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金融安全与金融安全预警
1.1 高度重视对金融安全预警的研究
1.2 国内外对金融安全及预警的研究
1.3 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新思路——以症状监测和控制为视角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
2.1 对金融安全和金融危机内涵的再认识
2.2 症状监测和控制的基本思想
2.3 基于症状监测思想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EWS-SM
2.4 EWS-SM的特点与要求
第3章 中国金融安全状态的数量描述——金融安全状态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国外金融安全状态指标体系的比较
3.2 国内金融安全状态指标体系研究的比较
3.3 中国金融安全状态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4章 中国金融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4.1 金融危机的诱因:基本面、预期还是传染?
4.2 中国金融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
4.3 中国金融安全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5章 中国货币安全预警机制分析
5.1 基于Markov链的体制转换金融安全预警机制模型
5.2 货币安全预警机制的实证分析
5.3 货币安全预警机制的若干结论
第6章 银行安全的预警机制分析
6.1 银行安全状态指标与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
6.2 银行安全状态指数
6.3 银行安全预警机制模型的探索
6.4 Logit模型的基本思想及与预警机制的关系
6.5 银行安全Logit预警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6.6 银行安全预警机制的若干结论
第7章 外债安全的预警机制分析
7.1 外债安全状态指标与影响因素指标的选择
7.2 外债安全指数(DSIt)的构建
7.3 排序选择模型与外债安全状态识别
7.4 外债安全预警机制的若干结论
第8章 金融市场安全预警机制分析
8.1 金融市场安全状态指标和影响因素
8.2 金融市场安全指数(MarkSIt)的构建
8.3 预警机制的初步分析
8.4 金融市场安全预警Markov-Switching模型的设定和估计
8.5 金融市场安全预警机制的若干结论
8.6 对金融局部安全预警机制研究的总结
第9章 中国金融整体安全预警机制分析
9.1 局部安全状况的汇总
9.2 局部安全的传染效应分析
9.3 综合评判的概率模型
9.4 中国金融安全状态的总体评价和预警
第10章 金融安全风险控制研究——协调的风险控制思路
10.1 金融安全风险的直接控制分析
10.2 金融安全风险的间接控制分析
10.3 协调一致的安全风险控制思路
第11章 若干结论
11.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1.2 本研究的不足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银行安全状态指标数据
附表2 货币、银行、债务与市场安全状态指数数据
附表3 货币、银行、债务与市场安全概率数据
附表4 外债安全状态指标数据
附表5 货币安全影响因素数据
附表6 银行安全影响因素数据
附表7 外债安全影响因素数据
附表8 市场安全影响因素数据
附表9 不安全概率与综合概率
附表10 条件概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