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石康最新的一本随笔集。
2005年与2006间的生活速写,地点分别是在厦门与北京,有一些工作,有一些生活点滴,有一些私人感受,有一些阅读后的胡思乱想及创作感受,首次披露《奋斗》剧本创作及拍摄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闪烁时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石康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石康最新的一本随笔集。 2005年与2006间的生活速写,地点分别是在厦门与北京,有一些工作,有一些生活点滴,有一些私人感受,有一些阅读后的胡思乱想及创作感受,首次披露《奋斗》剧本创作及拍摄过程中的细枝末节。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的一组记录,可称为2005与2006年间的生活速写,地点分别是在厦门与北京,有一些工作,有一些生活点滴,有一些私人感受,有一些阅读后的胡思乱想。书中具体收录了:《令人不安的网上言论》、《漂亮也不过是某种有趣而已》、《搞创作很难控制时间》等文章。 目录 这里是厦门 从北京到厦门 袁敏 羡慕、忌妒、爱 《战争与和平》 《哲学的故事》和《西方哲学史》 应该写小说了 流水账似的记录 回答“普鲁斯特问卷” “你是不是迷上网球了?” 《无极》和后现代 圣诞快乐 老林与热情 雨天和《阿巴拉岛》 昨夜的梦 打比赛看比赛买假名牌 2005最后一天 2005我都学了些什么? 2006要做的 买网球鞋 坏消息 倒时间 天气变冷了 梦中灵感 单独工作 战胜赖床不起 《宇宙之心》 减肥 逛网球店 还没待够呢 不占便宜的南方人 依依惜别 上路第一天 在杭州吃面 上海到了 上海一日 京沪线 过年的意味 心情连坏了两天 春节快乐 与朋友的一天 自己过了一天 纯娱乐 春节大聚会 进剧组前夜 谈事儿 作为一个作家 进组!工作! 独自写剧本 聊戏 修改剧本 大众娱乐提供者 元宵节 情人节 打台球写剧本 在剧组 枯燥 “到底写书能不能混上姑娘?” 不写压抑的戏 看电视剧 剧组转场 成功 艺术家村 性情中人 演员班子初建 新构思 “韩白之争” 写剧本 我的着装理念 参加博洛尼发布会 令人不安的网上言论 《奋斗》开机 去拍摄现场散心 上传博客照片 剧本受阻 看电影 性欲手套 打球记 梦想写完剧本 票房毒药 未来之星王珞丹 两部美国电影 行百里者半九十 漂亮也不过是某种有趣而已 两才女的博客 去厦门 舒展状态 五一在厦门逛街 吃吃吃 工作与娱乐 艺术与纯洁 消耗过大 搞创作很难控制时间 尽力便是要尽全力 后记 试读章节 这里是厦门 2005年11月6日。 这里是厦门,刚刚租了房子,每月二千五,停车位每月二百。房子九十平方米左右,两室一厅,有电视、冰箱、洗衣机、桌椅、床,阳台上,竟有一把竹躺椅。房子距海边三十米,社区叫珍珠湾花园,我住五楼。 忙了三天,去了几趟超市,把房间收拾干净了,买了床单被子枕头椅子垫锅碗瓢盆等等,通了电话,装了宽带,很舒适。 买了一个简易帆布躺椅支在阳台上,厦门的十一月,只能晚上去躺一躺。白天很热,大海也无法看,因为海水的反光很刺眼。有意思的是,总是有船从海面上驶过,大小不等,就像一只只怪鱼从眼前偷偷摸摸地横过。 1987年上大一时与老狼第一次来厦门,结识画家袁敏,看到他画的大海、沙滩、破船,以及靠着木制船身的裸体美女,当时就想,要是自己有一天也能画一画这些东西该多好。转眼十八年过去了,我来到厦门,临行前逛了一次三联书店,专买路上看的书:一套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套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两本讲宗教的书,另外就是三本素描入门书 一本是泛泛地讲一讲,一本专讲人物素描,还有一本是马蒂斯画的素描。我就带着这些东西上路了,开着我的破车,从北京一直到厦门,用了十天,沿途逛了江南的一些城市与小镇子,作为一个北方人,南方对我来讲,总是十分新鲜的。 从楼下的美术店铺购物回来,已是夜里十点,我支上花四十五块钱买的画架,用夹子在画板上夹上一张素描纸,削了一根2B的铅笔,就开始画眼前看到的一切,觉得自己真像个画画的,那么专业。但我放眼一看,外面一片漆黑,其实只能模模糊糊看到路灯下的一幢别墅,还有一些黑糊糊的树木。我一画两小时,眼睛都快看瞎了,画得歪七扭八,一点儿也不像,只好停下来,坐回沙发上,打开素描教材,一页一页看下去。我以前从未画过画,所以对画法很陌生,用了一个晚上,把透视看懂了,问题的关键是,要定好视平线,再定上两个余点,于是所有的线条都有了根据,它们全是从余点引出来的直线。第二天,我再次站到阳台前,画那些挤在一起的密密麻麻的别墅,我画得有点像了。高兴。 可惜的是,在路上,有朋友问我借钱急用,交完三个月的房租后,我手里的可用现金只有不到一万元了,我知道,不久便要回京挣钱。在厦门的海边住着,练习画画,是我的一个理想。这里每时每刻都可听到海潮声,夜晚,在一波一波的海浪声中,画累了画,翻几页哲学书,然后睡去,那真是一种享受。 上一次来厦门,本想完成一个剧本,不料却被我的朋友唐大年影响,拜了法师,学起了佛,接着便马不停蹄地陷入了与神秘学有关的书籍当中去了。我自己也有一些神秘体验,不过,现在,我可以说,我有一大半是实在论者,我相信心与物的辩证关系,也就是他们相互影响的关系,我试图相信某些宗教,但没有真正成功。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科学开辟出的地盘,是十分狭小可怜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确定的知识,然而那更大的领域,我们依靠什么去理解呢?只能是教条,只能是“相信”。那个叫“相信”的东西,我一直把它当作形而上的抉择,在现代世界中,这种抉择已不是决定性的了。现代世界,由于信息的加速流通,宗教也显出一些余地来,因为有那么多种宗教可信,那么多绝对真理可选,所以,我干脆把“相信”当成一种个人趣味来理解。不喜欢这个世界的人,就愿意相信那些宗教的出世部分,据说利用修行可提升自己的意识 至于什么是提升意识,很多书也没有讲明。在我眼里,提升意识必须包括对于物质与意识的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各派宗教对于意识,都有一点神秘的控制手段,而对于物质,显然,宗教人士的办法比科学技术人员差得很远,就连确定的神通都不存在。 对于佛教,我的困难之处在于:我很难完全地把这个世界当成是虚幻的,尽管那并不影响我的世俗生活;我不明白“缘起性空”真正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解脱论也让我在某种度上的莫名其妙;清静梵行导致的淡淡的快乐在我眼里更像是一种老人的快乐,它像是属于生命最后阶段向往的目标。作为一个人类存在者,我认为,势利而实际地讲,如果说发财是一种暂时的解脱,那么死亡才是一种最后的解脱,而宗教上的解脱,则更像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是“无欲则刚”的道德实践所导致的结果。 现在,我暂时无法从宗教中找到非常实用的一面,在我看,在宗教里,那一面往往是为“超越人类的人”准备的,但我怀疑那些人是否真正超越过人类。从公元前800年开始,在地球各处,陆续出现了一些这样的人,比如西伯来的以利亚、阿摩司、以赛亚第一,他们之后五百年,又有波斯的所罗亚斯德,希腊的毕达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有老庄,印度有乔答摩佛和大雄,再过二三百年,中东出了耶稣,接着,穆罕默德出生了。有人把他们说成先知似的人物,但他们比我们先知道了些什么,却是个问题。 对于这些大腕,我发现他们的共同品质是坚定,不管他们的知识(想法)来自何处,他们都在实践中完全按照他们说的办,这一点是很令人惊奇的。他们是一些在个人品质上具有强力的独行侠,而世俗世界的政治领袖,却必须顺应大势,凭借组织与制度才可贯彻自己的想法。 我常想,幸亏大腕是分头行动的,如果大腕面对大腕(如佛佗面对穆罕默德),那么他们如何把自己手中的绝对真理与对方分享呢? 在我看来,除去伦理学,无论何种古老的知识,如果不能导致人类的能力提高,使人类成功地战胜物质,拓展生存边界,躲避灾祸,那么宗教中的高等知识就更像是外星人的知识而不是人类的。当然,我一点也不否认宗教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人类脆弱的心灵的作用。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科学去探索宇宙,累坏了,就躲到宗教的怀抱中去休息疗伤。作为人类存在者,科学的理想更亲切一些,多活几年,多占有点资源,有点激情,多些愉快,就是这些了吧。 好了,不再胡思乱想了,天黑了,到海边散步去吧。 P1-5 序言 本书是我的一组记录,可称为2005年与2006间的生活速写,地点分别是在厦门与北京,有一些工作,有一些生活点滴,有一些私人感受,有一些阅读后的胡思乱想。当时写下时,只是随手一写,但时过境迁,回首去读时,却令我感到亲切,我感到自己像是一个海边的漫步者,用一根小钓竿儿,捞到一些湮没在海水中的生命时间。那些时间是平凡的,也许每个人都拥有,但我宁愿称它“闪烁”的,因其余的时间早已坠入虚空,了无痕迹。 我的生活就是如此,没什么壮举,也没有什么稀奇 这便是我认为的真实的生活,它就是这么简单普通,却是我抓得住、够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生活。 我知道人人都这样按小时度过每一天,随着年龄增长,我更加认为生活的价值便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日常活动中,即使是走下大秀场的人(比如诺贝尔奖领奖台),也要这么度过分分秒秒。代表自然力的岁月正是用这种方式碾碎一个个生命,使他们归于沉寂,这远比人类间的战争更令人恐惧。这是人性要面对的真正黑暗。 我相信,人类在这一点上是能够相互认同的,个人生活就是这样,琐碎、简单、甚至无聊,却有无数的小考验埋藏其中,这是所有人唯一可过的生活。 我喜欢这样看待这些时间,那就是我曾活着的日子,在我眼里,它比那些被时间埋藏起来的日子更有价值。那些时间属于那些逝去的生命,已完全被我们所遗忘,并且,再也无法将它们从虚无中浮起;而现在,我活着,我的时间属于我,我只拥有它 我自己的每一天,我可以用它来问候,去告别,来迎接,来解理,去追寻。也许梦想更让人激动,但我很清楚,谁也经不住长期的激动,在领奖台上待一年的滋味谁受得了?与美女在床上待一年想必更加乏味。精神活动也是如此,每时每刻都被灵感袭击的人好受吗?在赞叹与掌声中度过一生,这种生活我一想便不寒而栗;一呼百应固然叫人喜上眉梢,但天天叫你没完没了地呼你就受不了;战胜自我固然叫人欣喜,但每一刻都战胜也够累的。享受我们的软弱、懒惰、贪婪等等带来的痛苦也是我们活下去的责任之一,并且,若有机会击败黑暗情绪总使我们快乐。 也许真诚、不自欺而不断的努力,这就是人性的光芒吧。对于这道光芒之外的其他更伟大的光芒,我总抱有疑心,就像我对传说中的圣人或其他神话世界抱有疑心一样,我认为过分理想的生活也许并不是给人类准备的,即使过上了,人们也并不一定受得了,就如同大家受不了太严酷太坏的生活一样。 后记 十天后,我的《奋斗》剧本结尾写完了,但是做了无用功,剧组因条件所限,并没有拍完,但我却没有遗憾,努力这个词语在我的眼里,就是要令人以后没有遗憾,因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 令我遗憾的是小混混,她最终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不再试图去做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大学毕业后又去学了设计,而我一直把她当一名未来的小海洋学家来看待,她做实验又快又好,头脑聪明,我认为她放弃专业很可惜。我们曾在一起说,要去世界各地尝遍所有的鱼,这么一个想法恐怕无法实现了,虽然这只是随口一说的那么一种想法。后来,我们仍有联系,听她说,她在与一个英国设计人员恋爱,打算结婚,又听说她要去英国学心理学,并重读大学。老实讲,这些消息听来让我觉得有点心血来潮。不过人人的选择都应当被尊重,小混混的也不例外,只要她高兴就好。有时想到无法再为她的生活尽力,心里暗暗涌起一丝忧伤。事实上,我很感激与她在一起混过的那些快乐时光,那些时光说起来很细碎,当时也无多么深的感受,但事后想到,才觉出有趣及温馨,2008年北京奥运前,在一次电话里,我祝小混混及家人幸福快乐。 感谢袁敏以及他教给我的网球,我相信我会打网球到老年,并且教给我的朋友,就像袁敏教我一样,还有厦门,当然,还有北京,以及北京的一切。 2005年及2006年间我最大的收获是,无论如何,最终我完成了工作,并重新获得了健康的身体,我懂得了有氧运动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我发现,我有时产生灰暗的思想,多半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无法达成目标,我是说,我的身体已很难被我驾驭,使我误以为我人生滑向下坡,但实际情况是,我在2007年获得力量与信心,又有了新的计划,产生了新的好奇。2008年,我的生活进一步改变,视野变宽,发现了更多新内容,有了更多计划,增加了更多挑战,还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总体看来,我眼里的生活,仍旧新鲜而富于魅力。 2008年8月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