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除了最后一章“系统设计教学论”主要是反映我们最近十几年对如何改进教师的备课和上课的思考外,其他各章均是介绍当代国际教学设计理论,每一章介绍一位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研究专家(或者一个机构)的一种代表性理论;除了反映美国的教学设计理论之外,还对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作了简要介绍,还特别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标准研究构想。本书每一章都有引言、思考题和主要参考文献。
本教材既可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专业课程的参考书,同时也完全可以作为教育与心理类专业研究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用书。
前言/1
第一章 教学设计定位论/1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概念/3
第二节 教学设计理论构成/11
第三节 教学设计理论的建设与变革/28
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第1—3卷篇目与作者/45
第二章 教学过程优化论/53
第一节 教学过程及其基本成分/55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的联系与最优化标准/60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65
第四节 选择教学过程最优结构的程序/69
第三章 算启方法教学论/79
第一节 知识、操作与思维/81
第二节 算法与启发式/85
第三节 算启教学认识论/90
第四节 算启教学论的价值与成效/100
第五节 一般思维方法的教学/108
第四章 精细加工教学论/120
第一节 精细加工概说/122
第二节 精细加工的策略成分/125
第三节 运用精细加工论设计与开发教材的程序/131
第四节 运用精细加工论评价教材的程序/142
第五章 发展专长教学论/145
第一节 学习与教学概说/146
第二节 认知减负原则/157
第三节 集中注意原则/163
第四节 利用旧知原则/167
第五节 建立心智模式原则/171
第六节 为迁移而教原则/182
第七节 元认知与自我监控原则/191
第八节 认知性动机原则/196
第六章 分类教学设计论/205
第一节 知识结构/207
第二节 技能结构/211
第三节 学习模型/221
第四节 教学策略/225
第七章 意义学习工具论/236
第一节 基本教育理念/238
第二节 意义学习的条件/243
第三节 意义学习的工具/256
第八章 通用学习设计论/273
第一节 促进多元表征理解/275
第二节 促进多种行为表现/281
第三节 促进多样表达意愿/285
第四节 主题单元设计案例/290
第九章 教师技术素养论/307
第一节 政策框架/309
第二节 能力模块/315
第三节 执行指南/318
第十章 系统设计教学论/330
第一节 系统设计教学模式概说/332
第二节 设计教学方案/342
第三节 实施教学过程/351
附:五星课程与教学评估指标/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