官在清华的演讲

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

BEA系统CEO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自由软件运动和GNU

企业家诞生的环境

青年事业成功

赢的激情

最“惨”的时候

网络和IT的现状及未来

人生的关键时刻

危机下的机遇与挑战

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清华演讲

展讯通信CEO清华演讲

PART 4 媒体人清华分享人生故事

分众时代的媒体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幸福·信仰·青春

捍卫常识

《冰点》专版主编清华演讲

PART 5 作家名人清华畅谈

致北京的年轻人

“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

你是否要预知今生的苦难

试读章节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9年毕业典礼毕业演讲

钱颖一 2009年7月13日

钱颖一,1961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亲爱的清华经管2009届毕业班的同学们:

今天,清华经管学院在这里举行2009年毕业典礼,为你们在清华经管学院完成学业、取得学位,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祝贺!

明天和后天,你们将参加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将从校长的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从今年开始,经管学院将在大学举办的毕业典礼之前,为本院毕业生专门举办学院的毕业典礼。在这个毕业典礼上,我们经管的所有毕业生——本科生、双学位本科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MBA学生、EMBA学生和博士研究生——欢聚一堂。共同庆贺你们从经管学院毕业的时刻。这将成为经管学院的又一传统。

毕业典礼是毕业班同学们回顾在校学习、生活的聚会,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优秀毕业生代表的“毕业致辞”。刚才我们听到了三位分别代表本科毕业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毕业生的致辞,他们是你们中的佼佼者。毕业致辞的英文是valedictory address或valedic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说告别”。同学们在清华经管多年,情同手足,今天,“it’s time to say goodbye”,大家肯定是百感交集,余言未尽。能够代表毕业生作毕业致辞是一种很高的荣誉。40年前的1969年,Hillary Rodham,也就是现在的希拉里·克林顿,就是在WellesleyCoilege代表毕业生作毕业致辞。在她的致辞后,全体学生起立,向她表示致意,这成为她学生时代的一个光辉时刻。

毕业典礼也为毕业班同学们提供思考未来人生的机会,其中的重头戏是“毕业演讲”,即“commencement speech”。“commencement”一词来源于法语,意思是“开始”。用“开始”一词来做“毕业典礼”用,确实很有意义,因为它向同学们传递的信息是生活的开始或再开始。毕业演讲人通常是请著名公众人物,他们的演讲大都充满人生哲理,鼓舞人心。我个人最为欣赏的毕业演讲是苹果公司的创建人、CEO乔布斯2005年6月12日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讲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成功、失败,以及面对死亡的故事,既感人肺腑,又发人深省,不愧为毕业演讲中的经典之作。Stay hungry,stay foolish,是他演讲的结束语。

今年的学院毕业典礼,我们原来邀请了我院客座教授、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主席、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前联席总裁桑顿先生来做首次的“毕业演讲”。桑顿先生最近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友谊奖”,以表彰他对中国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遗憾的是,他因工作原因刚刚离开北京,无法来参加我们今天的典礼。他感到很遗憾,但认为受到我们的邀请是很高的荣誉。

所以今天,我就只好作为替代,充当“毕业演讲人”的角色,实在勉为其难,毕竟院长是学院的“内部人”,视角有局限。我还是围绕同学们熟悉的,即将告别的清华来说吧。再过不到2年,清华将迎来百年校庆。同学们也许觉得有些遗憾,没有等到那个百年一遇的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我想告诉同学们,今年2009年,也同样是有很多值得清华人纪念的年份。今天,我想讲三个故事,是三届清华学子的故事,他们人校的年份,恰好是1909年、1929年和1959年。

第一个故事起始于整整100年前的1909年,那时还是清朝。大家都知道清华是1911年建校,经费来源于美国政府对清政府庚子赔款的“退还”。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是在1909年6月,清政府决定设立“游美学务处”;又在同年9月,清政府批准在清华园修建“游美肄业馆”,这就是我们校园的起源。1909年,也正是美国退回庚款的第一年,是招收庚款留美学生的第一期。这一期全国共有630人报考,最终录取47名,他们是清华“史前期”的第一批学生。他们也是“洋务运动”后中国政府官派的第一批留学生。

就在这47名一百年前出国的留美学生中,有一位对清华日后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人,他就是梅贻琦。梅贻琦1909年到美国的Worcester Polvtechnic Institute学习电机工程,1914年获得学士学位,1915年到清华任教。他自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直至1948年,共17年。他是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梅贻琦对清华的历史功绩,可从当年的清华法学院院长、经济系系主任陈岱孙先生的一句话中领略。他说,“在梅先生在校期间,清华才从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在不及10年的时间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清华能有今天的地位,梅校长功不可没。当时的清华,首先得益于梅校长的“大师论”。在他就任校长的典礼上,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成了他的历史名句。当时的清华,还得益于梅校长的“通识教育”理念。1941年,在清华建校30周年之际,梅贻琦发表《大学一解》,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他说,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因为他认为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而专识是特种事业的准备;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那个时代是清华人才辈出的时代。

第二个故事起始于80年前的1929年,那是民国时期。这一年,清华招收了自1925年开办本科以来的第五级大学本科生,因此称“第五级”。这也是清华学校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之后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他们在1933年毕业,共毕业学生209人。在这区区两百名毕业生中,走出了家喻户晓的文学家、科学家、革命家一万家宝,即曹禺,他1933年毕业后在图书馆里埋头写作,几个月内便完成了载人文学史册的话剧《雷雨》。他的同班同学钱钟书,在校期间就才华横溢,后来有感于不应总是做文学评论家,写出小说《围城》。那一级还造就了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他在清华毕业后留学英国剑桥,获得博士后到西南联大任教,他在西南联大时最得意的学生是杨振宁,他是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硕士论文导师。同一级中还走出了后来的“两弹一星”功臣、我国人造卫星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气象学、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他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作出过巨大贡献。除了文学家、科学家,这一级的毕业生中也走出了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乔冠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他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轰动了整个世界。

第三个故事起始于50年前的1959年,那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当时清华实行6年学制,这一年入校的学生是1965年毕业。那时按毕业年次命名班级,所以这一级就被称为“五字班” (有趣的是,我们今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五字班”,不过现在是按人校年份2005年而得名)。1959年人校的“五字班”学生共2079人,人数已是1929年入校的“第五级”学生的10倍。

这一年的学生入校时,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跃进”已经过去,而他们毕业时,1966年的“文革”还未开始。这一届的清华大学生,基本上是按照蒋南翔的教育理念培养的:在那个年代,蒋南翔既狠抓业务学习,又注重政治思想工作。这一届毕业生中,走出了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届学生中还产生了后来的三位政府部长。在这一届学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走出了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一位是胡锦涛,另一位是吴官正。

上面的三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一个在清朝,一个在民国,一个在新中国。在这三个年次中入学的清华学子,他们日后的成长道路迥然不同:有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还有政治家。但是他们都是清华学子,都是优秀的清华学子,他们传承着共同的“清华精神”。这是什么精神呢?我个人以为,这是“追求卓越”的精神。

现在有许多描绘清华精神的词语,比如: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爱国奉献、行胜于言,等等。无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清华精神的一部分。但是,这些词也同样可以用于描述其他学校,并非清华独有。清华之所以是清华,是它有着其他任何学校没有的气质。“追求卓越”正是这样的气质。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知道,是清华学子,把一所没有学术地位、建校较晚、招收大学生更晚的学校,在10余年内便建成国内公认的“最高学府”;是清华学子,写出了划时代的文学作品;是清华学子,培育了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清华学子,正在领导13亿人口大国的伟大复兴。所有这些,都是清华独有的;所有这些,都只有用“追求卓越”,才能准确贯穿。所以我认为,“追求卓越”是清华有别于国内其他著名高校的精神,是真正的“清华精神”。

事实上,清华学子100年来时刻都在被“追求卓越”所激励。1914年,清华刚刚建校3年,还是留美预备学校。梁启超应邀来清华做了著名演讲“论君子”。其中所引《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成为清华校训。在这篇演讲中,梁启超如此结尾:“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对清华学子“追求卓越”之殷切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清华准备由留美预备学校改为大学的关键时刻。“追求卓越”的精神被更明确地表达。1923年,在清华筹办大学部时,张彭春出任清华第一任教务长。他明确地提出了创办清华大学的总纲领,就是希望清华能够成为“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学校”。可见“追求卓越”是清华办大学之初衷。

到了蒋南翔时代,这一精神仍然一脉相承。1965年,蒋南翔曾说,“我们不仅是培养红色工程师的,而且是培养党和人民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包括将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这是那个年代“追求卓越”的一种体现。

改革开放后,清华继续着这一精神。就在2年前,我们学院的老院长朱镕基在给学院学生的一封信中写道:“牢记百年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必有大用于民族、国家。”同样,他对同学们寄予的厚望,唯有“追求卓越”者才可达到。

亲爱的同学们:

30年前的1979年,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前身,经济管理工程系成立,并招收了第一届学生,共16名硕士研究生。30年后的今天,我们经管学院共有952名学生毕业。在你们的前面,涌现出了这么多优秀的清华学子,他们是你们的校友,更是你们的榜样。你们对将来的发展路径都有自己的选择,我对大家的毕业寄语是:无论做什么工作,走什么职业发展道路,都要心怀“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这才不愧是清华的毕业生,这才不愧是清华经管的毕业生。

讲到这里,同学们也许会猜到,我的第四个故事,应该起始于2009年。这是一个从今天开始的故事,这是你们的故事,是清华经管2009届毕业生的故事。它要由你们来书写,由后人来讲述。我坚信,当今后的清华学子回顾清华的历史,回顾清华经管的历史时,你们的故事,一定会同我今天讲的三个故事一样激动人心。因为我知道,只要你们永远心怀“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你们就一定会成功。

我期待着那一天。

谢谢大家。

P44-47

序言

清华大学是中国杰出的大学,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乃清华校训,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学子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的进步奋斗不止。这里人才济济、师资雄厚、学习、文化氛围浓郁,是各种新思潮产生的地方之一。

演讲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共和国议会的辩论,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演讲是历史的音符、时代的记录、艺术的绝唱、文化的结晶,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悄悄凝聚着一种力量,酝酿着一种思想,爆发出一种声音,预示着一个未来,构思着一个神话,召唤着一个时代。

本书精心收录了部分国家政要、教授学者、商界精英、社会名人在清华的精彩演讲。这些演讲风格迥异,深入浅出。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既有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有轻松诙谐的顿悟哲理;既有针砭时弊的政治言论,也有科学严谨的学术阐述;既有演讲者精心准备的美文大餐,也有演讲者激情澎湃的即兴发挥。政治家的热忱、科学家的缜密、外交家的睿智……无不显露出演讲者的智慧与才情。

本演讲集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严谨性。编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文献,并经过了精心的筛选。第二,时代性。贴近现实,与时俱进,演讲的内容多是新时期的热点和焦点话题。第三,实用性。演讲的内容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沉静与优雅在某种程序上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稀缺品,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些哲人雅士智慧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吧!让智者的思想重塑我们的心灵,打开那久违的灿烂天空!

编者

2011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