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瓦尔登湖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梭罗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作品讲述了作者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附近的瓦尔登湖畔一间自建小木屋里隐居两年,自给自足,悠然地读书、思考、写作的生活经历,是当代美国人最为推崇的散文经典。

该书以清新、生动、细致的笔触捕绘了四季的变迁以及种种最朴素的自然事件和景观,通过将作者自己在瓦尔登湖简单、宁静、清寂的生活与普通人追名逐利、行色匆匆的无奈相比较,从而呈现了一种人类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新型生活方式。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时,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通过本书,读者朋友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动植物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同时还可以领晤到优美的散文中所阐发出来的人生哲理,体会到作者在行文之中所提炼出来的振聋发聩的思想,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更有趣味。

目录

简朴生活

诗意的添补

我活在何处,我为何而活

翻阅书卷

声音

隐居林中

访客

青青豆叶

村民

雨中田园

更上一层的法则

邻居:野性难驯

温暖的木屋

前代居民;冬日访客

过冬的动物

冰天的雪湖

终结的尾声

试读章节

人生的泥潭

大多数人即便生活在较为宽松自由的国度里,也只会让无知和错误纠缠他的人生的始终,让虚无的忧怨和无休无止的粗俗活计占据着一生,甘美的生命果实却不能触手可及。他们的手指,由于过于辛劳,变得粗笨难看,颤动得十分厉害,已不能用作采摘了。实际上,劳作之人,一天又一天,却难以寻得片刻的休闲来让自己真的毫发无损;他不能保持个人与大众之间最为坚毅的关系;他的劳动价值,到了市场上就会被人贬低。他除了去做一部劳动机器,没有时间去担当别的角色。他如何能记得清他的无知呢——他不是频繁地在转动脑子吗?在他受到评判之前,我们可要给他饭吃,给他衣穿,用我们的兴奋剂来恢复他的精力。我们天性中最完美的素养,犹如果实上的粉霜一样,若要无损地保存下来,就只能极其精心地料理才行。可至今,我们人与人相互之间并没能如此温柔相待。

诸位读者中的某些人,如我们所知,家境贫穷,觉得生活艰难,有时,甚至到了上气不接下气的地步。我一点也不怀疑本书的诸位读者之中,某些人难以为已吞咽下肚的饭菜和磨损很快或已经破旧的服饰付清钱款,读这几页文字还是忙中偷闲,偷来或借来属于债主的片刻时间。很显然,你们许多人生活得如此卑微,颜面尽失,’咽为我已被生活阅历磨砺得能明察秋毫,足以看出这一点。你们总是到了难以忍受的极限,尝试着去做做生意来还清欠债,这是一种自古就有的泥潭,拉丁文称为aes alienum,意即“他人的铜钱”,有些硬币不就是铜铸的吗?就在他人的铜钱中,你们仍然求生,然后死去,最终被“他人的铜钱”埋葬了事;总是许诺马上还清债务,明天就会还清,直到明日复明日,死在今朝,阎王债仍不能了断。你们求取恩典,摇尾乞怜,费尽种种心机只是为了免于牢狱之灾。你们l口吐谎言,溜须拍马,投票参选,将自己龟缩进一个安分守己的坚硬外壳中,或者炮制出一个虚假的氛围,摆出一幅慷慨大度的模样,为的是让你的邻人对你满心信服,准许你为他制鞋、缝帽、做衣衫、造马车或者让他的杂货店从你手中进货。你们为了熬过患病的日子,节省下一些钱来以求自保,结果把自己真的弄成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你们将钱藏在一只旧箱子里,或是灰泥之后的一只袜子里,或者想更安全点,就存人砖墙之内的银行里;也不管将钱藏在哪里,藏了多少,数目是如何之少。

我有时很是疑惑不解,我们怎么会从国外引入丑陋的黑奴制度,这简直太轻率了!有如此之多的精明苛刻的奴隶主,奴役了南方和北方的国人。一个南方的监工令你日子难熬,但一个北方的监工比他更坏,可是,你们当上了自己的奴隶监工却是最坏的。谁配谈论什么人的神圣啊!看看在公路中赶着牲畜的牧人,他们日夜兼程赶向交易市场,他们的心中会有一丝一毫的神圣感在激荡吗?他们的最高职责是给马匹饮水喂草,仅此而已!与运输的赢利比较起来,他们的命运能算什么?他们不就是在为一位富绅赶马吗?他们有什么神圣可言,有什么不朽可言呢?我们睁眼看看,他们是如何匍匐行走,避人耳目,整天里惶恐不安,既不神圣,也不是什么不朽。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归为奴隶和囚犯之列,他们自己的所做所为决定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与我们的自我意识相比较而言,公众舆论只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暴君而已。一个人对自身的看法,决定着或者更预示着他的宿命。即便在西印度的各州县中畅谈梦幻与想象的自我解放——可上哪去找奴隶解放者威勃尔福司来推动此事呢?还可再想想,这块大陆上的妇人们,她们注意手中无尽的活计,只是为了苟延残喘,好让她们自身的命运随波逐流!仿佛虚掷光阴并未有损于永恒呢。

芸芸众生在无声无息的绝望中度日。所谓的听天由命更是确定无疑的绝望。你从绝望的城市去到绝望的乡村,不得不以水貂和麝香鼠般的勇猛来自我安慰,一种凝结成型的却又是下意识的绝望,竟然潜藏在人类的所谓游戏与自娱自乐之中。这游戏中其实并无娱乐可言,因为工作之余才可娱乐。但是,智慧的特征却是不去做绝望的事。

经验不可恃

当我们以问答测验的形式来思索着人生的宗旨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生活真正的必需品和意图时,人们好像显得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才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因为他们更喜欢这种方式,而将其他任何方式排除在外。他们也清楚地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别无选择。但生性敏感而又健康的人都知晓,太阳亘久晨升夕落,放弃我们的偏见,永远不会太迟。无论哪种源于祖传的思维和举止,在未经证明前,都不可轻信。今天得到众人的一片喝彩声或者默认无妨的真理,或许明天反倒成了谬论,只不过这种谬论的烟雾某些人还会当作是滋润大地的及时雨呢。前人认定不能办到的事,你尝试过后,发现还是能够办好的。前人有前人的行事准则,而后人则有自己的一套。古人不知添加燃料可使火焰经久不灭;后人却知将一点干柴架在锅底,还可犹如鸟_般,绕着地球飞旋。还是古谚说得好:气死老家伙。

老年人虽然阅历丰富,但未必更有资格去做年轻人的好导师,因为他们虽有收益,但所失也会颇多。我们几乎可以质疑,即便是最为聪慧的人,活了一生一世,又领悟了多少生活的绝对价值呢?说老实话,老年人并不能带给年轻人什么非常重要的忠告,他们自身的经验是如此零零散散,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惨痛失败,他们必须不加掩饰地承认,这种失败应归结于自身的缘故;或许,他们还残存着些许信心,这与他们的经验有点相左,只是他们的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回了。我在这行星上生活了三十余年,我尚未从长辈那里洗耳恭听到有价值的一个字,或者是热忱的忠告。他们对我是无可奉告,也可能是有意不愿告诉我什么吧。这就是人生,一个我大部分尚未亲历的试验;老年人已经亲历过了,但对我却没有助益。如果我获取了自认为有价值的经验,我肯定会想到我的良师益友们可是从未提起过这个经验呢。

一个农夫对我说道,“人单吃蔬菜是不能活命的,因为蔬菜不能提供骨骼所需的养分。”因而他每天特地抽出一部分时间来为自己备好骨骼所需的养分;他一边说着,一边跟在耕牛后面走着,而正是这头以草食供养骨骼养分的耕牛,拖着他和他笨拙的木犁,克服着一切阻碍向前。某些物品,在某些场合,比如说在最无助的病人之中,确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而在另一些场合,仅仅被当作了奢侈品,再换了某些场合,就成了人们从未耳闻目睹的东西。

对某些人而言,人生的所有历程,似乎已被先祖们逐一涉足遍了,无论是高山之巅,或是幽深谷地,无所不在先祖们的注视中。按爱夫林所说,“精明的所罗门曾下旨规定树与树相隔的间距,罗马地方官曾下令规定了你到邻人的地里捡拾掉落在地的橡实在多少次之内不算违法私闯,还规定了邻人可以分享多少份。”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甚至传下了削剪指甲的方法,即是指甲剪得要不长不短,以与指尖齐平为准。毋庸置疑,那些使生命的多姿多彩和欣喜欢乐都消耗殆尽的种种厌倦无聊,是与亚当一样久远的。但人的能力从未被测试清楚,我们也没有依据前人的先例来断定他的能力究竟如何,已有的先例寥寥无几。不管到目前为止你是多么失败, “别沉溺苦恼之中,我的孩子,谁会指派你去干由你来完成的事呢?”

我们可以用上千种方式来尝试生活,举个实例吧,同一个太阳,它令我种的大豆成熟,同时也照耀着包括我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所有星球。假若我已牢记了这点,就可以避免犯下某些过错。我在锄草时可没有这种灵光乍现。星星高挂在夜空中不知疲倦地释放着奇异的光芒!在无垠宇宙的各处,有多少相距遥远而又形态各异的物种在同一时刻有着同样的欲求啊!大自然和人生是千姿百态的,我们现有的几种体制也莫过如此。谁能妄言他人的生活前景如何?对我们而言,难道还有比两双眼睛一瞬间的对视更为伟大的奇迹吗?我们本应在一小时之内就阅历了这尘世间的所有世代,啊!甚至是所有世代中的所有尘世。历史,诗歌,神话!——我不知道要了解别人的经历,还有什么比阅读上述之类更令人惊异而又更为详实的。

我的邻居称之为好的东西,大多在我心灵中相信是坏的。就我而言,假如我为某事懊悔不已,我懊悔的只能是我的善良举止。是何种妖魔摄住了我,使我举止这般善良呢?老年人啊,你能说出那些最睿智的言辞,你已经生活了70个年头,并非毫无荣耀,而我却听到了一个不可抗拒的声音,要我对你的言辞退避三舍。后代人抛弃了前代人的事业,如同抛弃了几条搁浅的船。

我在想,我们可以泰然自若地相信的事情,应比我们实际上相信的事情要多得多。我们应放弃对自己的过多关怀,将这过多的关怀真心诚意地去奉献他人。大自然既能容纳我们的强力,也能容纳我们的软弱。某些人克制不住的焦虑紧张,几近成了不可救药的疾病。我们被造就成这样的人,总爱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夸大其辞,然而还有多少工作我们没做!或者,一旦我们疾病缠身,又该如何呢?我们会多么惶恐不安!为了避免生病,即便放弃信仰地生活也在所不惜。每天从早到晚戒心十足,夜深人静时假意祈祷一番,将自身托付予未知的定数。我们被迫生活得如此周全和井然有序,对自己的人生满怀敬畏之心,因而拒绝变革的可能。 “人生之路就是这样啊!”我们自语道;可是人生之路该是多种多样的,如同从一个圆心出发,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那么多啊!所有的变革,都是可值得预期的奇迹,而奇迹在不经意的每一刹那就发生了。孔夫子教诲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一个人将他臆想的事实升华为他理解之后的事实时,我乐于相信所有的人终将在此基础上构筑起自己的人生。

P11-16

序言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在19世纪美国文化巨匠中,堪称一位“异人”。他和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富勒(Margaret Fuller)都是“简朴生活”的宗师,他们提倡回归本心、亲近自然。这种思想不仅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化,也为整个世界带来了清新之风。

在受全家资助读完哈佛大学后,梭罗没有醉心于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事业,而是开始了一个大地漫游者的漂泊生涯。1845年到1847年间,他独自一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的自筑木屋中,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与《圣经》诸书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在当代美国,它是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

哈丁(Walter Harding)曾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厚、意义深远,它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是一部圣书。正因为此,它也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等人,从而改写了一些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瓦尔登湖》结构严谨,语言生动,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哲理的灵光,颇有高山流水的味道。它的许多章节都需要反复颂读才能体味,而且感觉常读常新。或许我们无法像梭罗那样身体力行,但我们起码可以通过他的甘醇、悠扬的文辞重返自然,进入澄明之境。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领略,我们在原有的各章内适当地提炼了新的标题。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意境,我们参阅了徐迟先生和王光林先生的精美译文,并深受启迪,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戴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