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功者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使人少走很多弯路,更快地走向成功。罗西的这本《创业很折腾》介绍了26位与我们一样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创业者的创业故事,主要着笔于能回答他为何会成功的创业细节。适合广大想成功创业者借鉴学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创业很折腾(26位草根创业者的成功细节)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罗西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学习成功者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使人少走很多弯路,更快地走向成功。罗西的这本《创业很折腾》介绍了26位与我们一样曾经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创业者的创业故事,主要着笔于能回答他为何会成功的创业细节。适合广大想成功创业者借鉴学习。 内容推荐 创业家不是人,是强人;而所谓“连环创业家”,则是超人,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并不是贪得无厌,而是理想背包一直没有放下。他们天生具有独特的发现机会的能力,敢于对抗传统,不畏失败。每一次创业,无论是伟大的成功还是壮烈的失败,似乎都让他们变得更有勇气。他们的能量引擎,总在轰隆隆地工作着,永不停息。 他们的秘诀是什么? ●戴跃锋:创业最重要的不是钱,是思维与执行。人家投资你,只是加快公司发展的速度,而你不能靠投资救命。 ●微笑:街上跑满宝马奔驰,没有一辆是你的,这并不可悲。但是,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拥有它们,那才是可悲的。 ●阿冰:年龄越大理想越小,理想与年龄成反比。广州话有说:“理想、理想,轮不到你想!” ●花非花:想到了史铁生《命若琴弦》中老瞎子的话:“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 翻开这本由罗西编著的《创业很折腾》,它能很好地诠释创业家之所以会成功的原因所在。《创业很折腾》主要讲述了26位草根创业者的成功细节。 目录 第一辑 理想是强者的行囊/1 理想国里的牧羊人:不赚小钱不赚眼前的钱/2 理想里的那些飞蛾/10 连环创业家情不自禁/12 黄青松:理想两个字好辛苦/14 谈理想很傻吗/21 创业是理想,打工是务实/26 网络影视导演林珍钊:梦想是最大的创意/28 给理想减负,就是把理想当双肩包/33 “VC犀利哥”陈绪磊:理想的路上来点波澜/36 第二辑 大学生创富有其“先进性"/45 3万元变成1500万元:戴跃锋的壮大从“大卖”开始/45 解读: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不同版本/51 周刚制造:携个人专利创业很炫有范儿/55 赵子龙的创业哲学/61 黄蕉风,一株“野生植物”的非典型妥协/66 先闯世界后上大学/73 第三辑 低碳渐入高潮/79 低碳创业是不是“太先进”/80 干净的力量/82 “电脑魔幻创业”传奇:低碳是模式也是态度/85 吴敬琏、奥巴马英雄所见略同/92 低碳新路:城市包围农村/94 低碳是概念,更是新财富的实践/97 碳金融,中国迟到了/99 茶生“意”,“禅”商机/101 第四辑 天使投资/111 巨星迈克尔·杰克逊曾是“天使”/112 中国本土投资人还不习惯做“天使”/114 “融资帝”袁小兵:憧憬翻身的那笔钱/116 江湖“天使大哥”刘晓人是如何折翼的/123 方毅经验:魅力是最强悍的资金吸力/127 中产阶级集结进入天使投资行列/135 鼓励“炒房团”加入“天使”行列/139 各界草根创业者眼里的“天使”投资人/141 VC只给你1分钟的“电梯演讲”/146 第五辑 白手起家到底有多“白”/149 “水饺皇后”:我很怒但不会掉眼泪/150 目前中国是白手起家的热土吗/153 潘勤创业:有野心很花心/157 草根的机遇资源,是不是越来越枯竭/164 最根本的“赚”/171 “创业英雄汇”首期冠军徐忠界:农家子弟的创业模式/173 第六辑 打倒“穷二代"/179 关注“穷二代”比关注“富二代”更有意义/180 “穷二代”形象代言人梁勇初:我27岁,我怕老去/181 贫弱有时是最危险的/188 杨怀保:“穷二代”华丽转身为犬典上名流/190 向真同学:心有猛虎,细嗅蔷薇/192 贫寒子弟李永举,垃圾里找黄金/197 一个人的幸运跑道/205 第七辑 商人的力量/209 把猫当虎养,出海勇屠龙/210 非典型愤青王宝明:一脸坏相,满怀使命/216 亚马逊创办人:梦想与仁慈/225 县域创业,对“过度城市化”的拯救/228 “解放”北京与上海/231 第八辑 成功不可复制/235 小城镇批发“中国第四代机会富翁”?/236 王良溢:把古典家具摆在最年轻的深圳/238 被汽车撞的往往不是盲人/240 胡铃心:人生没有彩排只有直播/242 越过牡丹看见玫瑰/248 破产千万富翁高逸峰:人生豪迈/251 败者为王/256 打喷嚏都会骨折的袖珍好男儿/257 何竟源卖身创业:警惕成功“控”/261 你的幸福赢利了吗/268 韩寒会不会变成郭敬明?/269 试读章节 不久,黄青松吉他弹唱录音带,参加深圳网络原创歌曲赛,虽然粗糙,但是获得个“鼓励奖”。为了温饱,他不得不开始认真工作——沙发设计,工作一天8个小时,有时还要加班。渐渐有了感觉,但是仍然认为,他只是一个“零部件”,沙发设计不能改变自己,他最大的爱好和希望还是绘画和音乐。这让他烦恼,业余的时间基本都在绘画,在烦恼的时候抱起吉他来安慰自己,并且记录感受。经常失眠,为绘画和旋律,所以,大部分的歌曲都是失眠时写的。而那首《幸福的梦》的旋律是做梦时哼出来的,现在正在做伴奏中…… 理想的火箭 2008年初黄青松找到深圳的“弦舞”音乐工作室康磊老师做音乐,请他帮助把自己的作品做成欧美电子乐风格,其他的则以安静民谣为主,有流行的,对象是网络听众,如《第一眼爱上你》;有自己想唱的,如《深深地爱着你》、《Smile》等。赶录5首歌曲,刻录成光盘,每张封面都不一样,都是自创的以“深圳”、“音乐”为主题的铅笔画;然后就准备带着生平第一张草创的自费“唱片”上街叫卖、试水,不过,不可以混同于一般的流贩,他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的革命性的包装,甚至当做一种“行为艺术”去做。 一个个失眠夜,总让他有很多想法,他想要把一贯热爱与坚持的音乐和绘画结合起来,想到把自己变成音符……然后就来了灵感,想要做个火箭——火箭和梦想同在,立即从工厂找了几个油漆桶,连接起来做了个“火箭音箱”,外形像“神六”。一个清晨,他意气风发地扛着那庞大的“音乐火箭”出发,有人还以为是真的火箭,最重的是电池,二十多斤,从一辆公车转到另外一辆,很辛苦,却很兴奋。 一段时间来,他转战于深圳华强北、东门地铁、深圳书城、红树林等地叫卖,“火箭”的造势、渲染,得到很多热心路人的围观与支持,往往不到15分钟,就卖了20多张唱片。不过,得不断换地方,每个地方都待不到十几分钟城管就来了,妙的是每次都放三首歌曲以后才过来。第一张唱片是一位女生买走的,留下20元。遇见一个写词的人,他和他朋友三个都买了唱片,说支持下,有空可以多交流。在“华强北”卖了5分钟,城管来了,大声叫他把音乐关掉,当时有很多年轻人在他旁边,拿着他的“限量”唱片看,没有因为音乐停止而散去,还在那里不停询问这CD能唱吗?封面都是自己画的吗?并且有不断鼓励的话,如“对,要坚持理想,很好”。 与其说是卖唱片,不如说是扛着“火箭”跑在深圳的音乐梦想之旅,“火箭”很重,藏着他的理想,理想更沉重。 之后,他发挥更大的想象力,丰富了街头“音乐火箭秀”的内容:用工厂零碎的包装塑纸凑合成样板,叫朋友用电车缝起来,然后,顺便画上红色音乐标志,亲自动手制作一件“太空服”,穿着它,背起原来的“火箭音箱”,很配套,像太空人背氧气袋一样。他想:“音乐是我的氧气。也是很多人的氧气。”这次,路过的行人看他自导自演,忙碌着,还以为是大牌歌手拍MV,所以几乎路过的人都拿手机、相机拍照,与他合影,甚至有群小学生都跑来和他一起唱《微笑》:Smile,smile,smile…… 清贫子弟谈理想太奢侈? 数数到深圳已经三年了,没有剩下多少钱,清贫的父母没有给他金钱的压力,只是父亲偶尔会说,他没有继续教书很遗憾,妈妈则希望他“在外面首先要照顾好自己”。 每天都是背负着理想而前行,看到很多朋友因为生活的无奈而放弃了理想,而他别无选择,只有坚持,吉他、音乐、绘画、文字,都与他血肉相连,是不可以割舍的。 深圳是个接受能力很强的都市,也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有“丁香花”,“有没有人告诉你”的陈楚生,有“凤凰传奇”歌唱组合……一个个身边的声音从深圳出发,走向全国,这让有梦的黄青松更有信心,也知道坚持的艰难,所以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他的近期目标,就是想把中国第一张“绘画音乐专辑”做好,力求完善,更有生命力。 他的音乐朋友很少,一次演讲会上,他抓住与大师对话的机会,现场清唱自己作品给作曲家赵季平老师指导,听过黄青松的《星期天》后,大师风趣地说:“用重复流畅的旋律,省料。”对《星期天》、黄青松给予充分诚恳的肯定与勉励,他说,非专业出身的音乐人同样有创造力和创造好旋律的可能! 目前,黄青松正在联系出版商、赞助商,希望作品早日出版、发行。路漫漫其修远兮。 常常有工友叫他把宿舍里那些破书报扔了,“还是现实点吧,全心工作赚钱!”黄青松哈哈笑:今天的“书”(输)是为明天的赢做抵押的。不少同学和朋友也劝告他,别太心比天高,先赚钱后其他(艺术)。黄青松坦承,一路走来,很累,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为了兴趣值得吗?为了理想就要苦撑?’在上班与理想之间,浮游于两端,所以变得犹豫不决,看见很多人选择了一端,翘的很高,而他,还在那平衡点,很矛盾、很低,现实的谋生与理想的达成,常常是两难,甚至N难,比如:继续上班,老实设计古典家具?还是做个职业卖自己唱片(书)的音乐人吉他手?是做个“行动画家”,走到哪里画到哪里,卖到哪里?还是贪心做“音画”并举的复合型艺术家? 采访结束,他很困惑地问我,贫寒子弟就不可以心比天高?谈理想,是不是很傻、很天真?他似在迷途中,被困在理想的森林里。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当下,谈理想,是很奢侈;特别是出身贫寒的人,往往要付出一辈子的代价,还要辜负多少人的期望。庆幸的是,黄青松还年轻,退一万步说,他犯得起这个“错”,如果说太执著于梦想是个“错”的话。 P18-20 序言 赠你一颗野心 一村庄的菜地边,我看到一根不知名的青藤穿过3米多长的黑洞洞的电线包装壳后,才从上端封口处的小缺缝探出头来,几片青翠喜乐的叶子,沐浴着阳光,比花灿烂!我不知它是怎样走出那段没有光线的憋屈的“黑色之旅”,我想,成功的向往,如同光明,对每一个贫瘠的生命而言,都是一种召唤与牵引。 生命本身是盲目的,很容易迷失的,但是上帝在创造每一样生命时也赋予生命一个本能:追光,学会把握每一缕明媚阳光的洗礼、接受每一种正面力量的鼓舞。 自从做了《创业天下》杂志执行主编后,接触到不少年轻的企业家以及无数渴望成功的草根青年,发现他们都能给你一种热气腾腾的振奋感觉,都有一颗向上的企图心,野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有一位企业家朋友Y,读小学时,他因为天天要帮助妈妈卖早点,所以经常迟到,没少挨老师的批评。有一天,他又迟到了,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口,可他站不到一分钟,自己不打一声招呼大摇大摆就进去了,老师觉得权威被一个毛孩子挑战了,所以非常恼怒,拍桌子说:“你、玩完了!看你那孬样,没有明天的!”可是这位同学不卑不亢地应了一句:“有一天,你会后悔说这么一句话的。” 他发达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谈起这次“罚站风波”,他仍然很激动,他说,那时家里很穷,父亲长期生病卧床,只靠母亲早上卖一碗一碗的稀粥挣点血汗钱来维持生计,但是他生来不服输的性格,是母亲的最大动力,妈妈劳累泄气的时候,儿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让母亲看到希望。有一天早上下雨,没有人来吃稀饭,妈妈很消沉,Y站在妈妈身后,凑在她耳畔给她“催眠”:妈妈,我16岁时就可以挣大钱,20岁给你买大房子,23岁就做大老板开大工厂……是的,Y的口头禅是一个“大”字,妈妈被逗笑了,然后就催儿子:“好,快上学去!”她知道孩子将来是做大事的,所以她不再唉声叹气。儿子鼓舞了她。 因为心气高远,所以有心与用心,Y在一个朝阳磅礴而出的清晨,突然发现了一个在他看来是“伟大真理”的东西:稀饭越是热烫,挣的钱就越多!为什么?妈妈不得其解。小小的Y说,稀饭越烫,顾客吃的小菜就越多,而真正能赚钱的就是小菜。妈妈也恍然大悟,还是儿子的眼光毒呵!就这样,小小的早摊,很快发展为小吃店、快餐店、酒家……高中没有毕业,Y就带着“第一桶金”踌躇满志地杀进了地产界。 他说,罗西,世界上只要是凶猛动物,没有一样不是难看的!原来他一身锋芒扎人的刺,都是为了保护或者烘托一颗汹涌澎湃的野心! 出身贫寒的法国媒体大亨巴拉安临终前,把近五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某医疗研究所,另外特别用100万法郎来做一个“游戏”,他提出一个问题,谁能正确回答“穷人最缺的是什么”,谁就可以得到那100万。当然,标准答案,是他预先确定的,并且锁在他的保险箱里,结果在4586l封来信中,只有一位叫笛勒的小女孩猜中谜底一那就是“野心”。由穷变富的财富英雄,以亲身体会告诫后人,摆脱贫困先要有野心。 虽然说,知足是穷人的银行,但是,那应该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就好像只有富人才有资格奢侈地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对穷人而言,金钱与野心都是最缺的,也是最需要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