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中国化学史(精)》由郭保章编著,为化学通史,历述从远古到20世纪末中国化学发展的历程,鸦片战争以前的为古代化学史,鸦片战争以后的是近现代化学史。中国古代虽然有高度发达的经验化学,但是近代化学则是从欧洲传来的,逐步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中国现代化学,融人世界化学体系之中,并成为它的组成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化学史(精)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化学 |
作者 | 郭保章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中国化学史(精)》由郭保章编著,为化学通史,历述从远古到20世纪末中国化学发展的历程,鸦片战争以前的为古代化学史,鸦片战争以后的是近现代化学史。中国古代虽然有高度发达的经验化学,但是近代化学则是从欧洲传来的,逐步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中国现代化学,融人世界化学体系之中,并成为它的组成部分。 内容推荐 这本《中国化学史(精)》由郭保章编著,全书按时代顺序分章论述中国化学发展的历史——从远古到20世纪末。《中国化学史(精)》每章还有当时社会背景及世界同期透视,是为特色。虽然做得不算太好,无疑是一可贵尝试,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 1.2 原始社会有没有科学 1.3 中国五千年文明从何处着手 1.4 亚当·斯密论中国 1.5 近代科学(包括化学)何以不出自中国 第二章 华夏文明的形成 2.1 中原的新石器文化 2.2 中原四周的新石器文化 2.3 陶器的发明及其工艺演进 2.4 原始人有关金属及冶金的知识 2.5 原始人的酿造知识 第三章 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 3.1 青铜时代和商朝的开始 3.2 中国青铜冶炼起源于我伟大先民的创造 3.3 原始瓷器的出现 3.4 商代在造酒上的进步 3.5 商代在科学和文化上的进步 第四章 西周——中国的古典时期 4.1 殷鉴不远,天命维新 4.2 西周的科学技术和社会 4.3 华夏文明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5.1 礼崩乐坏,周王朝名存实亡 5.2 青铜铸炼技术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5.3 铁的使用引起生产工具的变革 5.4 铁器时代的技术革新 5.5 士的出现 5.6 诸子百家 5.7 世界同期透视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 6.1 秦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 6.2 秦汉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6.3 中国炼丹术的诞生 6.4 两汉在技术上的重大成就 6.5 世界同期透视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7.1 玉瓯金瓶的裂分 7.2 长城的缺口 7.3 炼丹炉中的化学 7.4 从炒钢、百炼钢到灌钢 7.5 造纸术的进步 7.6 漆器制造工艺进一步发展 7.7 制曲酿酒工艺成熟 7.8 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 第八章 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 8.1 隋朝的贡献 8.2 唐朝,东方巨龙的腾飞 8.3 大唐帝国繁荣昌盛的原因 8.4 炼丹术和化学的发展、火药的发明 8.5 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修本草》 8.6 实用化学的进步 8.7 唐代一般科学技术概况 8.8 世界同期透视 第九章 对抗的宋辽夏金 9.1 对抗的宋辽夏金 9.2 宋代发展科学技术的时代背景 9.3 宋代使用火药武器并改进火药配方 9.4 烧瓷技术完全成熟 9.5 重视修订各类“本草” 9.6 冶金技术有新的进步 9.7 纸业与漆业的发展 9.8 宋时炼丹术趋于衰落 9.9 与阿拉伯炼金术的比较 9.10 宋代在其他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9.11 世界同期透视 第十章 一统大元 10.1 蒙古人的入侵和宋朝的灭亡 10.2 下马治天下 10.3 与化学有关的工艺进展 10.4 中国炼丹术的进一步衰落 10.5 元朝的政治及其后果 10.6 世界同期透视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停滞的明朝 11.1 明朝的建立和它的对内对外政策 11.2 郑和下西洋和我国造船航海技术 11.3 冶金技术全面进步 11.4 明瓷 11.5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1.6 炼丹术在明代回光返照 11.7 明代的思想家 11.8 西学东渐与东学西被之回顾 11.9 世界同期透视 第十二章 闭关锁国的满清帝国 12.1 清王朝的建立及概况 12.2 严酷的思想统治 12.3 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12.4 乾嘉学派 12.5 闭关锁国阻碍经济交流和科技进步 12.6 中国炼丹术的成就及与西方的比较 12.7 中国近代化学落后原因的探讨 12.8 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社会原因 12.9 世界同期透视 第十三章 西方冲击下的清帝国日落黄昏 13.1 落后与强暴的战争 13.2 此诚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13.3 “师夷”问题 13.4 欧洲近代化学的传人 13.5 洋务运动时期化学之引进 13.6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13.7 晚清实施化学教育概述 13.8 “科学”一词之由来 13.9 世界同期透视与中日比较 第十四章 步履维艰的中华民国 14.1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14.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4.3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4.4 国共内战时期(1945—1949) 14.5 台湾光复后台湾之化学研究 第十五章 前进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5.1 概论 15.2 建国初期(1949—1955) 15.3 向现代科学进军(1956一1966) 15.4 “文革”浩劫与纠“左”治乱(1966—1976) 15.5 改革开放时期(1977—2000) 15.6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15.7 中国现代化学的发展 附录1 1901—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简况表 附录2 中国近现代化学大事记 附录3 世界化学大事记 附录4 主要参考书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