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三昧是指忆念佛陀的相好与智慧、慈悲,不可思议地汇集诸佛广大功德的三昧法门。
通过念佛三昧的修学,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使无明烦恼的身、语、意三业,转化成清净光明的身、语、意三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念佛三昧(迅速汇集诸佛功德的法门)/中华禅高阶禅观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洪启嵩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念三昧是指忆念佛陀的相好与智慧、慈悲,不可思议地汇集诸佛广大功德的三昧法门。 通过念佛三昧的修学,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使无明烦恼的身、语、意三业,转化成清净光明的身、语、意三密。 内容推荐 念佛法门,源起于古代的修道者,独自在远离人烟的林间修行日寸,佛陀即教以忆念佛身巍巍光明,使其生起信念,身心安稳。 念佛三昧法门,从忆念佛身,进而思惟佛身的内在意义,念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力等法身功德,乃至最后汇入空的实相。 念佛三昧,不仅是所有的念佛人都应修习的共同学分'更是一切菩萨所必须成就的深行。 本书深入探讨念佛三昧,内容涵盖了持名、观相、观想、实相念佛等完整的念佛法门,并将实际修证的法门,总摄为偈颂法本,方便学人每日修学,是念佛人乃至所有佛弟子必备的修行宝典! 目录 总序 自序 关于本书 第一章 念佛法门的发展 念佛法门的起源 念佛法门的四个系统 念佛法门在中国的弘传 第二章 念佛三昧初探 念佛三昧的三种意义 念佛法门的起源与开展 散心称名念佛 定心称名念佛 观相念佛 功德法身念佛 实相念佛 法界念佛 念佛的身语意 念佛的信愿行 念佛三阶 五方便念佛门 念佛之病 念佛三昧的功德利益 第三章 念佛三昧的修证法轨 皈命三宝 对法众 发心 正见 修证 回向 第四章 皈命三宝与对法众 皈命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对法众——修学念佛三昧的对象 第五章 正确的发心与观念 第六章 念佛三昧的修证方法 第七章 回向 附录一 《阿含经》中与念佛相关的经文摘要 附录二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第七 附录三 《坐禅三昧经》卷上第五《治等分法门》(节录) 附录四 《禅秘要法经》卷上(节录) 附录五 《思惟略要法》(节录) 附录六 《瑜珈师地论》卷四十九(节录) 试读章节 从原始佛教开始,念佛法门就流传在佛教的内部。开始时,有可能是依于修行人在行经旷野,心中生起恐惧时的一种忆念。古代地广人稀,有许多旷野。不像现在人口密集,有很多交通工具。在行经旷野的时候,或多或少心中会感到恐惧。个人在行走的时候,有时候碰到野兽,碰到种种恐惧的事情。在路上有些太安静的地方,像森林,自然精神的力量总是会让我们生起恐惧。 经过旷野之处心中恐惧,念佛法门也就变成一个支持心灵安定的方法。这跟传统的印度教呼唤天神是一样的。跟任何一个宗教在原始的需求方面,信众对超越力量的呼唤、需求,期望得到安宁,这是很合理的。所以说,依据这样的看法,在经典里面就赋予念佛法门一个很独立的地位。忆念佛使心得到安住,乃至消除业障。所以说念佛能让我们往生善道,消除恐惧,甚至投生到天界。这个在早期,就是一个很同情的说法。 大乘佛法的兴起,给予念佛法门更有力的支持。开始的念佛是一种普念的法门,称为南无佛,就是“皈依佛”。除了念佛之外,十方佛的说法普遍兴起的时候,念十方佛,念过去七佛,念十方三世的佛陀的专念法门也兴起了。尤其离佛陀涅越久,对佛陀忆念越深,再加上大乘佛法不是以解脱涅架为唯一的要务,而是希望像佛陀一样救度一切众生,念佛法门的发展更是越来越广大,各种念佛的方法也就随之发展。 从普遍的念佛,到更细细密密的专持的念佛,最初开始最有力的两支是西方的阿弥陀佛跟东方的阿朗佛。在中国,阿佛的持念不是那么流行,反而是以药师佛取代了。从方位上面,或者三世,念未来的弥勒佛,念过去七佛,种种的流传越来越有力,到最后许多专门的修持的方便都传出来了。直到密教,密教的本尊观其实是念佛法门的传续,依佛身来观照,以凡夫的身、语、意三业,与佛陀的身、语、意三密相应的法门,到最后发展成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这些都是念佛法门的一贯发展。 所以在此和大家讨论的念佛法门是很广大的一个系统,把佛法中重要的念佛法门作一个总摄,让大家窥看到整个念佛法门的梗概。但是念佛法门还是很深远的,我引大家进到这个门槛,接下来还是需要大家去修持。念佛法门是一切菩萨所共行,没有菩萨不修念佛法门,也没有菩萨不修念佛三昧。越高位的菩萨,越了悟无我,越了知佛的如幻,当然是越能忆持了。念佛与佛大悲相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我们所要修学的。 P3-4 序言 由于宿缘,我对佛法禅观有着自然而深刻的欣悦。而自幼以来为了寻求超越生死、离苦得乐的法门,也相应地依止佛法禅观为解脱的宝筏。 佛陀依禅出教,以其内证的大觉,开示了法界的究竟实相。而他所宣说的文字般若,都是让我们能够现观成就的指示。但佛陀的大觉,是经由自证而得,我们如果不能依佛陀的成就次第而得圆满,只是数着佛陀的珍宝,毕竟无益。而佛陀的观照般若,是由至深的禅观修证而来。因此,个人依随因缘,不揣浅陋,乃在佛前发愿,希望将禅观法门次第开出,上令诸佛欢喜,下令众生得利,所以陆续地开出了一系列的禅观修证法门。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一直随因随缘地教授禅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了,但是一直感觉未能将佛法禅观做较完整的整理,虽然也陆续开讲了禅定学,但数年来一直未进入实修次第,总觉遗憾。一九九四年,我忽然清晰地体悟,开讲完整禅观的因缘已至,因此决定自一九九五年起,宣说圆顿禅人五年高阶禅观修证课程。在这五年当中,预计每个月宣说一套完整的禅法,共计六十种禅观三昧,每次皆是在周六、周日连续两天,讲说与禅修并行;每次大约说法八小时,禅修六小时,共计十四小时,以期禅教一致,悟入实观。 从一九九五年一月至今,已连续开讲了十八种禅观,现在将这些已宣讲过的禅观,供养给诸佛、一切佛法行人,及对禅修有兴趣的大德,希望能对佛法修证有所助益。这个禅法的计划,也将继续地开展至一九九九年,希望有兴趣的大德共同参与。毕竟,佛法是以修证为中心的,没有深刻修证基础的智慧与悲心,将像风中的火烛一般,容易熄灭。 希望高阶禅观的整理出版,使佛陀禅法的光明,能够得到广大的宣扬,使所有的修行者,乃至一切众生,走向真修实证之道,就如同佛陀一般,得证圆满的大觉。 一九九六年六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