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传灯(星云大师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符芝瑛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传灯——星云大师传》是大师亲自授权,由大师的皈依弟子、台湾著名媒体人、大师的首部传记《传灯》(台湾繁体版)的作者符芝瑛女士最新倾力完成的一部全面展示大师风采的传记作品。

作为闻名海内外的一代宗师,星云的个人经历和弘法事业已经广为人知,从扬州到台湾,从宜兰雷音寺到高雄佛光山寺,从“艰难开创佛光山”“教育僧才俗众”“广设全球道场”到“弘扬人间佛教”,他将佛门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厘订仪制,有破有立,入佛法于生活的喜怒哀乐之中,“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他积聚众人的愿力,四十几年遍弘佛法于五大洲,成就了不凡的志业。

本书作者避开把大师塑造成一位高高在上的思想家的视角,以纪实的基础、文学的笔触、浅白晓畅的语言铺陈大师作为一个普通人八十五载的人生壮旅,是一册融历史、哲学、励志与心灵成长于一体的好书,阅读此书,更让广大读者见识到大师层层光环背后可亲可近的和蔼长者形象。

内容推荐

曾经问过他:你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吗?他回答:我觉得自己还不算成功,成佛才算是成功。曾经问过他:一生梦想是否已实现?他回答:其实我不曾刻意计划什么,一生常应大众的需要随缘付出,有因缘,推也推不掉;没有因缘,求也求不得。我只是在因缘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曾经问过他:最终希望得到如何的历史评价?他回答:把我看成一个普通的和尚就好了!

身为海内外闻名的一代宗师,开创领导全方位佛教事业,星云大师的地位早已普受肯定。但是符芝瑛女士编写的这本《传灯——星云大师传》并不想塑造一位高高在上、道貌岸然的传奇人物,而是以浅白晓畅的笔法,勾勒这位生活哲学家的言行、思想、精神、性格……呈现一部完整的忠实记录。

通过《传灯——星云大师传》,希望读者能摄受于他的智慧与生命热力,更能观照省思自己的真如本性,找到人生长河的清澈源头。

目录

星云辉耀

 第一章 千载一时,一时千载

善法缘起

 第二章 小小佛种降人间

 第三章 割爱辞亲入栖霞

 第四章 以佛教兴亡为己任

传灯之旅

 第五章 台湾,斯土斯人

 第六章 宜兰,根本源头

 第七章 现代与创意的佛教

佛光世纪

 第八章 大哉人间净土

 第九章 佛法弘扬亿万国中

 第十章 四大宗旨,慧炬长明

 第十一章 集体创作,制度领导

 第十二章 法将燃薪火

云水三千

 第十三章 不舍一个众生

 第十四章 灵山海会佛光人

 第十五章 一脉法乳润两岸

人间佛教

 第十六章 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

 第十七章 佛光学集大成

法幢高举

 第十八章 出世精神,入世事业

 第十九章 文心与佛心

 第二十章 道艺合一

真如本性

 第二十一章 有情有义,共生吉祥

 第二十二章 人间行者

 第二十三章 心中自有大千世界

以教为命

 第二十四章 灯灯相映五大洲

作者后记

附录一 星云大师弘法大事纪

附录二 星云大师华文著作选录

附录三 佛光山派下海内外别分院

试读章节

两岸未来如何发展,不仅是中国人关心,更牵动世界和平,大师把全中国人、全人类的福祉系于心间,更流露于言语,努力为两岸开创和平往来的契机,因此有人将他归于“统派”。“其实我不属于任何派,只有一份台湾情、一颗中国心。”

上午8时,西安咸阳机场。

朝云翳然眷恋,蓝天的颜色一抹抹加深,那种蓝的质感很绵细、均匀,舒展扩散,像有人拿着水彩笔,以天空当画布作画,云与天与彩,和谐共舞,一曲稍歇,一曲再起。

一架港龙航空编号8480的专机划破蓝色的天际,机首昂扬,朝东飞去。象征性短暂停留香港30分钟以后,再度起飞。

下午3时,专机抵达台湾桃园机场。这是一个将载入史册的时刻;一个数百万佛教徒镂刻心版的回忆。因为专机上承载着释迦牟尼佛的指骨舍利,由佛光山开山宗长、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主任委员星云大师,联合台湾佛教界,亲自恭迎护送来台。

此时的台北市区,已聚结了10万多名信众恭设香案,馨花鲜果,夹道欢迎,当佛指舍利花车与护送车队缓缓驶过,他们不约而同匍匐合掌,挚诚礼拜。

从2002年2月23日恭迎抵台,到3月31日恭送离台,前后37天,佛指舍利分别供奉于台北、三峡、高雄、梧栖、埔里等地,并举行了安座法会、祈安大法会、赞颂法会、万人禅净密三修法会、恭送法会等。据统计,去参加各项法会、顶礼瞻仰的,光是台湾就有500万人次,加上世界各地来的超过800万人次。他们兴奋地奔走相告:“佛祖(指)来了!”

跨越时空的缘分

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佛指舍利来台这一段跨越前世今生的因缘,溯自十余年前的一个念头。

1989年,大师率领弘法探亲团到大陆访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至机场迎接,乍见面,赵朴老就握着他的手说:“真是千载一时,一时千载啊!”这句话意味深长,对大师个人而言,离别故土40余年,这一回承接了血脉,拥抱了游子;对两岸佛教界而言,被分割了近半世纪,这次旅程是继往,更是开来。

就在这一趟旅程中,赵朴老邀请大师一行人到西安法门寺瞻仰佛指舍利。亲见佛身,大师的内心澎湃翻腾,深深感受到佛力的殊胜与不可思议,他当下生起一个念头,这样的法喜应该让台湾所有民众和佛教徒共沾,于是向赵朴老表示希望以台湾佛教界的名义,恭迎佛指舍利跨海供奉。

自那之后,大师朝夕挂念,不敢或忘,台湾其他长老法师也纷纷表达相同心意。经历十余年沟通协调,因缘成熟,两岸达成共识,以“星云牵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16个字为最高原则,终于促成佛指舍利来台。

此一盛事,缔造了几项空前纪录:

●写下台湾佛教界大团结、大融和的美谈。不分宗派,不分团体,组成“台湾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莅台委员会”,衔接供奉,参与义工多达40万人次。

●海峡两岸官方高层都乐见其成,也给予了协助。民间各自组织了盛大的护送团、迎归团、护法团,前后约千人。而这种良性互动、顺畅交流,让紧绷的两岸关系,有了一个缓冲回旋的余地。堪称50年来第一次文化及宗教交流“破冰之旅”。

●开启两岸交通新页。由于佛指舍利珍贵无比,护送过程煞费周章,最后决定由港龙航空专机直航,促成一次另类“三通”。

●开创新闻媒体大合作。两岸三地媒体接力联合实况转播,分享资源。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除了以黄金时段新闻追踪,还制作各种谈话性、文化性的专题节目,让数亿大陆观众看得巨细弥遗。连英国BBC等电视台也不落人后,将此消息传播至西方世界。

佛指舍利来去,功德圆满,星云大师有愿必成。

两岸佛教界吹起春风

过去,两岸佛教界的来往一直限于零星接触,进入21世纪以来,仿佛吹

过一阵希望的春风,连续有了数次空前的交流。2002年2月,西安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由大师牵头促成。2003年7月,非典横扫中国,两岸三地佛教界在厦门共同举办了“为降

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法会”,一万多名信众参加祈福法会,星云大师在诸位高僧大德中作为主宾。2003年11月初,大师到扬州大明寺参加“鉴真大师东渡成功1250年纪念大会”,出身扬州的他应邀演讲,跨越时光巨流,向先贤致敬。

同年11月,佛光山梵呗赞颂团受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之邀,分别在北京、上海参加“中国佛乐道乐精粹展演”。这是台湾佛教团体首次正式赴大陆进行音乐交流,在佛教界、文化界及艺术界造成轰动。大师并在上海大剧院致词感谢。

2004年2月,海峡两岸又共同组成了“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结合150余名僧众,分别来自台湾佛光山、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广东乳源云门寺、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北京雍和宫、云南西双版纳总佛寺、广东汕头安寿寺及河南嵩山少林寺,汇集中国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的佛教音乐,并共同推举星云大师为名誉团长。

佛教东传中土2000年,不同流派的唱诵、礼仪各有特色,有的擅长演唱,有的擅长乐器与武术,这次两岸联袂展演,精粹尽出。假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进行全球首场表演,随后在台北中正纪念堂表演两场,创下掌声响起共73次的纪录。接着巡回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及内地各地。

展演团团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佛教协会会长、厦门南普陀寺方丈圣辉法师认为,两岸佛教同根同源,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又有一脉相承的法源关系,这是两岸佛教界割不断的情谊。圣辉法师接受新华社记者访问时表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是两岸一大盛事。“三通未通,宗教界却已通了起来!”记者在短暂的采访中,三度听到类似的叙述。

2005年2月,南华大学执行董事依空法师、人文学院院长慧开法师、世界禅学中心主任欧崇敬及雅乐团团长周纯一,率南华大学雅乐团40名学生出访厦门,建立了南华大学世界禅学中心与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的合作关系。

2005年4月,应国家宗教局邀请,在海南三亚,大师参加了“海峡两岸及港澳佛教圆桌会议”,担任大会主要发言人之一,他在会中剀切提出4点建言:以共识增加团结;以包容促进统一;以会议发展交流;以政策强化整合。获得与会人士一致肯定。

紧接着他又参加了“南山海上观音开光大典”,透过电视实况转播,国务院对台办公室主任陈云林趋前向他亲切致意,以及他与政协主席贾庆林握手寒暄,长达一分多钟的画面,那器宇轩昂的身影,在众人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同年6月,在扬州举行“鉴真学院鉴真图书馆捐赠协议签署暨开工仪式”,慈惠法师代表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与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共同签署协议,大师致辞并宣布图书馆开工。

11月,大师带领佛光山梵呗赞颂团,参加浙江省“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季”活动,并应杭州市佛教协会邀请,参与“海峡两岸迎请佛螺髻发舍利供奉法会”,又至南京为抗战胜利60周年死难同胞主持祈福法会,当晚佛光山梵呗赞颂团也在纪念音乐会中演出。

2006年4月,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召开,全世界1200余位高僧大德海会云集。大会首先由星云、一诚、本焕、祜巴龙庄猛、惟觉、圣辉、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确吉尼玛、觉光8位大长老主持祈福法会,之后大师发表“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主题演说,演说中表示:和谐世界就是从心开始,从慈悲心、柔软心、智能心、诚实心开始,只要心中有和谐(慈悲、爱),成功、财富等都会跟着来。

2007年9月,苏州寒山寺与佛光山寺缔结兄弟寺,并共同在台北举行“祈求两岸和平人民安乐回向法会”。苏州寒山寺依寒山、拾得合称“和合”二仙之名,铸造“和合”两口钟。寒山寺住持秋爽法师为感念法祖性空长老与星云大师同学栖霞,将其中一口仿唐铜钟、重达3.5公吨的“和合钟”赠予佛光山。

赠钟仪式由前行政院长唐飞及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长叶小文见证,双方签字完成赠钟和结盟仪式。叶小文局长亲笔书写“一弯浅水月同天,两岸乡愁夜难眠;莫道佛光千里远,兄弟和合钟相连”一诗祝贺。

大师也以“两岸尘缘如梦幻,骨肉至亲不往还;苏州古刹寒山寺,和平钟声到台湾”一诗,传达自己对此段赠钟因缘的感想。愿此赠钟因缘,搭起两岸的桥梁,增加彼此的交流与尊重,促成两岸和平。

2007年10月,参加“纪念赵朴初诞辰一百周年遗墨展和星云大师墨宝展”。

2009年3月,“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分别在江苏无锡灵山梵宫、台北巨蛋举办开幕、闭幕式。论坛期间,就佛教教育、寺院管理,以及佛教与科学、佛教与环保、佛教与慈善公益等议题,在无锡与台北两地进行分组研讨。“跨越两岸”是这次论坛的特色,千余名全球佛教代表,包机直航由南京抵达台北,完成第二阶段的分论坛及闭幕典礼。

P244-249

序言

不向如来行处行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

青灯之下,捧读星云大师的传记,是人间乐事。

如果用世间的语言来形容,星云大师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2010年年初,我们在南京见面时,我问他,男儿要用什么态度去做事?

他说,要冒险。要敢于牺牲、奉献、奋进。菩萨第一义就是大勇敢、大慈悲、大智慧,如果这三样东西,你缺少一样,怎么能当菩萨呢?

男儿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佛走过的路,我都不一定要走,我要走自己的道路。

大师怎么走自己的路呢?符芝瑛的《传灯——星云大师传》给了我们答案。

星云大师说过,这世界是一半一半的世界,有善的一半,就有恶的一半;有是的一半,就有非的一半;佛陀也只能拥有一半的世界,另一半则是魔的世界。所以,人要在缺陷中完成理想,要与自家的弱点、毛病做不懈的斗争。星云大师自谦自己有许多弱项,自认没有天分,聪明不及旁人,生性原本胆怯,也学不好外文。但是,他努力,把弱项变成了强项。

生命圆满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

大师特别推崇忍耐的功夫。如果说贫穷、疾病和饥饿这些难忍之事都能忍过的话,那么,忍气忍辱、忍受冤枉委屈,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星云大师这一生当中,经常遭受别人的讥讽、毁谤、批评、打击,但是多次的忍辱,使他的修行,何止增长十年百年之功力。

所以佛陀说:苦行、持戒,其功德不如忍辱。

人生至难至辱的痛苦经验,可以让自己保持弹性与张力。想把忍耐变成力量,变成达观,变成超然,需要般若的智慧。所谓“安忍如一座山,平静如一泓泉”,就是境界。

大师读书,读而不读,不读而读,读有字之书,也读人生这本无字之书。心静鸟读天,水清鱼读月,读出了真境界、大境界。所以他的思维,永远不是单向的直线,而是有宽度有厚度,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正反多个方向思考,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境转;境不转,心转。总会转出新境界、新思路。

所以,他在事业创新上总是“三心二意”,而在选定目标上,从来都是一心一意。

他不合一法,不弃一人,永不放弃,永不气馁。用行动印证了“有佛法就有办法”。

读符芝瑛的《传灯——星云大师传》,那个慈眉善目、睿智幽默的老人就在我们身边,言传身教,孜孜不倦。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得益于她的这部著作。

我虽然不认识符芝瑛女士,但却几次从大师的口中听到过她的故事。

1994年4月,大师来大陆探亲,到南京拜见母亲,许多台湾朋友慕名而来,作家符芝瑛利用谈话的机会问大家:“第一次见到大师的感觉是什么?”星云大师代大家回答:“没见面时,三头六臂,见了面,也不过如此。”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那一年,符芝瑛完成了她此生中一部重要的作品《传灯——星云大师传》。

1995年,符芝瑛随丈夫定居上海,先在贝塔斯曼供职四年,后又转入麦考林邮购公司,担任产品部经理。移居上海的符芝瑛笔耕不辍,写作编译了《今生相随》《黑桃皇后》(普希金著)等著作。2004年,符芝瑛再次开始了“日日抱佛起,夜夜伴佛眠”的日子,在一段脱胎换骨般的艰苦写作后,《星云大师传——云水日月》终于与大陆作者见面了。

从1994到2004年,符芝瑛发现了星云大师的生命的转变与升华。她说,在70岁到80岁这段生命里,星云大师的状态更可爱、更率真、更从心所欲。他生命的状态就像炉火纯青,非常非常的单纯……那种境界很高,高到让你觉得很平凡。

这种感觉,就像人生走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回头一望,发现一切的辛苦、人我是非,别人的批评也好,自己的挫折也好,都已经变得云淡风轻了。

正所谓: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与大师的交往也有十年了。

十年间,我聆听大师的教诲,受益良多,并与大师合作出版了两本对话集:《包容的智慧》《修好这颗心》。大师包容的胸襟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华人。

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在复兴中华文明这个前无古人的事业中,我深切地感到,佛教可以拆除政治藩篱,摈弃历史恩怨,给人一种超越的力量。它可以超越政治,可以超越地域,可以超越民族,让你用人性的、人道的、文化的、容忍的视角,消弭对峙与对抗,体悟最高的真理。

星云大师作为人间佛教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作为两岸交流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其历史功绩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现。

而了解大师人生传奇与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符芝瑛的《传灯一星云大师传》。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 刘长乐

后记

感动的世界最美

2010年5月,一年一度出版界盛事美国书展(Book Expo America)假纽约贾维提斯中心(Jacob K.Javits Center)举行,《云水日月——星云大师传》的英文版,在书展中被重点推荐给全美各地的图书经销商以及读者。当时我正在纽约大学短期进修,受佛光出版社依超法师及纽约佛光山住持觉泉法师之命,到书展现场签名结缘。

下午3点一放学,我就乘地铁转巴士赶往,无奈纽约交通繁忙,比预计时间晚了15分钟到达。原本带着焦急又埋怨的心情,然而远远看到佛光出版社的走道上排了一列长长队伍,人手捧一本书,有序耐烦地等待,我的心情立刻转变为愧疚与感恩。

对于每个走向前的人,我都起立问好,谢谢他们的支持;签名的时候,诚意正心,一笔一画不敢马虎;他们离开时,我再起立合掌告别。一位南方口音的中年男子告诉我,他从来没拥有过中文的作者签名,直夸赞中文字的优越艺术性。另一位白发苍苍的妇人要求我在书上写下她丈夫的名字,她要把这本书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亲爱的伴侣。

短短40分钟,佛光出版社远从洛杉矶运来的200本《云水日月——星云大师传》英文版全部清空,虽然我的双腿微微发抖(频频起身);右手隐隐酸痛(奋笔疾书),但看着一张张欢喜满足的脸孔,实在有说不出的快乐。

《云水日月——星云大师传》自2006年以来,已经出版了繁体中文、简体中文及英文版,我也以作者的身份巡回了台湾、东南亚(汶莱、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及美国12个城市,将我写作这本书的心路历程,亲近星云大师的点点滴滴,与读者分享。

纽约美国书展的活动,本不在计划之内,但只要给我机会,我都乐意与世界各地的朋友结个书缘,结个佛缘。

每每面对各地朋友的诚挚欢迎,我都十分惭愧,原本我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子,却因为写星云大师的传记而受到关注,就像太阳系里的小行星,因为围绕着发光发热的太阳,被他的光芒折射,才能闪烁点点星光。

大师曾说“感动的世界最美”,此时此刻,希望我的这份感动也能折射出去,感动更多的人。

这个修订版所包涵的内容,时间截止到2010年11月,可谓最新;空间覆盖星云大师云水弘法的五大洲,尤其着重过去10年来,他致力两岸宗教、文化、学术、教育各个方面交流合作的进程与发展,可谓最完整。

从写星云大师的第一本传记《传灯》(1995年出版)到现在,我经历了人生许多曲折,包括移居到上海生活;在加护病房看着父亲的生命一分一秒流逝,却无能为力;不忍年迈母亲思念结缡60年的老伴,更羡慕他们那一代人至真至纯的感情……

这本书的完成,感谢大师的支持;感谢佛光山法堂书记室以及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素材;感谢所有让我感动的人。

符芝瑛

2010年11月于淀山湖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3: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